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九四章 催鋒破陣

二九四章 催鋒破陣

麴義的反攻是以中軍爲主,兩翼爲輔,隨着中軍的迅猛推進,最初的雁行陣反轉過來,變成了經典的進攻陣型,一個巨大的鋒矢。

幽州軍的反應,也驗證了他最初的判斷,幽州軍的確沒有近距離接戰的意思。面對冀州大軍的反撲,數千輕騎且戰且退,如落潮時的海水一般,成片的向兩側退開,將戰場的中央地帶讓了出來。

看起來反攻進展順利,但麴義卻一點高興的感覺都沒有,相反,他感到了強烈的不安。

幽州輕騎不是被逼退的,而是按照某個事先預定好的計劃,改變了戰法而已。在輕騎讓出來的空擋對面,一支戰意昂揚的精銳正以狂暴的氣勢迎擊而來!

很顯然,這纔是王羽真正的殺手鐗。

若是有人能從高空俯瞰而下,就會驚訝的發現,如果撇開幽州輕騎的話,兩軍此刻擺出的陣型一模一樣。

前方都是一個尖銳的鋒矢,後陣則與前鋒脫離開了一段距離,只待前鋒接觸之後,就會構建出一個巨大的沙漏。

麴義雖然沒辦法飛到天上去觀陣,但多年的征戰經驗也不是白給的,他很快就在心裡模擬出了戰場的態勢,加以推演,並且很快得出了結論。

現在的關鍵點,就在於前鋒接戰後的戰況。

對於青州方面來說,只要能頂住冀州軍的攻勢,就能讓兩翼的騎兵繼續發揮作用,依然牢牢的掌握住戰局的主動權。

若是能更進一步,擊潰冀州軍的前鋒,直接反捲回去,就可以與幽州輕騎配合,全面擊潰冀州軍了。如果情況真的那麼演變。別說是麴義,就算是孫武再世,也不可能挽救冀州慘敗的命運了。

不過,自己會讓敵人如願麼?麴義眼中寒光一閃,露出了一絲冷笑。

青州軍的前鋒是徐晃和他的親衛,在陽人之戰中,這支部隊曾建立了赫赫威名。但麴義這邊也不弱,他的親衛也有二百餘人在前鋒位置,此外。前鋒的戰兵也都是老兵,經歷了一個多月的訓練後,戰力並不差。

強弱高下,還未定呢!

“應該會贏吧?”在後陣觀望的淳于瓊比麴義更樂觀一些。除了主觀的期望,對雙方展現出來的軍容中。他也看出了高下。

冀州軍的前鋒是冒着箭雨前進的,但依然保持了隊列的嚴整;而青州的步卒雖然戰意高昂,也沒受到干擾,但隊列中卻有很多殘缺的地方,像是一塊被人亂砸過的木板,平直的表面上多了許多坑洞,凹凸不平。

“應該不會輸。”看到幽州輕騎沒有衝陣。而是避讓開去,逢紀心中長長的鬆了口氣。

戰場距離被壓縮到了眼下這樣,已經沒有足夠的距離留給輕騎們加速,進而衝陣了。單是騎射的話。應該無法在短時間內擊潰前軍,勝負,就看兩軍步卒的對決了。

若是步戰贏了,雖然還是奈何不了對方的騎兵。無法取得全勝,但至少是贏了。可以回去交差了,也不用擔心被敵人趁勝追擊。

若是輸了……逢紀心中一寒,那個後果,讓他想都不敢想。

冀州雖然兵強馬壯,富庶非常,但軍隊畢竟無法憑空變出來。如今冀州的兵馬雖然比界橋之戰前要多,但老兵的比例卻大爲下降,若是此戰真的慘敗了,冀州剩下的軍隊夠不夠自保都是個問題。

在幽州輕騎騎射戰法之下,強拉入伍的新兵就是一碟菜,人數再多也沒用。

所以,逢紀此時是真的拋開了所有成見,真心希望麴義即便不能贏,也不要輸。步卒的對決,麴義應該不落下風纔對,畢竟自己這邊軍隊的數量更多,單是前軍,就足有一萬多人,而對面的敵人只不過是五千罷了。

