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71章 兵分三路

震怖過後,陶謙又勸了幾句,他當然勸不動拿定了主意的王羽,反倒漸漸被王羽給說服了,最後,老人只能悵然離去,心裡卻不無期盼。

若是奇蹟再現,那大漢朝就真的有起死回生的希望了,當然,這很難,無論是前因,還是後果。

望着老陶謙有些蹣跚的背影,王羽思潮起伏。

當日初臨貴境,一切都有種夢幻般不真實的感覺,眼前的時代跟他一點關係都沒有,他可以盡情享受爭戰的快樂,規劃着爭雄天下的大計。

就像是在玩一款模擬度極高的遊戲,沒錯,就是三國遊戲。

戰鬥,勝利,再戰鬥,似乎被初穿越時的氣氛所感染,兩個月來,他一刻不停的重複着相似的過程,並享受着這過程中的快樂。

然而,隨着與呂布、公孫瓚、陶謙等人頻繁接觸,感受到了這些人隱藏在戲劇化臉譜後的那一面時,這個世界突然變得有血有肉起來。

於是,一個重大的問題就浮現在他心頭——

洛陽!

火燒洛陽,在遊戲或小說裡,只是個過場,代表着西涼軍走向覆滅,同時,諸侯們徹底撕下溫情脈脈的面具,開始互相攻伐。

這件事,是漢朝徹底沒落,亂世正式到來的標誌!

但隱藏在表面之下的,卻是幾十萬人的辛酸血淚!

正如陶謙所說,西涼軍殘暴成性,鋪在強行遷都的道路下,作爲奠基的,只能是無數的屍體;大河之畔,也許會多出一條並行的河流,那是衆多無辜者的鮮血匯聚而成。

這不是王羽的責任,而是歷史的慣性,無數人有意或無意推動下,必然會發生的事。

不過,王羽覺得,既然自己來了,總是要做點什麼才行。

移兵南陽的策略,可以穩固搖搖欲墜的聯盟,讓董卓不敢大搖大擺的強遷,但僅此而已。從滎陽移兵南陽,距離其實不算太遠,可帶着輜重的大隊人馬走起來,卻遠沒有想象中那麼快。

王羽定計時,沒考慮到這一點,穿越以來,他行軍時,都是跟着騎兵一起行進的,運輜重之類的雜務,都甩手給了方悅這個老軍伍,半點都沒操心。

他覺得繞行幾百裡去南陽,是很簡單的事,但切實瞭解過才知道,這幾百裡恐怕要走上一個多月。

還是遊戲心態在作祟啊!

說到底,自己雖然有軍事素養,但那些知識都是後世的,能與這個時代接軌的相當有限。

計劃已經提上了日程,想改是來不及了,不改的話,王羽也不可能孤軍攻打洛陽,用全軍將士的生命去冒險,用另一場慘禍去阻止一場慘禍是不科學的。

他決定潛入洛陽,試着從內部顛覆西涼軍這座堡壘。

若能成功,不但拯救洛陽,自己的好處也是多多;事不可爲也不會勉強,到南陽與大隊人馬匯合,提兵再戰就是了。

深層次的理由不好向陶謙解釋,不過單是表面那些,已經很有說服力了,反正這種事他不是第一次做,一回生二回熟,有什麼不可以呢?

一夜無話。

第二天一早開始,王羽就不得閒了,首先他要接收那兩千丹陽兵。

漢朝軍制,五部爲一營,營官一般是將軍或校尉,陶謙這兩千兵雖然是新募不久,但規矩卻定的很仔細,軍制也很嚴明。

老頭雖然總是自稱昏庸沒本事,但從這些細節上看來,王羽很確定,陶謙的能力遠在他自己說的,或是小說裡寫的之上。

統軍的校尉長得胖胖的,一團和氣,全不像個軍官,更像是個商人,看到此人,王羽甚至想念起了賈詡。

因爲擔心袁術的破壞力,王羽把賈詡留在了酸棗,雖然胖子一向出工不出力,但關鍵時刻,多少也能發揮點作用。

這校尉的名字也很奇葩,居然叫宮傲天,聽到此人報名,王羽很是驚訝了一番,甚至有些懷疑,對方會不會也是個穿越者?否則的話,怎麼會起個這麼欠揍的名字?

