六九六章 三裡挑一

六九六章 三裡挑一

“主公,前面就是樂成城了……公孫將軍雖然心高氣傲,但比張燕更有自知之明一些,知道自己在內政方面有所欠缺,故而冀東三郡也是亦步亦趨。兩年下來倒也有了些模樣,但比起咱們青州,終究還是差得遠……”

帶着滿滿的自豪,嚮導盡職的說明着沿途的地理人文,換成其他時間,王羽肯定會聽得津津有味,但現在他卻有些心不在焉。

現在正是離開平原城的第五天,沿途上,王羽已先後接到了魏延、徐晃和太史慈的回報,幽州戰局的急轉直下,說是觸目驚心也不爲過。

公孫瓚太急了,敵人也太過狡猾。

鮮卑三部聯合的事,歷史上應該沒發生過,否則這樣的大事肯定會有記載。歷史上沒發生,很可能和曹操的對外策略有關;現在這件事則很可能和劉虞、許攸的策動有關。

閻柔、鮮于輔這些人,後來都成了曹魏的高官。曹操親征遼東,剿滅了袁尚、袁熙之後,就把北疆留給了這些地方勢力,鮮于輔就是劉虞之後的幽州牧,閻柔是什麼官職,王羽不太記得,但比起劉虞、公孫瓚時代,肯定是隻高不低就對了。

因爲是懷柔政策,所以鮮卑人就感覺不到迫在眉睫的危機,依然沉浸於自相殘殺。而鮮于輔、閻柔等人掌控了實權之後,也得以更深入的參與草原上的爭霸,故而曹魏時代的北疆,沒受到過太嚴重的威脅。

等到後來曹彰成年。出鎮北疆,邊境就更加安穩了。曹操也得以專注與孫、劉兩家爭奪霸權。

現在呢?公孫瓚是有名的強硬派,自己雖然只和外族打過一次交道,但高唐那座得勝山卻早已名震天下了。便是當年的霍去病,手段也未嘗如此狠辣過,封狼居胥的同時,他沒少抓俘虜。

所以,鮮卑人會感到懼怕,採取自保措施也是有情可原。

當然。以鮮卑人的智慧和信息量,很難把握住事情的重點,但許攸可以!此人行走於中原各路諸侯之間,對中原形勢的瞭解,不在任何一家諸侯之下,再加上他從中平年間就練就的陰謀策劃能力和口才,說服頭腦簡單的胡人自然不會太難?

單憑許攸一個。肯定沒有行走於鮮卑各部,串聯勾結的本事,但劉虞在草原上是很有名望的。年年送錢送糧,還幫忙壓制了公孫瓚這頭惡虎,如果這樣還得不到鮮卑人的友誼,那鮮卑人也就不能算作是人了。

王羽嘆了口氣。某種程度上,倒是自己幫了許攸的忙。

他倒不會因此而懊惱,幽州問題遲早要解決,宜早不宜遲,拖着反而夜長夢多。至於被敵人利用什麼的,那也是無法可想。

戰爭的最大特點和魅力。就是過程中充滿了不確定性,即便是兵聖他老人家,也從未留下隻言片語,教後人如何完全把戰局掌控在自己手中,因爲那是完全不可能實現的一件事。

拿這場幽州之戰來說,自己也沒想到趙雲、魏延在中山打的那麼順手,同樣也控制不了公孫瓚的情緒,只能看着他一頭衝進了陷阱。

現在的問題不是總結經驗教訓,而是如何解決難題。

目前的形勢是這樣的:公孫瓚在居庸城戰敗,卻沒有全軍覆滅,公孫瓚在激戰中受了重傷,在殘軍的護持下,避入居庸城堅守待援。

一部分突圍求援的騎兵,將居庸城的消息傳遞給了薊縣的單經和涿縣的鄒丹,二人集中了手上不多的兵馬,一邊向青州軍求援,一邊義無反顧的踏上了救援之路。

以兩千多騎兵,七千左右的步卒,向剛取得一場大捷的十萬胡騎發動進攻,可謂以卵擊石。但無論是私心很重的單經,還是鄒丹,都沒有絲毫的猶豫,二軍在昌平會師後,壓根沒等徐晃的回信,直接就北上了。

很顯然,魏延的勸說失敗了,不但失敗,而且還令得鄒、單二將意識到,青州軍不可能跟他們一樣,不顧一切的救援公孫瓚,所以二將才走得這麼幹脆。

他們離開昌平時的心情,想必也不是對勝利的憧憬,而是懷着和老兄弟們死在一起的決心吧?

