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87章 衛子羽十騎赴會(下)

張寧邀衛濤前來自然是不安什麼好心,什麼交託黃巾百姓在確有其事之下,更也是一種威脅。

難道衛濤還真的能夠濫收濫補不成?

張寧真正的目的卻是要藉着衛濤的名聲來樹立太平威望。

要知道如今黃巾雖然依舊勢大,但也同樣勢危,尤其在張角死後,各路渠帥互不相服,縱然有張角遺命,以一女子之身也難以掌握一軍。

而且經歷數次與官軍戰敗之後,這黃巾軍與朝廷軍面對面的時候總是少了幾分底氣。

若是如此,哪怕是這一隊精銳最多也就是流於匪寇,而不可能推翻大漢王朝。

衛濤乃是親手斬殺張樑之人,若是能夠折辱於他,那麼自然可以大漲威望。

可是哪裡想到衛濤不僅是前來,還並未如其所料一般領着大軍前來,僅僅數騎就敢是如此面對。

這就讓張寧原先的打算落空,而也因爲沒有想到,也沒有設下更多埋伏。

不過張寧原先折辱的法子還是能用,只要衛濤應下,那麼也是可以大漲張寧的威望,黃巾的士氣。

可惜衛濤一連串的動作卻是讓她的打算再次落空,反倒更是讓黃巾軍對朝廷軍隊更加多了幾分畏懼。

如今更是再次去而復返,若真無人敢敵衛濤,至此,太平道最後的精神也是要倒塌。

“自張角之後,黃巾果無人矣。念爾等皆爲百姓,若是肯放下屠刀,那麼也是可以網開一面,讓爾等重新歸民!若是不然,爾等必俱滅!”

這些黃巾雖然強健,但士氣不高,衛濤看出他們心中戒懼,更是放聲而道。

“我乃常山太守,只要爾等今後安分守己,就可既往不咎!”

張寧的舉動提醒了衛濤,既然黃巾可以將老弱病殘散於民間,自己如何不可如此,只要將這些黃巾散去,無了領頭之人,黃巾與百姓也不同樣?

百姓本身就是一種資本。

聽到衛濤的話語,饒是那些人都是十分忠誠的太平信徒,也是忍不住一種心動。

見到衛濤如此,張寧更是按捺不住,不過還不等張寧行動,他身後卻是有一將騎馬衝將出來。

“狗官休要胡言!區區一介太守如何能夠擔保我等性命?不過就是哄賺我等!”

“來得好!”

衛濤身周人數不過數十,最怕對方一擁而上,如今這將擺明單挑,衛濤如何懼怕,當即打馬前出。

“鐺!”

刀戟一交,本來衛濤還自恃天生勇力想要一戰而下,但這全力的一戟竟然是被對方長刀架住。

衛濤驚訝,那將更是驚訝。

衛濤年弱,雖然有了名聲,不過一見之下,最多也就是認爲衛濤武藝精巧而已。

這將也是如此之想,哪裡想到衛濤本身力量就是不弱,讓他的打算頓時落空。

“好一條大漢,汝是何名?報上名來,我戟下不死無名之鬼!”

兩騎交錯而過,衛濤撥轉馬頭再是迎擊,同時也是大聲呼喊道。

“我乃太平聖道張燕,狗官死來!”

張燕,那不是日後的黑山賊寇嗎?

不過這個時候的張燕不是應該是褚燕的嗎?

“鐺!”

因爲對於張燕有些印象,衛濤不由得微微走神,力氣就是卸了三分,這一下竟然反倒是被張燕將戟壓下。

吃了這麼一個小虧,衛濤當即收斂心神,全神應對。

衛濤卻是不知,這也是張角多活了一年帶來的變化,張角已經知曉太平道不可能速勝,除了留下張寧這一手之外,還是儘可能的拉攏人手。

這張燕本身武藝不低,又有軍略統帥之能,就是被張角所拉攏,更是親自爲他改爲張姓。

“鐺鐺鐺……”

衛濤武藝精妙,張燕卻是正當壯年,十數招一過,雙方你來我往卻是打了一個平手,真的要分出勝負必當百招開外。

“想不到黃巾當中還有此能人!”

