武煒到了這裡,才明白,武龍的軍銜爲什麼在如此年輕的時候就能做到大校——這是任務需要而已,不然,管不動人。中國還沒有象美國一樣,前線作戰的士官直接可以指揮炮火和飛機作戰,而後方的高級軍官完全服從!
造成這樣的原因,除了體制上的,就是中國的外圍戰爭太少(注意:不是沒有)。很多時候,改革及效率,只是因爲問題的迫切才產生,否則,長期養成的習慣不是那麼容易扭轉。
所以,武龍的軍銜,只能看做是以一個習慣去對付目前還沒有完全改掉習慣。
武煒站在自己做的定向**旁邊,強烈的爆炸只震得他耳朵嗡嗡響,卻沒有炸傷絲毫。待耳朵恢復了一點,他就問:“頭,我能發表我的意見嗎?”
“可以,本來,我就沒有打算要你會做聽從命令的傢伙。”武龍也在擺弄一個定向**,不同的是,他是安裝在一副已經被打得體無完膚的步兵戰車側面裝甲上。研究這副被動式電磁裝甲科研小組組長牛叉烘烘地說,別這輛試驗步兵裝甲戰車已經被我們打花了,可武龍大校你沒這本事炸開它。不信邪的武龍和武煒還真較勁上了,在最堅固的側面進行爆破。
2006年5月在德國舉行的第13屆國際電磁發射學術大會上,中國出了52篇論文,僅次於美國的72篇。哈爾濱工業大學的一篇論文論述了中國主動式電磁裝甲技術的研製情況,美國據此判斷中國在主動式電磁裝甲技術方面至少落後美國十年。
可是,2008年7月,美國陸軍實驗室主任費爾博士就吃驚地獲知,一輛安裝主動式電磁裝甲的中國實驗坦克在某型反坦克**的打擊下安然無恙。
“中國決無可能那麼迅速!一定是以色列人!猶太人早就需要爲他們的軍事行動獲得中國的諒解和沉默!這個世界,除了美國,就是以色列已經把電磁裝甲投入了實戰!”費爾博士根本不相信中國的創造能力!
電磁裝甲的原理並不複雜,難就難在應用上。1973年,韋爾開(Walker)提出了原始的電磁裝甲的概念。20世紀70年代末,前蘇聯的拉弗列恩季耶夫流體力學研究所開始研究電磁裝甲。20世紀80年代,美國國利福尼亞的麥克斯韋(Maxwell)實驗室也開始了研究電磁裝甲。之後美國陸軍實驗室(ARL)的武器技術指導委員會(WTD)制定了一項具體研究計劃,涉及的參研成員有核與定向能研究部、武器概念研究部、終點效應研究部以及推進和飛行研究部。1992年,美國國防部在給國會上報的21項《國防部關鍵技術計劃》中,已把電磁裝甲列入脈衝功率技術中。後來德、法、英等國也開始了電磁和電熱裝甲的研究。
還沒等武煒接着發問,武龍已經打手勢要武煒離開,畢竟按照裝藥量,炸一棟大樓都可以了。
20秒後,被用於試驗的步兵裝甲車在強烈的爆炸中被氣浪猛地推前3米多,而該被動式裝甲則是炸出一個大洞。
“哈哈……這些叫他們還敢牛叉不?”武龍得意洋洋地往回走,還沒走兩步,步話機裡有人氣急敗壞罵起來:“武龍,你用什麼炸的?”
武龍拿起步話機大叫:“小子,***奈何不了你的防護裝甲,我用的是納米鋁粉高溫高爆劑!哇哈哈——等會我去你那裡拿槍。”
被動式裝甲原理比較簡單,在主裝甲外放置兩塊金屬(鋼)板,其間用絕緣子隔離開一定距離。通常最外邊的鋼板接高功率脈衝電源的低電端(接地),靠近主裝甲的鋼板接電源(如電容器)的高電壓端。當破甲彈射流穿通兩鋼板時,相當開關閉合而接通電容器電路,則有大電流脈衝通過金屬射流,將引起射流的磁流體力學的不穩定,使射流發散,降低了射流的侵徹能力,避免射流破壞坦克的主裝甲。倘不是破甲彈射流而是尾翼穩定的脫殼***,當大電流流過***彈芯時,也會引起***彈芯震動和膨脹的不穩定性,從而使***彈芯斷襲,失去有效穿甲能力。這種被動電磁裝甲的電源是均布在鋼板四周的,電流從四周一起向接通的彈藥放電。
簡單的來說,這種防護裝甲,主要的功能是防止被穿甲,武龍偏來鑽空子,用超過防護裝甲耐受溫度許多的納米鋁粉高溫高爆劑耍了一把。
組長已經到了門口,垂頭喪氣地遞上一把“沙漠勇士”手槍。這是一把老牌輕武器製造商美國IMBER公司提供給客戶的樣品槍,半手工的加工使得該槍有着迷人的細緻和特定的功能,成爲武器藏家和資深槍械專家的最愛之一。
武龍體會着這把手槍精湛的工藝和精心設計帶來的舒適,和大口徑帶來的威力值得信賴的感覺——這種感覺只有沉迷過武器的人才能體會到,不過說白了,就象是名廚突然拿到一把趁手又美觀的好菜刀!
