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三六章 劉岱潰滅

如同利刃砍在了豆腐上,兗州軍的側翼被整整齊齊的削去了一大片。

對羽林軍的到來,劉岱是有準備的,在怒火攻心,勒令衆將全力攻山的同時,他依然保留了幾支預備隊,分別在兩翼防備,同時,沿河佈置的防線也保持得很完整。

夜襲部隊的行爲怎麼看怎麼不自然,劉岱沒法不防上一手。

王羽的主力正在與曹操激戰,但戰場距離茌平並不遠,如果王羽打定了主意要聲東擊西,完全可以暗度陳倉,突然出現在大河北岸,趁着劉岱的注意力集中在夜襲部隊身上,渡河奇襲。

另外,王羽和曹操開戰之後,歷城的羽林軍就越境西進,一直在百里外徘徊不去。這支兵馬窺伺在旁,無論是牽制,還是等待時機,準備配合主力渡河,都是重大的威脅,劉岱當然不會視而不見。

劉岱想的不可謂不周全,但入夜後,發生的意外實在太多了。

首先,奇襲部隊出現的方向和攻擊目標,都很成問題。就算自己已經抽空了轄內大部分精銳部隊,可各地還是有留守的郡兵啊,這支敵兵卻是從何而來?

此外,這支敵兵的奇襲既然是以牽制騷擾爲主,那麼發動致命一擊的,就應該是王羽的主力纔對,結果,來的竟然是歷城的兵馬。

青州實行新政後,種種跡象都表明,羽林軍名聲雖響亮,但看起來卻像是被定位成了守禦部隊。從主將於禁的統率風格,也可以得出差不多的結論。

更何況,由於徐州的局勢,以及臧霸的不安分,身負保境安民重任的羽林軍根本就脫不開身。就算真的出境作戰,頂多也只能分兵而來。歷城總共不過四千餘衆,就算全師而來,又豈能奈何得了自己的三萬大軍?

有了這些先入爲主的判斷,當羽林軍猛然出現在面前,並毫不猶豫的發動猛攻時,劉岱心中的驚異也就可想而知了。

當羽林軍的身影在朝陽下出現時,劉岱便失去了所有力氣。等到對方以難以置信的速度狂飆猛進,一路殺到近前。以刀削般整齊的隊列,將正忙於轉身,重整秩序的兗州軍打得毫無還手之力時,劉岱心中直如起了滔天巨浪一般。

羽林軍的戰力,遠比他想象的要強!

出兵的規模。也遠比他想象的要大!

冷兵器時代的戰爭,軍隊的隊列的重要性,遠遠超過後世。排散兵線衝鋒是不可想象的,就算是沒受過訓練的烏合之衆,也知道結成的陣勢越緊密,就越能發揮人數優勢的道理。

用兵家們都知道,只有排成隊列。才能儘可能將軍隊的戰力釋放出來。因此,戰術方面的問題,很大程度上,正是圍繞着如何結陣。如何變陣,如何始終如一的保持陣型這一系列問題展開的。

這是典型知易行難的工作。

紙上談兵簡單,一個沒打過仗的書生,都能駁倒軍中宿將。羽林軍的突襲。就是屬於那種只有紙上談兵,才能發生的事例。

就在昨日。斥候的回報還沒有什麼異常,羽林軍距離茌平雖然不足百里,但依然在安全距離之外。結果,只是過了一個晚上,近萬大軍就殺到眼皮子底下了!

這是何等恐怖的速度?就算沿河前進,在平坦的官道上行走,可以輕裝上陣,但這樣的行軍速度也太誇張了些。要知道,羽林軍是步兵部隊,又不是騎兵!

比行軍速度更恐怖的,是羽林軍的陣列。

陣型很簡單,就是個沒什麼技術含量的方陣,讀過幾天兵書,再在軍中待上幾個月,就可以輕而易舉的擺出來。

讓人震驚的是,對方變陣是在行進間完成的!

