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48.第148章 我可是李子坤

顯然中原大災以及流民蜂擁而至,不僅僅是劉備承受着巨大的壓力。

在劉備的一紙調令之下,作爲吳郡如今錢糧大管家的糜竺更是壓力山大。

看着那一車車的錢糧不斷地運出府庫糧倉,看着大批大批的調動錢糧文書從自己的手中籤發……

糜竺感覺自己的心就像是被鈍刀割肉那樣,一點點地不斷用力且深入。

更重要的是,糜竺原本已經大體依照李基對於吳郡的開發計劃,做好了近一年的錢糧規劃。

不想,不過朝夕之間,那些錢糧規劃全部作廢不說,糜竺甚至不禁要開始擔憂如何填滿吳郡之中那一個個無底洞了。

這讓頗具責任心的糜竺下意識以着糜家的家產又算了算,發現就算是將整個糜家都給丟進去,恐怕都堵不住窟窿。

李基拍了拍糜竺的肩膀,溫聲道。

“子仲勿憂,且身爲臣下,自當支持主公的仁德之舉。”

“因小失大,顧此失彼啊!”

糜竺感嘆了一聲,然後一把抓着李基的肩膀,聲音帶着幾分懇求地開口道。

“子坤,現在還來得及,只要你金口一開,以主公對你的看重和信任,絕對會考慮收回成命的。”

“你知不知我找了一部份士子瞭解這一次的大災,所波及的範圍之大囊括青、冀、兗三州之地且還爆發了瘟疫。”

“如此一來,倘若吳郡大肆接濟流民的口子一開,蜂擁而至吳郡的流民將會更多,乃至於將整個吳郡所壓垮。”

“倘若是你李子坤設想之中開發了三年的吳郡尚有一絲可能做到的,但這不是如今的吳郡以一郡之力所能解決的災情,也不是如今的吳郡能承擔得住的流民數量!”

“收手吧,李子坤,一旦口子一開,你不會不清楚到時候吳郡之外外面將都是流民、災民。”

糜竺的言辭懇切地說着,言語之中的憂慮與悲切更是讓人聞者落淚。

並且糜竺與李基的見面根本就不是偶遇,而是糜竺特意在這裡蹲守李基,爲了就是通過李基去勸阻劉備收回成命。

“子仲能得出這個結論,想必在錢糧耗費上計算了良多,辛苦了……”

李基有些感慨地看着糜竺,對於糜竺所言之語沒有絲毫生惱。

儘管糜竺所發出的聲音與劉備、李基共同的決策相悖,但是能夠聽聞這種出於公心的聲音是好事,李基自然不會介懷。

且李基也同樣承認糜竺的擔心並非是沒有道理的,吳郡的錢糧用度關乎吳郡的水利開發,水利開發又關乎開墾耕地、灌溉良田、防備天災等問題。

可以說,唯有完成了水利開發,吳郡這一兼有五湖的水系發達之地方有那一句“太湖熟,天下足”的潛力。

因此,在糜竺成爲了吳郡的錢糧大管家,且也接觸到了李基幾乎將整個吳郡的水網完成一次大改造的恢弘計劃後。

對李基的治政之才深感震撼之餘,亦明白這一計劃一旦成功,那便是“利在當代且功在千秋”之大好事。

吳郡的一切,都務必需要在不會干擾到水利開發的前提進行。

“子仲,且放寬心,並且就算我在主公的心中地位尚且算是重要,但也不可能讓主公放棄仁德之念,乃至於朝令夕改的。”

李基溫和的勸慰着糜竺的情緒。

如今,調動吳郡上下之事中,無論缺了少都不能缺了這麼一位錢糧大管家。

一旦糜竺倒下了,又或者是撂擔子不幹了,可以替代糜竺的人選之中李基沒空,顧雍也沒空。

而糜竺也似乎是真的急了,高聲反問了一句。

“子坤,那你這就不算是朝令夕改了嗎?你爲了改造吳郡水利耗費了多少人力物力,又承載了多少希望,你就甘心看着這一切前功盡廢嗎?”

李基的神色略微一怔,轉而笑了笑,答道。

“子仲,我可是李基,李子坤,被主公譽爲可作社稷基石之才,我心中已有定計。”

糜竺聞言,足足數息過後,方纔連忙躬身向着李基行禮道。

“抱歉,子坤先生,適才竺心中焦慮,失禮了。”

“不,子仲所擔心的確實都是有理有據,主公將吳郡錢糧盡交於子仲之手,可見識人之明。”

李基道了一句,然後接着說道。

“主公料想也等我良久了,還請子仲恕基失陪,他日再宴請子仲細述。”

隨即,李基拱了拱手便轉身離去。

只是,不等李基消失在轉角,糜竺便忍不住再度開口道了一句。

“子坤,諸事當宜穩,萬萬不可影響水利開發。”

李基回首看了糜竺一眼,然後神色沉穩自信的點了點頭,方纔離去。

隨即,李基重新轉頭看回面前糜竺所看不見的角度,劉備赫然正站在此處。

對此,李基不由得感慨:糜竺此人也當真不簡單啊!