“唉,這不,你這不是害我又找事做嘛,搞得我又要找人定做一個好槍套,不然對不起這把槍。”得了便宜還賣乖的武龍不惜多費口舌刺激組長。
“好在我喜歡的東西,都會有備份!”組長瞪着牛眼罵咧咧地走開了。
武龍立刻眉花眼笑,就差臉上寫個貪字,“組長,還敢比不?我保證不用高溫高爆劑!”
“不了,不了,早先大夥都說你小子出了名的狡獪,如今算是着你的道了,不玩了!”組長見鬼似的開溜。
看着組長走開,武煒又開始把剛纔的話重複一遍。
武龍對武煒這樣發問並不奇怪,能積極思考,正是特種部隊的基本要求。
“看得出,我要做的是一件很秘密的任務。可是,我居然進了一個談不上有着高度保密的訓練營,接觸的人也太多,然後,我還被你帶進跟這個尖端武器試驗基地來參觀——”武煒沒有把最後的疑問說出來,象武龍那樣的聰明人,話不需要說得很直白。
武龍在一邊聽一邊使勁搖手槍,裡面沒有一丁點鬆動聲,說明做得非常緊固,他把子彈卸了出來,扣動扳機,體會着非常合適的阻尼係數,微笑道:“哦,我還以爲是什麼大問題。呵呵,其實你不必想得過多,之所以這樣做,是因爲你的對手比較有意思。爲什麼這樣說呢,只能是以後你自己去體會——當然,我希望你能活到可以見到對手的時刻。”
武煒注意到,武龍說的是對手,而不是敵人。本來,武煒還想問,關於任務的監控問題。武煒嚴格上不是特種兵,可是知道在特種兵的世界裡,監督也好,監控也好,都不需要存在,只有值得信賴的軍人才會得到任務,甚至是已經可以託付生死的關係。
明天,就要離開尖端武器試驗基地。事實上,來這裡才5天。
而尖端武器,實質上好些是已經知道的,比如激光武器、粒子武器、微波武器。
武煒最感興趣的,是這些武器提出好多年卻沒有在戰場上投入使用。先拿激光武器來說,聚焦成針尖般的15萬瓦的激光束,才能達到把一塊鋼板立刻燒穿的地步,而目前15萬瓦的激光槍的體積,還需要車載。更要命的是,使用環境太嚴格,武煒注意到一部20萬瓦的激光槍下,到處都有燒灼痕跡!無論下面是鋼板還是水泥,都無例外地燒灼!這是因爲空氣中的灰塵被有着強大能量的激光燒成高溫物質掉下來後的結果。所以,戰場上只要煙霧或灰塵大些,激光就會因能量嚴重衰減而無法使用。
微波武器倒是比較實用,當超高功率微波聚集成一束很窄的電磁波時,它就像一把尖刀“刺”向目標,達到毀傷目標之目的。問題仍然出在體積上,它由高功率發射機、大型發射天線和輔助設備組成,同樣地限制了使用。
最難實現的就是粒子武器,先不說體積和使用的方便性能,單是目前每10公里因地心引力偏差20米的效果,就夠使人搖頭。
倒是電磁炮的成功,讓武煒甚欣悅。中國在電磁炮理論研究上比較早,有着紮實的基礎,很早就製造出世界領先的20萬瓦高脈衝發電機,是以,已經有了車載電磁炮。
該車載核心設備包括高脈衝發電機、超導線圈和高速裝彈機,可以把超過120g的實心***加速到每秒3.5千米以上,射速在10發/分到15發/分之間(射速和彈頭初速要求有關)。實驗表明,彈頭雖小,但是由於初速高,完全擊穿現役所有主戰坦克裝甲,效果就和用AK47掃射本田轎車一樣。
不過,還沒有投入實用,是因爲發射環境問題沒有搞定,電磁輻射着實太強了……強到除非用機器人來完成!然後,發射出去的彈丸在白天都看得見與空氣劇烈摩擦而發出的強光線,特別容易暴露藏身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