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77章 龍御將歸天

張角步行極快,不過諸多士兵的反應也是不慢,很快就是有無數士兵衝殺而來。

但令人驚訝的是,那張角也不知道如此,一個跨步,一個轉身,本來數個揮刀砍來的士兵直接就是落了空,讓張角行到了身後。

若是一次也就罷了,但連續幾次都是如此,而張角行進的速度卻是未有絲毫放緩。

“難道這張角真的是有仙家妙法?”

哪怕是衛濤一時之間也不由得如此之想,不過衛濤終究心智堅定,很快就是在心中否認了。

不說如今的確沒有什麼人見過什麼神仙,若真的有神仙之發,那張角隨手可殺劉宏,何必如此?

“好高明的步法,待我王越來會一會你!”

就在衆人驚訝的時候,一個人從劉宏身旁閃了出來,正是那王越。

如今王越的身份可是不同,已經是得王子之師,若是劉宏駕崩,就是帝師身份,隨駕在劉宏身旁,也是有保護之意。

“大漢第一劍師王越?”

見到是王越,張角面色微微一變,不過很快就是平靜了下來。

“我這點本事自然不會看在大第一劍師眼中,不過老夫早已是死人一個,就看看這大漢龍運如何。”

不得不說,張角張口氣數,閉口龍運,很是唬人。

不過王越身爲劍師,也曾經在天下行走多時,心志堅定,根本不會爲其所動。

只見王越一動,身形便好似幻化出數條影子,長劍一展,更好似漫天都是劍影,本來圍着張角的士兵皆是懼怕不己,可其實根本無一個士兵被王越所傷。

“嗤!”

可令人驚訝的是,這一次張角不閃不避,任由王越一劍穿胸。

這樣的情況,就算是王越也是不由得一愣,按着王越所想,張角那步法着實精妙,除了密集人羣堆砌阻擋之外,就是自己全力出手也不容易拿下才是。

“蒼天已死,黃天當立,歲在甲子,天下太平!”

就在這個時候,被一劍穿胸的張角猛然一喝。

“昏君受死!”

一揚手,張角頓時就是將手中的九節仗向着劉宏拋出,而後張角身子一軟,就此沒有了氣息。

“陛下小心!”

那九節仗來勢洶洶,本來見到張角若神仙中人,劉宏就是驚慌不己,而後王越出戰纔是稍稍安心,待見到張角中劍心頭就是一喜,但最後張角這奮命一搏,又讓劉宏更爲恐懼。

短短片刻,劉宏的七情六緒都是涌了上來,這一刻竟然是驚愣在了當場。

不過劉宏身旁盡皆是衛士,張角離着又遠,這搏命的一擊自然是不可能是傷到劉宏。

但受此驚嚇,劉宏再也忍耐不住,身子一軟,就是徐徐軟倒。

“陛下……陛下……”

陣陣驚呼響起,雖然是有大將軍何進等人坐鎮,也依舊是亂作一片。

“那張角不會是知道劉宏經不起這些纔是故意前來送死的吧?”

這個時候那些黃巾亂匪已經是一個個被擒殺,就是那些被逼反的士兵也是同樣是接連被斬殺,局勢已定。

“看來情況還真的不大好啊……”

見到那趕來的御醫在診斷了劉宏的病情之後,一臉的恐慌之色,所有人都是能夠明白,這一關劉宏恐怕難以支撐過去了。

當然更爲重要的是劉宏再是有着這麼一出,無論是朝堂諸公,還是外戚宦官,人人心中都是無底。

短短數月之內連連暈厥,而且這一次未曾是能夠及時醒來,誰都能夠明白這位皇帝的時日無多了。

不過這其實與衛濤並沒有太大的關係,畢竟西園校尉職權之大,全在於劉宏看重,如今劉宏如此,自然不會有誰是繼續看重西園校尉。

當然,掌着軍隊,而且是洛陽重地,同樣也不會有人敢是看輕西園校尉就是了。

“想不到事情竟然會至於此,若是事情如此變化,那麼還是會有董卓之禍嗎?”

這是如今衛濤所要考慮的事情。

黃巾之亂是動搖了大漢根基,讓大漢搖搖欲墜,但董卓進京廢立皇帝之後,纔是令漢室威嚴完全掃地,也正是董卓之禍後,纔有羣雄爭霸的局面。

不過只是在心中想想,衛濤也就是將這事情放下,他不是運籌帷幄的謀士,而是征戰沙場的悍將。

大漢王朝到此已經是走入末路,就算沒有董卓之禍,也有李卓,張卓之禍,天下承平四百年,已經到了改朝換代的時候。

如今自己還需應當積蓄實力爲上。

想到這裡,衛濤心中已經有了打算。

在經過黃巾大亂之後,衛濤已經是有了足夠的身份名氣,雖然不能夠讓天下豪傑來投效,但招募兵員已足。

如今唯欠一根基落腳之地也。

“可惜,如今天下皆是有主之所,若非大封天下,恐怕欲尋一落腳之地之難。”

正當衛濤是在思量的時候,張遼卻是進來稟報說道。

“將軍,方纔大將軍傳訊而來,要我等緊守北門,不讓閒雜人等隨意出入。”

衛濤眉頭頓時一跳。

“城門把守各有職司,西園校尉權責雖大,但卻無有此能,若是就此動手,是否是有越俎代庖之嫌?”

