六九七章 猛虎搏狼

經由樂成之後,王羽有意的加快了行程,只用了三天,就抵達了易水河南岸的易京城

這裡原本沒有城,但公孫瓚似乎對此地情有獨鍾,前後兩世都築城於此。從地理位置上來看,此地做爲聯通冀、幽二州的樞紐,確實是個要害,此外,公孫瓚說不定也是爲了表達,對當年過易水而刺秦王的那兩位壯士的緬懷之意。

風蕭蕭兮,易水寒,壯士一去兮,不復還。

荊軻傳誦千古的慷慨悲歌,也只有在這易水之畔,眺望遠山曠野,大河奔流才能真正體會到。

看到王羽的旗號後,易京城頓時城門大開,公孫瓚的續絃妻子侯氏,兒子公孫續親自出迎,規格之隆重,把王羽都給嚇了一跳。

“家父不聽叔父忠言,以至中了奸人圈套,性命只在旦夕之間。誠此危急存亡之秋,叔父不計前嫌,親身前來救援,小侄代家父並幽州上下,俱感大德!”

這還是王羽第一次見到公孫續。

公孫瓚的兩個弟弟公孫越和公孫範都是能征善戰之人,但他這個兒子卻完全沒繼承他的勇武,說話、行事都像更像是個書生。而他的幾個弟弟還不如他,都是文不成、武不就之輩,這也是公孫瓚的一樁心病。

在河北大戰後,公孫瓚對王羽的合併計劃並不排斥,其實也與此有關,反正兒子繼承不了自己的事業,何必死撐呢?

公孫續大概也知道老爹的心思,更知道不論幽州大戰的結果如何。公孫軍失去獨立性都已成必然,所以此番出迎。竟是做足了禮數,執下屬禮與王羽相見。

這是個明白人。王羽暗自點頭。做出了判斷。

“賢……侄不必多禮,”王羽並不託大,連忙下馬攙扶,但稱呼到了嘴邊卻打了個結

公孫續年紀不算大,但也已年近三旬,比王羽大了快十歲,冷丁稱呼對方爲賢侄,確實有點違和。但從輩分來說,他和公孫瓚平輩論交。公孫續這麼稱呼倒也沒錯。

難怪老爹很少在公衆場合露面呢,敢情是故意的啊?自己身爲一方諸侯,平輩論交的人太多,要是父子一起出現,很多老爹的同齡人倒要稱呼老爹爲叔父了,確實會搞得很難堪,老爹此舉,竟然也是有深意的。

在心裡感嘆着,王羽攙扶起公孫續。溫言寬慰道:“貴我兩軍本就是一家,何必客氣?莫說伯珪兄當年有大恩於我,就算沒有,同爲漢軍。又豈能不同仇敵愾,坐視友軍遇險?”

“叔叔此行果然是要往居庸解圍麼?”王羽對公孫瓚的夫人所知有限,但看起來。這位侯氏夫人也是懂些兵法的,一句話中。連自己接下來的行程和目的都一併問了。

“敢叫嫂嫂知道,”王羽抱拳施禮。答道:“小弟此行,當由范陽北上,與部將匯合後,儘早殲滅范陽境內殘敵,然後繼續北上,在薊縣與大隊人馬匯合,往居庸城解圍。”

侯氏和公孫續對視一眼,眼神中盡是愁苦神色。

王羽的對策沒問題,如果他不理會范陽的敵軍,直接越境而過,那麼,不但他的後路會受到威脅,說不定易京城都要遭殃。

易京城是公孫瓚苦心經營的堡壘,單是城外的壕溝就有十餘重,戰壕內又堆築有高達五六丈的土丘,丘上築有營壘,可謂堅固非常。

可是,再怎麼堅固的堡壘,都需要人來防守。

公孫瓚出征後,東三郡其他地方,兵力都被抽調一空,處於完全不設防的狀態,連渤海治所南皮、河間治所樂成都不例外,只有易京留下了兩千人左右的戎守部隊,但也多半是老弱病殘

