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41章 甘寧到來

不得不說無論是諸葛亮還是周瑜都可謂是當今智者,兩人來回相鬥數回,都不過是平分秋色而已,最多也不過就是吃些小虧。

至於賈詡,衛濤在見到無法速勝劉備之後,就是讓他返回襄陽,防備曹操與孫權。

而在見到衛濤這一次的確是與劉備打得不分勝負之後,曹操與孫權也是逐漸對峙了起來,雖然戰鬥的規模不大,但顯然,這一次荊州卻是分成了兩個戰場,一個是在衛濤與劉備之間,一個是在曹操與孫權之間。

在各個聯盟之間的關係不甚密切之時,想要跨越襲擊,那幾乎就是不可能之事。

在這樣的情勢之下,荊州卻是形成了一種詭異的平衡。

“諸葛亮果然是不凡,幾番設計之下都未曾是佔到半點便宜。有負主公所託,讓主公到得此進退兩難之地,瑜誠是罪也。”

周瑜微微一聲感嘆。

“公瑾何須如此,我軍是未曾佔到上風,但那劉備又何曾是佔到上風?不過那諸葛亮的確是厲害,在這樣的情勢之下依然是派人偷襲江陵,若不是公瑾早有準備,倒是會中其計。”

衛濤對此卻只一笑,其實周瑜已經是做得夠好的了,換了其他人也未必是能夠做得更好,不過即便是如此,但衛濤還是神色一正。

“不過公瑾也當知若僅僅只是如此卻是不夠。我之所以決議要參與中原內戰,攘外必先安內自然是首要。但若是耗費數十年之功纔是能夠平定中原,到時候我又有何空閒北驅外敵?若真如此,這中原不爭也罷。”

此是衛濤肺腑之言,安內是爲了更好的攘外,若是做不到這一點,衛濤又何必大費這功夫?

周瑜微微點點頭,他自然明白衛濤所思所想。

“主公之意我自明白,吾當盡思之。爲主公尋得一可勝之法。”

對於周瑜的承諾衛濤自然是相信,當下也不做多言,只是默默點點頭,任由周瑜行事。

說是思量。可哪怕是以周瑜之智也沒有那麼容易就思量出妙計可奪城,好在衛濤只是叮囑一聲,倒也沒有再做催促。

可是以周瑜之性子,自不會因爲衛濤無有催促就是放輕此事,反倒更爲此事傷神。

轉眼之間數日一過,這一段時日周瑜讓衛濤暫時不要所爲,在聽到周瑜的話之後,衛濤便是就此停止了動作,只是固守本營。

不得不說衛濤如此一作反倒更是令諸葛亮傷神,他顯然不知道衛濤這樣一來會是打着什麼主意。

當然。雖然是說按兵不動,但衛濤還是命得衆軍南下,尤其是甘寧帥着衛濤麾下的水軍饒過大海而來。

不過水軍雖然是繞過大海,但甘寧本人卻是從陸上而來,一到來就是前來見衛濤。

“甘寧拜見主公。若有任務但請主公吩咐便是。”

甘寧話語之中也有幾分激動,對此,衛濤倒是能夠理解。

其實甘寧也算是較早加入到衛濤麾下的大將,但因爲他是水軍統帥的緣故,除了偶爾小戰之外,根本輪不到他顯現身手。

而到如此,北人乘馬。南人行船,正是水軍可大展身手之際也!

這如何不讓甘寧爲之興奮?

若不是衛濤是讓他繞道海上行軍,恐怕他早就在第一時刻跟隨衛濤南下,如今襄陽、江陵皆是被取,而甘寧卻是無功可立,這如何是不讓他爲之心焦?

故而只是客套一句之後。甘寧隨即就此而言。

“養兵千日用兵一時,但有主公一聲令下,荊州各地任由我軍馳騁縱橫,若是有城池主公欲取而我不能奪,寧甘願受罰!”

“呵呵……興霸有此鬥志甚好。”

衛濤也知道甘寧求戰心切。卻想不到甘寧竟然是迫切於此,不過此一戰衛濤已經是交由給周瑜,所以當下就此直接看向了周瑜,由着他來定奪。

畢竟屬下既然有求戰之心,衛濤總不可能是將之湮滅,但到底是不是戰鬥之時,還要看周瑜。

畢竟劉備麾下的那可是諸葛亮,謹慎無比,這數月來衛濤皆不可進的諸葛亮。

“主公,甘寧將軍能夠有此鬥志可謂甚好!不瞞主公,近日來我軍無有所動,除了是鬆懈劉備之外,瑜還在等甘寧將軍。荊南四郡,相互之間雖然不近,但亦是不遠,若一城一城攻下,以那諸葛孔明之謹慎算計,不知道要耗費多少功夫,所以我意欲一舉而取之。”

周瑜自然明白衛濤看過來的意思,隨即就此微微一笑,點點頭而道,不過隨即周瑜的神色又是一正,凜然地盯着甘寧。

“興霸將軍,這一戰能否得勝就全是在你了,你可對此有信心?”

“但有所命,無有不從!”

