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六五章 白馬之殤

二六五章 白馬之殤

?“哈,子龍,虧某還當你是個實在人,現在這一看,你爭功的水平比俺可強多了。”趙雲話音剛落,太史慈就一臉詭笑的湊了上來,臉上的笑容活像是一隻偷到了雞的狐狸。?

“我,我沒有。”趙雲還不太適應和這種憊懶人物相處,急得俊臉泛紅。?

“沒有?你先說你看不懂敵軍陣法的變化,主公問你如何破陣,你倒有了想法,這不是自相矛盾嗎?”?

太史慈先點明他看出的破綻,然後語重心長的說道:“其實啊,有的時候,太主動了反而不美,所謂欲速則不達,當初在北海,我就是一不小心,結果到手的功勞被別人給搶去了,子龍,我一見你就投緣,這才提醒……”?

王羽開始沒阻止,是希望未來的左膀右臂結下點交情,來個惺惺相惜什麼的,加速他的招攬進度。可很快他就發現,換成於禁或者徐晃,倒是差不多,骨子裡帶點不羈的太史慈,和認真細心的趙雲,性格上的差別不是一般的大。?

眼見太史慈越說越沒譜,他不能不出手了,一個脖摟把太史慈的胡言亂語截斷,然後向趙雲笑道:“子龍勿急,子義是與你開玩笑呢。”?

趙雲搖搖頭,一臉歉然的說道:“子義兄的質疑,是有道理的,是我說的不夠明白。”?

“哦?”王羽一怔,手上力道也鬆了,太史慈趁機掙脫出來,像是沒事人似的,笑着確認道:“你是說。即使看不懂陣法的變化,你也有辦法破陣?”?

趙雲看看王羽。又看看太史慈,眼中閃過了一絲亮光。其中蘊含着的情緒很複雜,有驚訝,有疑惑,更多的則是羨慕。?

君臣相得的典故他聽過不少,但類似眼前的情形,他卻從來都沒聽說過。無論立國定鼎的漢高祖,還是中興復起的漢光武,都是人格魅力很高的領袖,在成就大業之前。也素有隨和之名。?

不過,象王羽這樣,和手下大將相處的如親兄弟一般,就太少見了。想起剛去世不久的兄長,趙雲的眼神中又籠上了一絲黯然。?

“兵法有云:夫兵形象水,水之行,避高而趨下;兵之形,避實而擊虛……”?

先是引用了一句孫子兵法,趙雲詳細解釋道:“疑陣。就是將虛實之道具體應用出來的陣法,藉着旗號和陣法的掩護,讓敵人搞不清自己的虛實所在。以爲是破綻的地方,可能是陷阱;以爲是陷阱的地方。可能是兩隊人馬結合的薄弱處;虛實變幻,讓入陣之敵如墜夢中,不知所以……”?

王羽以前也聽過關於疑陣的描述。小說裡通常把這玩意說的神乎其神,彷彿一進去就會頭暈目眩。手足痠軟,沒等動手。就會大敗虧輸一樣。?

實際上,玄襄陣沒那麼誇張,這種陣法厲害之處在於其虛實變幻,讓人找不到攻擊的目標。集中全力打上去,可能會撲個空,然後陷入包圍,也有可能直接撞上最強的一點,碰個頭破血流。?

至於玄襄陣的變化,其實就是虛實變化的規律。?

佈疑陣的目的是讓敵人亂,但自己不能亂,所以,這其中必須要有一定之規。換成一個沒腦子的人指揮,不用敵人來攻,就能把自己的陣型攪成一盤散沙,兵找不到將,將找不到兵,不戰自潰。?

所以,有兩儀、四象,八門金鎖,十面埋伏之分,數字越大的陣法,變化的規律就越複雜,非天資橫溢的名將不能擺設。?

“破陣之法,或發現虛實變幻的規律,循規律破之;或者如當年的項藉一樣,以力破之;還有就是以巧破之。”?

趙雲說的第一種辦法,是最常用,王羽也最熟悉的,即所謂鬥陣,演義小說裡經常出現這種橋段。比如:徐庶破曹仁,孔明困陸遜,說起來,徐庶破曹仁的那個橋段裡,趙雲也是主角之一呢。?