“鵬舉將軍,屬下……哦,末將身上有什麼不對嗎?”被王羽用看賊似的目光盯着,宮校尉臉上的笑容有些僵硬。

王羽冷不丁問道:“宮校尉,你以前是做什麼的?”

“啊?”宮傲天愣了一下,然後有些不好意思的笑道:“以前啊,就是做些小買賣什麼的……”

“什麼買賣?”王羽追問。

宮傲天被王羽問得頭皮發緊,不過回答的倒是很流利:“布匹,絲綢,油蠟,生漆……”

開始,王羽有點懷疑對方是穿越者,所以追問了幾句,不過說了幾句,他敏銳的發現,對方似乎隱瞞了什麼。這個人本身雖然沒什麼,但其位置很重要,要是有不妥,自己對陶謙的判斷很可能也有問題。

宮傲天確實隱瞞了些事情,本想含糊過去,但王羽的逼視那裡是那麼容易含糊的?他受逼不過,左右看看,低聲道:“屬下年輕時不懂事,受不得窮,聽人說販鹽利厚,所以……陶使君這次整軍,想找個擅長與人打交道,圓滑一點的人統軍,於是我就……”

……原來是個鹽販子。

王羽明白對方爲什麼吱唔搪塞了,經商已經有些上不得檯面了,何況他還是個走私的。鹽鐵專營,權力收歸朝廷,似乎就是從漢朝開始的,記得還有本很有名的鹽鐵論,就是成書於西漢。

微一思索,王羽也對陶謙的良苦用心有了更深的體會。

老陶沒騙人,他帶這兩千兵馬來,本就是打算送人的。原本他屬意的目標是當朝名將朱雋,也不知是還沒接洽上,還是發現自己更好,總之,老陶改變了主意。

用個出身不咋地,又擅長與人打交道的鹽販子當營官,顯然是爲了方便權力交接。這校尉有眼色,識風色,就算作惡頂多也就是貪污點軍餉,對自己接收兵權構不成任何威脅。

正如王羽所料,接收很順利。

三國時代,軍閥們打的是內戰,尤其是亂世剛開的時候,除了黃巾軍和胡虜之外,其他各家都談不上有什麼刻骨銘心的仇恨,普通兵卒更是隻把當兵作爲一種職業。

丹陽兵善戰,名聞天下,到丹陽募兵的諸侯多得是,陶謙只是佔了近水樓臺的便宜,更出名一點。其他諸侯的麾下,也多有丹陽勁卒,比如孫堅的老班底,也是從丹陽招的,曹操手下的猛將夏侯惇,眼下也在丹陽呢。

對於換個主家,丹陽兵一點意見都沒有,他們見識過王羽的勇武,當兵吃糧到哪兒都一樣,不過跟着個戰無不勝的主將,顯然比跟隨個孬種強。

於是,陶謙帶着王羽去兵營宣佈消息時,迴應的只有熱烈的歡呼聲。

老陶謙笑的欣慰,觀禮的公孫瓚也是微笑頷首,馬上面臨下崗危機的宮校尉,也沒什麼不滿。

反正宮某人對上陣廝殺也沒興趣,倒是王羽委任給他的新軍職跟對胃口,還有比軍務官這個職務更適合他這個鹽販子的嗎?