“傳訊之人言:大將軍已經明言,如今非常之時刻也。黃巾亂匪兩次攪亂洛陽,可見其在洛**基根深蒂固,當此之時,必定是有黃巾匪患,欲要動亂,西園校尉深受陛下大恩,於此之時正當盡力也。”

聽到張遼轉述,衛濤再是深深地吸了一口氣。

擡眼看去,發現張遼臉上也是一片凝重,顯然張遼也是想到了些什麼。

“山雨欲來風滿樓。”

衛濤輕嘆了一聲隨即就是沉默,沉默了一陣之後,衛濤臉色再是一肅,心中已經下了決定。

“文遠,你且是召集我麾下精銳人馬聚集在北門附近,若是有人慾行出入,必須詳加嚴查,但有可疑絕不放行。”

“將軍欲助大將軍?”

張遼的聲音很低,但卻沒有勸說的意思,只是提醒與詢問。

“大將軍統領天下兵馬,西園校尉也可算入其下,更何況閹宦之禍,文遠也知,不是閹宦誤國,大漢何至於斯?某堂堂大丈夫,豈能夠如是而爲?”

“諾!”

聽得衛濤這話,張遼當再無遲疑,拱手應了一聲,當即轉身離開。

自從三日多前劉宏病重,衛濤就是命令自己麾下一干人嚴命以待,這個時候指揮起來甚是迅速,一干兵士很快就是佔據了靠近北門的各個要道。

不久之前有黃巾叛亂,洛陽百姓都是驚慌得很,根本不敢隨意上街,所以街道之上卻是無有多少人是在行走。

而且即便是被西園校尉查問,百姓也不敢是聲張。

好在衛濤平日間就是嚴明軍紀,其麾下的士兵卻是不曾真正擾民,只是確定沒有什麼特異的情況,就是放人通行。

當然這樣一做,那些城門守衛自然是不甘,不過有着大將軍何進的言語,雖然不甘,他們也無可奈何。

除了衛濤之外,曹操守衛一門,淳于瓊守衛一門,那何進自己派人守衛一門,一時之間洛陽四門都是在何進的掌握之中。

這是要逼宮的架勢!

這個時候何進之心,昭然若揭。

但何進不是準備叛亂,而是要扶攜劉辯登位,劉辯乃是劉宏長子,正是得到朝廷重臣,世家大族的擁護。

而也因此,袁紹、袁術兄弟卻是跟隨在何進左右,隨之拜訪朝廷諸公,以贏得支持。

這樣的情況自然是讓那宦官恐慌不已,但除了蹇碩之外就沒有什麼兵權在手的宦官卻是無奈。

而蹇碩雖然也領有西園校尉一軍,但這個時候力量卻是不足,只能夠護衛皇宮,根本無法與何進相爭。

“宦官必然無法與何進爭,但只要何進不夠心狠,斷然無法絕宦官後患,如此下來,歷史還會是回到正軌?”

衛濤雖然也是在此主持,但有張遼在,倒也不必事必躬親,反倒是可以考慮得失。

“幹什麼!幹什麼……”

但在這個時候,一陣吵鬧傳來,卻是各兵將拿住一人不讓過。

衛濤沒有上前詢問,而是以目視張遼,張遼自然會意。

“此人行蹤詭秘,不肯透露行藏,而且嗓音纖細,恐怕是宮內之人。”