公孫瓚兵敗的消息傳到易京後,城內人心惶惶的,也就是范陽的敵人不知出於何種緣故一直沒能抽身南下,否則只要敵軍過了易水,公孫續也只有帶着繼母、弟弟們逃命的份兒了。

等王羽過境後,偌大的河間郡,就一點防備都沒有了,只要范陽的敵軍派出幾百騎兵,就能把東三郡攪個天翻地覆,試問,不消滅身後的隱患,王羽又怎麼敢繼續北上?

但眼下距公孫瓚兵敗已經有十多天了,說是還在固守待援,但居庸城那種小縣城,又豈能久守?單經和鄒丹的救援雖然令人感動,但敵我實力相差過於懸殊,也沒辦法報多大期望。

青州軍若是遲遲不至,那……

王羽笑笑,又道:“嫂嫂不必憂慮,且不說伯珪兄英勇蓋世,麾下多有善戰之士,不至輕易爲敵所趁。即便有個萬一,胡虜也未必急於對居庸城下手。”

侯氏驚疑問道:“叔叔這話怎麼說?”

“胡人以狼爲圖騰,作戰的風格也和狼羣捕獵很相似。狼在動物中算是很有特色的一種,它沒有獅虎的力量,卻有超越獅虎的兇殘;沒有豺豹的靈巧,卻遠比這兩者團結,懂得協作;沒有熊羆的力量,狡猾起來卻不比狐狸差……”

王羽沒有直接回答問題,而是評述起了胡人和狼的關聯。聽起來全不相干,侯氏愕然之下正要發問,卻被公孫續扯住,轉頭看時,發現這個一直以來有些軟弱的繼子眼中,突然有了不遜於乃父的堅定神色。

將這對母子間的小動作看在眼裡,王羽不動聲色,繼續說道:“狼羣面對獵物,即便是相對弱小的獵物,他們也不會貿然展開全面的進攻,而是反覆的試探、騷擾,直至對手精力、體力不支,露出致命的破綻,這才真正發動……”

“這不是因爲它們兇殘,捕食之前還要逗弄對手,那是貓的習性,這麼做皆是出於生存的考慮。狼羣,在有可能的情況下,更願意用最微小的代價,換取最大的戰果。即便是弱小的對手,反抗起來也有可能讓一隻或幾隻狼受傷,在弱肉強食的草原上,受傷就等於死亡!”

“叔父的意思是……”公孫續眼睛一亮,聽出了王羽的言外之音:“胡人不願意在居庸城與您會戰,現在營造出來的全線進擊只是假象,是真正攻擊前的騷擾和試探?”

“不錯。”王羽發現這位便宜侄子還是很有悟性的:“算計伯珪兄時,他們遵循的也是這樣的規律。先借助劉虞的力量消耗伯珪兄,讓他不斷作戰、分兵,等到勝利來臨前,伯珪兄剛剛鬆懈下來的一刻,發動突襲……誘餌是劉虞。”

“現在,他們的對手換成了本將,採用的還是相同的戰法。他們明明就沒有與本將決一死戰的勇氣,偏偏擺出了圍點打援的架勢,這是爲什麼呢?很簡單,他們想利用伯珪兄,和全線進擊的假象,來調動我軍,妄想牽着本將的鼻子走!”