徐晃的應對中規中矩,他分兵四路,遣關平的三千軍進駐泉州,協防漂渝津,同時也可以有效防止東面的敵人潛越東路防線,攻入冀州。

胡才率三千兵留守雍奴城,保護漂渝津往薊縣的糧道,同時作爲關平的後備軍;李樂率兩千軍西進范陽,與魏延匯合,壓制麴義和范陽地方勢力;自己則率領主力部隊進駐薊縣,兼顧各條戰線的安全,根據戰局的進展,採取必要行動。

沒有奇謀,也不需要奇謀,這個時候就是要求穩,無論如何,陣腳不能亂,這就是所謂的大將之風。

相對而言,魏延和太史慈就顯得有些激進了。

早在與李樂匯合之前,魏延已經將矛頭對準了涿縣。

麴義也是一員上將,鄒丹圍城,魏延窺伺在旁,他自然不敢輕動,但鄒丹一走,他若是還意識不到戰局有變,採取果斷行動,那他也不過是個只會紅着眼拼命的庸才罷了。

魏延的計劃,就是預測麴義的動向,然後在他的必經之路上設伏,待其經過時,全軍暴起突襲。

計劃不能算差,但不確定性太高,一旦預測不準,或者被麴義窺破,加以利用,魏延的處境就很危險了。情報顯示,幽州雜胡領袖之一的齊周,在薊縣之戰後,率餘部進入了范陽境內。

王羽沒聽過這個人的名字,但既然能和鮮于輔、閻柔並列,勢力肯定不容小覷,一旦齊周和麴義合流。那魏延即便伏擊成功,恐怕也無法扭轉強弱之勢。反而會把自己送入仙境。

但魏延還不是最危險的,最冒險的是太史慈。

東路是否會有警訊,現在還不確定,所以徐晃統共只部署了六千兵馬在東線。王羽估計,徐晃應該是覺得右北平還有田楷擋着,就算擋不住,至少也能傳個消息過來,到時候再做調整也來得及。

徐晃的處置毋庸置疑。

現在幽州戰線全線告急。處處捉襟見肘,兵力要保持機動纔是最安全的,構築防線,處處被動防禦,只會徹底將主動權拱手相讓。

不過,王羽覺得,以胡虜和許攸聯合之後的狡猾。烏丸若來,也不太可能擺明車馬的來,應該提前做好最壞的打算。

太史慈似乎也是這麼想的,所以,他把漂渝津的防務丟給了副手李斌,自己帶着五百海軍揚帆東進。準備狙擊東來的烏丸大軍。

王羽揉揉眉心,搞不好啊,這又是一場幾百對幾萬的懸殊戰鬥,這個太史子義,怎麼就不能讓人省點心呢?

王羽皺眉苦思的時候。諸葛亮這個參謀也沒閒着,他一面拿着輿圖仔細研究。將戰局和地理狀況一一對應上,一面向幾個嚮導請教,避免紙上談兵。嚮導有關樂成的介紹,倒有大半是說給他聽的。

遠遠已經望見了樂成城的棱廓,諸葛亮終於理出了頭緒,提醒道:“主公,到了樂成,就必須要決定前進方向了,是沿着清漳水東北而進,去支援漂渝津?還是沿着沠水繼續北上,去范陽支援文長將軍?亦或走滹沱河路線,去薊縣主持大局?”