皆大歡喜,整個虎牢關,唯一對此感到不爽的,也只有劉備了。

他羨慕壞了,卻無可奈何。且不說陶謙能不能看得上他,就算真的撞了大運,他也養不起這麼多兵。

和郡兵不一樣,丹陽兵是招募來的,和王羽的泰山兵是一個性質的,不光要吃糧,還要拿軍餉,而且還是厚餉!沒點家底,是不可能保有這支兵馬的。

王羽有錢,就算不考慮王家的身家,他從河內帶來的錢也足夠造就一個諸侯了,要不是他捲走了這麼一大筆錢糧,袁紹也未必那麼快翻臉,翻的還那麼堅決!

再過幾日,王匡也趕來匯合了,隨行的還有意氣風發的袁術,以及滿面春風的孔伷。

不知是脾性相投,還是得償所願後心情大好,孔伷和袁術相處的竟然相當融洽,見到王羽、公孫瓚等人的時候,他居然還點了點頭,不但沒說什麼刻薄話,而很是勉勵誇獎了王羽幾句。

儘管他的語氣高高在上,讓人聽起來不怎麼舒服,可若是考慮到他在酸棗的言行,王羽深信,這已經是孔刺史高度讚譽的表現了,再奢求,就是自己不知足了。

對袁術、孔伷,打個招呼就好了,于禁、賈詡這些心腹的到來,纔是王羽最關注的。稍微安頓了一下之後,他將交接關隘等瑣事交給公孫瓚陶謙,自己召集了一衆心腹進行秘議。

“主公,這太冒險了吧?今時不比往日,您沒必要……”

王羽的計劃總是這麼驚人,這一次,連沉穩的于禁都禁不住直接出言反對,本來性子就急的方悅,更是一蹦老高,要不是王羽及時捂住了他的嘴,說不定他直接就給嚷嚷出去了。

還能安坐在原處的,只有賈詡這個老狐狸了。可饒是他穩坐泰山,眼中一閃而過的精光,還是暴露了他內心的震撼。

“其中利弊,我已經反覆衡量過,決斷既下,諸位就不要就此事必要性發表意見了。”王羽沒心思解釋這些,想實現非常之目標,自然得冒不尋常的風險,沒風險哪來的收益?

于禁不說話了,他的作風就是這樣,執行命令是首要,除非是顯而易見的亂命,他纔會發表反對意見。不過,在王羽身上,不合理的事太多,他一時也分不清什麼是亂命了。

賈詡當然更沒有提異議的習慣,除非涉及到他自身的安危,否則他就不會做這種得罪領導的事兒。歷史上他投靠了曹魏之後,就是這麼做的。

在最初的震驚過後,胖子陷入了深思,看了他的神情,王羽也是心存疑惑,不知道這老狐狸到底能猜出些什麼。

方悅倒是有心阻止,可兩個更有本事的人都不說話,他也是孤掌難鳴,他乾脆提議道:“既然這樣,主公,您不能孤身犯險,總得有人接應打下手纔好,俺跟您一起去!”

這提議很有方悅的作風,但王羽卻想都不想就否決了:“人手是要帶的,不過無忌你不行。”

“憑啥?”方悅急了,嚷嚷道:“憑啥俺不行?比武藝,俺雖然不如那個紅臉和黑臉的,但那倆又不是咱們自己人?他們都聽那個白臉的,那白臉的說話雖然和和氣氣的,但肚子裡的彎彎繞繞多着呢,一看就不是好人!”

王羽被他鬧得一愣。

這段時間借重關張之力太多,卻有點忽略手下的情緒了,不過也沒辦法,方悅的武藝雖然還不錯,但對上呂布、顏良這幫猛人,那就不夠看了,不借助關張之力還真不行。

倒是從方悅對劉備的看法中,王羽有所領悟,當今之世,劉備那套固然不大行得通,至少目前是這樣,亂世,還是有勇力的人,更受敬重。

自己的計劃又多了一個必要的理由。

王羽溫言道:“方將軍,這次移兵南陽,郡兵也是要跟着的,你不在怎麼行?”

