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32章 強奪徐晃

“果然是幷州牧,先生果真是神機妙算。”

衛濤很是感嘆地對一旁荀攸說道,看着手中所謂的‘聖旨’,衛濤忍不住就是微微搖搖頭,大漢威嚴以至於斯。

這一次根本就不是使者大張旗鼓到來,這聖旨直接就是派人送到了衛濤手中,一應儀式皆無。

“主公,對方之中也有謀士,不過那謀士也未曾用心,只想着以最簡便的方法讓我等離開而已,不然在對方兵力其實更勝一籌的時候,如何還是會送這聖旨到來?”

荀攸笑笑,不過想想也是,雖然衛濤得勝一陣,但李催等人聯合的實力還是遠在其上,真的相鬥沒有奇謀不可勝。

不說奇謀哪裡是那麼容易施展,若是那賈詡有心,想要讓其中計更不知其難。

“先生,如此我們當收兵?”

衛濤雖然不至於依賴於荀攸的智慧,但在思量前卻不妨礙先聽聽荀攸是要如何說。

“收兵自然應當收兵,不過若是此時收兵,天下豪傑當如何看待主公?不過就是被金錢官職收買,微微一嚇就是撤退的庸才之主耳。如此主公日後當如何立足?”

荀攸的話聽上去有幾分想要得寸進尺,但細細一思量,卻是發現也不是沒有道理。

“那麼先生以爲如何?”

“其一,我們是前來朝見陛下,豈可不見陛下一面就是離去?當請陛下在城樓一見。其二,主公既爲幷州牧。還需有人輔助,那楊奉手下那一將徐晃實力不弱,當求而取之。”

荀攸微微一笑緩緩而道,聽得衛濤眼眸都是一亮。

“妙!不過那徐晃的實力也在昨日得見,那李催肯是捨得?我想拿李催恐怕已經是盡力打壓楊奉,拉攏徐晃爲己用了吧!”

衛濤先是一讚,而後又是有些懷疑地問道。

“不管那李催想不想是如此,?但那郭汜、張濟、樊稠三人必然大爲贊同,削去了楊奉一部,長安城中的各個勢力纔可是平衡。所以其他三人必定是會逼着那李催將人放出來。”

事實上荀攸所言是不差。當這消息傳回長安的時候。李催幾乎就是要氣得吐血。

當然,衛濤明面上也是有着藉口,這明面上的藉口就是自己是來朝見天子,你再是如何也不可能不讓人見天子。不然豈不是證明自己軟禁了天子?

其二。既然衛濤就任幷州牧。那麼向朝廷請求一些支援不是很正常的事情嗎?

當然,若是隻有李催一人做決定,李催自然可以一口回絕。但這個時候張濟等人紛紛是開口勸說。

張濟等人,單個人的軍事實力也許還不及李催,但這麼多人聯合起來就是李催也不得不慎重考慮。

徐晃的確是一員勇將,但本來就不是李催心腹,李催卻未必願意因此而開罪其他幾人。

徐晃的事情一時未決,但求見天子的事情還是很快就是認了下來。

翌日,就是見到一個年輕的男子身着九龍帝袍出現在長安城頭,說是年輕的確年輕,如今的天子不過就是剛剛成年而已。

“微臣河內太守衛濤拜見陛下,願陛下萬歲萬歲萬萬歲!”

衛濤見到果然是天子當即下馬向着天子一拜。

“願陛下萬歲萬歲萬萬歲!”

不僅是衛濤,身後一萬五千士兵齊齊下拜,聲震九霄,氣魄宏大。

見得此景那天子劉協面色頓時激動起來,當上皇帝那麼多年,劉協一直是在董卓的控制之下。

而在董卓伏誅之後,又是立即是被李催所控制,所以劉協雖然當上天子已經甚久,但其實卻是沒有得見過這樣的情景。

忍不住上前兩步,就是準備開口,想要恩寵示下,甚至讓衛濤確實來輔助自己。

“陛下!”

但李催等人一直都是牢牢盯着劉協,一見劉協有異動,當即低聲一喝。

雖然聲音不大,但劉協的身子卻是隨之猛然一顫,好似見到了什麼恐怖的事物一般。

“衛濤你既爲河內太守,何不盡當職司,反倒是領兵至長安?莫非想要再行不道之舉否?”

劉協臉色白了一白,而後終於是開口斥責道。

“啓稟陛下,聞聽董卓伏誅,唯恐陛下有所不測,故特來見駕。”

衛濤回答的極是恭敬,聽到這話,劉協的手就是一顫,幾欲張口,可是在身後李催等人兇狠的目光之下最終還是沒有出聲,乾笑着說道。

“如今董卓已除,又將是有盛世太平,哪裡是有那麼多叛逆之徒。如今既然已經確認朕已無恙,卿可領兵自回河內否?”