出現在視野內的時候,羽林軍列的還是便於行進的長蛇陣,走着走着,一個個兩百人的方陣,就那麼自然而然的結成了。

到了接戰前的一剎那,四十座小方陣構成了一個龐大的方陣,像是開天巨斧一般,從大河的盡頭橫掃而來!

反觀兗州軍這邊,儘管居於守勢,某種程度上算是在以逸待勞,可無論是軍隊的訓練水準,還是指揮官的能力,都遠遠落在下風。

號令倒是沒什麼錯處,但卻偏向於意識流,將領們只是拼命的叫喊着,將整隊、轉向的命令吼出來而已,完全沒考慮到士兵的執行能力,也沒有任何針對性的號令。所以,兗州軍也只能像是沒頭蒼蠅一樣亂作一團,成爲襯托羽林軍精銳的反面教材了。

巨斧般的方陣像是切在了豆腐上似的,隨便一揮舞,就在兗州軍陣上面整整齊齊的切下了一塊。兗州軍就像是狂風中的草叢,全無抗力,吹一陣風,就倒一片,半點偏差都沒有。

即便在廝殺之中,羽林軍的陣列依舊保持的極其嚴整,如林的長矛不停的伸縮攢刺,刺殺的同時,也始終保持着向前進擊的態勢。

刺殺時是要發力的,一邊發力刺殺,一邊向前走,似乎不合常理,但仔細看過就會發現,其實一點都不奇怪,刺殺和前進,是分開進行的。

完成刺殺的,只是前三排的矛戈手,後列的士兵會順着前排留下的空隙繼續前進,再次遇敵後,也舉矛前刺,同時將位置讓給後續者。

這樣的戰法,使得羽林軍的攻擊有着很強的連續性,就像是浪潮一般,一波未平,一波又起,周而復始,始終在向前推進。

在這種極富壓迫性的戰法的攻擊下,本來就被打得措手不及的兗州軍更是暈頭轉向。

想抵抗,散亂的陣型註定了他們只能各自爲戰,又怎麼可能抵擋得住陣列而戰的羽林軍?

壯士斷腕,捨棄正接戰的部隊,拉開距離,以求重整旗鼓,也同樣難以實現。羽林軍的戰法壓迫性太強,一波接一波的,連綿不斷,死死的黏住了兗州軍,根本就沒有拉開距離的空隙。

實際上,若不是兗州軍的隊列太密集,讓處在前鋒位置的士兵無法轉身,只能硬着頭皮迎戰,他們恐怕要潰逃了。

拉開的空間,會瞬間被潰兵填滿,進而成爲衝陣的先鋒。驅敗兵反捲敵陣,這就是兵法中,珠簾倒卷這個戰法的精髓。

除了戰術上的因素之外,地勢也限制了兗州軍調整的餘地。

劉岱選擇的這個位置,向北防禦,是很安全的,倒過來,就不那麼給力了。在一個河灣之地,擠了三萬大軍的結果就是:沒有縱深。

羽林軍自東而來,南面是被奇襲部隊佔領的茌山,北面和西面被大河環繞,只有大河與茌平之間的狹長地帶可以通行。

戰略上沒有縱深,就會四面受敵,很容易被敵人牽制。在戰術上沒有縱深,有再多的兵力,也施展不開。

兗州軍好像成了一大塊糯米,被擠在河灣這個瓦罐之中,被羽林軍這個搗杵持續不斷的錘打着,隨時會變成一塊粘糕,這就是現狀。

“挺住,弟兄們,給我頂住!”

“堅持住,咱們人多,拼人頭也拼死他們了!”

“後面是大河!咱們沒有退路了,背水一戰,只有把敵人打回去,纔有活路!”