“不是有文則麼?”方悅一指于禁,“文則練兵的本事,比俺強太多了,有他在,哪裡還用得着俺?俺還是跟在您身邊護衛的好。”

“文則另有任務。”王羽之所以敢放心離開,就是因爲有于禁。

想把丹陽兵、投靠自己的郡兵,再加上泰山兵三方徹底凝聚成一股力量,自然非於禁這個練兵高手不可。而於禁的經驗尚少,三千人恐怕已經是極限,再加上數千郡兵的話,就太麻煩了,還是把郡兵當輔兵用好了。

“我帶的人不會太多,二十個左右就行,就從……”

賈詡突然插了一句:“將軍,不如您從泰山兵和郡兵中各選十人吧。”

“哦?”王羽本來是想全從郡兵中選人的,泰山兵說話有口音,很容易被識破。

賈詡微微一笑:“十人在明,十人在暗,也好呼應,至於口音什麼的,將軍,您救了那五位的命,執金吾更與您有親緣關係,應該是很可靠的,利用他們做掩護,比您孤身潛入穩妥得多。”

“唔。”王羽眼睛一亮,“不是先生提醒,羽幾乎忘了,那五位正在關中,正好……文和先生,你果然是我的子房啊。”

“談不上,談不上,將軍虎膽高略,圖謀之深遠,詡甘拜下風,哪敢以智謀自居?”賈詡嘴角一動,露出了一個意味深長的笑容。

“總是瞞不過先生。”王羽指指賈詡,心中極是驚歎:這老狐狸越來越妖了,自己想了這麼久的計劃,這麼匪夷所思的目的,居然被他一眼就看破了。

不過,這樣也好,反正已經是自己的人了,跑也跑不掉,越要越好!自己應該慶幸纔對,如果不是陰差陽錯的把賈詡弄到身邊了,換成他在敵人一方,那是多麼可怕的一件事啊!

王羽撫掌笑道:“文和先生不要太謙了,所謂能者多勞,本來羽還發愁如何瞞過父親,現在看來,有先生在,羽無憂矣。”

說罷,不再搭理一臉苦色的胖子,王羽昂然起身,重重一揮手:“就這麼說定了,待明日交接完畢,便兵分三路,即刻啓程!”

“喏!”