這一次,不但公孫續等人露出了震驚的神情,連青州衆將也都若有所思起來。

在樂成,諸葛亮指出,王羽有三個選擇。

其中,直驅薊縣與徐晃匯合是最穩妥的,主帥,終究應該處於一個能指揮全局的地方,而不是做爲部將東征西討。

去漂渝津增援是最急切的,漂渝津是屯糧之所,太史慈用兵又過於大膽,而周邊也沒有足夠的援軍可以補漏。王羽親自去坐鎮,一方面帶去了一支有力的援軍,此外還可以壓制太史慈,同樣可以在漂渝津指揮全局,有一舉三得的功效。

只有去范陽是最沒效率的。

范陽的魏延雖然面對着多數敵人,但李樂的援軍已經入境,于禁抵達飛狐道後,也會迅速分兵東進來增援。只要魏延不太過沖動,和優勢敵人決戰,而是以牽制爲主,形勢很快就會得到扭轉。

經由范陽雖然同樣也能到達薊縣,但解決范陽的敵人可能需要很長時間的糾纏,在這種時候,任何一點時間都是無比珍貴的,進兵范陽實在是讓人難以接受的決策。

但諸葛亮已經習慣王羽的作風了,知道這位主公不喜歡走尋常路,說不定又是冒險精神發作,想到范陽去和老對手了卻恩怨,所以只是盡到參謀的職務,列舉了各種可能性,並不多勸。

而呂綺玲是有仗打就行,不會思考太多前因後果,張遼則時時記着自己的身份,在軍議上都很少開口,更別說主動勸諫了。

沒人苦勸,也沒人追問,衆人就這麼帶着疑問來到了易水河畔,最後被侯氏的問題引出了答案,而且還是個事先誰都沒想到的答案。

循着這個思路想想,還真的挺有道理的。

別看胡騎很多,動輒十萬,但他們的戰力不行。

當年在檀石槐的帶領下,鮮卑進入了全盛時期,三部緊緊團結在檀石槐旗下,實力比現在的鮮卑強大得多,但漢軍討伐時,也只是派出了三萬騎兵,就逼得檀石槐使盡渾身解數,又是詐敗,又是誘敵的,最後才艱難取勝。

現在他們雖然打敗了公孫瓚,但對上驃騎軍一樣沒有勝算,至少正面打不行。所以,王羽的推斷很有可能就是事實,胡虜這一次,是要以公孫瓚爲餌,設下另一個圈套。

“他們的最終目的到底是……”

王羽朗笑一聲,道:“不管他們的目的是什麼,我軍都不需理會,只消擺出堂堂之陣,見招拆招便是,這就是……嗯,就是猛虎搏狼之法。”