項藉就是項羽,當年的垓下之戰,韓信設下的就是十面埋伏之陣,同時還用四面楚歌的攻心術,亂了楚軍的軍心。可最後,項羽還是帶着二十八騎潰圍而出,這就是所謂以力破陣,任你千般變化,我只一戟斬去!?

所謂以巧破陣,王羽就沒什麼頭緒了,側頭看看太史慈,發現後者也是一臉茫然。?

“陣勢不動的時候,是沒有破綻的,一旦動起來,破綻就會出現。虛實變幻也好,攻守轉換也罷,甚至是由靜及動,就像武藝一樣,舉手投足之間,破綻隨之隱現!”?

“理兒是這個理兒,可做起來就難了吧?”?

太史慈心直口快,當即反駁道:“這些破綻都是隨生隨滅的,戰場上瞬息萬變,哪可能把握住這種細微的破綻啊?就算指揮者能看到,等到命令發出,攻擊部隊就位,那破綻早就消失了,何況,這種小破綻,本也不致命啊?這根本就是紙上談兵麼。”?

“沒試過怎麼知道?”?

這一次,趙雲不肯示弱了,他大聲說道:“如果指揮者有這樣的眼光,又身處戰線最前沿呢?如果指揮的是白馬義從這樣,聚散自如的強軍呢?發現一個兩個的小破綻,並不足以致勝,但反覆攻擊這些小破綻,小傷口就會變成致命傷,就算不能致命,也能破壞敵人的指揮節奏!”?

“說是這麼說,可誰有這樣的本事?那可是戰場,四面八方都是兵荒馬亂的,自保都來不及,誰還有空,有那個判斷力找到敵人的破綻啊?”?

太史慈認真想了想,最後還是搖了搖頭,看看比他更認真的趙雲,笑了:“子龍,莫非你有這種能耐?”?

太史慈這話其實是帶點戲謬的意味,但聽在王羽耳中,卻像是雷鳴電閃一般。轟隆隆的在腦海閃過,驅散了見到趙雲後。一直以來的迷惑,把心裡照得透亮透亮的。?

這種聽起來匪夷所思的能力。放在別人身上,也許不可能,但若是趙子龍……他驚喜交集的看向趙雲,後者卻迴避了他灼熱的目光:“我,我沒試過……”?

“某就說吧?”太史慈聳聳肩,臉上的表情彷彿在說:看吧,我早就知道是這樣了。?

王羽沒空理他,好容易找到的線索,他怎肯輕輕放過?正待措詞追問時。一陣激昂的號角聲突然從前方傳來。?

三人不及再說,都是愕然擡頭,只見前方的煙塵正在向同一方向聚集,號角聲傳來的方向,一杆‘嚴’字將旗迎風招展,不停被揮舞着。?

“秦兄,嚴將軍要做什麼?”王羽看不懂幽州軍的旗語,只能策馬上前,找秦風問詢。?

秦風不假思索的答道:“嚴將軍說。他窺破了敵人的虛實,向主公請令邀戰!”?

“窺破虛實?”王羽微微一怔,剛剛還說起這個話題,莫非嚴綱也是個深藏不露的?他轉頭看看。與跟在身後的二將對視一眼,發現二將都是一臉茫然。?

秦風發現氣氛有些詭異,前後看看。不無擔憂的問道:“君侯,出什麼事了嗎?”?

剛纔的話題太複雜。王羽沒空跟秦風多解釋,追問道:“他要怎麼打?”?

“全軍突擊。一舉破陣。”換在以往,秦風肯定興奮莫名,恨不得也追出去,加入突擊踏陣的隊伍。可現在,王羽的追問卻讓他心頭一陣陣的發慌,一種不祥的預感在心頭盤旋。?

“君侯,這,這到底……”?

“現在沒空說這些,”王羽擺擺手,面如寒冰:“秦兄,你速速去打旗語,告訴伯珪兄,讓他不要急於決戰。玄襄陣強在防禦,我軍大可利用玄襄陣週轉不靈的弱點,旁敲側擊,積累小勝爲大勝!”?

