第14節 考試與放假

元旦後很快就進入考試前的最後複習。同學們暫時忘卻了元旦晚會的狂熱,開始回到緊張的複習準備中。不過榮飛的兩首歌開始在校園裡流傳,不準確的聲調聽起來很是怪異。

1月10號,中國足球隊以1:2負於新西蘭,讓對中國足球賦予無限希望的中國球『迷』痛苦不堪。班上不少愛好足球的同學,對這個結果感到不能接受。資訊開始發達,社會正在以看得見的速度開放着,以前不關心不知道的東西正飛速的迎面撲來,迫使人們參與其中並沉湎於其中。足球正是這樣的東西。

榮飛不參與球『迷』們對這場球的爭論,只有他知道。中國足球還將給國人帶來怎樣的傷害。

從15號開始期末考試,然後就放假各奔東西了,大家將獲得一個45天左右的假期。絕大多數的同學都會選擇與家人團聚。學生會已經組織各班登記外省同學離開北陽的車次和日期了。

高低槓事件讓榮飛獲得奇特的關於未來的長夢,也損壞了他原有的一部分知識和記憶,比如高數,原先他根本不發愁,自高低槓事件後就出了問題,教科書變成天書,大部分題目不會了。他也想用其他的辦法混過去,偏偏教高數的古玉芬老師極爲古板嚴厲,像鞏漢祥那樣的好事是再沒有了,只好找了前二個學期即高數一和高數二開始複習,這段時間功課上最耗時間的就是數學了。榮飛費力地做着卷子,一向依賴榮飛矇混過關的李建光可苦了,眼看時間已過了一大半,等待的紙條還沒有傳來。他和榮飛的座位隔了一個01班的女生,他給女生遞過張條子,條子上寫着“快”下面注着——轉給前排。但不幸被監考的鞏漢祥老師發現並收走了。雖然條子上並沒有答案一類的東西,鞏老師也將這張紙條作爲作弊的重要物證收藏起來,當然重點盯住了李建光這一片。直接後果就是榮飛毫無動作,李建光當然慘了,不用鞏漢祥追究條子的事,高數是絕對掛掉了。

李建光對榮飛埋怨不已。榮飛也苦不堪言,計算自己的成績也就勉強及格而已,高數三對自己並不難啊,這他媽的是怎麼了?

“全他媽的因爲01班的那個賤『逼』。有機會老子一定收拾丫的。”李建光將賬記在了01班的那個女生身上。

高數算是最難的一科,其他如計算機語言榮飛心中有數,不會亮紅燈的,最輕鬆的卻是英語,卷子上的題目簡直是小兒科,只有一篇英語作文《我心目中的北陽》費了點時間。

放假前的成績是出不來的,如果有不及格的科目,學校會給學生通知,接到通知的假期就過得不怎麼愉快了。自己是否能過關心裡其實都有數,十幾年的應試教育搞下來,最不陌生的就是考試了吧?

男生宿舍都在忙『亂』,大家將行李皮箱一類的東西打包,集中在二個宿舍,彼此簡單的道別,然後就鳥獸散了。出來了近半年,這些不到二十歲的青年很是思念親人,思念家鄉。

榮飛最關心的是魯峰是不是能跟他那個在香港的表舅取得聯繫,如果可以的話,希望在假期能見上這位港商一面。不斷證實自己腦子裡的長夢後,榮飛逐漸的冷靜下來,一些計劃也就產生了。這個假期將是個忙碌的假期,時不我待啊。只有在大部分人仍在茫然的時候行動起來才行。榮飛知道,很快,極富創造力的國人在政策的放開後將創造出怎樣的經濟奇蹟。

在離開學校之前,榮飛去了趟榮誠火鍋店,按照約定向張誠夫『婦』支取了2000元,現在這筆“鉅款”就裝在挎包裡,十元就是最大的面額了,200張十元大票無論如何揣不在身上。他開口的時候,張誠還有點猶豫,陶莉莉卻不問他要這筆錢幹什麼,爽快地給了他。當他將寫好的借據交給這個看上去潑辣但實際頗具城府的老闆娘。