或許劉備一開始便在此處聽完了李基與糜竺的對話,又或者是半途纔到。 但是糜竺的目的顯然易見,糜竺深知直接勸說劉備不可行,亦擔心自己同樣說不動李基。

因此,糜竺才特意在這裡攔下李基,且料想劉備在得知李基返回府衙之下,必然會出自來迎。

在這種情況下,糜竺攔下李基所說的話不僅是向李基進言,更是在通過這種方式向劉備進言。

‘果然,但凡是君子就沒有一個心眼是單純的……’

李基暗暗地吐槽了一下糜竺這一位濃眉大眼之人,然後走入到轉角之中向着方纔向着劉備行禮。

只是,劉備一把抓住李基的肩膀,略微搖了搖頭示意李基無須多禮後,便直接拉着李基往自己平日理事的側廳而去。

隨後,劉備令夏侯博親自在側廳正門守備,不許任何人打擾自己與李基。

待入了側廳之內,劉備拉着李基坐下後,方纔開口道。

“子坤,適才子仲之言你怎麼看?”

李基聞言,心中亦是有了幾分感慨,充分地感受到了幾分身不由己的感覺。

隨着開發吳郡的水利計劃漸漸鋪開,此事縱是李基想要停下,也同樣有着一批支持者會推着李基繼續完成這個計劃。

糜竺的反應,不僅僅是爲了那一片公心,更是由於如今糜家已經完全與劉備、吳郡綁在了一起。

因此,在糜竺意識到水利開發持續進行下去對吳郡深遠的有利影響後,幾乎會全心全意的支持着這個計劃。

可以說,但凡是反對開發水利之人,某種意義上幾乎算得上是糜竺的政敵。

‘政治,有時候當真是樸實無華又有趣……’

李基的腦海之中閃過這個念頭,轉而答道。

“子仲所言,想必也是如今吳郡上下相當一部分人的想法,只是礙於主公與基的威望,無人能正面反對主公的決定罷了。”

“那子坤可是支持於備?”

劉備目光炯炯地看着李基,甚至眼神之中透露出着一絲忐忑與緊張。

“倘若子坤當真反對的話,備亦不是一意孤行……”

不等劉備說完,李基笑着開口道。

“基與主公,同心同德!”

劉備聞言,臉上不由得一喜,道。“子坤如此說,那備便放心了。”

不過,劉備的神色再度生出幾分憂慮,開口道。“只是,子仲所言不無道理……”

劉備一邊說着,一邊從身旁將一個裝着五六卷竹簡的托盤推到了李基的面前,道。

“時間緊迫,這是錦衣司目前調查到的全部消息。”

李基見狀顧不得失禮,連忙從拿起那一卷卷竹簡一目十行的翻閱起來。

迄今爲止,朝廷依然沒有任何反應。

且錦衣司的情報網絡也同樣還沒有伸到中原地帶,除了吳郡之外,僅僅有一小部分開始嘗試着往徐州拓展。

而這些情報,大多是錦衣司從各個逃難的流民之中彙總而來的信息。

片刻之後,李基的臉色略有些凝重地放下了手中竹簡,開口道。

“情況比子仲所知的還要來得嚴峻不少,大旱、大疫算是湊到了一起。”

不過李基對此也算是早有心理準備,內心稱不上吃驚,但也是頗感壓力。

以着後世的研究來看,此刻的大漢正處於將會持續百年以上的“小冰河時期”的開端。

“小冰河時期”所代表的是容易出現極端氣象,各種天災更易頻發。

因此,李基對於吳郡水利的重視,其中也有着一部分是爲了應對乾旱、水災等可能出現的極端氣候。

只是,李基沒有料到才第二年,中原便再次發生大旱,且還是波及到冀州、青州、兗州足足三州之地的大旱。

時逢春季,面臨乾旱的百姓們根本無法正常播種,更遑論是接下來的收成了。

在這種情況下,百姓們爲了活命只能逃!

可以預料的是大旱之後,便是大飢!

且饑荒恐怕也已經初步形成,大疫也是由此連鎖產生的。

前年方纔爆發了“黃巾之亂”,屍骨遍野,漢軍縱使會特意掩埋屍首,但必然也做不到細細處理。

饑荒之下,恐怕是有饑民爲求活命而飢不擇食,繼而形成了瘟疫。

“子坤,最讓備爲之擔心的便是那瘟疫不知狀況如何?又是否被控制住了?”

