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27章 以退爲進

“想不到天要亡我塌頓,亡我烏桓!”

塌頓也知道這個時候被衛濤給追上自己的結局基本就是已經註定,所以倒也沒有太多的想法,只是長嘆一聲就是問道。

“無論如何我既然爲烏桓首領,那麼就敢請問是一句,大人準備如何是對我烏桓?可是要覆滅我烏桓一族?”

塌頓也不知道衛濤的實力在中原算得如何,但對比一下幽州的實力,塌頓還是能夠知曉一二。

在塌頓看來,若是有一日大漢一統,那麼衛濤很有可能會是成爲舉足輕重的勢力,到時候自己烏桓一族恐怕就要決於其手,這個時候卻是不得不問。

“滅族?以烏桓對於我大漢所犯下的罪過,那麼的確是要滅族。當然我大漢仁義爲先,其實那也未必就要如此。”

衛濤不是那種得意便忘形的人,但塌頓畢竟是一族之首,既然其有話要問,那麼衛濤自然不吝一答。

“不過那可要烏桓臣服,真正的臣服。只要他們願意是爲我大漢之人,那麼我又何必徒造殺孽不成?”

若是尋常烏桓人聽到衛濤這話,恐怕就要爲之欣喜若狂,畢竟大漢繁茂,能夠成爲大漢人對於許多人來說並不是什麼不可接受的事情。

可是那塌頓聽到這話之後,臉上卻是忍不住露出了一絲苦意。

“果然……烏桓若沒,我爲罪矣!”

塌頓已經聽出了衛濤的意思,無論如何,烏桓的沒落已經是成爲定局。在這將死之時。塌頓倒是熄了爭雄之心。顯露出一方豪傑本色。

但衛濤卻只沉默不言,敵之英雄,我之仇寇,衛濤並不會對對方有絲毫憐憫之心,而在說話之間,數百騎兵已經是將對方完全包圍,在確保萬無一失之後,衛濤也就不再多做遲疑。猛然一揮手,就是一喝。

“殺!”

說了這麼多就是等着這一刻,數百騎兵弓矢交加,不過片刻就是將包括塌頓在內所有人全都斬殺。

雖然塌頓等人也是想要反抗,但衛濤既然浪費了時間以做敘話,這個時候自然就不會再讓對方有半點機會。

“走。”

看着至死也依舊瞪大着眼睛的塌頓,衛濤也沒有什麼特別的感覺,縱然你一世英雄又如何,敢是冒犯我大漢,那麼最後就必定要你付出代價!

至於曝屍荒野的塌頓會不會是後悔與大漢爲敵。衛濤更不多做理會。

直接就是迴歸了幽州,一路之上。但凡遇到烏桓潰兵,衛濤也同樣沒有絲毫手下留情,可以說經過這一戰之後,整個烏桓衰敗已經是註定之事。

而且本來是準備與烏桓聯盟攻殺大漢的鮮卑,在得到烏桓被漢軍所敗的消息之後,更是不管當時襲擊並且斬殺軻比能的是不是烏桓,在鮮卑看來,這都是吞併烏桓的好時機。

大漢畢竟太遠,而攻殺大漢雖然可以獲取到不少珍貴的東西,但畢竟同樣是要用人命去換,反倒是不如吞併烏桓,直接就是可以增強鮮卑的實力,而且同樣可以掠奪到大量的人口、牲畜,獲取到大量的財富。

衛濤自然不知道事情竟然會有如此變化,但即便是知道,也只會是樂觀其成,異族的人自相殘殺得越兇,對大漢而言就越有好處,衛濤可不會去有絲毫阻攔。

不過當衛濤迴歸幽州之後,卻是發現,幽州的諸多將領可不沒有尋常百姓那般的喜悅。

其實想想也是,尋常百姓可不管你那麼許多雜七雜八的事情,他們只是看到烏桓已經退卻,幽州又是可以恢復安寧。

但幽州將領可不如此,正所謂:請神容易送神難,如今這一戰多是靠着衛濤領軍來援纔是能夠怎麼快的取勝。

若是不然還不知道要僵持到什麼時候,尤其是若沒有衛濤造成烏桓和鮮卑的不和,得了鮮卑的援助之後,恐怕烏桓就真的有打入幽州腹地的可能。

到時候,幽州生靈塗炭,恐怕就真不知道要死上多少人。

所以如今幽州的人心中卻是十分矛盾,尤其是衛濤已經是命人悄然將自己對於幽州的打算透露給了所有幽州將領之後,更爲是如此。

若是能夠保證幽州和平,那麼將軍權交出去也不是不可能,畢竟如今還是大漢天下,軍權本來就不當隨意操諸於他人之手。

至於說是想要推翻大漢,說句實話,如今幽州上下,除了最爲頑固的一部分太平道徒之外,根本沒有多少人還是想要如此,所以如今幽州上下可謂是人心動盪不安,正是最好下手勸說的時候。

不過即便如此,但是一過五六日,雖然日日飲宴但卻無有多少效果,人人皆是不願立即有所應。

若是這般拖延下去,恐怕又是不知道到什麼時候纔是能夠將這事情定下,幷州、冀州還有諸多事務,衛濤可不願意在此耗費那麼許多心思。

“公達、子瑜,可有所謀?”