甘寧聽到周瑜所言可謂是心花怒放,當即就向周瑜和衛濤保證說道。

“寧願立下軍令狀,若事有不殆,那麼寧敢請主公斬某頭顱!”

“好。”

周瑜應和一聲,隨即也是起身,而後向着衛濤行了一禮,拱手而道。

“主公,如今天時地利人和俱在,敢請主公是下令強攻長沙城。”

強攻城池對於攻城一方來說損耗極大,而且長沙城的軍卒可不似那些荊州兵一般孱弱,更不會讓人輕易上到城牆。

之前衛濤一直同意周瑜按兵不動,其中的一個原因就是要儘可能打造攻城器械,另一個原因就是不願意自己麾下士卒損失在攻城戰中。

但不想卻不是說不能,爲了最後的勝利,一些犧牲也是在所難免的,這事情衛濤還是知曉。

翌日一早,隨着衛濤命令一下,當即就有各軍而動,直撲向長沙城。

東、西、北三面強攻長沙,各個攻城梯直接架上,其後更有大將領軍,命令投石車毫不吝惜的將無數石塊拋擲到城牆之上,對劉備軍造成了巨大殺傷。

若是荊州軍,這個時候必定是被衛濤一波打壓了下去,但這個時候卻是劉備領軍。

在得劉備親自登上城門之上,無數箭矢如雨而下,同樣城中的投石機也是毫不留情,無數磨盤大小的石頭皆被拋擲而出,還未曾衝到城牆近前便是有一半人是要死傷。

就算是衝到了城牆之下,也有滾油金汁淋下,在這樣的情況之下,只有小部分人能夠衝到城牆之上。

但即便是衝到城牆之上,也未必能夠傷到對方,便被人所斬殺,甚至是有衛濤麾下自己人是被自己一方投石所傷。

可哪怕是如此,無數士兵在衛濤的命令下卻是捨生忘死,拼命衝殺上城。

這就是攻城戰的殘酷,想要強攻下長沙,那麼唯有以命填之。

這一場戰鬥從日升一直戰到日落,衛濤纔是下令鳴金收兵,僅僅這一日,衛濤損傷士卒已經是過萬。

可謂是慘烈之極。

如此一戰,是讓衛濤軍力有損,同樣是讓劉備震驚。

正如周瑜、賈詡等人對衛濤所言,劉備不缺謀臣武將,又是據有西川,但唯有這麾下士卒卻是不豐。

五溪蠻族的確是被劉備收納,但想要成軍卻非一時,而且哪怕是劉備、諸葛亮也不敢說其中是不是有着衛濤的什麼埋伏算計。

所以五溪蠻族不可能立即成軍,劉備所用之軍皆是自己從西川帶來的士兵,每一個都是自己的親信手下。

在衛濤這樣不計代價的衝殺,劉備一方的死傷也不會是多少,一日下來,這死傷的代價着實是令劉備心痛。

這個時候哪怕是劉備也不得不主動是催促諸葛亮。

“孔明,長沙雖然防護不弱,但畢竟比不得真正大城,若是久戰之下,恐怕還是難免失守,不知道孔明可是有法?”

面對劉備如此而問,哪怕是以諸葛亮之深謀也不由得微微苦笑搖頭。

“主公,此等之法難是陽謀正攻之法,要想破解恐怕非是容易之事,而以大將軍所佔之北方與我軍一爭,恐怕我軍也唯有戰敗一途也。”

聽到諸葛亮這話,劉備的臉色很是難看,好在劉備也是一時英傑,還是明白不能夠在這時候太過苛責的道理,只是問道。

“難道就是無法?”

“主公,非爲無法也。”

聽到劉備再三而問,諸葛亮不由得微微苦笑。

“如今若要敗衛濤,唯有行險計也!”

諸葛亮生性謹慎,最愛是用陽謀,各種奇計也可是用之,然而唯有是險略他最是不願意動用。

“主公,若是行險,雖然是可大勝,但一旦失敗,恐怕就是連長沙都要拱手相讓,這是孔明一直遲疑的原因。”

一旁的法正自然明白諸葛亮爲何是如此,隨即也是苦笑而道。

“此非是孔明不爲主公謀,而是此事難決矣!”

對於諸葛亮,劉備還是能夠信任的,更何況此時就是連法正都如此一說,自然不會有假,不過劉備依舊是有幾分遲疑。

自己麾下兩大謀士都是如此一說,顯然就真的是爲危險,但若是無所作爲,則更是令劉備感覺難受。

劉備終究一代人傑,雖然是有過猶豫,但最後還是下定了決心。

“此事便是拜託孔明瞭!”