“陛下既然無事,濤自當是回河內。不過河內事務繁多,還需有賢才相助,尤其是幷州時有異族南下,正需良將。昨日臣見得一將頗有勇力,還請陛下允許將其劃歸臣之所統。”

衛濤不難看出劉協的懦弱,心中甚是感覺到不屑,這樣的人如何能夠成爲天下之主,所以乾脆直接就是將徐晃的事情給抖落了出來,看看這位天子會是如何。

反正之前的聖旨已經是到了衛濤的手中,衛濤自然不怕什麼。

“這……這……”

劉協就如同一個尋常人一般猶猶豫豫半天說不出一個所以然來。

“陛下,此乃臣之小求,還請陛下應允,得此將,臣自當立即回返幷州。”

見到衛濤如此一說,那張濟當即也就是站了出來。

“臣以爲不過區區一騎都尉,多其不多少其不少,應當是可予之!”

“臣附議!”

“臣也附議!”

隨後樊稠和郭汜也是站了出來,那李催見此哪裡還有不明白的道理,面色頓時一片猙獰。

雖然劉協本人懦弱,但並不代表劉協本人能力就是差,自然就是注意到了幾人的不合。

注意到這一點,劉協頓時心頭暗自一喜,不過面上卻是平靜地點點頭說道。

“既然如此,就是調到衛太守手下聽用。衛太守也當忠於職守才,切不可胡自妄爲。”

“臣忠於大漢,只要陛下有傳訊,臣必至矣!”

本來劉協只是順口一句,但衛濤這麼一回答,隱隱暗含隨時可以調遣衛濤入長安的意思,頓時就是讓劉協心中再是一喜。

終究劉協不過是一個年輕人,政治經驗極爲淺薄,幾句話之間就是隨意應下心喜,至於那徐晃的名字,劉協從頭到尾都是未有聽聞也未有想聽聞。

“公明將軍,前些時日見得將軍武藝不凡,可是卻屈居於楊奉之下,甚爲將軍可惜。”

衛濤看着到來的徐晃微微一笑,拱拱手就是說道。

“不過如此也算不得什麼,將軍武藝不凡,縱然一時落魄,日後成就也當在楊奉之上。可是如今楊奉乃是侍從李催。李催何人也?董卓舊部也。不說昔時董卓亂政,爲天下人所恥罵,就是如今李催等人也是有脅迫天子之嫌疑。若是縱然一時不爲顯,終究是禍患。將軍以當思之。”

衛濤這話倒是不假。

不過有一件事情倒是與衛濤所知不同,就是也許是顧忌到衛濤與王允之間的關係,王允卻並未被李催等人所殺,只是撤其官職,令其不得外出,被軟禁在府中而已。

本來徐晃被衛濤如此強行要來,心中多多少少的確是有不甘,自己堂堂一男兒,被人如此隨意談送,實在是莫大羞辱,但聽到衛濤如此一說,心頭卻是不由得大爲所動。

徐晃雖然是一介武將,但也清楚李催等人的行徑恐怕是要遺臭萬年。

徐晃武藝不凡,有大志向,自然不願意同流合污,最後反倒是污損了自己的名聲。

所以聽到衛濤如此一言,徐晃心中的不甘頓時就是去了大半。

“將軍乃是當今天子許可調派,天子一言,天下莫敢是不從,天下又是有何人敢笑話將軍?”

一旁的荀攸也是一笑而道。

“正所謂良禽擇木而棲,我家主公天縱英才,又有北驅匈奴之大志向。若有一日,匈奴不復爲我大漢之患,必名垂青史,爲後人所敬仰,徐公明乃明理之人,何去何從也當明之。”

“汝是何人?”

徐晃雖然明知荀攸所言不差,但心中的那一點不甘卻是讓他不自主地反問一聲。

“在下荀攸,一點淺見而已,不過是爲將軍思也,若是將軍不願,長安城便在身後,將軍往而投之,李催必收容,不過異日身死便罷,還憑空污了祖宗之名,誠爲將軍所惜哉!”

荀攸依舊是淡笑而勸,這一次聽到荀攸報名,徐晃再不似之前那般無所謂,而是頗爲震驚地問道。

“可是出了荀氏八龍的荀家?”

“然也。”

荀攸微微一笑,這時候就是顯示出了荀氏這樣真正頂級的世家大族的底蘊,徐晃竟然不再自逞強,當即先是向着荀攸一拜。

“多謝先生指點,晃幾誤矣。”

而後徐晃再是向衛濤恭敬一拜,認真答道。

“晃拜見主公,還請主公恕晃之前的無禮,今後必當助主公一平匈奴,名垂青史。”

“哈哈……我得公明,猶甚得幷州牧也!”

