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32章 欲行江南

水軍耗費巨大,衛濤也是知曉,但沒有想到耗費巨大到如此,如今被周瑜如此一提,衛濤也不禁是暗自皺眉,這水軍到底該不該建。

這個時候正是東漢末年,無論世界哪一處都不可能是發展什麼海洋戰略,哪怕是衛濤,最後所想的也不過就是大漢對面那一個島嶼而已。

想要連着那裡的問題也是一起解決。

但如今衛濤也是發現,若是如此倒頗有些撿了芝麻丟了西瓜的意味。

所以一下子衛濤也是陷入了沉思,但這個時候周瑜又是繼續開口說道。

“而且以如今冀州之工匠也難以建得大船,所以這也是我上一次雖然下得江南,最終只爲主公帶回潘璋之故,縱然無有水軍,其也是難得的將才,在主公麾下可有所用。至於其他之人……”

說到這裡,周瑜卻是微微搖搖頭。

“公瑾的意思是讓我莫要再多做其他想法了?”

衛濤微微苦笑,周瑜一開口就是擺出了一大堆的難題,在衛濤看來還真的是有幾分這樣的意思。

但出乎意料的是,周瑜這個時候卻又是搖搖頭,而後纔是緩緩說道。

“此事正相反,我以爲正因如此主公才當早建水軍。其一,水軍人才難尋,若是北上而投主公的恐怕更少;其二,如今我軍無戰事,正可抽調軍資以建水軍,其三,若以騎步兵而論,我軍可謂天下雄師,然若說水師。我軍無有根基。可爲人所謀。若是一戰而勢敗,再想逆轉回來可就不易,是故主公當早做謀劃。”

周瑜娓娓道來,又自有其理,衛濤也是無從反駁。

“主公。”

就在這時候荀攸向着衛濤一拱手,略略猶豫了一下就是緩緩而道。

“主公,我以爲公瑾所言皆是有理,若是這時候主公將軍資用於其他地方。再建立一支騎兵也是不難。不過之前與烏桓一戰,我軍繳獲頗豐,再建騎兵也足矣,若是將錢糧耗費在上面實力提升也是有限。而若得水軍,不說其他,單單只是糧道運輸就是迅捷許多,而且若有水軍,主公日後也可多爲之謀。”

荀攸的話語當中隱隱之間已經是有贊同衛濤南下的意思,只不過衛濤本來就沒有這樣的意思,所以也沒有多做在意。只是一陣思索之後,就是點了點頭說道。

“既然如此。那麼便就如此吧。公達且是負責調派物資,畢竟這建造船隻之事耗時日久,而且雖然我在冀州尋了一些工匠,但會這建船之術的人可沒有多少,還需公達你多費心思。”

“攸領命!”

荀攸一拱手就是應了下來,而後衛濤又再是看向周瑜。

“另外公瑾且是再幸苦一趟,我之前也曾派人打探那甘寧如今在荊州也不好過,若見招攬,當有機會。另外水軍之事繁雜,我軍之中卻無多少人精通此道,待得水軍建立,我欲委任公瑾爲水軍大都督,而若是能夠將之招來,我便委之爲你副手,你且看如何?”

這是讓周瑜來決定,周瑜也沒有絲毫推辭,微微低頭一陣沉思之後,纔是擡起頭來看向衛濤而道。

“主公有所不知,那甘興霸爲人頗是見傲,若是如此而招之,恐怕以爲主公輕慢,若主公欲招其人,莫過於親自而行。以主公如今威名,其必可是而納之。”

周瑜是要讓自己親自前往?

衛濤忍不住就是微微一愣,但想想那可是甘寧,不僅堪稱水戰第一人,其陸戰本事也是不弱,乃是頂級武將,就算是要親自而往,若是能夠招之,也值得一行。

“主公不可!”

但還沒有等衛濤思量決定,荀攸就是開口直接勸阻說道。

“主公身份尊貴如此千里迢迢前去拜訪是否妥當且是不說,爲求人才禮賢下士也可說得過去。但如今主公身份爲天下矚目,若是有一個萬一,則主公大業誰可承之?此事萬萬不可!萬萬不可!”

聽到荀攸如此勸阻,衛濤本來升起的一分心思頓時消散,荀攸所言不差,而且衛濤更是翔瞭如今的江東小霸王孫策。

孫策武勇如何,衛濤沒有與之交過手卻是不知道,但如今在江東一地連戰連捷,大有據守江東之勢。

可是衛濤卻是知道,那孫策之所以身死不是因爲其他,正是因爲其自恃武勇,獨身而行,最後被圍殺至此,對於衛濤而言,可謂是前車之鑑,不得不防。

“公達所言極是,不過如今北方人才各有其主。而主公麾下謀臣武將雖衆,但如今主掌近兩州之所在,委實是不足。荊州劉表據門自守非是雄主,荊州士人必定不以之相投,若主公親往之,或可盡取之。”