第5章 世事總無常六一八章 猛將對猛將三五四章 宜在速決八七四章 碾壓式陣容八四二章 決戰之期第75章 順風順水五九九章 巧收諸葛九五八章 致命一擊五三九章 夜宴議政事八三五章 好人不長命第84章 再連一環一六七章 史無前例五四六章 政通人和第6章 事了拂衣去八七二章 曹操的苦惱四九八章 武裝大遊行第95章 黃巾力士八二四章 宏偉格局六二六章 孫策的挑戰七五五章 如牆而進七三一章 幽州之殤二五五章 奪橋先鋒戰一三五章 天下矚目一九一章 各有奇謀五零九章 奇蹟再現二九四章 催鋒破陣三四零章 疾風蕭蕭鳴三零六章 水落石出七三四章 馬蹄樑慘案一零八章 猛虎再添翼八二七章 妙筆陳琳八五五章 猛虎再添翼一三六章 超強斥候戰七九零章 不甘寂寞八八九章 淮南軍潰滅九三六章 白陘奪口戰三零五章 戰守兩難五一四章 孟津之變二六四章 陣曰玄襄二四八章 何如輔英主四五七章 繁忙除夕夜七一五章 詭異襲擊四四一章 難忍之痛八七一章 風形水勢一八四章 名聲劇振五七八章 兩路夾擊四五一章 兗州刺史七八六章 尋根究底三二五章 草莽英雄七四二章 趙雲的思考五六四章 峰迴路轉六三八章 煽動與圖謀二六六章 先登對白馬五五一章 再生變數二五四章 狹路相逢六四五章 不正當關係第39章 雄關名虎牢二零八章 曲終殺機現八二八章 陳琳獻策七七零章 孔明的震驚四二二章 戰後關係八四三章 班師會雙雄二九六章 全面戰爭二三二章 順水推舟七一八章 疾風出塞一三一章 荊襄震動八三六章 亂世路不平九四零章 煙攻如天助七八三章 拍案驚奇六三八章 煽動與圖謀三五三章 弓刀皆稱絕三零四章 更有一山高七三八章 趙雲用謀七九五章 禍福難料八六六章 初戰告捷四一八章 樹倒猢猻散八六零章 一箭定千軍三七二章 鐵騎突出一零三章 臨別贈禮五六三章 無知者無畏七二二章 三方競速八六七章 敲山震虎八一九章 態度的轉變第89章 請命攻衛九六四章 窮追猛打九四零章 煙攻如天助七四三章 漢道乃昌八二六章 時代的湍流二九六章 全面戰爭四四七章 驃騎名錄六一三章 一語服羣儒六七七章 欲建奇功八三九章 步步驚心六五一章 陰謀浮現二二零章 田豐來訪六零八章 錯綜複雜一四三章 故技重施一零二章 第一名將三一三章 迎而戰之第80章 意外連連
第5章 世事總無常六一八章 猛將對猛將三五四章 宜在速決八七四章 碾壓式陣容八四二章 決戰之期第75章 順風順水五九九章 巧收諸葛九五八章 致命一擊五三九章 夜宴議政事八三五章 好人不長命第84章 再連一環一六七章 史無前例五四六章 政通人和第6章 事了拂衣去八七二章 曹操的苦惱四九八章 武裝大遊行第95章 黃巾力士八二四章 宏偉格局六二六章 孫策的挑戰七五五章 如牆而進七三一章 幽州之殤二五五章 奪橋先鋒戰一三五章 天下矚目一九一章 各有奇謀五零九章 奇蹟再現二九四章 催鋒破陣三四零章 疾風蕭蕭鳴三零六章 水落石出七三四章 馬蹄樑慘案一零八章 猛虎再添翼八二七章 妙筆陳琳八五五章 猛虎再添翼一三六章 超強斥候戰七九零章 不甘寂寞八八九章 淮南軍潰滅九三六章 白陘奪口戰三零五章 戰守兩難五一四章 孟津之變二六四章 陣曰玄襄二四八章 何如輔英主四五七章 繁忙除夕夜七一五章 詭異襲擊四四一章 難忍之痛八七一章 風形水勢一八四章 名聲劇振五七八章 兩路夾擊四五一章 兗州刺史七八六章 尋根究底三二五章 草莽英雄七四二章 趙雲的思考五六四章 峰迴路轉六三八章 煽動與圖謀二六六章 先登對白馬五五一章 再生變數二五四章 狹路相逢六四五章 不正當關係第39章 雄關名虎牢二零八章 曲終殺機現八二八章 陳琳獻策七七零章 孔明的震驚四二二章 戰後關係八四三章 班師會雙雄二九六章 全面戰爭二三二章 順水推舟七一八章 疾風出塞一三一章 荊襄震動八三六章 亂世路不平九四零章 煙攻如天助七八三章 拍案驚奇六三八章 煽動與圖謀三五三章 弓刀皆稱絕三零四章 更有一山高七三八章 趙雲用謀七九五章 禍福難料八六六章 初戰告捷四一八章 樹倒猢猻散八六零章 一箭定千軍三七二章 鐵騎突出一零三章 臨別贈禮五六三章 無知者無畏七二二章 三方競速八六七章 敲山震虎八一九章 態度的轉變第89章 請命攻衛九六四章 窮追猛打九四零章 煙攻如天助七四三章 漢道乃昌八二六章 時代的湍流二九六章 全面戰爭四四七章 驃騎名錄六一三章 一語服羣儒六七七章 欲建奇功八三九章 步步驚心六五一章 陰謀浮現二二零章 田豐來訪六零八章 錯綜複雜一四三章 故技重施一零二章 第一名將三一三章 迎而戰之第80章 意外連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