鬥下去,衛濤自然不怕,不過這終究是身處敵營之中,一旦事情有變,衛濤卻是無法應對。

想到這裡,衛濤眼眸微微一眯,而後橫戟一記‘橫掃千軍’就是席捲而出。

“鐺!”

張燕的橫刀一擋,但卻是不妨衛濤這一記‘橫掃千軍’似實若虛,兩般兵器交接,衛濤當即猛然一絞,戟鋒之前的雙戟頭頓時就是將張燕長刀鎖住。

這麼一鎖,兩人頓時就是僵持在一起,各個使力,一時之間依舊是不相上下。

不過衛濤既然敢是如此施爲,自然是有着把握,卻是藉着一寸長一寸強的道理,慢慢將戟尖向那張燕逼去。

若是這般,只要張燕稍稍力弱,很有可能就是傷在衛濤戟下。

“休要傷人!”

張牛角想到之前衛濤命人塗毒,哪怕以聖女之能都是難解的情況,頓時一聲大喝,再次殺奔而出。

“呔!休要以多欺少,俺典韋來也!”

典韋見到張牛角出手當即也是不慢,也是殺奔而出。

張牛角哪裡是典韋的對手,衛濤這這邊還沒有分出勝負,張牛角在接了典韋兩招之後就是已經撐不住了。

“此人乃是我太平聖道大敵,誰若能之,可爲渠帥!”

但張牛角這般卻是提醒了張寧,當即就是一聲令下,同時領人殺奔出來。

見此衛濤也不再是繼續與張燕僵持,猛力一甩,將對方兵刃甩開,撥馬就是回走。

“撤!”

因爲衛濤早有準備,這一聲出,數十支箭下,射住黃巾陣腳,而後隨着衛濤而去。

不久之前纔是剛剛吃過大虧,這一次太平道的各個將領都是不敢冒然而追。

“好一個衛子羽!若是大漢王朝再是多幾個這般人物,我太平道的大業何時纔是能夠成就?”

張寧在心中輕嘆一聲,不過面色依舊是能夠保持平靜,反倒是對諸多黃巾將領說道。

“那狗官仗着馬快,可以來回奔馳騷擾,縱然我們藏於山林,他也是可斷我水糧,雖然我們未必怕他,但我太平道志在天下,卻是不可與其耗費在此。傳我命令,令各部老弱散於民間,同時我們準備撤出常山郡。”

“不知道聖女以爲何處可供我等容身?”

張燕這一戰雖然沒有勝,但同樣也算不得敗,總算是振奮了軍心,所以對他張寧也就是沒有再是隱瞞。

“我欲以奪取上黨、中山爲基,而後進窺河內,以立根基,而後招四方太平教衆爲聚,待到實力足夠,便是在一月之內席捲幽、並、冀三州。藉由我黃巾底蘊,奪取三州之後穩固根基便可建立太平聖國,而再是進逼洛陽,一舉覆滅大漢王朝。”

張燕也是頗有謀略之人,一聽之下便是感到此事的確可行,心中歎服,恭敬一拜,再是不言。

“聖女,那狗官看樣子如今是與我太平聖道爲難到底,又是知曉了我太平道的留人於此,可會於我教不利否?”