承載着無數人的期盼,兩支強兵終於碰撞在了一起。

霎時間,戰場上好象失突然之間去了所有的聲音,戰馬奔騰的轟鳴聲,雙方士兵的吼叫聲,長箭的嘶鳴聲,激昂的戰鼓聲,蒼涼的牛角號聲……全部消失了,歸於一片沉寂。

所有人的意識深處,只剩下了撞擊聲,驚天巨浪拍擊在巨大的礁石上,發出了一聲震耳欲聾的巨響。

“轟!”斧鉞重劍被揮舞成了巨大的圓弧,攜帶着奔襲而來的狂猛勢頭,重重的砸在對面的盾牌上。

才一接觸,催鋒營便爆發出了驚人的戰鬥力。人數比對方少了一半的他們,居然正面衝進了冀州軍的方陣。他們的隊列當中存在無數缺陷,但在此時,那些缺陷卻如同鋼銼鋸齒。

一銼上去,就將冀州軍的陣列銼掉了厚厚的一層。

軍中所用的巨盾相當堅固,選料都是用的最結實的樺木等硬木,抗擊打能力相當強。不過,再怎麼堅固,承受能力也是有限的,經受的打擊若是太過頻繁,太過猛烈,就算盾牌本身能承受得住,盾牌手也不可能安然無恙。

一陣陣晦澀的破裂聲中,木盾被砸出了巨大的裂縫,裂縫後,是盾牌手驚駭欲絕的面容,口鼻中帶着血絲。

木盾保持完好的,盾手也強不到哪兒去。

木盾完好,說明在盾牌上進行的角力不那麼強,要麼是進攻方的攻勢不足,要麼是盾手承受不住巨大的衝擊力。

前一種情況並不多見,因爲青州步卒的攻勢很有連貫性,越靠前排的士兵,手中的武器長度越短。所以,進入交戰距離之後,前軍數排士兵的武器,會在同一時間落在同一個目標上。

充任盾手之人,固然都是健壯之士,但能被徐晃選作前鋒的,又豈會是疲弱之人?所以,這摧枯拉朽的勢頭一點都不奇怪。

盾陣的缺口一開,冀州軍的攻勢嘎然而止,伴隨着巨大的碰撞聲,敵我雙方的隊列瞬間都變了型。

前衝的冀州士兵慘叫着倒下,難以置信地看見敵軍的刀斧從自己的身體中抽出來。帶着一抹血光劈向身邊的同伴。緊接着,他聽見了同伴的慘呼,看見同伴的身體倒在自己身旁。

這時,盾陣後的長矛手終於反應過來了,他們舉起了手中的長矛,用力刺出,惱羞成怒一般。

儘管沒有低頭去看,但他們卻有種如芒在背的感覺,那是倒地的同袍的注視。在先前的箭戰中,盾手保護了身後的同袍;可是,在這場對衝之中,長矛手們卻沒能及時的探出長矛,保護好身前的同袍。

其實。不是他們沒做好準備,只是沒想到對面那個看起來鋸齒交錯的陣勢,一發動起來,居然這麼快,這麼猛!

“無堅不摧!”前鋒的順利進擊鼓舞了全軍,沖天般的戰號聲再次響起,催鋒營的將士攻勢如潮。

“死不旋踵!”冀州軍也不甘示弱。

先登。本來就是前鋒的意思,只要能在某一場大戰之中,作爲先登,並凱旋。就已經是無上的榮耀了;麴義帳下的先登營,擁有的則是戰必先登的榮耀,這樣的猛士,又豈會因爲遭遇強敵而退縮?

戰鬥。一開始就進入了最激烈的高潮!