兗州衆將意識流的指揮仍然在繼續着,不搞意識流也不行,局勢已經一團糟了。前鋒在羽林軍持續的壓迫之下,開始潰散,循着陣列間的縫隙,潰兵捲入了後陣當中,加劇了後陣的混亂。

到處都是兵,可到底是哪個將領麾下的兵,就很難分辨清楚了,在這種情況下,就算是孫武復生,有沒有本事重整隊列,都是個問題,何況軍中並沒有什麼名將的兗州軍呢?

倒是有熟讀兵書者想到了背水一戰的典故,然而,這個詞雖然時常被提起,但古往今來,真正背水一戰的戰例,一共也不過兩例罷了。打出這兩個戰例的,都是百年難得一見的英雄,楚霸王項羽,軍神韓信。

只有這二位蓋世豪傑,才能化腐朽爲神奇,將背水之戰打成經典。能力不夠的效仿者,只有被打得滿地找牙的份兒。

衆將的努力,並沒有收到成效,他們甚至都來不及檢驗成果,給了他們雪上加霜的一擊的,是茌山上的敵人。

正如齊成所擔憂的那樣,夜襲部隊全是弓箭手,而且都是十里挑一的壯士。他們一點機會都不打算給兗州軍留,配合着羽林軍的推進,他們將手中的強弓拉滿,憑藉着居高臨下之勢,將一波波箭雨送入了兗州軍的軍陣之中。

長弓指向處,無不人仰馬翻,一地哀鴻。

現在的情況就是,劉岱選擇的鐵桶陣,把自己給裝了進去,算是自作孽,不可活的最佳詮釋了。

看看山頂上升起的將旗,再望一眼羽林軍的方陣,劉岱連呻吟的力氣都沒有了。

夜襲的是黃忠,此人擅射,曾經一箭射斷過徐榮的軍旗,帶出來的軍隊擁有爲數衆多的神箭手,確實也沒什麼可奇怪的。

而於禁的攻勢這麼猛,當然也不僅僅是因爲兵精,想保持如此強大的攻勢,充足的兵力也是必要的。羽林軍不是分兵作戰,而是全師而來!

王羽麾下的大將雖多,但事實上獨當一面的只有三位,于禁、黃忠都來了,又佔了先機,自己吃了敗仗,也沒啥可說的,但問題是……

劉岱在心裡惡狠狠的怒吼着:“王羽這個瘋子,爲了打敗自己,他連老巢都不要了嗎?天下間,哪有人是這麼打仗的?”()

