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8章 烤土豆蘸鹽

嬴小政對舅父的討厭, 連睡前那一點點時間都沒能堅持過去。

朱襄只給他變了一個魔術,嬴小政就圍繞着朱襄,不斷低頭用戴着帽子的小腦袋拱着朱襄, 讓朱襄再變一個。

朱襄變的魔術是最簡單的“珠子不見了”,只要手快,加一點視覺欺騙就能做到。

種田和出外勤都很無聊,朱襄跟着視頻學了很多奇怪的小把戲。給學生們講課的時候, 他也會偶爾用這些小把戲吸引昏昏欲睡的學生們的注意力。

他課講得怎麼暫且不說, 靠着這些小把戲,學生選課評分時都給了他高分,誇獎他活潑風趣長得帥。

“等政兒生辰的時候, 舅父給政兒變個更厲害的!”朱襄笑眯眯地搓着外甥圓滾滾的小腦袋。

嬴小政抱住朱襄的腰腿:“一定!”

“一定。”朱襄一邊盤着外甥的小腦袋, 一邊承諾。

小孩精力充沛, 但精力耗盡的速度也非常快。嬴小政鬧了一會兒,就哈欠連天, 被雪抱去睡覺。

李牧、蔡澤、朱襄年輕,決定再熬一會兒夜守歲。

剛吃了烤全羊不久,這三個大男人又餓了。他們換了個地方燃起篝火, 一邊烤火一邊烤土豆。

男人們在一起時總會侃國家大事。三人從邯鄲聊到了北地匈奴,又聊到了其他六國。

朱襄在烤好的土豆上蘸了點鹽:“你們說,戰爭會結束嗎?”

蔡澤道:“只有天下一統, 戰爭方可結束。”

李牧道:“反正我這一代人,戰爭恐怕難以結束。”

朱襄把土豆分給兩人:“如果我說在我們這一代,戰爭就會結束呢?”

蔡澤和李牧驚訝地看着幾乎不談論國家大事,什麼話題都會拐到種田上的朱襄。

蔡澤笑道:“怎麼, 終於不藏拙了?說來聽聽?”

李牧好奇:“現在七國並立已經持續了幾百年,朱襄爲何篤定戰亂會在我們這一代結束?是掐算嗎?”

朱襄搖頭:“不是掐算。戰亂已經讓平民的忍耐力到了極限。如果有一個強大的國家以天下一統的目的舉起戰旗, 抵擋天下一統的士氣一定會很低。雖然一個強大的將領可能會拖延天下一統的時間,但天下大勢不可阻擋。”

他看着兩人震驚的神情,無奈地搖搖頭:“就當我胡言亂語。在這個以貴族士子爲主導的時代,說什麼民心所向,很像癡人誑語吧。”

蔡澤和李牧陷入沉思,沒有立刻回答。

烤土豆口感軟綿,加上一點點鹽就很美味。

其實……也不是很美味。烤土豆蘸鹽能有多美味?減肥餐都比這個好吃。好歹刷點油,撒點孜然花椒和辣椒粉。

朱襄在腦海裡過了一遍後世的美食,心中嘆氣。他真想把記憶力的美食都復刻出來,可是他不敢,怕名聲遠揚,被迫入宮。

“你的言論很有意思。”蔡澤最先回答,“以你的言論,庶民也可決定天下勝局嗎?”

李牧靜靜地打量着朱襄被火光照亮的臉。

“當打仗的不再是貴族的私兵,而是種地的農人時,庶民就已經可以決定天下勝局了。七國之中,哪個國家的庶民過得最好,戰鬥力就最強。”朱襄刨了刨火堆,道,“其實七國的庶民都過得不好,但總有人比其他人過得更差。這就是個比爛的世界。”

蔡澤問道:“爲何你今日突然說起這個?”