衛濤微微點頭,其實他已經是發現,不知道爲何,洛陽的人,從北門走的卻是越來越多。

這也是衛濤不知曉,曹操那一邊倒還是好了,可是那淳于瓊和何進派人守衛的那兩門的士兵軍紀可不怎麼樣,往那邊過的人少不得就是要被扒了一層皮。

可是這個時候曹操身邊無人,又是關心宮中事,爲了減少麻煩,雖然不曾擾民,但卻盤查極嚴,幾乎不放人通行。

如此一來,但凡是想要進出城的百姓自然皆是向着北門而來,雖然要繞上一截遠路,但總好過被人盤剝。

而想要混出城去,自然也就是這北門好行,可惜雖然說是不嚴,其實也甚嚴,各個兵將把守,加上那人也沒有經過什麼專業訓練,行事之間免不得有些鬼祟,自然就是被揪了出來。

不過這對衛濤卻也算不得什麼好事,最少現在他就是面臨着抉擇的麻煩。

第292章 陳羣勸言第68章 功成身退第226章 大破烏桓第11章 戰神呂布(下)第3章 才女識音第96章 道不同不相爲謀第152章 一戰破羌渠(上)第274章 西涼軍到來第335章 諸葛亮到來第106章 張遼救潘鳳第266章 衛濤計謀算匈奴第190章 聯合袁尚?第437章 空城謀?第27章 張遼獻策第173章 自傲袁氏第358章 一陣斬三將第314章 戰平第246章 鬥孫策!第345章 短暫的和平第90章 烏桓先鋒第342章 險計第136章 獨鬥呂布第201章 沮授的缺點第299章 西涼軍弱第77章 龍御將歸天第250章 呂蒙來投第357章 挑釁孫權第91章 火燒烏桓騎兵第126章 欲迎漢帝第208章 戰關羽第426章 再戰第47章 悄然改變了的歷史第195章 荀攸爲謀第83章 病弱趙風第11章 戰神呂布(下)第107章 檄文遍傳討董卓第175章 夜襲與夜襲(上)第221章 火燒上谷第140章 空營計第28章 攻下山寨第81章 虧空情弊第366章 水軍對戰第87章 衛子羽十騎赴會(下)第30章 張遼歸心第426章 再戰第318章 三鬥約戰第23章 初來的震懾第441章 雙雄縱論(上)第295章 羌族欲動第379章 陸遜來見第44章 黃巾道人第22章 馬邑三患第109章 詐城無功第337章 荊州大戰起第435章 魏帝曹操第32章 匈奴之請第351章 計困司馬懿第260章 斬顏良誅文丑(下)第446章 國制(下)第329章 呂子明巧言取兵權第177章 貂禪第106章 張遼救潘鳳第49章 斬殺黃巾將!第6章 結識周瑜第128章 阻與鬥第358章 一陣斬三將第212章 破釜沉舟(上)第80章 三月太守?第155章 以退爲進第161章 子瑜顯才第30章 張遼歸心第401章 孔明送謀第330章 襄陽陷劉表亡第100章 甄氏和衛氏第263章 匈奴再犯境第217章 迴歸幽州第20章 倒黴的張遼第363章 孫權生退意第21章 收納張遼第427章 呂布殤第230章 幽州歸服第31章 馬邑市集第409章 將計就計欲破蠻營第283章 曹操攻江東第5章 洛陽神童第155章 以退爲進第75章 洛陽動亂(上)第381章 水淹山越第303章 納涼州第285章 盡掌幽州第143章 出戰迎曹第268章 下鄴城逢紀死第384章 衛濤欲西攻第201章 沮授的缺點第373章 決斷第109章 周瑜到來第370章 周瑜身死?第380章 陸遜行詐降第158章 勤王密詔第269章 郭奉孝遺計分天下(上)
第292章 陳羣勸言第68章 功成身退第226章 大破烏桓第11章 戰神呂布(下)第3章 才女識音第96章 道不同不相爲謀第152章 一戰破羌渠(上)第274章 西涼軍到來第335章 諸葛亮到來第106章 張遼救潘鳳第266章 衛濤計謀算匈奴第190章 聯合袁尚?第437章 空城謀?第27章 張遼獻策第173章 自傲袁氏第358章 一陣斬三將第314章 戰平第246章 鬥孫策!第345章 短暫的和平第90章 烏桓先鋒第342章 險計第136章 獨鬥呂布第201章 沮授的缺點第299章 西涼軍弱第77章 龍御將歸天第250章 呂蒙來投第357章 挑釁孫權第91章 火燒烏桓騎兵第126章 欲迎漢帝第208章 戰關羽第426章 再戰第47章 悄然改變了的歷史第195章 荀攸爲謀第83章 病弱趙風第11章 戰神呂布(下)第107章 檄文遍傳討董卓第175章 夜襲與夜襲(上)第221章 火燒上谷第140章 空營計第28章 攻下山寨第81章 虧空情弊第366章 水軍對戰第87章 衛子羽十騎赴會(下)第30章 張遼歸心第426章 再戰第318章 三鬥約戰第23章 初來的震懾第441章 雙雄縱論(上)第295章 羌族欲動第379章 陸遜來見第44章 黃巾道人第22章 馬邑三患第109章 詐城無功第337章 荊州大戰起第435章 魏帝曹操第32章 匈奴之請第351章 計困司馬懿第260章 斬顏良誅文丑(下)第446章 國制(下)第329章 呂子明巧言取兵權第177章 貂禪第106章 張遼救潘鳳第49章 斬殺黃巾將!第6章 結識周瑜第128章 阻與鬥第358章 一陣斬三將第212章 破釜沉舟(上)第80章 三月太守?第155章 以退爲進第161章 子瑜顯才第30章 張遼歸心第401章 孔明送謀第330章 襄陽陷劉表亡第100章 甄氏和衛氏第263章 匈奴再犯境第217章 迴歸幽州第20章 倒黴的張遼第363章 孫權生退意第21章 收納張遼第427章 呂布殤第230章 幽州歸服第31章 馬邑市集第409章 將計就計欲破蠻營第283章 曹操攻江東第5章 洛陽神童第155章 以退爲進第75章 洛陽動亂(上)第381章 水淹山越第303章 納涼州第285章 盡掌幽州第143章 出戰迎曹第268章 下鄴城逢紀死第384章 衛濤欲西攻第201章 沮授的缺點第373章 決斷第109章 周瑜到來第370章 周瑜身死?第380章 陸遜行詐降第158章 勤王密詔第269章 郭奉孝遺計分天下(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