所以衛濤再是將荀攸與諸葛瑾全都找了來,可是面對衛濤如此一問,無論是荀攸,還是諸葛瑾全都面露難色,半響不言。

如今幽州上下猶豫萬分,縱然有人心向衛濤,可也不好隨意表明,畢竟沒有人想要做什麼背主之徒,惹人唾罵。

所以如此一來,事情就是無限期的拖延了下來。

“公達、子瑜,如此我等直接離開如何?你們且是命人在幽州傳言袁紹有意興兵奪還冀州,我等各軍不得不回。”

見到荀攸、諸葛瑾皆是沉默不言,衛濤卻是突然說道。

“要服幽州,當服其心,若要強硬逼迫,那麼還不如一開始就是憑着我軍實力奪取,最少如此一來,還不會有那麼多的隱患。如今既然用了懷柔之策,那麼便是讓其自決即可。”

“主公,此乃千載難逢可以直接降服幽州之時,難道主公就是要就此放棄不成?”

聽到衛濤的話,諸葛瑾當即就是勸說道。

“而且主公也知,如今幽州上下多是向我之心,若是花費時日未必不可一一勸服,主公何必如此早就言如此?”

“不錯,主公也知,我軍如今在此,雖然幽州之主不是我們,但只要我們在此一日,幽州上下便是爲之震懾一日,只要再是施加一把力氣,必定是可行。”

荀攸也有些不贊同衛濤此舉,當即也是勸說道。

“雖然以強納之,也會有人心中不服而有隱患,但此等小患,卻是可以輕易解決,主公更是不必於如此也!”

“呵呵……公達、子瑜的意思我是明白,不過我佔幽州所爲如何?不爲一人一己之私利,而是爲了能夠保我大漢河山不受異族侵擾。如今幽州既然疑心我意欲吞併之,那麼我便以退爲進便是,到時候幽州上下自然可知我心。”

衛濤卻是灑然一笑而道。

“當然,若是幽州不服倒也無事,以此次觀之,最少張寧等人皆有抵禦外虜之心,只要他們願意保我大漢邊境和平,只要我心願達成,縱然其不歸我所統又如何?我總不必強人所難就是。更何況如此一來,也同樣不必費我兵將錢糧,而其知曉我軍實力,也必有所顧忌,不敢隨意謀我,後腹雖有隱患,但卻爲不大。”

聽到衛濤的話之後,荀攸和諸葛瑾皆是沉默不言,相比於他們計較於這一時得失,衛濤顯然站得更高,看得更遠,乃爲從大局出發,卻又非他們所能相比。

“主公胸襟遠大,非我等所能相比,此謀也非主公不能思也!攸心服!”

良久之後,荀攸終於是一聲長嘆,而後起身向着衛濤恭敬一拜。

“如今天下紛亂,主公爲一方強大諸侯,卻不願天下蒼生生靈塗炭,逐鹿天下,反而是時時爲我大漢百姓所慮,實在令攸佩服,攸能得遇主公,實乃三生之有幸也!”

“公達何須如此?”

見到荀攸行此大禮,衛濤趕緊伸手去服,不想這時候諸葛瑾也同樣是如此而行。

“主公大義,理當爲天下表率,能爲主公大志向盡上一分心力,瑾又如何不知心服也?”

見到諸葛瑾也是如此,衛濤不禁是有些苦笑,此爲自己肺腑之言,卻不想竟然讓自己麾下兩大謀士皆是如此。

好在荀攸、諸葛瑾皆乃通智練達之士,很快就是恢復了過來,略略一思之後,荀攸當即就是向衛濤建議說道。

“主公,既然主公意欲如此,何不先行向幽州告辭,也好讓幽州之人知曉我軍非是因爲懼怕袁紹而離,實乃爲高義而來。而在其再三挽留之下,纔是行謠言之策,如此,哪怕事情傳出,也更見主公之高義也!”

“不錯,如此以來也可一試幽州衆將之心,若其果然不願意歸附於主公,那麼日後對其也要防備一二,以免其果成爲我軍腹背之患也!”

這個時候諸葛瑾也是隨之一言。

不得不說謀士就是謀士,只是隨意思索之間,又已經是爲衛濤思得良謀,此誠是爲了衛濤所思所想。

如此乃是對自己有利,衛濤自然也不會矯情拒絕,當即微笑着點點頭而道。

“既然如此,那麼便從二位軍師之所謀也。”

