八二八章 陳琳獻策

“說說看。”王羽饒有興趣的看向陳琳。

打敗袁紹後,王羽俘虜了不少袁軍的幕僚,除了逢紀等一味求死的,還有一些惡名昭著,作惡多端的,其餘的人都沒受任何留難,想留用也可以,想走也不攔。

當時留下的人足有一百多,士人們投靠袁紹,無非是認爲袁閥勢大,統一天下非他家莫屬,想着賺個從龍之功,一躍成爲名門之類,談不上和袁紹真有什麼生死不渝的感情。

勝者王侯敗者寇,袁紹敗了,大夥順勢投靠勝利者,也談不上失了名節。世人都說袁紹之敗,在於不能用人,不納忠言,他的失敗,自然不是幕僚們的責任。

一晃就是兩年多,當初留下的一百多名士,現在剩下的只有十來人了。

在王羽的主導下,青州官場純粹得很,就是一幫做事的人。事情做得漂亮,更重的擔子很快就會壓過來,不會做事,想靠扯別人後腿來上位,那是絕對要遭到所有人鄙視的。

而這時代的名士,就是官僚的預備役,務起虛來一個頂倆,真正放到實務操作上,十個也頂不了一個能吏。

這些人在袁紹手下很吃得開,反正政務都有文吏來處理,名士們只需要時不時的寫些花團錦簇的文章出來,頌揚袁將軍的人品德行,吹捧造勢就可以了。

到了青州,冷丁被當成牛馬牲口來使喚,名士們自然不大適應,而且也幹不來。

最後剩下的十來個人。大部分都是相對異類的,比如審配就是。他不太會做人,就只能做事唄。唯一的例外就是陳琳。

除了一支生花妙筆,陳琳和無法適應青州官場的名士們沒什麼不一樣,同樣在最初的磨合過程中泯然衆人,沒能冒出頭來。

不過和其他人不同的是,陳琳在受挫之後沒有故作桀驁,或者灰溜溜的請辭離去,而是換了一個方向,重新努力。

最初,他是打算在將軍幕府參贊軍務來着。結果進了幕府一看,好傢伙,這裡面奇才輩出啊!有賈詡這樣老而彌堅的老狐狸,還有徐庶這種鋒芒正盛的新銳,再加上王羽後來招攬的魯肅、諸葛亮、龐統等人,陳琳雖然也有些見識,但人和人確實是沒法比的。

實際上,就算沒有這些妖孽的壓制,陳琳也不太適應將軍府的風格。

在何進、袁紹這些人手下做事。軍議的時候討論的都是大勢,比如戰爭的必要性,形勢變化中涉及到的天數輪轉,有德、無德之類的因素。諸如此類。

而青州將軍府雖然也會討論大勢層面的問題,但基本上都是一筆帶過的,他們更專注於一些很具體的東西。比如行軍的路線上。都有些什麼樣的地勢,路況如何。並以此來統計確切的行軍時間。

陳琳親眼見證過,在一次軍議上。徐庶和魯肅爭得面紅耳赤,爭的就是大軍通過一座橋需要多長時間。

陳琳不確定,這是不是青州軍百戰百勝的絕招,但他很肯定,他自己肯定沒那閒工夫,對一座橋花下這麼大力氣。

從軍事領域退出後,陳琳就開始了在青州各個部門輪換的歷程。從教育到宣傳,從宣傳到農業,最後他甚至還去商務部轉了一圈,可就是沒找到適合他的位置。

也不能說完全沒有,在王羽看來,陳琳就應該去教書,偶爾再幫自己做個槍手,捉筆寫些官樣文章什麼的,不然都浪費他這支妙筆了。

但陳琳自己顯然不這麼想,他還是想找個人前煊赫的位置。

王羽對陳琳的毅力表示傾佩,但他忙得很,可沒空一直盯着這麼個無足輕重的人。他也不知道陳琳來送信之前,到底處於什麼狀態,又在哪個衙門口碰了壁。但看到陳琳在自己面前積極表現的樣子,王羽依稀看到了賈胖子的狐狸尾巴。