這是個很艱難,也很重要的選擇,三路都有必須要去的理由。

魏延和太史慈不用說,他們面對的敵人都很強,自身的兵力卻很有限,徐晃那裡看似安全,其實也挺危險的。

一方面徐晃要決定在什麼時間,以怎樣的規模支援同僚的分戰場,另一方面,他還隨時有可能直面乘勝而來的十萬胡騎。把這麼重大的決策交付在部將手中,這也是一種風險。

“不等羽林軍和疾風騎兵的回報再決定?”王羽還在思考,未及答話,呂綺玲心直口快,插嘴問道。

王羽搖搖頭:“子龍出關後,一直行蹤飄忽,現在具體在什麼位置都很難講,給他下指令,還不如指望他自行判斷呢。其實,我現在倒是希望信使找不到他,如果能被信使找到,他的處境恐怕也很危險了。”

不像他這支親衛,趙雲的輕騎機動力超強,就算明知他的行軍路線,信使都未必追得上,更別說在兵荒馬亂的代郡了。所以,王羽給趙雲的命令是最模糊的,甚至可以說,那不是命令,只是提供了軍情分析供對方參考而已。

呂綺玲回頭看看自己的隊伍,倒也理解。

名義上都是騎兵,但以烈火爲名的親衛重騎行軍速度並不很快,因爲這是一支武裝程度極高的重裝騎兵。

別看表面上只有一千五百人,但隨行的扈從卻足有兩三倍於此!換乘的戰馬,馱馬,再加上馬伕,上路後呂綺玲才發現,這支一千五百人的小軍,實際規模卻已經超過了五千人的雷霆軍,遠遠看着行軍的隊列,說是一萬兵也有人信。

所以,風火騎兵的行軍速度,特別是戰略行進速度,其實是差了好幾倍的。信使能準確找上王羽,找趙雲卻是千難萬難。

“那羽林軍呢?”想了想,她又問道。

“文則啊,”王羽呼出一口氣,形成了一條長且粗的白霧,看着白霧漸漸消散,他的思路也開始清洗起來:“只要有命令,文則肯定能執行得完美無缺,他那邊不用擔心……”

說着,他一欠身,在諸葛亮手上的輿圖上指了指:“我決定,咱們就走這條路!”