第209章 鬥張飛第430章 既生懿何生瑜第227章 以退爲進第405章 法正投效設計第221章 火燒上谷第143章 出戰迎曹第313章 再鬥呂布第283章 曹操攻江東第283章 曹操攻江東第445章 國制(上)第132章 強奪徐晃第179章 信義之定第254章 衣帶血詔第374章 緩攻動士氣第75章 洛陽動亂(中)第285章 盡掌幽州第134章 以城換將第278章 賭鬥長安城第188章 大勝第81章 虧空情弊第35章 言動匈奴第441章 雙雄縱論(上)第211章 衛濤大義第309章 文明掠奪第385章 陸遜一計間蜀地第191章 袁譚再敗第318章 三鬥約戰第233章 見甘寧第16章 陣前對決第296章 劉協所爲第16章 陣前對決第313章 再鬥呂布第85章 衛子羽十騎赴會(上)第368章 華佗妙手第166章 欲謀水軍第112章 溫酒斬華雄第18章 人牆與勝利第185章 袁譚退第257章 鄴城對戰第441章 雙雄縱論(上)第33章 羌渠單于第139章 途經北海第75章 洛陽動亂(中)第439章 曹洪投降(上)第212章 破釜沉舟(上)第77章 龍御將歸天第285章 盡掌幽州第337章 荊州大戰起第436章 草原服第225章 破襲烏桓第385章 陸遜一計間蜀地第193章 幽州來使第90章 烏桓先鋒第42章 刺殺張讓第253章 衛家有後第38章 鬥服典韋第283章 曹操攻江東第62章 朝廷來使第54章 劍師王越第364章 江東軍退第260章 斬顏良誅文丑(下)第270章 郭奉孝遺計分天下(下)第356章 欲平孫權第68章 功成身退第321章 青梅煮酒論當今第114章 敗呂布第291章 子瑜薦陳羣第268章 下鄴城逢紀死第341章 甘寧到來第52章 黑夜下的意外勝利第294章 渡過渭河第231章 天下第二將第308章 衛濤之念第274章 西涼軍到來第173章 自傲袁氏第239章 言談說伊籍第173章 自傲袁氏第433章 勸降無功第414章 曹操再相邀第338章 勝黃忠第146章 太史慈一箭定賭約第82章 不一般的黃巾第181章 衛濤明志向第134章 以城換將第50章 黃巾圍陳留第438章 兵圍許昌第293章 臨敵!第306章 將計就計第411章 大破藤甲兵第52章 驍騎校尉曹操第60章 火燒長社第150章 皆歸併州第179章 信義之定第164章 天子召見第418章 惡來鬥虎癡第248章 曲有誤周郎顧第104章 爲謀錢財第225章 破襲烏桓第199章 平分秋毫
第209章 鬥張飛第430章 既生懿何生瑜第227章 以退爲進第405章 法正投效設計第221章 火燒上谷第143章 出戰迎曹第313章 再鬥呂布第283章 曹操攻江東第283章 曹操攻江東第445章 國制(上)第132章 強奪徐晃第179章 信義之定第254章 衣帶血詔第374章 緩攻動士氣第75章 洛陽動亂(中)第285章 盡掌幽州第134章 以城換將第278章 賭鬥長安城第188章 大勝第81章 虧空情弊第35章 言動匈奴第441章 雙雄縱論(上)第211章 衛濤大義第309章 文明掠奪第385章 陸遜一計間蜀地第191章 袁譚再敗第318章 三鬥約戰第233章 見甘寧第16章 陣前對決第296章 劉協所爲第16章 陣前對決第313章 再鬥呂布第85章 衛子羽十騎赴會(上)第368章 華佗妙手第166章 欲謀水軍第112章 溫酒斬華雄第18章 人牆與勝利第185章 袁譚退第257章 鄴城對戰第441章 雙雄縱論(上)第33章 羌渠單于第139章 途經北海第75章 洛陽動亂(中)第439章 曹洪投降(上)第212章 破釜沉舟(上)第77章 龍御將歸天第285章 盡掌幽州第337章 荊州大戰起第436章 草原服第225章 破襲烏桓第385章 陸遜一計間蜀地第193章 幽州來使第90章 烏桓先鋒第42章 刺殺張讓第253章 衛家有後第38章 鬥服典韋第283章 曹操攻江東第62章 朝廷來使第54章 劍師王越第364章 江東軍退第260章 斬顏良誅文丑(下)第270章 郭奉孝遺計分天下(下)第356章 欲平孫權第68章 功成身退第321章 青梅煮酒論當今第114章 敗呂布第291章 子瑜薦陳羣第268章 下鄴城逢紀死第341章 甘寧到來第52章 黑夜下的意外勝利第294章 渡過渭河第231章 天下第二將第308章 衛濤之念第274章 西涼軍到來第173章 自傲袁氏第239章 言談說伊籍第173章 自傲袁氏第433章 勸降無功第414章 曹操再相邀第338章 勝黃忠第146章 太史慈一箭定賭約第82章 不一般的黃巾第181章 衛濤明志向第134章 以城換將第50章 黃巾圍陳留第438章 兵圍許昌第293章 臨敵!第306章 將計就計第411章 大破藤甲兵第52章 驍騎校尉曹操第60章 火燒長社第150章 皆歸併州第179章 信義之定第164章 天子召見第418章 惡來鬥虎癡第248章 曲有誤周郎顧第104章 爲謀錢財第225章 破襲烏桓第199章 平分秋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