“我留人於此,一來乃是我教根基未立,難以帶領如此之多的人,二來也是爲我教於此遍撒根基,日後席捲冀州。”

張寧臉現聖潔,其言更讓一衆黃巾心服。

“莫說那衛濤如今人手不足,就算是人手充足,若真是敢迫害我黃巾教衆,難道我們不能去而復返嗎?唯一可惜的就是這一次算不到衛濤竟敢單身前來,若是不然佈下天羅地網,正可一舉擒殺。”

聽到張寧之前的話,其他諸人都是贊同,而聽到最後一句各人更是眼路兇光。

“聖女,那衛濤如今兵員不多,何不趁此機會除此心腹大患?要知道地公將軍就是爲其所斬。”

“雖然兵員不多,但據城而守也足矣,一旦強攻不下,恐怕朝廷大軍又將至矣。你也知道如今我黃巾士氣不高。本以爲這一次能夠一舉而行……”

聽到張牛角強硬的話語,張寧卻是搖搖頭,說道最後更是一聲輕嘆。

“至於地公將軍之事,我自是心恨之。不過地公將軍已經歸於天平天國,就算其活着也當是爲我聖教着想,豈能夠是因此而誤了我太平大業?”

聽到張寧此話,所有黃巾將領本來心中因爲衛濤到來而又全身而退的疑慮全都是消失。

這張寧以一女子之身得到黃巾心服,的確是有着真本事,很快就是面色一肅而道。

“好在這一此謀算也算不得失敗,而如今整個冀州除了這常山郡之外,其他各地郡守卻是無有這樣的實力,逐次而吞之,到時候這衛濤也算不得什麼!”

正在黃巾衆人是在商議着的時候,衛濤已經是回返府城。

當衛濤到府城之時果見府城緊閉,不過四周無有多少爭戰的跡象,縱然是有黃巾到此,有張遼坐鎮,衛濤也不信能夠攻下這城池。

但令衛濤驚訝的是,剛剛命人將城門叫開,就是見張遼赤着上身,北負荊條緩緩步行而出。

荊條的尖刺扎入身體,已見絲絲血痕。

這個時候就是見到張遼直接單膝下跪拱手向着衛濤而道。

“罪人張文遠有負於大人所託,未能夠盡到城守之職,還請大人責罰!”

“文遠何故如此?”