三一二章 王羽來了四二八章 權術與公心三八七章 烽火燃不熄九二二章 危險的賭注九零三章 大戰之前九七九章 帝國的遠征九四八章 禍起蕭牆內四四四章 四大軍師二八四章 輿論體系二二八章 後院失火三五一章 谷中激戰五六九章 徐州暗流五零八章 逆轉再逆轉六六一章 亂起亂平九二五章 最終抉擇一零一章 漢帝劉協四八五章 派系與權術九二三章 江東分裂五三五章 找茬與反制一七五章 北海來使四零五章 一口吞下一一一章 威逼利誘六二四章 一日定徐州五五四章 豪情拓疆土第72章 夜探皇城一七九章 奔襲都昌第92章 風火七星壇三二九章 夜襲茌平五七一章 郯城之變八五零章 波瀾漸起第80章 意外連連八三六章 亂世路不平第18章 泰山小霸王八二零章 爐中有寶九三零章 計出更有惑七二八章 救援之議六八四章 運籌千里外一七七章 軍威煊赫五七六章 麻煩上門八七四章 碾壓式陣容三八八章 英雄無悔七二三章 郭嘉策謀六六九章 百萬大軍第45章 溫酒斬華雄六三四章 伯符不服五九七章 求和與契機一五六章 洛陽震怖二八三章 新的戰場五八四章 各有煩惱第58章 亮劍誰爭鋒三五八章 打破僵局第42章 世事皆洞明一二八章 羣雄退避一三七章 善戰者何如四零六章 全面接戰一九六章 大風起兮四七九章 多事之秋四八三章 設立商業司三二三章 化整爲零七五二章 鼓作破陣鳴五五一章 再生變數三零九章 掎角之勢一六四章 傳檄天下七五七章 全線血戰六三四章 伯符不服第37章 寶馬贈英雄一零九章 心照不宣六二零章 無畏之心六六六章 時尚高唐第21章 河畔追賈詡五一八章 深遠影響七零三章 利矛與堅盾三二六章 引狼入室五二七章 再生變數九零一章 五成勝算二一九章 意外連連第20章 一喝退千軍一九一章 各有奇謀八五七章 錦帆甘興霸一一二章 血戰的開啓三八五章 逝者如風七六九章 異想天開八零一章 許攸襲營一六九章 往事秘辛二二一章 青州方略第24章 相識莫恨晚一三六章 超強斥候戰七一五章 詭異襲擊六五六章 異變陡生二四七章 好大一盤棋一四四章 滔天巨浪六九五章 全線被敵五九四章 四面吳歌四七八章 徐州之亂六二二章 拂曉朔風悲四五四章 天命所歸五零二章 挑釁與暴怒二一二章 小天師張寧六一七章 泗水伏擊戰九七六章 文明的復興
三一二章 王羽來了四二八章 權術與公心三八七章 烽火燃不熄九二二章 危險的賭注九零三章 大戰之前九七九章 帝國的遠征九四八章 禍起蕭牆內四四四章 四大軍師二八四章 輿論體系二二八章 後院失火三五一章 谷中激戰五六九章 徐州暗流五零八章 逆轉再逆轉六六一章 亂起亂平九二五章 最終抉擇一零一章 漢帝劉協四八五章 派系與權術九二三章 江東分裂五三五章 找茬與反制一七五章 北海來使四零五章 一口吞下一一一章 威逼利誘六二四章 一日定徐州五五四章 豪情拓疆土第72章 夜探皇城一七九章 奔襲都昌第92章 風火七星壇三二九章 夜襲茌平五七一章 郯城之變八五零章 波瀾漸起第80章 意外連連八三六章 亂世路不平第18章 泰山小霸王八二零章 爐中有寶九三零章 計出更有惑七二八章 救援之議六八四章 運籌千里外一七七章 軍威煊赫五七六章 麻煩上門八七四章 碾壓式陣容三八八章 英雄無悔七二三章 郭嘉策謀六六九章 百萬大軍第45章 溫酒斬華雄六三四章 伯符不服五九七章 求和與契機一五六章 洛陽震怖二八三章 新的戰場五八四章 各有煩惱第58章 亮劍誰爭鋒三五八章 打破僵局第42章 世事皆洞明一二八章 羣雄退避一三七章 善戰者何如四零六章 全面接戰一九六章 大風起兮四七九章 多事之秋四八三章 設立商業司三二三章 化整爲零七五二章 鼓作破陣鳴五五一章 再生變數三零九章 掎角之勢一六四章 傳檄天下七五七章 全線血戰六三四章 伯符不服第37章 寶馬贈英雄一零九章 心照不宣六二零章 無畏之心六六六章 時尚高唐第21章 河畔追賈詡五一八章 深遠影響七零三章 利矛與堅盾三二六章 引狼入室五二七章 再生變數九零一章 五成勝算二一九章 意外連連第20章 一喝退千軍一九一章 各有奇謀八五七章 錦帆甘興霸一一二章 血戰的開啓三八五章 逝者如風七六九章 異想天開八零一章 許攸襲營一六九章 往事秘辛二二一章 青州方略第24章 相識莫恨晚一三六章 超強斥候戰七一五章 詭異襲擊六五六章 異變陡生二四七章 好大一盤棋一四四章 滔天巨浪六九五章 全線被敵五九四章 四面吳歌四七八章 徐州之亂六二二章 拂曉朔風悲四五四章 天命所歸五零二章 挑釁與暴怒二一二章 小天師張寧六一七章 泗水伏擊戰九七六章 文明的復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