第98章 萬衆皆歡騰一四零章 能戰方能和九三九章 破敵有良策四六五章 高唐會盟六四七章 直取中宮八五一章 樂在其中八百章 鬥智鬥力二二八章 後院失火六七二章 天下震動第20章 一喝退千軍二八零章 再起風雲五四九章 將門虎女九六四章 窮追猛打六二二章 拂曉朔風悲一零八章 猛虎再添翼一九一章 各有奇謀九七零章 歲不我與第35章 成敗轉頭論二六五章 白馬之殤九五一章 龍戰於野八七二章 曹操的苦惱六九一章 王羽北上八二零章 爐中有寶第25章 世態在人心八八零章 互做試探六四八章 無雙陷陣營二一二章 小天師張寧八一八章 魄力的差距九六五章 強渡黃河二三八章 追風逐火六八九章 事有反常六七五章 無極甄氏六四四章 等着你回來七九五章 禍福難料七三七章 徒勞的伏擊七零八章 戰後餘波第4章 月黑殺人夜七四一章 不滅的傳說六五九章 突城而入二九零章 龍湊之戰五零二章 挑釁與暴怒九四六章 虓虎的奮迅八三一章 花開兩朵第58章 亮劍誰爭鋒七三一章 幽州之殤三七二章 鐵騎突出五二六章 靜中有動第49章 破軍有白馬五三零章 難以揣度八五四章 侯府家宴第7章 一諾千金重三七二章 鐵騎突出第29章 寧枉亦勿縱三五七章 三個條件八二五章 定北諸事五八四章 各有煩惱三五二章 三箭定狂瀾八四二章 決戰之期第70章 英雄誰屬六六五章 兩強之爭一一三章 長街混戰五九五章 送羊入虎口七五三章 蠻橫突擊三三六章 劉岱潰滅二四六章 針鋒相對六九零章 公孫之危七六八章 所謂教化七七八章 任他千般計六五零章 處處針對七一四章 正名之戰六七五章 無極甄氏八四七章 情報系統三三零章 冥冥中聞聲七五八章 一決勝負第48章 陷陣亦無悔九六零章 全面崩潰四九零章 潛入安邑第98章 萬衆皆歡騰二六七章 碧血染黃沙二一七章 獻身衛道五四二章 青州印象八一零章 富貴險中求五五二章 新漢開元一四九章 勢不可擋六零三章 突襲與潛越五三九章 夜宴議政事一九三章 滿紙荒唐事三五三章 弓刀皆稱絕七五九章 力士再現七九一章 輕騎襲擾九五七章 烽煙正濃一五一章 治世之道二二零章 田豐來訪二四五章 生機勃勃三零三章 戰不約期四二五章 身前身後名第55章 禍端起蕭牆四三一章 辯才無雙五六四章 峰迴路轉四七三章 得勢不饒人
第98章 萬衆皆歡騰一四零章 能戰方能和九三九章 破敵有良策四六五章 高唐會盟六四七章 直取中宮八五一章 樂在其中八百章 鬥智鬥力二二八章 後院失火六七二章 天下震動第20章 一喝退千軍二八零章 再起風雲五四九章 將門虎女九六四章 窮追猛打六二二章 拂曉朔風悲一零八章 猛虎再添翼一九一章 各有奇謀九七零章 歲不我與第35章 成敗轉頭論二六五章 白馬之殤九五一章 龍戰於野八七二章 曹操的苦惱六九一章 王羽北上八二零章 爐中有寶第25章 世態在人心八八零章 互做試探六四八章 無雙陷陣營二一二章 小天師張寧八一八章 魄力的差距九六五章 強渡黃河二三八章 追風逐火六八九章 事有反常六七五章 無極甄氏六四四章 等着你回來七九五章 禍福難料七三七章 徒勞的伏擊七零八章 戰後餘波第4章 月黑殺人夜七四一章 不滅的傳說六五九章 突城而入二九零章 龍湊之戰五零二章 挑釁與暴怒九四六章 虓虎的奮迅八三一章 花開兩朵第58章 亮劍誰爭鋒七三一章 幽州之殤三七二章 鐵騎突出五二六章 靜中有動第49章 破軍有白馬五三零章 難以揣度八五四章 侯府家宴第7章 一諾千金重三七二章 鐵騎突出第29章 寧枉亦勿縱三五七章 三個條件八二五章 定北諸事五八四章 各有煩惱三五二章 三箭定狂瀾八四二章 決戰之期第70章 英雄誰屬六六五章 兩強之爭一一三章 長街混戰五九五章 送羊入虎口七五三章 蠻橫突擊三三六章 劉岱潰滅二四六章 針鋒相對六九零章 公孫之危七六八章 所謂教化七七八章 任他千般計六五零章 處處針對七一四章 正名之戰六七五章 無極甄氏八四七章 情報系統三三零章 冥冥中聞聲七五八章 一決勝負第48章 陷陣亦無悔九六零章 全面崩潰四九零章 潛入安邑第98章 萬衆皆歡騰二六七章 碧血染黃沙二一七章 獻身衛道五四二章 青州印象八一零章 富貴險中求五五二章 新漢開元一四九章 勢不可擋六零三章 突襲與潛越五三九章 夜宴議政事一九三章 滿紙荒唐事三五三章 弓刀皆稱絕七五九章 力士再現七九一章 輕騎襲擾九五七章 烽煙正濃一五一章 治世之道二二零章 田豐來訪二四五章 生機勃勃三零三章 戰不約期四二五章 身前身後名第55章 禍端起蕭牆四三一章 辯才無雙五六四章 峰迴路轉四七三章 得勢不饒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