朱襄心道,因爲李牧馬上要去北邊打匈奴,而蔡澤已經決定入秦。他們這三人估計是最後一次聚在火堆旁吃烤土豆了。

“我只是想說,統一大勢不可擋,你們倆以後將要效忠不同的君上吧?如果遇到自己逆大勢的時候,別那麼高尚,盡力而爲後,能跑就跑。等天下一統了,我們還要琢磨怎麼讓飽受摧殘的平民過得更好,還要吞併北邊繼續防備匈奴。”

朱襄把火堆刨旺:“能別死就別死,活着才能做更多的事。”

蔡澤驚愕,然後啞然失笑:“原來你是想說這個?你看我像是會與君上同死的人嗎?李將軍確實是。”

朱襄和蔡澤同時點頭:“沒錯,在誇你。”

李牧哭笑不得:“我……唉,爲將者死戰是歸宿,我總不能丟下我的將士離開?不過朱襄說得有道理,現在打仗的勝負不僅在於將領,更在於士氣。對手下的兵好,他們纔會爲了將赴死。這一點我記住了。”

朱襄:“啊,哦。確實,戰死是沒辦法,如果不是戰死,而是哪個昏君要賜死你,你還是能跑就跑吧。投奔蔡澤就不錯,蔡澤一定很會自保。”

蔡澤一點都不臉紅:“嗯,我只求富貴,確實是你們中最會自保的人。”

朱襄指着自己:“不,我覺得我纔是最會自保的人。我連富貴都不求,求富貴也要險中求啊。”

身爲武將,李牧應該會厭惡這種怕死的人,但聽到兩位友人比較誰更能自保,他不僅沒有厭惡,還笑得停不下來。

“你們的話可不能被荀卿聽到,荀卿一定會生氣。”李牧順了順自己笑疼了的胸口。

蔡澤和朱襄對視一眼,各伸出一隻手把住李牧的肩膀:“如果荀子知道了今晚的事,一定是你告密!”

“哈哈哈哈,我纔不會,別撓,我怕癢!”

火堆中柴火噼啪,冒出一串一串的火星子。

因此時曆法混亂,所以朱襄正在慶祝的春節,此時並沒有多少人慶祝。

村裡務農以夏曆爲主,即正月初一爲新年;姬姓諸侯國仍舊在過周曆,新年是十一月初一;秦國用顓頊歷,以十月爲首,但十月仍舊是十月,不稱“正月”;其他諸侯國,用什麼曆法的都有。

趙國宮廷在十一月初一祭祖,農村民間則多在正月初一祭祖。官方祭祀不僅會驅趕大批庶民服徭役搭建祭臺,祭祀時庶民也必須迴避。這樣錯開,也是庶民爲了不撞上官方祭祀的智慧。

正月初一,朱襄挨家挨戶送煮好的土豆,既是贈送較爲新奇的新年禮物,也用食物打消他們用閒置的荒地種植土豆的顧慮。

正月初二,嬴小政的生辰。朱襄做了甜豆沙,給嬴小政做了豆沙餡的壽桃。

嬴小政一手一個壽桃,左一口右一口,吃得嘴角都是豆沙。

朱襄想起始皇崽剛到家的時候,吃飯時都小心翼翼,吃一口就要舔一下嘴脣,吃完飯後小臉乾乾淨淨。

不知道什麼時候起,他的小外甥吃飯越來越粗獷,越來越像是普通孩子,吃得滿嘴滿臉,變身成爲花臉小狗的時候越來越多。

這就是孩子只要寵,就一定會寵得越來越頑皮嗎?

“這壽桃有意思。”藺贄從懷裡摸出一串珠子,“齊國產的東珠,政兒,把壽桃分給藺伯父,藺伯父用東珠和你換。”

嬴小政擡頭看着藺贄手中的東珠,低頭看了一眼自己啃了一半的壽桃,經過天人交戰,把吃過的壽桃塞到了藺贄的手中。

藺贄:“……你可以給我一個沒吃過的。”

“桌上還有那麼多壽桃,你非要去搶政兒吃過的嗎?”朱襄把東珠從藺贄手中搶過來,塞進嬴小政胸口的紅布口袋裡,“政兒,說謝謝藺伯父。”

嬴小政摸了摸胸口的紅布包:“謝謝藺伯父。”

“你就寵吧,遲早把你外甥寵壞。”藺贄也不嫌棄,直接把嬴小政啃了一半的壽桃塞進嘴裡,“好吃!”

“我把食譜寫給你,你回去讓你家廚子做,想吃多少做多少。”朱襄對藺贄身後的藺相如伸手,“藺老,藺翁,藺上卿,政兒的生辰禮呢?”