賈狐狸應該是最瞭解自己的人了,他打發陳琳來送信,肯定在事先有過溝通,認爲陳琳的主張可以一用。只是這個胖子素來沒擔當,事先卻是一點口風都不露,想知道真相,只能耐着性子讓陳琳自己說。

“主公的忠勇之名,天下皆知,天子尚爲董賊所執時,亦從不避諱,在公開場合和私下裡,對主公也是頗多讚譽之詞。此番長安大亂,天子得脫樊籠,只消不被曹將軍追回,那他的目的地恐怕也只有青州……”

王羽捏着眉心,強忍着才把那句“說重點”給憋回去。陳琳這種傳統名士最讓人鬱悶的地方就是這個,說話總是不忘拍馬屁,導致發言的效率非常低。

好在陳琳察言觀色的本領不錯,在青州呆了兩年多,多少也知道青州風格是怎麼回事了,見王羽露出不耐神色,他趕忙話鋒一轉,將中間那些讚語統統帶過,說起了重點。

“曹操奪關中,名爲解救天子,實際的意圖卻是壯大實力,如果百官和天子一起逃亡,他或許會着力追趕,但天子孤身走脫,又是往青州而來,曹操也是老謀深算之人,自然不會窮追不捨。”

“嗯。”王羽微微頷首,聽出點意思了。

曹操對付董卓,一方面是搶地盤,安定後路,另一方面就是看中了董卓的班底。所以這場西征,他一直是以用計爲主,試圖以柔克剛,從未和董卓軍發生大規模的激烈交戰。

從結果來看,曹操的計劃相當成功,近乎完美收編了董卓的兩路精銳,五萬多兵馬。除此之外,朝廷百官也已入手,大大補充了曹軍的人才不說,而且正統之名也有了。

沒錯,相較於天子,朝廷百官其時更重要。天子只是一個人,百官卻是構成朝廷中樞的根本。有他們在,才能頒佈新政令。號令天下士人,如果天子發生意外。曹操還可以另立新君。

對曹操來說,另立新君是很有必要的。

雖說挾天子令諸侯。天子本身的意見不太重要。但當今天子的立場太鮮明,被董卓控制在手裡面,還不忘時不時的爲王羽說好話。萬一將來兩軍交戰,天子又派人送個密詔什麼的給王羽,冊封他個什麼官職,那可是很動搖軍心士氣的一件事。

既然跑了,那就隨他去好了。就算天子順利跑到青州,頭疼的也是王羽,曹操又何樂而不爲呢?

一直以來。王羽做事雖與世風大相徑庭,但引起的反彈並不重,這大義之名無疑是相當重要的。如果天子到達青州後,和王羽起了隔閡,乃至衝突,這層大義光環自然就消退了。

何況,王羽若是和天子翻臉,多少還有些忘恩負義的意味,會讓很多人質疑他的人品。

雖然青州的根基已固。這點影響談不上動搖根本,但對青州以外的地方還是有很大影響的,多少算是給他添了點堵。

陳琳能看出這層意思,說明他的確用了心。

得到了王羽的肯定。陳琳氣勢頓時一振,抖擻精神分析道:“如臣所料不差,曹操搜索不果後。定會遣使高唐,明言天子棄國來我青州之事。這樣一來。就算天子路上出了意外,沒能安然抵達青州。這護衛不周的責任,主公怕是也逃不過了。再往深一層想,即便流言四起,也不爲怪吶。”

從王羽的角度來說,如果不願意天子入境,最簡單的辦法就是找人扮土匪,在半路把天子給結果了。陳琳推測,曹操很有可能會針對這一點設計,如果王羽真的動手派人動手劫殺,搞不好會被曹操反過來利用。

“孔璋,你的意思本將已經明白了。”王羽點點頭,問道:“你的應對之策,應該就針對天子順利抵達青州的情況……”他略一遲疑,斟酌着用詞,輕聲道:“你應該明白,青州新政是怎麼一回事吧?”

“臣明白!”陳琳忙不迭應着,他當然明白了,要不是清楚這裡面的因果關係,他又豈會主動請纓?