“……諾!”秦風略一遲疑,最終還是對王羽的信任佔了上風,領命去了。?

看着秦風打旗語,王羽的情緒略略平復,但卻也沒有繼續先前話題的心情了。?

前世所知,與眼下的種種跡象,無一不在困擾着他,向他揭開一個殘酷的事實,告訴他,一場悲劇即將要上演,可他卻什麼都做不到。?

這種無能爲力的感覺,讓他很煩躁,恨不得闖入中軍,揪着公孫瓚的脖領,在他耳邊大吼一通;或者衝上前線,把那個不知好歹的嚴綱扯下馬,狠狠的踹扁。?

窺破虛實??

要知道,對手可是沮授!那個河北第一名士!官渡之戰若是由他來指揮,歷史勢必被改寫!面對這樣的對手,嚴綱怎麼可能真的窺破虛實?要知道,玄襄陣的長項就是惑敵!?

不片刻,旗語打完,中軍迴應,表示收到了王羽的意見,卻遲遲沒有進一步的迴應,看起來,公孫瓚也在猶豫。?

“嗚嗚嗚……”前方,號角聲中表現出來的戰意越來越高,旗幟揮舞的也越來越急促。?

“嚴將軍……”秦風的聲音越來越低沉:“他向主公下了軍令狀,不破敵陣,勢不回頭,若是主公不允許,他就單騎突陣,決不辜負幽州軍的榮耀……”?

“混賬!”王羽怒目圓睜,“他要去,就隨他去死,不要拉着別人!秦兄,你速……”?

“咚咚咚咚!”他的話只說了個開頭就被打斷了,中軍處,戰鼓聲震天般響起。鼓樂聲節奏分明,曲調激昂,迴應的,顯然不是王羽的持重之策,而是……?

“是別易水……”秦風的聲音彷彿是在呻吟,燕趙之地,最重勇氣,哪怕是荊軻這樣功敗垂成的勇士,收穫的也唯有敬重。?

別易水,正是戰歌中最激烈的一闕,取的就是壯士一去不回頭的慷慨激昂之意。公孫瓚命人敲響此曲,其意不言自明。?

“別易水……”王羽不是軟弱的人,但此刻,他的視線卻有些模糊,有東西涌入了眼眶,熱熱的,鹹鹹的,擋住了他的視線,讓視線變得模糊不清。?

看不清前方完全集結起來的三千白馬;看不清白馬之上,義從們慷慨昂揚的表情;看不清突擊發動的那一刻,飛揚而起的煙塵。?

只有耳邊的鼓樂聲越發清晰起來。?

別易水?這樂調,這名字,分明就是一曲離殤!?

離殤聲急,肝腸爲催,白馬無雙,一去不回!