第81章 虧空情弊第165章 天子令諸侯第416章 曹操斬華佗第32章 匈奴之請第274章 西涼軍到來第318章 三鬥約戰第400章 險死還生第354章 龐統心服第406章 孟獲一怒第296章 劉協所爲第141章 入下邳第286章 魯子敬火燒曹孟德第60章 火燒長社第184章 鬥顏良第294章 渡過渭河第11章 戰神呂布(下)第138章 衛濤決議救徐州第132章 強奪徐晃第307章 祭旗第176章 夜襲與夜襲(下)第131章 兵戰長安城下第84章 童淵來意第409章 將計就計欲破蠻營第369章 魯子敬四分天下第302章 馬超換龐德第140章 空營計第302章 馬超換龐德第298章 衛濤一言降士氣第151章 匈奴來襲第414章 曹操再相邀第213章 破釜沉舟(下)第171章 計!第434章 曹操真意第337章 荊州大戰起第390章 兵困漢中城第304章 天下情勢第209章 鬥張飛第321章 青梅煮酒論當今第70章 提前設立的西園八校尉第129章 敗張繡第365章 呂蒙獻計第20章 倒黴的張遼第13章 少年英豪第213章 破釜沉舟(下)第81章 虧空情弊第112章 溫酒斬華雄第367章 首戰之兩敗俱傷第374章 緩攻動士氣第323章 諸葛孔明駐新野第33章 羌渠單于第98章 攻殺漁陽第438章 兵圍許昌第263章 匈奴再犯境第51章 城戰不利第136章 獨鬥呂布第156章 十面埋伏第36章 孝第304章 天下情勢第86章 衛子羽十騎赴會(中)第415章 最後再相談第132章 強奪徐晃第50章 黃巾圍陳留第443章 曹操殞第383章 稱帝第186章 周郎妙借計第277章 短暫的平局第289章 閻行喪膽!第111章 得悟霸王之勇第125章 大賢再相投第307章 祭旗第24章 刁民動亂第65章 謀算對道術(上)第306章 將計就計第385章 陸遜一計間蜀地第331章 呂蒙誠意感文聘第78章 衛子羽一言動漢庭第13章 少年英豪第155章 以退爲進第291章 子瑜薦陳羣第165章 天子令諸侯第371章 夜襲江東第421章 草原瑣事第111章 得悟霸王之勇第302章 馬超換龐德第80章 三月太守?第310章 強迫爲行第277章 短暫的平局第440章 曹洪投降(下)第316章 武服張繡第30章 張遼歸心第279章 長安城下戰三傑第365章 呂蒙獻計第139章 途經北海第248章 曲有誤周郎顧第441章 雙雄縱論(上)第87章 衛子羽十騎赴會(下)第302章 馬超換龐德第108章 欲破虎牢關第411章 大破藤甲兵第410章 大破蠻營
第81章 虧空情弊第165章 天子令諸侯第416章 曹操斬華佗第32章 匈奴之請第274章 西涼軍到來第318章 三鬥約戰第400章 險死還生第354章 龐統心服第406章 孟獲一怒第296章 劉協所爲第141章 入下邳第286章 魯子敬火燒曹孟德第60章 火燒長社第184章 鬥顏良第294章 渡過渭河第11章 戰神呂布(下)第138章 衛濤決議救徐州第132章 強奪徐晃第307章 祭旗第176章 夜襲與夜襲(下)第131章 兵戰長安城下第84章 童淵來意第409章 將計就計欲破蠻營第369章 魯子敬四分天下第302章 馬超換龐德第140章 空營計第302章 馬超換龐德第298章 衛濤一言降士氣第151章 匈奴來襲第414章 曹操再相邀第213章 破釜沉舟(下)第171章 計!第434章 曹操真意第337章 荊州大戰起第390章 兵困漢中城第304章 天下情勢第209章 鬥張飛第321章 青梅煮酒論當今第70章 提前設立的西園八校尉第129章 敗張繡第365章 呂蒙獻計第20章 倒黴的張遼第13章 少年英豪第213章 破釜沉舟(下)第81章 虧空情弊第112章 溫酒斬華雄第367章 首戰之兩敗俱傷第374章 緩攻動士氣第323章 諸葛孔明駐新野第33章 羌渠單于第98章 攻殺漁陽第438章 兵圍許昌第263章 匈奴再犯境第51章 城戰不利第136章 獨鬥呂布第156章 十面埋伏第36章 孝第304章 天下情勢第86章 衛子羽十騎赴會(中)第415章 最後再相談第132章 強奪徐晃第50章 黃巾圍陳留第443章 曹操殞第383章 稱帝第186章 周郎妙借計第277章 短暫的平局第289章 閻行喪膽!第111章 得悟霸王之勇第125章 大賢再相投第307章 祭旗第24章 刁民動亂第65章 謀算對道術(上)第306章 將計就計第385章 陸遜一計間蜀地第331章 呂蒙誠意感文聘第78章 衛子羽一言動漢庭第13章 少年英豪第155章 以退爲進第291章 子瑜薦陳羣第165章 天子令諸侯第371章 夜襲江東第421章 草原瑣事第111章 得悟霸王之勇第302章 馬超換龐德第80章 三月太守?第310章 強迫爲行第277章 短暫的平局第440章 曹洪投降(下)第316章 武服張繡第30章 張遼歸心第279章 長安城下戰三傑第365章 呂蒙獻計第139章 途經北海第248章 曲有誤周郎顧第441章 雙雄縱論(上)第87章 衛子羽十騎赴會(下)第302章 馬超換龐德第108章 欲破虎牢關第411章 大破藤甲兵第410章 大破蠻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