“其實天子孤身前來,未嘗不是件好事。”

陳琳詞鋒一轉,卻是把自己先前的分析都給否定了:“主公的新政中,雖然沒有明文規定,但虛君是必須的,若不虛君,青州新政就註定了只能曇花一現。不過,有董賊的例子在先,虛君很容易被世人視作權臣弄權,這就是問題所在。”

“臣以爲,主公大可以換一個角度來思考,虛君,未必要把天子當做神像供在神龕裡,未嘗不可以將天子利用起來,成爲青州的助力而非阻力……”

“具體呢?”王羽身體微微前傾,聽出了點味道。

陳琳沉聲答道:“具體而言,天子此番是孤身前來,沒有臣僚在身邊,他一個小小少年,如何理會得軍國大事?但有些事,是不需要閱歷、見識也能做的,而且非天子不可……古人云:國之大事,在祀與戎……”

“妙,絕妙!”王羽一拍大腿,高聲讚道。

繞來繞去這麼半天,但陳琳的主意說白了很簡單,就是讓天子專門負責祭祀工作,徹底成爲神像。

在這個時代,祭祀是相當重要的國家大事,但卻起不到任何實質性的作用。打完了幽州大戰之後,王羽一直想立個英靈祠堂什麼的,來祭奠戰死的勇士們,但戰後的事情太多,一直沒找到合適的契機來操作。

如果天子來了,這件事大可交給他來主持,至少是名義上主持。

此外,還可以安排天子在境內巡視什麼的,反正就是有在人前出風頭,又沒什麼實質性影響的場合,都讓天子出場。

少年人都喜歡熱鬧,喜歡出風頭,想必劉協同學也不例外,特別是在被人圈禁在宮裡,擔驚受怕了這麼長時間之後,他對這種揚眉吐氣,煊赫人前的差事肯定不排斥。

等到一圈周遊下來,他也沒什麼時間理會軍國大事了,只要明年再接着來一遍,基本上就可以形成定製了。

具體的操作,自然非眼前這位大才子莫屬。讓陳琳處理繁雜政務,他不行,但論及這些儀式、典禮什麼的,他肯定是如數家珍吶。

難怪老狐狸這麼幹脆,直接推了陳琳到自己面前來,原來他也覺得這個主意很妙啊。

“此事就交給孔璋了,嗯,就先掛個太祝令的名吧,等事情上了軌道,再大家一起商量着,將太常官衙也建起來。”

陳琳大喜,漲紅者臉,表起了決心。

太常是專門掌宗廟事的官名,雖然不幹正事,但論高下,卻是九卿之首。青州務實之風盛行,之前壓根就沒設這個官署,陳琳這次把握機會,瞄準的就是這個。

現在王羽雖然只封了他個太祝,但話也說得很明白,只要差事辦好了,太常還會遠嗎?