藺相如先摸出戒尺狠狠打了朱襄攤開的手心,才從懷裡拿出一卷書簡:“這是我讀《詩》的心得。你該學《詩》了。”

《詩》是春秋的外交辭令。外交官出訪他國的時候基本很少說直白的話,都是直接引用《詩》。《詩》就是外交黑話。

雖然戰國之後,外交官說話不再委婉,像藺相如這樣直接提着劍就要和對方君王拼命的外交官越來越多,但平時不涉及拼命的時候,《詩》在外交中的重要性仍舊很高。

這個時候說學《詩》,不是成爲後世吟詩作對的大詩人的意思,而是從《詩》中學各國風俗、學外交辭令,是士必備的修養。

藺相如以出使秦國被趙國重用,他主學的就是外交。學《詩》的心得,完全可以成爲他的家傳絕學了。

藺相如白了朱襄一眼:“我家沒有能讀懂《詩》的,你也讀不懂。不給政兒,留給我當陪葬品?”

朱襄道:“唉,藺禮太沒用了。看來只能我家政兒繼承藺老的衣鉢。政兒,說謝謝藺翁!”

嬴小政試圖把書簡塞進紅布包裡:“謝謝藺翁。”

“這個塞不進去,我先幫你收着。”朱襄哭笑不得。

嬴小政提醒朱襄:“舅父,記得記賬!”

“記得記得。”朱襄收好書簡後,又眼巴巴地看向荀況。

藉着外甥的生辰“斂財”的屑舅父,不敢去挨荀子的揍,只能用眼神督促荀子趕緊送禮。

荀況瞥了朱襄一眼,道:“不就是書簡?我送政兒一車,夠政兒看好幾年。”

藺相如道:“敷衍。”

荀況道:“你送一卷書不敷衍,我送一車書怎麼就敷衍了?”

朱襄見藺相如和荀況似乎又要爭吵起來,趕緊舉起嬴小政作揖,阻止兩位老者的“戰爭”。

看在今日“壽星”的份上,藺相如和荀況冷哼一聲,不與對方計較。

朱襄從不過自己的生日。他只和雪悄悄在家裡爲彼此慶祝生日。嬴小政的生辰,是他第一次在家裡大辦宴席。

他希望以一場較爲隆重的宴席,讓被父母丟棄的政兒開心。

已經灰暗的童年沒辦法彌補,朱襄想從現在開始,讓政兒童年的每一天都有歡笑。如果童年過得開心一些,或許自家政兒成爲始皇帝后,會對百姓稍稍仁慈一些。

朱襄一直很謹慎,從不接受平民的饋贈。

今日嬴小政生辰,他才第一次收別人的禮物。但只會收一點,大部分東西都會返還。

見朱襄終於肯收禮了,十里八鄉的村民都急匆匆趕過來。

一籃子小米,幾個雞蛋,打來的野雞,河裡摸來的魚……除了這些樸實的食物之外,還有布頭、草鞋、籮筐等手工藝品,還有人請了會寫字的人,給朱襄公的小外甥寫了健康長壽的祝詞。

嬴小政看到堆積如山的禮物,驚訝地小嘴都合不攏了。

“這些都是給我的?”嬴小政再三拉着舅父的袖子詢問。

朱襄揉了揉嬴小政的腦袋:“今日我們家過生辰的除了政兒,還有誰?”

嬴小政不解:“他們都不認識我,爲何要向我送禮?是爲了討好舅父嗎?”

朱襄輕輕敲了敲嬴小政的腦袋:“他們是爲了讓我開心,但不是討好。政兒,他們不送禮物,我也會教導他們如何種田。”

嬴小政皺緊小眉頭。

朱襄將嬴小政抱起來,道:“政兒,你上次摘了最漂亮的土豆花送給你舅母,是討好你舅母嗎?”

嬴小政抱住腦袋,有點迷惑,不知道該不該點頭。

朱襄道:“你是爲了讓你舅母開心,但並未想過用漂亮的土豆花換取什麼,對嗎?”

嬴小政好像有一點明白了,他道:“他們想讓舅父開心,並未有所求?”

朱襄道:“有些感情,有利益交換,但並非只有利益交換。政兒慢慢看,慢慢學,你還小,不急。”

嬴小政似懂非懂地點頭。

朱襄問道:“收到禮物,開心嗎?”