士兵們面對面用盾牌擠壓着對手,用刀斧、長矛在盾牌和手臂的縫隙間互斬、互捅。不斷有人慘叫着跌倒。雙方的陣列卻都不肯後退半步。活着的人就踩在同伴的屍體上面,跟跟蹌蹌地揮舞着刀矛,受傷的人大聲哭喊,卻祈求不來任何憐憫。

衝在最前排的士兵很快就都拼光了,後排的士兵卻不顧一切擁上。人們互相推搡着,擠壓着,血肉橫飛!

因爲沒有隊列的拖累,所以催鋒營的衝勢更強。憑藉這個優勢,他們奮力的往前擠,試圖將冀州軍的勢頭打回去。

冀州軍則憑藉人數的優勢,精銳部隊不斷從兩翼匯聚到中軍,填到鋒矢尖端那個絞肉場上去。僵持的時間短暫而漫長,殘酷而血腥,無數生命在這一刻回到大地的懷抱,無數靈魂飛上高空,在風中眷戀地俯視自己的軀體,沒有仇恨,只有對人世深深的懷念。

長風蕭蕭,流水瑟瑟,明豔的陽光下,鮮血在綻放,灑滿了大地,染紅了河水。

只是短短的數息之間,倍數於前的傷亡產生了,但這只是一個開始而已。

對眼前的強敵,麴義本來就有很高的評價,但他卻沒想到,自己終究還是輕敵了。催鋒營的陣型不是爲了打持久戰而設的,他們唯一的目標,就是用最強的力量,在敵人的陣列上撕出一個缺口來。

從某種角度來說,催鋒營的作風和先登營確實很像。因爲此軍純粹是爲了攻擊設置的,所以在發動猛攻時,攻勢比先登營更猛。

就算長矛手應對及時,盾陣也抵擋不住這樣的猛攻,因爲徐晃親率的五百重甲是衝在最前排的。精良的鐵甲,嚴密的保護住了甲士的要害,就算是長矛,也很難在一個照面就刺殺敵人。等重甲步兵砸開盾陣,突入進來,長矛手就鞭長莫及了。

這種一窩蜂似的猛攻戰法,若是應用在全軍,應該說是個敗筆。在麴義嚴密的指揮下,縱然有部分戰線被打開缺口,一時也影響不到整個戰線,麴義大可以從容修補陣型。等敵人的銳氣消耗盡了,就是聚而殲之的時刻了。

這也是爲什麼,陽人之戰的時候,王羽一直將徐晃這支部隊保留到最後一刻。

不過,現在的龍湊戰場,卻很適合徐晃的部隊發揮。幽州輕騎擋在了兩翼,五百甲士足以覆蓋中軍戰線的正面,以五百重甲爲先銳,其後的斧鉞手可以盡情發揮他們強大的攻擊力。

於是,在看似漫長,實則短暫的僵持後,催鋒營佔據了上風。

“長驅直入,所向披靡!”催鋒營的將士就像河岸兩旁的縴夫,每前進一步,都喊着一聲整齊的號子。而那戰號猶如魔咒,短短的兩個句子,卻讓無數人雙眼血紅,捨生忘死。

先登營也曾這麼做過,無數兄弟就是這樣呼喊着,用捨生忘死的奮戰摧毀了一個又一個的強敵。

但此刻,相似的對手卻只是讓麴義不寒而慄。

如果可能。他很想時光倒流到兩個月之前,那時,他的先登營還是完整的,老兄弟們都在。敵人再強,也不可能摧破先登死士們的強鋒。

可現在,他的先登營已經不完整了,把老兄弟分散到大軍之中更是一個巨大的敗筆。老兄弟們固然視死如歸,戰技精湛,但他們身邊的人卻未必能配合得上。

麴義眼睜睜的看到。前排的一名老兄弟,高呼着死不旋踵的戰號,揮刀大喝,硬生生擠入數個青州士兵之間,四下斬刺來的斧鉞很快讓他血流如注。在血流盡,力用完之前,他卻讓至少五柄以上的兵器無法拔出或抽回。