見到徐晃如此一言,衛濤就是執其手而道。

第426章 再戰第287章 對陣馬騰第391章 暗箭傷人第170章 ‘買’來潘璋第332章 五溪蠻夷出兵來襲第249章 大小喬第182章 衛濤單騎衝陣擒辛評第81章 虧空情弊第273章 失望第19章 派駐馬邑第33章 羌渠單于第56章 被困長社(上)第147章 公達算子義第349章 呂布再領軍第439章 曹洪投降(上)第316章 武服張繡第378章 劉備進位漢中王第173章 自傲袁氏第84章 童淵來意第173章 自傲袁氏第176章 夜襲與夜襲(下)第431章 大勝曹操第67章 斬殺張寶、張樑第168章 紛紛歸來第90章 烏桓先鋒第71章 實力最弱?第417章 預謀曹操第438章 兵圍許昌第193章 幽州來使第435章 魏帝曹操第217章 迴歸幽州第388章 衛濤勸徐母第107章 檄文遍傳討董卓第119章 聯軍內訌(下)第181章 衛濤明志向第215章 嫁禍鮮卑第68章 功成身退第54章 劍師王越第423章 真正所謀第402章 劉禪降第372章 擒拿魯肅第415章 最後再相談第320章 大敗呂布第166章 欲謀水軍第428章 仲達毒計第13章 少年英豪第310章 強迫爲行第60章 火燒長社第33章 羌渠單于第70章 提前設立的西園八校尉第145章 陶謙亂事第322章 荊州戰開第41章 再入洛陽第175章 夜襲與夜襲(上)第140章 空營計第245章 鬥言第88章 何進亡第209章 鬥張飛第276章 先戰龐德再鬥馬超第51章 城戰不利第410章 大破蠻營第426章 再戰第358章 一陣斬三將第15章 長襲匈奴第286章 魯子敬火燒曹孟德第217章 迴歸幽州第210章 劉皇叔第219章 毒糧計?火計?第242章 揚帆而去第23章 初來的震懾第201章 沮授的缺點第289章 閻行喪膽!第225章 破襲烏桓第280章 周郎妙計安天下(上)第101章 甄氏意第72章 請談第282章 周公瑾‘二桃殺三士’第39章 蔡琰妙音第109章 詐城無功第57章 被困長社(下)第60章 火燒長社第311章 南下攻張繡第5章 洛陽神童第146章 太史慈一箭定賭約第253章 衛家有後第299章 西涼軍弱第202章 沮授慾火攻第264章 沮授愚忠第418章 惡來鬥虎癡第357章 挑釁孫權第272章 義兄弟明心意第424章 互攻大營!第118章 聯軍內訌(上)第177章 放過張合?第85章 衛子羽十騎赴會(上)第434章 曹操真意第125章 大賢再相投第360章 巧言戲魯肅第427章 呂布殤第264章 沮授愚忠
第426章 再戰第287章 對陣馬騰第391章 暗箭傷人第170章 ‘買’來潘璋第332章 五溪蠻夷出兵來襲第249章 大小喬第182章 衛濤單騎衝陣擒辛評第81章 虧空情弊第273章 失望第19章 派駐馬邑第33章 羌渠單于第56章 被困長社(上)第147章 公達算子義第349章 呂布再領軍第439章 曹洪投降(上)第316章 武服張繡第378章 劉備進位漢中王第173章 自傲袁氏第84章 童淵來意第173章 自傲袁氏第176章 夜襲與夜襲(下)第431章 大勝曹操第67章 斬殺張寶、張樑第168章 紛紛歸來第90章 烏桓先鋒第71章 實力最弱?第417章 預謀曹操第438章 兵圍許昌第193章 幽州來使第435章 魏帝曹操第217章 迴歸幽州第388章 衛濤勸徐母第107章 檄文遍傳討董卓第119章 聯軍內訌(下)第181章 衛濤明志向第215章 嫁禍鮮卑第68章 功成身退第54章 劍師王越第423章 真正所謀第402章 劉禪降第372章 擒拿魯肅第415章 最後再相談第320章 大敗呂布第166章 欲謀水軍第428章 仲達毒計第13章 少年英豪第310章 強迫爲行第60章 火燒長社第33章 羌渠單于第70章 提前設立的西園八校尉第145章 陶謙亂事第322章 荊州戰開第41章 再入洛陽第175章 夜襲與夜襲(上)第140章 空營計第245章 鬥言第88章 何進亡第209章 鬥張飛第276章 先戰龐德再鬥馬超第51章 城戰不利第410章 大破蠻營第426章 再戰第358章 一陣斬三將第15章 長襲匈奴第286章 魯子敬火燒曹孟德第217章 迴歸幽州第210章 劉皇叔第219章 毒糧計?火計?第242章 揚帆而去第23章 初來的震懾第201章 沮授的缺點第289章 閻行喪膽!第225章 破襲烏桓第280章 周郎妙計安天下(上)第101章 甄氏意第72章 請談第282章 周公瑾‘二桃殺三士’第39章 蔡琰妙音第109章 詐城無功第57章 被困長社(下)第60章 火燒長社第311章 南下攻張繡第5章 洛陽神童第146章 太史慈一箭定賭約第253章 衛家有後第299章 西涼軍弱第202章 沮授慾火攻第264章 沮授愚忠第418章 惡來鬥虎癡第357章 挑釁孫權第272章 義兄弟明心意第424章 互攻大營!第118章 聯軍內訌(上)第177章 放過張合?第85章 衛子羽十騎赴會(上)第434章 曹操真意第125章 大賢再相投第360章 巧言戲魯肅第427章 呂布殤第264章 沮授愚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