不過在聽到周瑜所言之後,衛濤又是心頭一動。

荊襄士人之中的確是有不少才華橫溢之人,雖然如今‘大名鼎鼎’的臥龍、鳳雛年紀皆是不大,而且也不可能招攬而來。

但衛濤卻是知道除了甘寧之外,還有一猛將,一個不下於自己與呂布的猛將,黃忠。

若如此看來,那麼這一趟並非是不值得一走。

“至於公達所擔憂的問題我看則可不必,雖然說主公天下聞名,但親眼見到主公的人卻是不多,更不用說是認識主公了,只要不與各路諸侯照面,當爲無礙。”

這個時候,周瑜又是說道。

這話倒是不錯,這個時代雖然有形影圖之說,但形影圖也不可能如素描一般真切,畢竟這個時代的繪畫還講究的以意爲主。

所以只要不故意暴露身份,卻是不會有多少人能夠認出衛濤這一位兩州雄主出來。

“這……”

其實這一些事情荀攸如何不知道,之前的阻止也是出於自己對於衛濤的忠誠而已,如今見到衛濤意動,當下也就爲之猶豫。

“好了,公達。既然並無危險,那自然就是無礙。江南風景我向往已舊,如今正好也可往而一見。日後,爲我志向,恐怕是沒有什麼機會下得江南了。”

見到荀攸的阻止也沒有了那麼堅決,衛濤隨即微微一笑就此而道,若是沒有太大的危險,衛濤也的確想要外出一行。

畢竟連綿的戰事,衛濤雖然沒有絲毫懼怕猶豫,但卻不由得對之產生了一絲厭煩,這一次正可是放鬆心情。

“若是如此,主公當多帶侍衛以防是有不測。”

荀攸見到衛濤決心已下,當即也不好更是勸說最後只能夠略微無奈地說道。

“潘文珪、於文則的武藝皆是不差,但也算不得一流武將,不若讓典韋、趙雲隨行。”

典韋一向是衛濤護衛,趙雲武藝更強,兩人隨行也無不可,但這個時候,周瑜卻是微微搖搖頭說道。

“不可,典韋面貌大異於常人,若其隨行,反是可能暴露主公之行,至於趙雲,雖可一行,然主公之前已經有令其往幷州駐紮,防患匈奴,恐怕這個時候不宜再是隨意調動。”

周瑜微微搖搖頭,不過很快又是微微一笑。

“不過如今我幷州之中不是還有一人可以相請?雖然此人到來也不過數日,但爲人還是可信,而且其雖然到來,但一時不好出仕主公,也正可藉此一收其心。”

聽到周瑜如此一說,衛濤和荀攸都是恍然,的確,若是那人做爲護衛一同隨行,那麼也可保證衛濤安然無恙。

這人不是別人,正是太史慈。

因爲袁紹與曹操開戰,袁紹的權利更見大漲,天子也是感覺到其威脅,轉而是迫切希望能夠有自己軍隊。

孔融乃忠君之人,如今徐州已經被呂布所佔,但也依舊是毫不猶豫將手中最後的軍隊交了出去。

對於孔融如此忠心,天子劉協自然很是滿意,對其更爲器重。

但天子劉協相信的乃是孔融,而不是孔融手下,如此一來,原先作爲軍隊統帥的太史慈自然很是輕易地就被閒置。

而且因爲太史慈本來乃爲孔融手下,所以袁紹也不敢是招攬,深怕此爲故意而爲,實乃吞併自己屬下軍隊,所以太史慈在長安之中就是成了一個可有可無的閒人。

太史慈爲人甚孝,但練得一身武藝爲的就是出人頭地,自然不甘心於如此,所以在幷州人送來其母的信息以及衛濤的招攬之意後,太史慈最後終於是來到幷州,投入衛濤麾下。

“若有在旁,主公當可無恙,不過主公也知幷州事務繁多,故而還請主公能夠早去早回,畢竟一時還可遮掩,一旦主公不在幷州的事情傳揚出去,那麼一陣動盪不說,恐怕更讓一些有心之人以爲有機可乘。”

聽到荀攸最後的囑咐,衛濤也是點了點頭,他不是不負責任之人,這一次雖然是有出外散心的意思,但更多的還是爲謀取人才。

“好,一月之內,我必歸來!在此之前,一應事務還請拜託公達多做分擔。”

衛濤只是略略一思索之後,就是向荀攸言道。

“諾!攸必定盡力以待主公歸來也。”

荀攸當即起身向着衛濤一禮,應下了衛濤之令。

(感謝天?葉№舞空的打賞,也感謝其他書友的支持,謝謝!)(……)