嬴小政使勁點頭。

朱襄笑着蹭了蹭嬴小政的臉:“開心就好!來,舅父幫你把禮物記到小本本里。今日就用政兒收到的禮物,請鄰里吃一頓好的,如何?”

嬴小政本有些捨不得。他第一次收到這麼多禮物。

但他看着朱襄的笑容,鬼使神差的點點頭:“好,政兒請客。”

朱襄把嬴小政舉起來晃了晃,大聲道:“今日我家政兒請鄰里鄉親吃大餐!有空的來幫幫忙!我們在門口擺幾桌,來者都有份!”

立刻有村民高舉着手願意幫忙,還有稍稍富裕的村民往家裡跑,說再拿些食材來。

相和擠過來,道:“我做了很多桌子凳子,今日試試讓他們坐凳子,免得弄髒衣服。”

朱襄看向荀況。

荀況冷哼了一聲,道:“隨你。”

相和從懷裡摸出一個玉連環:“生辰禮。”

玉連環兩環相貫,是貴族士子很喜歡的玩具。相和用來做玉連環的玉是青玉,雖不是藍田玉,也非常符合秦人的審美。

嬴小政愛不釋手,立刻玩了起來。

荀況眼睛眯起來,冷哼了一聲,最終沒有在藺相如面前拆穿相和的身份。

荀況收起鄙視相和的視線,看向了一個正在幫朱襄收拾村人放在地上的禮物的中年農人。

那農人猶豫了半晌,在懷裡反覆摸索了許久,咬牙摸出一卷書簡:“朱襄公,你可以收下這卷書嗎?”

“啊,好。”朱襄根本沒有疑惑一個農人怎麼會突然摸出一卷書,立刻將書簡揣懷裡,“說起來,你是不是叫許明?”

許明疑惑:“是……朱襄公爲何突然提起我的名字?”

朱襄道:“沒什麼,就是突然記起有人叫你許明,隨便問一句。”

他觀察了許久,猜測那個給他貢獻了良種的許明究竟是誰,果然是這個曾經詢問過他是否是“農家”的“老許”。

當時老許說“農家”的時候,他還以爲指務農的人,都沒想過什麼諸子百家。

老許既然系統好感榜單上有名字,他或許就是“農家”的人,而且大概率地位不低。

不過那個叫“鉅子”的人,他還是沒有頭緒。他身邊的人沒有一個姓名中有“鉅”,難道真的是聽到他名聲的某個不認識的大佬?

朱襄撓撓頭,把這個疑惑丟到一邊,反正也不重要。

民間給孩子辦抓週禮什麼的,都是全村都會來吃席的重大喜事。村人都知道朱襄沒有子嗣,現在朱襄收養了外甥,就是收養了一個以後能爲他養老送終的人。他不大辦一場,反倒會讓人疑惑這個外甥的身份。朱襄這次便熱鬧了一次。

廉頗本來對小孩子的生辰不感興趣,只讓人送來了禮物。

聽到朱襄要在村裡辦大宴會,閒不住的他立刻飛身縱馬跑來湊熱鬧,又遭到藺相如的白眼。

李牧家裡有許多雁門郡送來的牛羊。他說自己很快就會離開邯鄲,乾脆將牛羊全拉到了朱襄家裡來,就當送給嬴小政的生辰禮物。

蔡澤不知道從哪找來一柄鋒利的鐵劍送給嬴小政,被朱襄掛在了自己腰間,嬴小政的嘴嘟得老高。

“舅父,記得,這是我的!”嬴小政提醒。

朱襄:“好,記得,來,政兒,舅父爲你舞一段劍!”