“兄弟,我知道你是做大事的,姐現在現金也不寬裕,否則還可以多給你點。這借據就是罵我了,”她將那張紙撕掉,“姐的這個小店有你二成股份,2000元就算你的分紅好了。”

榮誠火鍋店已經開了二個月,陶莉莉和張誠夫『婦』真沒想到生意竟會火成這樣。榮飛給他們做了一次就征服了他們,那次還有陶莉莉的弟弟陶建平在,他是在湊熱鬧的。結果最贊同姐姐姐夫改行的就是這個青皮。“簡直絕了。姐,聽他的沒錯。要是這個味道,我那幫兄弟就將你的火鍋店包了。”於是他們決定該行,分頭行動,收集購置開始火鍋店的物件,改變店鋪的裝飾。關於火鍋的吃法完全是榮飛的主意,頭腦精明的小夥子將桌子中間掏了個大洞,鍋子就放在裡面,下面是磚砌的炭火,食客圍在炭火邊。陶莉莉沒想到除了羊肉,魚肉、雞肉、各『色』菜蔬也能涮鍋子,這可顛覆了她之前關於火鍋的理念。起先,榮飛的觀點和他們並不吻合,四川火鍋不僅要辣子和胡椒,還要大量的油。這個時候油可是緊缺物。在這個地方,榮飛很固執,絕對按照我的配方做由於面積的關係,由麪食店剛改成的火鍋店只能同時支應五撥客人。開張後的“盛況”讓他們楚地打消了疑慮,原來他們擔心北陽人接不接受麻辣的四川鍋子,沒想到竟是如此的熱捧。其中一個主要原因是工業學院所處的迎春大道毗鄰北陽鋼廠,而北鋼有一批從攀枝花調來的員工,他們自然對川味火鍋情有獨鍾,每天都有『操』着川音的身穿北鋼工作服的人們來吃火鍋,爲此甚至出現了排隊等候的現象。

五個火鍋很快就不夠了。陶莉莉夫『婦』和每天過來湊熱鬧混飯吃的陶建平合計後,決定搬家,擴大經營。由陶建平出面,租下了電影院旁邊一溜小平房,緊急改造後便開張了新的火鍋店。那段時間榮飛每天下午都來幫助他們幹活,火鍋店的佈置是他親自設計的,在外人看來有些不習慣,比如牆上的招貼畫,燈具的佈置等。改造後的火鍋店達到了二十臺的規模。一個月後再次開張的火鍋店生意更加興隆,人們排着長隊等待着空位,明眼人準備跟風了。

火鍋店名字是陶莉莉起的,叫榮誠火鍋。她召開了一個家庭會議,對與會的親人說,我已經相信了榮飛曾經跟我這描繪的未來。只要國家政策不變,我們勤奮努力,我們將是這個城市第一批富起來的人。做火鍋店的主意是榮飛小弟出的,期間的許多辦法,沒有他就沒有今天的火鍋店。飲水思源,我們不能虧待他。20%的股份給他留着,你們要相信,這個小夥子還會給我們帶來滾滾財源的。一番爭論後,家人接受了陶莉莉的意見,畢竟二個多月的變化太大了,客人點一個火鍋差不多可以淨掙4元錢。一天的純利就超過了300元!當放假前榮飛來向陶莉莉提出借200元時,陶莉莉沒有拒絕,而是問他準備用這筆錢幹什麼?當時工人的實際收入一般達不到100元,2000元無疑是一筆鉅款。

“陶姐,我想做筆生意。”

“什麼樣的生意?”

“你讓我保一段時間密吧,以後你會知道的。”

陶莉莉想了想,“你什麼時候要?”

“放假前。”

“好。我給你準備好就是。做生意可以,哪怕賠了也沒關係,但不能幹壞事,像建平一樣鬼混。”

“我做的生意哪裡會賠?”榮飛笑了,“不過建平哥那裡你要管緊一些。我看他很聽你的話。我覺着『政府』會在最近對他們這些人採取措施,你一定相信我的感覺,到時候後悔也晚了。”

“採取措施?”