“戰必先登!”一個倒在地上的士卒聲嘶力竭地喊着,順着地勢滾下去,抱住一個青州士兵的小腿。二人在血泊中翻滾,廝打,刀子。膝蓋,牙齒,無所不用,直到敵陣後排探出來的幾柄長矛刺穿了他的心臟。

若與他們並肩作戰的是原來的同袍。肯定有人會把握這個戰機,淌着同袍的血,殺向那些兵器被鎖住的敵人,殺向被傷兵攪亂了陣勢的敵人。

就算不能殺死更多的敵人。至少可以一命換一命,讓敵人付出相同的代價。

可是。此刻在他們身邊的,都是相處不足兩個月的新面孔。新同袍們既沒有足夠的默契,把握先登死士們用生命營造出來的戰機,也沒有足夠的勇氣,在看到同袍的慘狀之後,依然能毫不氣餒的奮戰。

血,都白流了。

麴義看得睚眥俱裂,卻又無可奈何,心頭如滴血一般。

驕兵必敗!

這一仗打得太倉促了,界橋之戰後,冀州高層一直在拼命鼓吹己方獲得了大勝,強大的輿論系統,造成了極強的效果,連袁紹自己都被騙了。

別人不知道,麴義卻記得非常清楚,當日他打退了王羽的突襲後,袁紹的形象有多狼狽。直到他走到對方面前,告訴對方已經安全了,那張保養得體的臉上依然沒有一絲血色,只是身體不再顫抖了而已。

結果,被衆幕僚吹捧了一個月之後,袁紹傲氣復生,又得意洋洋起來。

按照麴義的想法,對平原的攻勢大可推遲到冬天再展開。到時候,青州的秋糧固然已經入庫,但冀州的收穫只會更多,農閒時分,也能抽調更多的人力加入進攻。更重要的是,有了半年的整訓,他可以將麾下部隊的戰鬥力提高到相當的水準。

可惜,袁紹完全沒有采納麴義意見的意思,當時,這位當世頭號的官二代志得意滿,滿心裡只有平定青州的偉大構想,根本聽不進去其他意見。

實際上,要不是袁紹的心情大好,單憑麴義這番勸諫,或者說阻撓,就足以抹除他先前立下的戰功了。

最終,麴義只能帶着這支訓練不充分,新兵佔了半數的大軍倉促進攻,陷入了眼下這般窘境,進退兩難。

“弟兄們,殺啊!”徐晃揮舞着大斧,衝在了第一線。

橫掃、豎砸、斜刺,狀若瘋虎。擋在他面前的冀州軍無不披靡,軍陣迅速被殺出一個豁口,無數青州軍順着豁口擠了進去,將冀州軍陣的破綻越擴越大。

他的武藝太高,即便少數死士豁出性命阻擋,收效也不大。大斧開合之間,手足揮動之際,一片片血光就在他身邊綻開,根本沒人能靠近他。

在徐晃的突擊下,冀州軍的防線越發搖搖欲墜了。

想解決這樣的猛將,最好的辦法是圍攻。但徐晃不是一個人在戰鬥,催鋒營的人數雖然比冀州軍少,但在局部戰場上,勢頭卻比冀州軍猛得多。在徐晃身後,無數青州將士正爭先恐後的涌上來,冀州軍哪裡可能找到圍攻的機會?

用弓弩偷襲也是個辦法,但徐晃的武藝是個大問題,沒有神箭手,很難暗算得到他,想要攢射,大隊的弓弩手還在後陣。

最直接的辦法,就是找個武藝同樣高強的猛將上去針鋒相對,但冀州猛將雖多,肯在麴義麾下混的卻不多,他們都不看好麴義的前程,自然不肯俯身相就。

當然,麴義也可以自己上陣,不過那樣一來,身邊的親衛就都得跟上去。麴義自己不怕死,可把所有兄弟零零散散的投入到一場絕望的戰鬥中去,這種事,他無論如何都做不出來。

“吹號……”不知過了多久,在親衛們焦慮而擔憂的目光中,麴義清醒了過來,輕輕的吐出兩個字。

看着自家將軍堅定的目光,親衛們意識到了什麼,他們緊緊的握住了武器。每戰必先,身先士卒的不只有王鵬舉一個,自家的將軍也是這樣的勇將!