荀況不屑道:“別丟人了,去做飯。”

李牧笑道:“政兒想看舞劍?我來爲你舞一段。”

廉頗緊了緊腰封:“舞劍有什麼意思?來,我們打一場。”

李牧:“啊?哎?等……”

嬴小政坐在高高的椅子上,踢了踢懸空的小短腿,看着熱鬧的生辰宴會,身體和小腦袋都忍不住晃來晃去。

……

村口,平陽君趙豹的馬車停在了大樹下。他站在車架上,正眺望遠方的熱鬧。

“主父,爲何不讓藺上卿前來接待?”馬車伕疑惑道。

趙豹搖頭:“不打擾他了,唉。”

馬車伕不明白爲何自家主父會驅車來藺相如的封地,更不明白爲何主父會遠遠看着前方的熱鬧哀嘆。

“回去吧。”趙豹又嘆息了幾聲,還是決定不去打擾藺相如。

藺相如爲秦國質子過生辰,連藺相如和常駐雁門郡的李家子都前來赴宴,這讓他非常憂慮。

還是說,這件事和秦國質子沒關係,真的是因爲藺相如視那位叫朱襄的人爲子侄?

但廉頗和李家子又怎麼會不顧身份,前來一位庶民家中爲那庶民的外甥過生辰?

還有這些村人,他們是看在主家藺上卿的份上,才前去討好朱襄嗎?

趙豹想起藺相如多次在君上面前舉薦朱襄,卻在君上終於願意讓朱襄進宮爲官時斷然拒絕。

“是因爲藺相如不願意讓朱襄成爲寺人,還是不滿君上不因田地增產、而以培養出奇珍異草來賞賜朱襄?”趙豹自言自語。

他揉了揉眉頭,對馬車伕道:“不回府了,去找平原君。”

馬車伕遵命。

趙豹坐在車廂裡閉目沉思。

朱襄有了秦王侄子舅父的身份,已經躋身士族行列。這時舉薦朱襄爲官,在朝中其他人那裡也說得過去了。

君上比起他,更信任兄長平原君。平原君又慣愛豢養門客,由平原君推舉朱襄會更合適。

趙豹嘆了口氣:“一個朱襄無所謂,不能讓藺相如和廉頗與君上離心。”