“嚴打啊,會判刑而且很重的。”

“哪該咋辦?我爸媽過世早,我就這一個弟弟------”陶莉莉有點慌。

“圈住他,用你的火鍋店圈住他,但不給他零花錢,儘量不讓他喝酒,今年夏天最好讓他離開北陽一段。陶姐,你也不要擔心,他會找到正事做的,你相信我。”這段時間陶建平和榮飛很慣了,陶建平退伍回來乾的那些事榮飛也知道的七七八八了。

“好,聽你的。”陶莉莉知道自己弟弟是什麼貨『色』,聽了榮飛的話不免有些擔心。

------

榮飛將李建光和馬金玉送到火車站,他們倆離開北陽的火車相隔一小時發車,榮飛沒等火車開就和他們告別了,以往都是等火車走後才離開車站的,總表現出對朋友濃濃的依戀之情。

望着榮飛離去的背影,他只帶了一個綠『色』的帆布挎包,挎包裡面裝了他兩件換洗衣服,晃『蕩』在肩上。原先的長髮剪的很短,背影是那樣的陌生。

“這個學期,最大的變化就是老五啊。”李建光自言自語。

榮飛一路換車回到家,跟父母打過招呼就回傅家堡了。從父母所住的紡織廠宿舍到付家堡大約25裡地,榮飛是步行着回去的。因爲家裡只有父親一輛自行車。

他不怕走路。他小學是在傅家堡唸的,村裡的同學們至今仍保持着來往。搬到城裡後每週也回傅家堡,基本上都是步行。這條路對榮飛極爲熟悉,他記憶裡的那個長夢告訴他,這片仍是莊稼地的原野以後將涌現北陽市最大的一片住宅區,其中不乏高檔住宅。而擁有七千職工和大約相同數量的離退休職工的紡織廠在九十年代的改制中也賣給了私人,搬遷到更遠的郊區,那兒有個好聽的名字叫開發區了。紡織廠的改制一直不利索,從而引發北陽長達十年的上訪風『潮』。

走了二小時,榮飛微微出汗了。傅家堡已在眼前,標誌就是一座叫做文昌廟的古廟。在黃昏的暮靄裡,榮飛長久地佇足在傅家堡村邊,比較着村子現在與今後的變化。

“小飛嗎?站在這兒幹什麼?”暗影裡走過一個青年,個頭比榮飛小半頭。

“是秋生啊”看清來者是他的小學同學傅秋生,也是他要好的朋友,秋生在他求學在外時對『奶』『奶』多有照顧,比如挑水,大部分挑水的工作都是秋生不聲不響地完成的。榮飛招呼道,“我剛放假回來。你呢?這麼晚去哪兒?”

“進城了,”傅家堡的村民將去北陽叫做進城,“買胡蘿蔔。累上一天掙不了幾『毛』錢。”

“賣菜啊------”猛然,榮飛有了念頭,“秋生,明兒你哪都別去,在家等着我。我有正經事和你說。”

“好吧,今早上見你『奶』『奶』了,她還說起你,說你該回來了。”