第138章 衛濤決議救徐州第323章 諸葛孔明駐新野第420章 再衝殺第300章 擒殺馬超第445章 國制(上)第4章 曹操再任議郎第103章 欲聯袁紹應黑山第407章 調虎離山之計第26章 馬匪來襲第441章 雙雄縱論(上)第372章 擒拿魯肅第72章 請談第435章 魏帝曹操第391章 暗箭傷人第52章 驍騎校尉曹操第258章 斬顏良誅文丑(上)第8章 初入幷州軍第152章 一戰破羌渠(上)第253章 衛家有後第437章 空城謀?第41章 再入洛陽第90章 烏桓先鋒第8章 初入幷州軍第348章 龐統的爲難第327章 曹純?第58章 火攻?第158章 勤王密詔第432章 曹操背約第158章 勤王密詔第185章 袁譚退第361章 俘虜江東軍第285章 盡掌幽州第42章 刺殺張讓第273章 失望第214章 血洗烏桓第145章 陶家紈絝第445章 國制(上)第416章 曹操斬華佗第251章 呂蒙‘奸’計第31章 馬邑市集第45章 擒拿唐周第182章 衛濤單騎衝陣擒辛評第65章 謀算對道術(上)第19章 派駐馬邑第145章 陶家紈絝第54章 劍師王越第365章 呂蒙獻計第366章 水軍對戰第386章 大戰之前第11章 戰神呂布(下)第39章 蔡琰妙音第209章 鬥張飛第201章 沮授的缺點第436章 草原服第207章 劉備到來第87章 衛子羽十騎赴會(下)第32章 匈奴之請第369章 魯子敬四分天下第251章 呂蒙‘奸’計第318章 三鬥約戰第236章 膽大包天甘興霸第85章 衛子羽十騎赴會(上)第293章 臨敵!第206章 軟禁沮授第336章 陽謀對陽謀第334章 五溪蠻敗第238章 招攬魏延第125章 大賢再相投第223章 衛濤勸張寧(下)第89章 北上幽州第33章 羌渠單于第366章 水軍對戰第321章 青梅煮酒論當今第271章 袁紹末路第133章 張寧再至第253章 衛家有後第217章 迴歸幽州第230章 幽州歸服第443章 曹操殞第269章 郭奉孝遺計分天下(上)第421章 草原瑣事第215章 嫁禍鮮卑第250章 呂蒙來投第157章 草木皆兵第48章 黃巾之亂始第363章 孫權生退意第200章 首勝一陣第65章 謀算對道術(上)第54章 劍師王越第132章 強奪徐晃第20章 倒黴的張遼第128章 阻與鬥第61章 嫌隙橫生第332章 五溪蠻夷出兵來襲第370章 周瑜身死?第137章 納貂蟬第10章 戰神呂布(上)第3章 才女識音第119章 聯軍內訌(下)
第138章 衛濤決議救徐州第323章 諸葛孔明駐新野第420章 再衝殺第300章 擒殺馬超第445章 國制(上)第4章 曹操再任議郎第103章 欲聯袁紹應黑山第407章 調虎離山之計第26章 馬匪來襲第441章 雙雄縱論(上)第372章 擒拿魯肅第72章 請談第435章 魏帝曹操第391章 暗箭傷人第52章 驍騎校尉曹操第258章 斬顏良誅文丑(上)第8章 初入幷州軍第152章 一戰破羌渠(上)第253章 衛家有後第437章 空城謀?第41章 再入洛陽第90章 烏桓先鋒第8章 初入幷州軍第348章 龐統的爲難第327章 曹純?第58章 火攻?第158章 勤王密詔第432章 曹操背約第158章 勤王密詔第185章 袁譚退第361章 俘虜江東軍第285章 盡掌幽州第42章 刺殺張讓第273章 失望第214章 血洗烏桓第145章 陶家紈絝第445章 國制(上)第416章 曹操斬華佗第251章 呂蒙‘奸’計第31章 馬邑市集第45章 擒拿唐周第182章 衛濤單騎衝陣擒辛評第65章 謀算對道術(上)第19章 派駐馬邑第145章 陶家紈絝第54章 劍師王越第365章 呂蒙獻計第366章 水軍對戰第386章 大戰之前第11章 戰神呂布(下)第39章 蔡琰妙音第209章 鬥張飛第201章 沮授的缺點第436章 草原服第207章 劉備到來第87章 衛子羽十騎赴會(下)第32章 匈奴之請第369章 魯子敬四分天下第251章 呂蒙‘奸’計第318章 三鬥約戰第236章 膽大包天甘興霸第85章 衛子羽十騎赴會(上)第293章 臨敵!第206章 軟禁沮授第336章 陽謀對陽謀第334章 五溪蠻敗第238章 招攬魏延第125章 大賢再相投第223章 衛濤勸張寧(下)第89章 北上幽州第33章 羌渠單于第366章 水軍對戰第321章 青梅煮酒論當今第271章 袁紹末路第133章 張寧再至第253章 衛家有後第217章 迴歸幽州第230章 幽州歸服第443章 曹操殞第269章 郭奉孝遺計分天下(上)第421章 草原瑣事第215章 嫁禍鮮卑第250章 呂蒙來投第157章 草木皆兵第48章 黃巾之亂始第363章 孫權生退意第200章 首勝一陣第65章 謀算對道術(上)第54章 劍師王越第132章 強奪徐晃第20章 倒黴的張遼第128章 阻與鬥第61章 嫌隙橫生第332章 五溪蠻夷出兵來襲第370章 周瑜身死?第137章 納貂蟬第10章 戰神呂布(上)第3章 才女識音第119章 聯軍內訌(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