劉備則也是憂心忡忡地道了一句。(本章完)

第156章 憑實力借的第99章 願爲長壽之龜第214章 此計不毒,倒是髒得很第1章 計謀模擬器第24章 意在萬世第5章 燕雲十八騎第247章 難成氣候劉玄德第1章 計謀模擬器第256章 他不入地獄,誰入地獄?第117章 “人形自走圖書館”蔡昭姬第3章 李基,字子坤第34章 火攻奇襲?第53章 常山趙子龍在此第170章 上當矣!第220章 活捉李子坤第90章 應對之策第213章 料敵於先第257章 吳郡存在的漏洞第180章 五步成計131.第131章 茶話會第44章 不,你來得剛好第3章 李基,字子坤第53章 常山趙子龍在此第54章 黃天死乎?否也第2章 彼其九族之第51章 最後的計謀第17章 關某面前耍大刀第117章 “人形自走圖書館”蔡昭姬第113章 血包133.第133章 真的掏空了第47章 虛實之計第233章 你也有計?第47章 虛實之計第197章 初成規模的集市第100章 關於流民安置落戶的意見書129.第129章 先天政務聖體第91章 來年土地更肥沃第156章 憑實力借的第1章 計謀模擬器第198章 太想進步之人第95章 當世非我莫屬第172章 想第15章 強制嘲諷第157章 他日必報此恩第249章 揚州島夷第13章 口袋陣第115章 蔡邕!第245章 冤否?第184章 天下不識我者,多也!142.第142章 立場問題第194章 緩稱王第83章 鉅富糜家第204章 有備無患第262章 此去瀛洲爲帥者第158章 天子的平衡之道第74章 大漢基瘟?134.第134章 四渡紅水第80章 往吳郡150.第150章 由上而下第1章 計謀模擬器第40章 薄落津之約第40章 薄落津之約第102章 不當人子第46章 夜襲第251章 暴秦遺民?第252章 密函第6章 料敵千里之外第69章 證“有罪”易,證“無罪”難第98章 你說你是什麼王?第252章 密函第102章 不當人子第23章 撥弄天下大勢於反掌之間第168章 進擊的士子第210章 誰人可破山越第73章 真毒士第32章 白袍返鄉第17章 關某面前耍大刀第25章 黃巾衆之安排143.第143章 你說你劍很利?第256章 他不入地獄,誰入地獄?第9章 共立軍令狀第161章 得孝子如此第260章 精準翻譯第168章 進擊的士子第232章 大局已定第222章 隴西李子坤,候諸位久矣第34章 火攻奇襲?第105章 先生若不棄第163章 許文第185章 命不該絕第31章 大漢最後的脊樑骨第62章 御三家與胖子第181章 父亡母病弟體弱第69章 證“有罪”易,證“無罪”難第256章 他不入地獄,誰入地獄?第230章 渡半而擊之第39章 上架感言第97章 請君入甕第197章 初成規模的集市第114章 少走幾十年彎路
第156章 憑實力借的第99章 願爲長壽之龜第214章 此計不毒,倒是髒得很第1章 計謀模擬器第24章 意在萬世第5章 燕雲十八騎第247章 難成氣候劉玄德第1章 計謀模擬器第256章 他不入地獄,誰入地獄?第117章 “人形自走圖書館”蔡昭姬第3章 李基,字子坤第34章 火攻奇襲?第53章 常山趙子龍在此第170章 上當矣!第220章 活捉李子坤第90章 應對之策第213章 料敵於先第257章 吳郡存在的漏洞第180章 五步成計131.第131章 茶話會第44章 不,你來得剛好第3章 李基,字子坤第53章 常山趙子龍在此第54章 黃天死乎?否也第2章 彼其九族之第51章 最後的計謀第17章 關某面前耍大刀第117章 “人形自走圖書館”蔡昭姬第113章 血包133.第133章 真的掏空了第47章 虛實之計第233章 你也有計?第47章 虛實之計第197章 初成規模的集市第100章 關於流民安置落戶的意見書129.第129章 先天政務聖體第91章 來年土地更肥沃第156章 憑實力借的第1章 計謀模擬器第198章 太想進步之人第95章 當世非我莫屬第172章 想第15章 強制嘲諷第157章 他日必報此恩第249章 揚州島夷第13章 口袋陣第115章 蔡邕!第245章 冤否?第184章 天下不識我者,多也!142.第142章 立場問題第194章 緩稱王第83章 鉅富糜家第204章 有備無患第262章 此去瀛洲爲帥者第158章 天子的平衡之道第74章 大漢基瘟?134.第134章 四渡紅水第80章 往吳郡150.第150章 由上而下第1章 計謀模擬器第40章 薄落津之約第40章 薄落津之約第102章 不當人子第46章 夜襲第251章 暴秦遺民?第252章 密函第6章 料敵千里之外第69章 證“有罪”易,證“無罪”難第98章 你說你是什麼王?第252章 密函第102章 不當人子第23章 撥弄天下大勢於反掌之間第168章 進擊的士子第210章 誰人可破山越第73章 真毒士第32章 白袍返鄉第17章 關某面前耍大刀第25章 黃巾衆之安排143.第143章 你說你劍很利?第256章 他不入地獄,誰入地獄?第9章 共立軍令狀第161章 得孝子如此第260章 精準翻譯第168章 進擊的士子第232章 大局已定第222章 隴西李子坤,候諸位久矣第34章 火攻奇襲?第105章 先生若不棄第163章 許文第185章 命不該絕第31章 大漢最後的脊樑骨第62章 御三家與胖子第181章 父亡母病弟體弱第69章 證“有罪”易,證“無罪”難第256章 他不入地獄,誰入地獄?第230章 渡半而擊之第39章 上架感言第97章 請君入甕第197章 初成規模的集市第114章 少走幾十年彎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