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45章 國制(上)

司馬懿很有可能是裝瘋,而且很有可能是在當時從那一日離開之後就已經是開始如此所爲。

不得不說司馬懿很‘狠’,這等連自身都是能夠算計的人是有多麼的可怕自然不用待言。

天下將平,剩下的就緩治天下,司馬懿如此所爲,世家如此行事,可以說是天下間最後一道難關。

不是衛濤向他們屈服,就是世家向衛濤臣服,沒有第三個可能,世家大族根基深厚,可沒有那麼容易撼動得了。

“原來這纔是孟德真意,可惜了孟德的一番苦心。”

這時候再是細細思量,衛濤終於是發現原來曹操最後一次恐怕也不單單只是想要讓自己招攬道司馬懿,畢竟司馬懿只是一個人還當不得曹操如此做爲,真正的原因恐怕還是當時曹操已經是有幾分預料。

預料到了這天下的世家大族絕不會甘心於如此。

“既然如此,我便是看看如何!”

衛濤很快就是心下決心,兩世爲人,他相信那‘九品中正制’恐怕也就是要呈現在自己的案頭。

所以,當下衛濤將所有辭官之請全都暫時壓了下來,而對新朝所有之政,多是延續漢制,並沒有是絲毫要改變的意思,更沒有絲毫旨意頒佈。

雖只如此,但所有人都是能夠明白,這不過就是一時權宜而已,新制必定是有,衛濤是在等候着他們的下一步動作。

時間就是在此一舉。

過不到數日,朝政之時,那陳羣隨即就此站了出來。向衛濤而道。

“啓稟陛下。如今陛下一統中原。天下漸定,外間蠻夷也是逐漸臣服,然鼎定中原不可無政。臣乃愚鈍,本不應妄議朝政大事,然見天下無政心中焦慮故而宿夜憂思,得此一政,請見陛下,陛下若能閱之。臣爲甚幸。”

“長文乃我朝重臣,所言也是有理,朕本意是爲天下初定,不易大動,故延漢制。然,漢制本不全,不然也不會因此而失天下,讓我中原百姓陷入水火之中,如今長文既然有所思,吾必細思之。”

陳羣所上奏的不是其他。的確正是九品中正制。

歷史上的九品中正制具體是如何,衛濤卻是不知道。不敢陳羣所上奏的這一份九品中正制卻是明白,的確是照顧世家大族的利益。

其他方面自然不用多說,重點乃是將人才分爲九等,其中的依據包括方方面面,本人的才能,容貌都在其中,不過最是重要的一條乃在家世。

無有家世者不得六品往上,越是往上家世的要求就是越高,若是前三品,更非是頂級大族不可出也。

而且還不止如此,品級還是與官職大小有關,品級越高能夠獲得的官職越高,達不到品級就無法是任官。

至於不入前三品者,更是沒有能夠進的中樞的可能。

這樣一來,整個朝政可以說就是與世家所佔據,哪怕是寒門有才之士,也許可任官職,但卻是小官小吏,除非他是能夠將自家轉變爲世家,以詩書傳家,歷經數世積累,最後方是可得也。

這就九品中正制,本來衛濤心中已經是有所準備,但在仔細看了之後依舊是爲其所驚歎。

是的,是驚歎,在衛濤看來,這其實的確很是精妙,尤其是陳羣在其中所言更是如此。

的確,正如陳羣上書所言,天下精英者大半在世家,而且是在這個時候,更可以說所有精英全都是在世家。

而且世家子弟固然是紈絝,固然是有貪污受賄,但寒門子弟同樣也是如此,而且一旦真是如此,那麼其危害更甚於世家子弟。

如此一來,的確不可不慎。

的確,衛濤手中也是有着科舉,但誠如是言,科舉選人,其實也多是在世家子弟當中選,那些寒門中人有多少能夠憑着所謂之才學達至於如此?

“也許全盤的九品中正制不可,但若是能夠加以融合改造卻未必是不可。”

一陣沉吟之後,衛濤卻是如此所想,當然這不意味着是衛濤向着天下世家投降,畢竟世家的意思很是明白,就是要佔據朝廷所有職位,並且能夠世世代代保持下去。

而衛濤卻是要行平衡之策,不僅是因爲要給寒門英才一條出路,更重要的是要使權柄行於天下,自然就是需要是有平衡。

一味的依賴於大族,久而久之,就可能是給他們以上位取而代之的機會,到時候又是免不了一場中原大亂,相互爭奪,衛濤自不允許是爲如此。

至於不用世家,那完全是愚鈍之策,諱疾忌醫之法,衛濤還沒有昏庸無道,自然不會如此行事。

“傳令陳羣、周瑜等等大臣立即前來!”