然而,下一刻,他們聽的命令讓他們幾乎不相信自己的耳朵。

“傳我將令,撤兵!”

“將主?”親衛們瞪大了眼睛,一臉的無法置信。

“沒聽見嗎?還不傳令!”麴義大怒。

“可是……”親衛們想提醒自家將軍,這一仗關係有多重大!而且,有幽州輕騎在,主動退兵,和被敵軍擊潰的差別不會很大,都是隻有全軍覆滅一個下場。還有……

諸如此類的理由太多,太多了,他們一時來不及說,也說不完,最終都化在了驚異的眼神之中。

“撤兵的命令……”麴義嘴角扯了扯,露出了一個比哭還難看的苦笑:“是傳達給後軍的。”

“……”親衛們只覺一股氣頂在了胸口,什麼話也說不出。

後軍的兵也好,將也好,都是一羣懦夫,只會扯後腿。

若不是那些名士把紙甲說的一錢不值,大夥也不至於連具體情況都沒摸清,就直接上了戰場;自家將軍要反攻的時候,也是這些人糾纏着,就是不肯答允,一個個似乎都忘了,是誰在戰前,把打勝仗說得那麼輕鬆愜意。

將軍帶着不到一半的部隊發動了反擊,那些人卻帶着更多的部隊在後面觀望,連走近些用弓弩掩護都不肯……最後,竟然還要自己這些人給他們斷後!

世家子,名士,命就比別人金貴麼!

“那些弓弩……”麴義的聲音顯得異常疲憊,卻又好像放下了什麼重負似的,顯得有些輕鬆:“若是被青州軍繳獲了,冀州就完了,所以,不要再耽擱時間了,吹號傳令!”