衛濤大驚之下立即下馬迎了上去。

第285章 盡掌幽州第43章 袁紹與袁術第32章 匈奴之請第170章 ‘買’來潘璋第373章 決斷第127章 曹操父亡第397章 ‘不得好死’的張鬆第141章 入下邳第282章 周公瑾‘二桃殺三士’第203章 諸葛瑾縱火燒袁軍(上)第18章 人牆與勝利第274章 西涼軍到來第422章 後方安定第20章 倒黴的張遼第279章 長安城下戰三傑第291章 子瑜薦陳羣第360章 巧言戲魯肅第443章 曹操殞第353章 雙方真正的打算第41章 再入洛陽第58章 火攻?第97章 李儒追衛濤第384章 衛濤欲西攻第133章 張寧再至第127章 曹操父亡第43章 袁紹與袁術第194章 連娶三女第185章 袁譚退第246章 鬥孫策!第201章 沮授的缺點第265章 匈奴兇暴第361章 俘虜江東軍第245章 鬥言第130章 疲兵之計第8章 初入幷州軍第368章 華佗妙手第91章 火燒烏桓騎兵第105章 相鬥黑山軍第226章 大破烏桓第93章 董卓入洛陽第166章 欲謀水軍第368章 華佗妙手第394章 張飛暴怒第333章 沙摩柯敗降第141章 入下邳第397章 ‘不得好死’的張鬆第140章 空營計第319章 鬥將第348章 龐統的爲難第326章 爲攻襄陽第158章 勤王密詔第75章 洛陽動亂(中)第164章 天子召見第10章 戰神呂布(上)第377章 魯肅死勸孫權第144章 初鬥曹操第247章 途經九江第297章 贈送天子第322章 荊州戰開第384章 衛濤欲西攻第287章 對陣馬騰第210章 劉皇叔第322章 荊州戰開第404章 南蠻攻成都第232章 欲行江南第424章 互攻大營!第23章 初來的震懾第351章 計困司馬懿第120章 公瑾新謀第225章 破襲烏桓第223章 衛濤勸張寧(下)第245章 鬥言第134章 以城換將第8章 初入幷州軍第430章 既生懿何生瑜第406章 孟獲一怒第320章 大敗呂布第216章 斬殺軻比能第270章 郭奉孝遺計分天下(下)第170章 ‘買’來潘璋第154章 欲謀匈奴第69章 洛陽動亂第142章 老奸巨猾陶恭祖第4章 曹操再任議郎第27章 張遼獻策第268章 下鄴城逢紀死第439章 曹洪投降(上)第275章 終開戰第228章 幽州之應第301章 陣前收買第118章 聯軍內訌(上)第361章 俘虜江東軍第294章 渡過渭河第12章 呂布拜父第259章 斬顏良誅文丑(中)第217章 迴歸幽州第214章 血洗烏桓第282章 周公瑾‘二桃殺三士’第5章 洛陽神童第213章 破釜沉舟(下)
第285章 盡掌幽州第43章 袁紹與袁術第32章 匈奴之請第170章 ‘買’來潘璋第373章 決斷第127章 曹操父亡第397章 ‘不得好死’的張鬆第141章 入下邳第282章 周公瑾‘二桃殺三士’第203章 諸葛瑾縱火燒袁軍(上)第18章 人牆與勝利第274章 西涼軍到來第422章 後方安定第20章 倒黴的張遼第279章 長安城下戰三傑第291章 子瑜薦陳羣第360章 巧言戲魯肅第443章 曹操殞第353章 雙方真正的打算第41章 再入洛陽第58章 火攻?第97章 李儒追衛濤第384章 衛濤欲西攻第133章 張寧再至第127章 曹操父亡第43章 袁紹與袁術第194章 連娶三女第185章 袁譚退第246章 鬥孫策!第201章 沮授的缺點第265章 匈奴兇暴第361章 俘虜江東軍第245章 鬥言第130章 疲兵之計第8章 初入幷州軍第368章 華佗妙手第91章 火燒烏桓騎兵第105章 相鬥黑山軍第226章 大破烏桓第93章 董卓入洛陽第166章 欲謀水軍第368章 華佗妙手第394章 張飛暴怒第333章 沙摩柯敗降第141章 入下邳第397章 ‘不得好死’的張鬆第140章 空營計第319章 鬥將第348章 龐統的爲難第326章 爲攻襄陽第158章 勤王密詔第75章 洛陽動亂(中)第164章 天子召見第10章 戰神呂布(上)第377章 魯肅死勸孫權第144章 初鬥曹操第247章 途經九江第297章 贈送天子第322章 荊州戰開第384章 衛濤欲西攻第287章 對陣馬騰第210章 劉皇叔第322章 荊州戰開第404章 南蠻攻成都第232章 欲行江南第424章 互攻大營!第23章 初來的震懾第351章 計困司馬懿第120章 公瑾新謀第225章 破襲烏桓第223章 衛濤勸張寧(下)第245章 鬥言第134章 以城換將第8章 初入幷州軍第430章 既生懿何生瑜第406章 孟獲一怒第320章 大敗呂布第216章 斬殺軻比能第270章 郭奉孝遺計分天下(下)第170章 ‘買’來潘璋第154章 欲謀匈奴第69章 洛陽動亂第142章 老奸巨猾陶恭祖第4章 曹操再任議郎第27章 張遼獻策第268章 下鄴城逢紀死第439章 曹洪投降(上)第275章 終開戰第228章 幽州之應第301章 陣前收買第118章 聯軍內訌(上)第361章 俘虜江東軍第294章 渡過渭河第12章 呂布拜父第259章 斬顏良誅文丑(中)第217章 迴歸幽州第214章 血洗烏桓第282章 周公瑾‘二桃殺三士’第5章 洛陽神童第213章 破釜沉舟(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