在得一番細細思量之後,衛濤就是將自家麾下最爲重要的十多位謀士前來,不得不說,細細一算之下,也許他們初出跟隨自家之時,也有過貧寒,但在不知不覺之中,這些人的身後已經是變成了一個個世家大族,而且就算不是最爲頂尖,但實力也不容小覷。

“其實就算如今的衛家又何不是如此?所謂打壓世家就是在打壓自身,怎麼是可能?當然任由其向國家隨意伸手自然也是得不可,絕對沒有是說任由世家掌握朝堂的道理,縱然我知沒有萬世之國朝,但給予世家掌朝政,又確實可行?”

自言自語到了最後,衛濤卻是露出了淡淡的譏諷之色。

很快,十多位重臣齊齊是來此,見禮過後,隨着衛濤的命令,就此分列而坐。

“今日長文之上書,朕已是閱見,而後細細思量,朕之本意非是如此,但在深閱之後想法卻是有所改變,今日將諸位謀臣請來,正是爲商討我朝萬世之策也!”

聽到衛濤這開門見山的話語,包括陳羣在內所有人都是有些面面相覷,卻是感覺到衛濤這一次變易太速。

跟隨衛濤日久,他們自然知道衛濤本身也是心堅志毅之雄主,這樣的雄主本不應當容易改變心意纔是。

“不知道陛下如今當是準意如何?”

這個時候,哪怕陳羣是提出了九品中正制,但也不好是開口說話,卻是由着那周瑜開口,無論如何,周瑜開口總是多了一些緩衝。

“長文之策,我等其實也知,也許其中是有不當偏頗之處,但亦算得上是上佳之法,家國天下,但凡爲人,當先及家、及國,方可及天下也。世家也罷、寒門也好,莫不是如此,反過來而言,若是已及國、及天下,必定也會是及家也!只是凡事當有度,不知道陛下以爲如何?”

這其實就是周瑜在爲陳羣之策做得解說,其他謀臣也多是微微頷首贊同。

“不錯,卻是如此,不過此策只分世家、寒門,卻非爲定分人也。人之纔能有高下,然則世家之人,哪怕愚鈍之人也自比寒門精英高貴,這豈不是爲荒謬?”

衛濤微微一笑,卻是知道,其實歷史上的晉朝多分九品,其實也就是分人,而一開始的官制拓展開去,就是將世家的人立爲人上人,而尋常寒門子弟哪怕再是如何有才幹,都不被人所重視,不說當官,同樣是人也自有高低之分。

這等如此,是爲衛濤所不取。

“正所謂生於憂患,死於安樂,若是一併只用世家大族之人,那於國中卻是大過也!”

“不知道陛下是有何所思也?”

聽到這話,周瑜等人倒也是不急,而且衛濤所言也不是沒有道理,生於憂患,死於安樂,這是大道之理,周瑜等人也是頂級謀臣,自然不會不知道,若依着九品中正制,也許一時之間的確有利於中原鼎定,但於長久而言,卻是不利。

周瑜等人都是非凡人,雖然是有家族憂慮,但卻不會因爲家族之事而耽誤國家大事,只是陳羣這九品中正制就算是有後患,但也不乏是極爲優良之策。

世界上課沒有什麼十全十美之策,所以對於九品中正制,周瑜等人在一番的討論之後也還算是贊同。

但也僅此而已。

“如今我是有一法,名爲科舉,便是廣開考場,以孔孟之道以考究其人才幹,而後再是以其才幹德行而恩官也!”

衛濤微微一笑,見到初聽之時人人驚奇之色,衛濤隨即就是將之一一道來。

Wшw✿ttκā n✿c o “昔日我與曹操皆是唯纔是舉之行,可縱然是如此也不能是人盡其才也,不加考驗往往是得其纔不得其行,我便是初行考究,如今我欲以此頒行天下。天下人以孔孟之道爲道,那麼我便是考究此孔孟之道也,若是連此也是不能通達,自然是無有爲官之能也!不知我此策爲如何?”

聽到衛濤所言,周瑜等人皆是皺眉深思,他們一聽就是明白,此策的確是良策,而且對於世家而言,也未必會是輸於九品中正制。

但同樣,此法也同樣不是完美無缺。

略略一陣思之後,周瑜左右一望還是得開口而問。

“陛下,若如此,若非絕頂之才,恐怕便爲無用之儒生矣!而且若行此策,則陛下如何能夠保證其中有無徇私舞弊之事也?”