親衛們恍然大悟,心中悲憤之氣更甚,但對麴義的將令卻不再牴觸了。

大夥已經將身家性命押在了袁紹身上,要麼搏一場富貴,要麼一起死無葬身之地,別無它途,所以……

“嗚嗚嗚……嗚嗚!”以死不旋踵爲戰號的先登營,第一次吹響了撤退的號令,號聲中蘊含了無盡的憤懣之意。

三七五章 求穩亦不得八九一章 意外決策二七四章 十蕩十決九六五章 強渡黃河三二二章 敗戰之軍四一五章 殺機畢見三七三章 風輪水轉八四三章 班師會雙雄四六五章 高唐會盟三八四章 進擊與抵抗一九一章 各有奇謀一九三章 滿紙荒唐事五九九章 巧收諸葛三五四章 宜在速決六一七章 泗水伏擊戰四四二章 鬼才郭奉孝二一零章 流星火雨八零三章 連環中計五八七章 誰是大草包第12章 契機緣何在五八八章 以漢之名六二五章 順天者昌一三四章 越境北上六五一章 陰謀浮現三五三章 弓刀皆稱絕六一九章 關羽的絕招一八三章 何謂空談七二零章 馬踏胡營第60章 誰人話忠義一零七章 風起雲涌二八一章 圍魏救趙四三八章 看誰人更多四零四章 四重殺陣六零八章 錯綜複雜第23章 何事不得歸五七一章 郯城之變九零二章 江淮戰火燃九三七章 勝亦難欣然七一二章 狼羣戰術三八六章 沮授遺策九五三章 輕騎開路三六五章 太史慈之謀三七二章 鐵騎突出第200章 以正對奇七四五章 長久之策第68章 下次長進點一六八章 塵埃落定八九九章 梗陽攻防戰五二二章 一紙勝萬言九二八章 各方皆運籌七五二章 鼓作破陣鳴二七三章 弱點擊破二二二章 攀龍附鳳二二四章 冀州兵鋒二九零章 龍湊之戰第77章 一石千層浪第56章 聯營劍弩張二五五章 奪橋先鋒戰五零六章 步步佔先三五七章 三個條件第17章 夫戰,勇氣也五八零章 父子同心四九三章 底氣十足第67章 三英戰呂布六六四章 依依惜別第83章 神秘符印三百章 戰火卷中原第39章 雄關名虎牢三六九章 全民戰爭六六六章 時尚高唐七六七章 夜話平北策七二六章 總是心太軟第18章 泰山小霸王五二五章 日趨複雜第39章 雄關名虎牢七八零章 議平遼東六一一章 暗影之下四九九章 知己之敵九六七章 奇兵突出五四四章 人人如龍七一五章 詭異襲擊四四五章 賈詡論勢一八五章 運氣惹的禍七八五章 家書和秘辛二二一章 青州方略第78章 真假難辨六四八章 無雙陷陣營七一零章 神醫華佗九一六章 狂飆猛進三二四章 忠言與陰謀二五七章 戰耶退耶二六五章 白馬之殤一九九章 人定勝天二三一章 故事重提九三八章 可進豈言退三一六章 陣前相見七九二章 不變應變一三九章 箭風血雨四五七章 繁忙除夕夜三九八章 權謀與忠信
三七五章 求穩亦不得八九一章 意外決策二七四章 十蕩十決九六五章 強渡黃河三二二章 敗戰之軍四一五章 殺機畢見三七三章 風輪水轉八四三章 班師會雙雄四六五章 高唐會盟三八四章 進擊與抵抗一九一章 各有奇謀一九三章 滿紙荒唐事五九九章 巧收諸葛三五四章 宜在速決六一七章 泗水伏擊戰四四二章 鬼才郭奉孝二一零章 流星火雨八零三章 連環中計五八七章 誰是大草包第12章 契機緣何在五八八章 以漢之名六二五章 順天者昌一三四章 越境北上六五一章 陰謀浮現三五三章 弓刀皆稱絕六一九章 關羽的絕招一八三章 何謂空談七二零章 馬踏胡營第60章 誰人話忠義一零七章 風起雲涌二八一章 圍魏救趙四三八章 看誰人更多四零四章 四重殺陣六零八章 錯綜複雜第23章 何事不得歸五七一章 郯城之變九零二章 江淮戰火燃九三七章 勝亦難欣然七一二章 狼羣戰術三八六章 沮授遺策九五三章 輕騎開路三六五章 太史慈之謀三七二章 鐵騎突出第200章 以正對奇七四五章 長久之策第68章 下次長進點一六八章 塵埃落定八九九章 梗陽攻防戰五二二章 一紙勝萬言九二八章 各方皆運籌七五二章 鼓作破陣鳴二七三章 弱點擊破二二二章 攀龍附鳳二二四章 冀州兵鋒二九零章 龍湊之戰第77章 一石千層浪第56章 聯營劍弩張二五五章 奪橋先鋒戰五零六章 步步佔先三五七章 三個條件第17章 夫戰,勇氣也五八零章 父子同心四九三章 底氣十足第67章 三英戰呂布六六四章 依依惜別第83章 神秘符印三百章 戰火卷中原第39章 雄關名虎牢三六九章 全民戰爭六六六章 時尚高唐七六七章 夜話平北策七二六章 總是心太軟第18章 泰山小霸王五二五章 日趨複雜第39章 雄關名虎牢七八零章 議平遼東六一一章 暗影之下四九九章 知己之敵九六七章 奇兵突出五四四章 人人如龍七一五章 詭異襲擊四四五章 賈詡論勢一八五章 運氣惹的禍七八五章 家書和秘辛二二一章 青州方略第78章 真假難辨六四八章 無雙陷陣營七一零章 神醫華佗九一六章 狂飆猛進三二四章 忠言與陰謀二五七章 戰耶退耶二六五章 白馬之殤一九九章 人定勝天二三一章 故事重提九三八章 可進豈言退三一六章 陣前相見七九二章 不變應變一三九章 箭風血雨四五七章 繁忙除夕夜三九八章 權謀與忠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