“明兒見。”榮飛急急走了。

第93節 榮飛的身家二第237節 支持第241節 比較第82節 林漢去世第四九節第四卷今夕何夕第三十節第258節 又一次第34節 棗林建材第187節 定性第126節 中心創立的設想第95節 再赴深圳二第四卷今夕何夕第三八節第7節 曹俊斌第四九節第242節 我們需要什麼信仰第224節 開闢新戰線第110節 副處長之爭第27節 碰瓷第93節 榮飛的身家二第十三節第21節 胡敢第100節 黛山遊二第248節 碑在人心第150節 紡織廠解決方案第192節 新省長第四卷第二四節第275節 哪個是我?第286節 胡敢離任第66節 收藏的態度第115節 盤點第19節 楊兆軍第168節 閒暇第191節 城市改造的發軔第89節 臨河行三第168節 閒暇第187節 定性第241節 比較第55節 整頓陶氏第79節 楊孫喜事第158節 邢芳的迷惑第113節 邢芳要當官第254節 財富與親情第2節 接機第五十節第三卷第三十五節第44節 邢菊的婚姻危機第160節 小玲的煩惱第255節 表白一第160節 小玲的煩惱第32節 收購一第46節 工作調動第20節 疑惑第50節 學習張海迪第13節 見解第66節 艱難的取捨第43節 國慶徵歌第125節 新廠長新氣象第278節 解決難題第235節 營銷公司成立第122節 榮氏集團第54節 嚴打第42節 籌備組第182節 骨鯁在喉第122節 重汽首車下線第124節 牽線第5節 崔虎與陶氏第54節 家務事第39節 張華第284節 處置一第211節 復職第210節 境界第四卷第二四節第71節 村民的障礙第四卷今夕何夕第十六節第207節 心聲第283節 痛惜和驚疑第205節 開發區成立第150節 紡織廠解決方案陳麗紅生女第七十七 鐵礦石之痛第二節第28節 探監第139節 北重換屆第241節 比較第240節 瑞風的廣告第225節 基金會轉向第19節 另一半第58節 聯投的根本一第274節 那個最疼我的人去了(下)第249節 熊貓第四卷今夕何夕第四十節第235節 營銷公司成立第44節 股市投機第9節 傅家堡的展望第52節 爭執第67節 只要你過得比我好第53節 明華的轉型第五節第120節 朱磊離任第77節 風氣之先
第93節 榮飛的身家二第237節 支持第241節 比較第82節 林漢去世第四九節第四卷今夕何夕第三十節第258節 又一次第34節 棗林建材第187節 定性第126節 中心創立的設想第95節 再赴深圳二第四卷今夕何夕第三八節第7節 曹俊斌第四九節第242節 我們需要什麼信仰第224節 開闢新戰線第110節 副處長之爭第27節 碰瓷第93節 榮飛的身家二第十三節第21節 胡敢第100節 黛山遊二第248節 碑在人心第150節 紡織廠解決方案第192節 新省長第四卷第二四節第275節 哪個是我?第286節 胡敢離任第66節 收藏的態度第115節 盤點第19節 楊兆軍第168節 閒暇第191節 城市改造的發軔第89節 臨河行三第168節 閒暇第187節 定性第241節 比較第55節 整頓陶氏第79節 楊孫喜事第158節 邢芳的迷惑第113節 邢芳要當官第254節 財富與親情第2節 接機第五十節第三卷第三十五節第44節 邢菊的婚姻危機第160節 小玲的煩惱第255節 表白一第160節 小玲的煩惱第32節 收購一第46節 工作調動第20節 疑惑第50節 學習張海迪第13節 見解第66節 艱難的取捨第43節 國慶徵歌第125節 新廠長新氣象第278節 解決難題第235節 營銷公司成立第122節 榮氏集團第54節 嚴打第42節 籌備組第182節 骨鯁在喉第122節 重汽首車下線第124節 牽線第5節 崔虎與陶氏第54節 家務事第39節 張華第284節 處置一第211節 復職第210節 境界第四卷第二四節第71節 村民的障礙第四卷今夕何夕第十六節第207節 心聲第283節 痛惜和驚疑第205節 開發區成立第150節 紡織廠解決方案陳麗紅生女第七十七 鐵礦石之痛第二節第28節 探監第139節 北重換屆第241節 比較第240節 瑞風的廣告第225節 基金會轉向第19節 另一半第58節 聯投的根本一第274節 那個最疼我的人去了(下)第249節 熊貓第四卷今夕何夕第四十節第235節 營銷公司成立第44節 股市投機第9節 傅家堡的展望第52節 爭執第67節 只要你過得比我好第53節 明華的轉型第五節第120節 朱磊離任第77節 風氣之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