第351章 計困司馬懿第8章 初入幷州軍第81章 虧空情弊第77章 龍御將歸天第382章 迎娶孫尚香第434章 曹操真意第357章 挑釁孫權第58章 火攻?第276章 先戰龐德再鬥馬超第329章 呂子明巧言取兵權第81章 虧空情弊第161章 子瑜顯才第286章 魯子敬火燒曹孟德第43章 袁紹與袁術第69章 洛陽動亂第101章 甄氏意第119章 聯軍內訌(下)第353章 雙方真正的打算第403章 引來蠻夷第41章 再入洛陽第245章 鬥言第14章 進擊匈奴第251章 呂蒙‘奸’計第103章 欲聯袁紹應黑山第161章 子瑜顯才第295章 羌族欲動第179章 信義之定第54章 劍師王越第315章 夜襲曹營第18章 人牆與勝利第420章 再衝殺第96章 道不同不相爲謀第336章 陽謀對陽謀第226章 大破烏桓第35章 言動匈奴第284章 劉備入益州第367章 首戰之兩敗俱傷第417章 預謀曹操第119章 聯軍內訌(下)第165章 天子令諸侯第6章 結識周瑜第202章 沮授慾火攻第362章 徐盛忠誠第317章 大略服賈詡第5章 洛陽神童第118章 聯軍內訌(上)第384章 衛濤欲西攻第63章 董卓來援第363章 孫權生退意第357章 挑釁孫權第5章 洛陽神童第58章 火攻?第116章 奇女子第237章 欲行其計第387章 姜伯約計誘黃漢升第148章 糜家送上門第426章 再戰第351章 計困司馬懿第37章 當街遇殺人第148章 糜家送上門第298章 衛濤一言降士氣第8章 初入幷州軍第128章 阻與鬥第19章 派駐馬邑第381章 水淹山越第91章 火燒烏桓騎兵第265章 匈奴兇暴第298章 衛濤一言降士氣第377章 魯肅死勸孫權第430章 既生懿何生瑜第216章 斬殺軻比能第141章 入下邳第29章 衛子羽請君入甕第253章 衛家有後第291章 子瑜薦陳羣第217章 迴歸幽州第446章 國制(下)第257章 鄴城對戰第47章 悄然改變了的歷史第190章 聯合袁尚?第364章 江東軍退第345章 短暫的和平第236章 膽大包天甘興霸第95章 欲說高順第413章 曹操封魏王第421章 草原瑣事第196章 丞相袁紹第413章 曹操封魏王第423章 真正所謀第358章 一陣斬三將第65章 謀算對道術(上)第273章 失望第26章 馬匪來襲第217章 迴歸幽州第258章 斬顏良誅文丑(上)第431章 大勝曹操第350章 出戰呂布第286章 魯子敬火燒曹孟德第63章 董卓來援第326章 爲攻襄陽
第351章 計困司馬懿第8章 初入幷州軍第81章 虧空情弊第77章 龍御將歸天第382章 迎娶孫尚香第434章 曹操真意第357章 挑釁孫權第58章 火攻?第276章 先戰龐德再鬥馬超第329章 呂子明巧言取兵權第81章 虧空情弊第161章 子瑜顯才第286章 魯子敬火燒曹孟德第43章 袁紹與袁術第69章 洛陽動亂第101章 甄氏意第119章 聯軍內訌(下)第353章 雙方真正的打算第403章 引來蠻夷第41章 再入洛陽第245章 鬥言第14章 進擊匈奴第251章 呂蒙‘奸’計第103章 欲聯袁紹應黑山第161章 子瑜顯才第295章 羌族欲動第179章 信義之定第54章 劍師王越第315章 夜襲曹營第18章 人牆與勝利第420章 再衝殺第96章 道不同不相爲謀第336章 陽謀對陽謀第226章 大破烏桓第35章 言動匈奴第284章 劉備入益州第367章 首戰之兩敗俱傷第417章 預謀曹操第119章 聯軍內訌(下)第165章 天子令諸侯第6章 結識周瑜第202章 沮授慾火攻第362章 徐盛忠誠第317章 大略服賈詡第5章 洛陽神童第118章 聯軍內訌(上)第384章 衛濤欲西攻第63章 董卓來援第363章 孫權生退意第357章 挑釁孫權第5章 洛陽神童第58章 火攻?第116章 奇女子第237章 欲行其計第387章 姜伯約計誘黃漢升第148章 糜家送上門第426章 再戰第351章 計困司馬懿第37章 當街遇殺人第148章 糜家送上門第298章 衛濤一言降士氣第8章 初入幷州軍第128章 阻與鬥第19章 派駐馬邑第381章 水淹山越第91章 火燒烏桓騎兵第265章 匈奴兇暴第298章 衛濤一言降士氣第377章 魯肅死勸孫權第430章 既生懿何生瑜第216章 斬殺軻比能第141章 入下邳第29章 衛子羽請君入甕第253章 衛家有後第291章 子瑜薦陳羣第217章 迴歸幽州第446章 國制(下)第257章 鄴城對戰第47章 悄然改變了的歷史第190章 聯合袁尚?第364章 江東軍退第345章 短暫的和平第236章 膽大包天甘興霸第95章 欲說高順第413章 曹操封魏王第421章 草原瑣事第196章 丞相袁紹第413章 曹操封魏王第423章 真正所謀第358章 一陣斬三將第65章 謀算對道術(上)第273章 失望第26章 馬匪來襲第217章 迴歸幽州第258章 斬顏良誅文丑(上)第431章 大勝曹操第350章 出戰呂布第286章 魯子敬火燒曹孟德第63章 董卓來援第326章 爲攻襄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