趙豹早就勸說趙王給藺相如一個臉面,賜予朱襄閒官。

藺相如從未爲家族子弟求官,都是家族子弟自己努力。現在藺相如難得求一次官,就算是個庶人,只要藺相如認可其爲子侄,這等身份其實無所謂。

但趙王身邊的寵臣都不願意。

一朝國君一朝臣。先王和先後接連離世後,趙王身邊的寵臣希望能取代藺相如、廉頗等前朝老臣的地位,自然什麼都與他們對着幹。

趙豹雖知道這其中彎彎道道,但他素來明哲保身,不好戳穿。

第240章 新時代來臨第214章 豈知千麗句第122章 始皇崽兔子第216章 故友終重逢第143章 出城小矮馬第16章 篝火烤全羊第259章 扁鵲去又返第8章 始皇金大腿第207章 進廚房資格第261章 李牧激將法第122章 始皇崽兔子第65章 彩頭餃子宴第17章 手板心炒肉第30章 瓦罐煨豬肉第102章 清炒南瓜尖第94章 山野神祭品第213章 過年慶典日第147章 飲盡杯中月第264章 楚王啓安葬第137章 煙筍燒牛腩第231章 歷史的轉折第194章 秋後烤紅薯第248章 傳首趙邊疆第17章 手板心炒肉第185章 成家立業夢第24章 白水煮豆飯第70章 李牧壇中酒第184章 廣陵鄭國渠第116章 菊花豆腐羹第264章 楚王啓安葬第209章 燜烤熊掌肉第139章 豆花燒腦花第58章 炸蝦三蝦面第149章 瓦罐煨蓮藕第20章 秦王蜂蜜水第163章 衝鋒輕重騎第66章 海帶味噌湯第32章 蔗糖炒栗子第144章 藺贄新田律第83章 天河瀑布雨第231章 歷史的轉折第60章 野菜汁涼麪第40章 茱萸土豆粉第195章 朱襄罵友信第21章 果醬蒸蛋第185章 成家立業夢第79章 大蔥蘸蒜泥第111章 糖炒板栗子第134章 荀子醉米酒第224章 冰鎮甜豆花第168章 百密有一疏第212章 信陵君醉言第21章 果醬蒸蛋第85章 慶典麥芽糖第168章 百密有一疏第99章 紅燒江鱸魚第246章 秦王政養兒第214章 豈知千麗句第112章 蕪菁蘆菔菘第236章 長平郡死戰第229章 爲庶民投秦第52章 豆葉小米粥第234章 無害我田稚第179章 麻油拌時鮮第38章 精糧乾肉粥第250章 棗樹已成林第70章 李牧壇中酒第10章 豬油蒸雞蛋第205章 雞清湯時蔬第117章 糖漬南瓜幹第265章 論跡和論心第212章 信陵君醉言第12章 始皇鼻涕泡第70章 李牧壇中酒第82章 補藥雞蛋湯第88章 雙季再生稻第93章 友人慶祝酒第105章 歸秦九鼎粟第126章 白水煮雞蛋第144章 藺贄新田律第252章 太子丹出逃第86章 隔水蒸南瓜第125章 漢水釜鬵魚第179章 麻油拌時鮮第256章 想聽故事嗎第170章 擺事實證據第181章 舅母竹篾條第132章 蛇蛙南瓜子第155章 刀削柰果皮第11章 始皇長生丹第246章 秦王政養兒第66章 海帶味噌湯第213章 過年慶典日第188章 沿江內遷令第37章 落雪裹塵泥第54章 涼水硬幹糧第51章 三豎子樂器第24章 白水煮豆飯第62章 韓非紅眼眶第53章 墓前細絨棉
第240章 新時代來臨第214章 豈知千麗句第122章 始皇崽兔子第216章 故友終重逢第143章 出城小矮馬第16章 篝火烤全羊第259章 扁鵲去又返第8章 始皇金大腿第207章 進廚房資格第261章 李牧激將法第122章 始皇崽兔子第65章 彩頭餃子宴第17章 手板心炒肉第30章 瓦罐煨豬肉第102章 清炒南瓜尖第94章 山野神祭品第213章 過年慶典日第147章 飲盡杯中月第264章 楚王啓安葬第137章 煙筍燒牛腩第231章 歷史的轉折第194章 秋後烤紅薯第248章 傳首趙邊疆第17章 手板心炒肉第185章 成家立業夢第24章 白水煮豆飯第70章 李牧壇中酒第184章 廣陵鄭國渠第116章 菊花豆腐羹第264章 楚王啓安葬第209章 燜烤熊掌肉第139章 豆花燒腦花第58章 炸蝦三蝦面第149章 瓦罐煨蓮藕第20章 秦王蜂蜜水第163章 衝鋒輕重騎第66章 海帶味噌湯第32章 蔗糖炒栗子第144章 藺贄新田律第83章 天河瀑布雨第231章 歷史的轉折第60章 野菜汁涼麪第40章 茱萸土豆粉第195章 朱襄罵友信第21章 果醬蒸蛋第185章 成家立業夢第79章 大蔥蘸蒜泥第111章 糖炒板栗子第134章 荀子醉米酒第224章 冰鎮甜豆花第168章 百密有一疏第212章 信陵君醉言第21章 果醬蒸蛋第85章 慶典麥芽糖第168章 百密有一疏第99章 紅燒江鱸魚第246章 秦王政養兒第214章 豈知千麗句第112章 蕪菁蘆菔菘第236章 長平郡死戰第229章 爲庶民投秦第52章 豆葉小米粥第234章 無害我田稚第179章 麻油拌時鮮第38章 精糧乾肉粥第250章 棗樹已成林第70章 李牧壇中酒第10章 豬油蒸雞蛋第205章 雞清湯時蔬第117章 糖漬南瓜幹第265章 論跡和論心第212章 信陵君醉言第12章 始皇鼻涕泡第70章 李牧壇中酒第82章 補藥雞蛋湯第88章 雙季再生稻第93章 友人慶祝酒第105章 歸秦九鼎粟第126章 白水煮雞蛋第144章 藺贄新田律第252章 太子丹出逃第86章 隔水蒸南瓜第125章 漢水釜鬵魚第179章 麻油拌時鮮第256章 想聽故事嗎第170章 擺事實證據第181章 舅母竹篾條第132章 蛇蛙南瓜子第155章 刀削柰果皮第11章 始皇長生丹第246章 秦王政養兒第66章 海帶味噌湯第213章 過年慶典日第188章 沿江內遷令第37章 落雪裹塵泥第54章 涼水硬幹糧第51章 三豎子樂器第24章 白水煮豆飯第62章 韓非紅眼眶第53章 墓前細絨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