“這條?”看着王羽指點的地方,諸葛亮等人都吃了一驚,這個選擇,着實有些不靠譜啊。

七六三章 大舉追擊二五二章 北行路上八六四章 風起荊襄九三二章 陳到的請求三六零章 誘敵深入一五五章 軍心盡收九三零章 計出更有惑二五一章 虛晃一槍四五三章 欲靜風不止五四二章 青州印象三八八章 英雄無悔三九三章 善泳者溺五零二章 挑釁與暴怒六九五章 全線被敵八三九章 步步驚心七七五章 兩個消息七八三章 拍案驚奇一九五章 計從何出二五四章 狹路相逢八三六章 亂世路不平二二零章 田豐來訪六五八章 當機立斷九二五章 最終抉擇八四三章 班師會雙雄第62章 富貴險中求八五五章 猛虎再添翼一八五章 運氣惹的禍六七四章 窮的只有糧八二九章 事難兼顧三六五章 太史慈之謀二九三章 徐晃戰麴義三一八章 局外局內八七八章 各掀底牌第24章 相識莫恨晚九零六章 龍山會戰四一三章 誰的逆襲七九四章 泰山崩色不變五一八章 深遠影響二三二章 順水推舟三六二章 救星天降九零三章 大戰之前七二七章 星夜求援九三九章 破敵有良策五三八章 一併解決九三六章 白陘奪口戰七四零章 血債血償三四零章 疾風蕭蕭鳴四四八章 青州陰符五六八章 幕前幕後三六一章 清河劫難九七三章 天心難測七四五章 長久之策八五四章 侯府家宴九五八章 致命一擊第55章 禍端起蕭牆九零一章 五成勝算一一八章 潛入金墉城一二三章 最強的對手九五五章 箭嵐破甲一八九章 黃巾大聯盟一三零章 誰是大英雄四七七章 高唐得勝山七六零章 生死若等閒九零三章 大戰之前三零一章 空圍城計第44章 連環計中計四六零章 社會大分工六九一章 王羽北上八五一章 樂在其中五五九章 當面打臉五七三章 扮豬吃虎四一七章 摧枯拉朽二五七章 戰耶退耶五零九章 奇蹟再現七七七章 乘勝追擊二三五章 正面強攻六七八章 分兵與隱憂一八六章 俊傑何其多七九九章 最新動向七九一章 輕騎襲擾五二二章 一紙勝萬言五五七章 喜得麟兒第32章 大義是爲名三七零章 全面發動九四一章 千軍如席捲九四九章 殘兵血戰四九二章 人去傳說在一三一章 荊襄震動九六六章 搶灘登陸戰八六四章 風起荊襄二零一章 王羽的殺招五一一章 無名英雄第43章 人皆有所長一二九章 豈不憚艱險二四四章 夫唱婦隨二四三章 誰家奇女子四七八章 徐州之亂一七二章 約法三章二九七章 相交貴相知第3章 偏向虎山行
七六三章 大舉追擊二五二章 北行路上八六四章 風起荊襄九三二章 陳到的請求三六零章 誘敵深入一五五章 軍心盡收九三零章 計出更有惑二五一章 虛晃一槍四五三章 欲靜風不止五四二章 青州印象三八八章 英雄無悔三九三章 善泳者溺五零二章 挑釁與暴怒六九五章 全線被敵八三九章 步步驚心七七五章 兩個消息七八三章 拍案驚奇一九五章 計從何出二五四章 狹路相逢八三六章 亂世路不平二二零章 田豐來訪六五八章 當機立斷九二五章 最終抉擇八四三章 班師會雙雄第62章 富貴險中求八五五章 猛虎再添翼一八五章 運氣惹的禍六七四章 窮的只有糧八二九章 事難兼顧三六五章 太史慈之謀二九三章 徐晃戰麴義三一八章 局外局內八七八章 各掀底牌第24章 相識莫恨晚九零六章 龍山會戰四一三章 誰的逆襲七九四章 泰山崩色不變五一八章 深遠影響二三二章 順水推舟三六二章 救星天降九零三章 大戰之前七二七章 星夜求援九三九章 破敵有良策五三八章 一併解決九三六章 白陘奪口戰七四零章 血債血償三四零章 疾風蕭蕭鳴四四八章 青州陰符五六八章 幕前幕後三六一章 清河劫難九七三章 天心難測七四五章 長久之策八五四章 侯府家宴九五八章 致命一擊第55章 禍端起蕭牆九零一章 五成勝算一一八章 潛入金墉城一二三章 最強的對手九五五章 箭嵐破甲一八九章 黃巾大聯盟一三零章 誰是大英雄四七七章 高唐得勝山七六零章 生死若等閒九零三章 大戰之前三零一章 空圍城計第44章 連環計中計四六零章 社會大分工六九一章 王羽北上八五一章 樂在其中五五九章 當面打臉五七三章 扮豬吃虎四一七章 摧枯拉朽二五七章 戰耶退耶五零九章 奇蹟再現七七七章 乘勝追擊二三五章 正面強攻六七八章 分兵與隱憂一八六章 俊傑何其多七九九章 最新動向七九一章 輕騎襲擾五二二章 一紙勝萬言五五七章 喜得麟兒第32章 大義是爲名三七零章 全面發動九四一章 千軍如席捲九四九章 殘兵血戰四九二章 人去傳說在一三一章 荊襄震動九六六章 搶灘登陸戰八六四章 風起荊襄二零一章 王羽的殺招五一一章 無名英雄第43章 人皆有所長一二九章 豈不憚艱險二四四章 夫唱婦隨二四三章 誰家奇女子四七八章 徐州之亂一七二章 約法三章二九七章 相交貴相知第3章 偏向虎山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