三六四章 暴政始與末五二五章 日趨複雜九三一章 終極戰略四八二章 政事繁雜七六二章 借刀殺人四一四章 奪命剪刀六八一章 善惡終有報九三四章 開路有銅錢九百章 馬超對策三一零章 出奇方致勝八二四章 宏偉格局三七七章 子系中山狼四三一章 辯才無雙八五零章 波瀾漸起一六六章 玉石俱焚二零七章 戰歌嘹亮第81章 月夜私會一二六章 仁勇雙全七六五章 大戰之後七九二章 不變應變一五四章 好自爲之三四三章 梟雄是本色二九九章 一發動全局一一三章 長街混戰第54章 謀事貴深遠九六四章 窮追猛打八零二章 不祥的預感第32章 大義是爲名九三八章 可進豈言退八八八章 先見之明六零七章 舊日之約七七零章 孔明的震驚第67章 三英戰呂布三零八章 大戰在即八八二章 墨門再現五零四章 安邑之戰六九八章 亂中有序八九九章 梗陽攻防戰六七八章 分兵與隱憂五零七章 奇計怪招六一六章 都在行險第60章 誰人話忠義一五七章 生子如鵬舉五一六章 神力奮千鈞九七三章 天心難測九五一章 龍戰於野四二六章 招降納叛二七四章 十蕩十決一四二章 第三個弱點八零四章 智勇雙全九一零章 雨戰之密五六四章 峰迴路轉第59章 威勢凌羣雄一一五章 一發動全身第27章 再會呂溫侯三零六章 水落石出三六二章 救星天降五七四章 不謀而合二六七章 碧血染黃沙一七二章 約法三章五三四章 孔明議政五九七章 求和與契機六八一章 善惡終有報三七九章 隔河相對峙一零七章 風起雲涌第24章 相識莫恨晚六七三章 四方雲動二七五章 決勝一着四二九章 強弱之勢二四六章 針鋒相對七二七章 星夜求援五七二章 他是陶恭祖二九零章 龍湊之戰二三一章 故事重提八五一章 樂在其中第12章 契機緣何在七八四章 緩兵之計七五六章 困獸猶鬥一四五章 鳳凰涅盤二四八章 何如輔英主四六三章 名將養成第61章 明槍與暗箭六三九章 忽悠瘸了八四一章 貨幣戰爭一二四章 無心插柳八七四章 碾壓式陣容二八零章 再起風雲八九三章 大亂終起七七六章 何去何從九五三章 輕騎開路四五四章 天命所歸第28章 欲求殺人手五一三章 奇異少年一六九章 往事秘辛五五八章 高調南下三零二章 就是欺負你二二四章 冀州兵鋒五零一章 從林王者一七六章 東萊太史慈一三七章 善戰者何如
三六四章 暴政始與末五二五章 日趨複雜九三一章 終極戰略四八二章 政事繁雜七六二章 借刀殺人四一四章 奪命剪刀六八一章 善惡終有報九三四章 開路有銅錢九百章 馬超對策三一零章 出奇方致勝八二四章 宏偉格局三七七章 子系中山狼四三一章 辯才無雙八五零章 波瀾漸起一六六章 玉石俱焚二零七章 戰歌嘹亮第81章 月夜私會一二六章 仁勇雙全七六五章 大戰之後七九二章 不變應變一五四章 好自爲之三四三章 梟雄是本色二九九章 一發動全局一一三章 長街混戰第54章 謀事貴深遠九六四章 窮追猛打八零二章 不祥的預感第32章 大義是爲名九三八章 可進豈言退八八八章 先見之明六零七章 舊日之約七七零章 孔明的震驚第67章 三英戰呂布三零八章 大戰在即八八二章 墨門再現五零四章 安邑之戰六九八章 亂中有序八九九章 梗陽攻防戰六七八章 分兵與隱憂五零七章 奇計怪招六一六章 都在行險第60章 誰人話忠義一五七章 生子如鵬舉五一六章 神力奮千鈞九七三章 天心難測九五一章 龍戰於野四二六章 招降納叛二七四章 十蕩十決一四二章 第三個弱點八零四章 智勇雙全九一零章 雨戰之密五六四章 峰迴路轉第59章 威勢凌羣雄一一五章 一發動全身第27章 再會呂溫侯三零六章 水落石出三六二章 救星天降五七四章 不謀而合二六七章 碧血染黃沙一七二章 約法三章五三四章 孔明議政五九七章 求和與契機六八一章 善惡終有報三七九章 隔河相對峙一零七章 風起雲涌第24章 相識莫恨晚六七三章 四方雲動二七五章 決勝一着四二九章 強弱之勢二四六章 針鋒相對七二七章 星夜求援五七二章 他是陶恭祖二九零章 龍湊之戰二三一章 故事重提八五一章 樂在其中第12章 契機緣何在七八四章 緩兵之計七五六章 困獸猶鬥一四五章 鳳凰涅盤二四八章 何如輔英主四六三章 名將養成第61章 明槍與暗箭六三九章 忽悠瘸了八四一章 貨幣戰爭一二四章 無心插柳八七四章 碾壓式陣容二八零章 再起風雲八九三章 大亂終起七七六章 何去何從九五三章 輕騎開路四五四章 天命所歸第28章 欲求殺人手五一三章 奇異少年一六九章 往事秘辛五五八章 高調南下三零二章 就是欺負你二二四章 冀州兵鋒五零一章 從林王者一七六章 東萊太史慈一三七章 善戰者何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