陳琳倒也沒指望能和從前的太常一樣位高望重,畢竟青州情況特殊,但在他來說,想要在青州的未來中佔據一席之地,也只有這個位置是最適合他的了。

七七六章 何去何從第58章 亮劍誰爭鋒九三四章 開路有銅錢四八二章 政事繁雜九五八章 致命一擊七三八章 趙雲用謀第80章 意外連連六二一章 摔個臉着地一四一章 結盟遼東六五三章 誰解女兒心八七九章 涉水攻關四三四章 民兵戰法九零八章 步陣橫行六三八章 煽動與圖謀五八七章 誰是大草包五三零章 難以揣度一二七章 複雜的形勢二七零章 且看馬如龍二一八章 換湯亦換藥四零六章 全面接戰六二八章 一起打架吧七六一章 摧枯拉朽八四五章 形勢與變局第4章 月黑殺人夜第54章 謀事貴深遠八五七章 錦帆甘興霸第56章 聯營劍弩張七三四章 馬蹄樑慘案九零二章 江淮戰火燃四三三章 原山之戰九零六章 龍山會戰三零九章 掎角之勢五零七章 奇計怪招七九六章 進擊的騎兵四零九章 漢家多英傑六七四章 欲盡全功三三零章 冥冥中聞聲一二六章 仁勇雙全一二零章 窮途末路八五零章 波瀾漸起二五二章 北行路上四一五章 殺機畢見四一三章 誰的逆襲一四九章 勢不可擋六五九章 突城而入八三八章 青州初印象五七七章 曹豹逆襲七二八章 救援之議二零二章 戰略部署七五一章 接踵而至四八零章 個性魯子敬二一零章 流星火雨四八六章 巍巍乎太行八五二章 家國天下事九三八章 可進豈言退第52章 煊赫洛陽城第33章 籌謀須在先六二三章 輕取下邳城七零八章 戰後餘波五三九章 夜宴議政事四二七章 一着閒棋八八三章 風雨欲來一六九章 往事秘辛一一七章 潰圍而出二三六章 龍戰於洋五一七章 因緣際會五五六章 兗州攻略七九五章 禍福難料第81章 月夜私會三二七章 帝王心術一五二章 求仁得仁七九六章 進擊的騎兵七五五章 如牆而進九五六章 鐵騎踏陣二二二章 攀龍附鳳七七六章 何去何從六三四章 伯符不服五二一章 投機者魏延八五四章 侯府家宴九四七章 血冷心自寒第26章 敵友難分明六五三章 誰解女兒心六六二章 擊胡之法第62章 富貴險中求七四一章 不滅的傳說九三八章 可進豈言退五九一章 爲戰而生第64章 公平一戰九三八章 可進豈言退二四九章 合縱連橫七三一章 幽州之殤五百章 坑王之王四一二章 愈演愈烈三零三章 戰不約期九五二章 趙雲弄巧第96章 一戰定河東第28章 欲求殺人手三零九章 掎角之勢三七一章 小鎮殺機八零一章 許攸襲營
七七六章 何去何從第58章 亮劍誰爭鋒九三四章 開路有銅錢四八二章 政事繁雜九五八章 致命一擊七三八章 趙雲用謀第80章 意外連連六二一章 摔個臉着地一四一章 結盟遼東六五三章 誰解女兒心八七九章 涉水攻關四三四章 民兵戰法九零八章 步陣橫行六三八章 煽動與圖謀五八七章 誰是大草包五三零章 難以揣度一二七章 複雜的形勢二七零章 且看馬如龍二一八章 換湯亦換藥四零六章 全面接戰六二八章 一起打架吧七六一章 摧枯拉朽八四五章 形勢與變局第4章 月黑殺人夜第54章 謀事貴深遠八五七章 錦帆甘興霸第56章 聯營劍弩張七三四章 馬蹄樑慘案九零二章 江淮戰火燃四三三章 原山之戰九零六章 龍山會戰三零九章 掎角之勢五零七章 奇計怪招七九六章 進擊的騎兵四零九章 漢家多英傑六七四章 欲盡全功三三零章 冥冥中聞聲一二六章 仁勇雙全一二零章 窮途末路八五零章 波瀾漸起二五二章 北行路上四一五章 殺機畢見四一三章 誰的逆襲一四九章 勢不可擋六五九章 突城而入八三八章 青州初印象五七七章 曹豹逆襲七二八章 救援之議二零二章 戰略部署七五一章 接踵而至四八零章 個性魯子敬二一零章 流星火雨四八六章 巍巍乎太行八五二章 家國天下事九三八章 可進豈言退第52章 煊赫洛陽城第33章 籌謀須在先六二三章 輕取下邳城七零八章 戰後餘波五三九章 夜宴議政事四二七章 一着閒棋八八三章 風雨欲來一六九章 往事秘辛一一七章 潰圍而出二三六章 龍戰於洋五一七章 因緣際會五五六章 兗州攻略七九五章 禍福難料第81章 月夜私會三二七章 帝王心術一五二章 求仁得仁七九六章 進擊的騎兵七五五章 如牆而進九五六章 鐵騎踏陣二二二章 攀龍附鳳七七六章 何去何從六三四章 伯符不服五二一章 投機者魏延八五四章 侯府家宴九四七章 血冷心自寒第26章 敵友難分明六五三章 誰解女兒心六六二章 擊胡之法第62章 富貴險中求七四一章 不滅的傳說九三八章 可進豈言退五九一章 爲戰而生第64章 公平一戰九三八章 可進豈言退二四九章 合縱連橫七三一章 幽州之殤五百章 坑王之王四一二章 愈演愈烈三零三章 戰不約期九五二章 趙雲弄巧第96章 一戰定河東第28章 欲求殺人手三零九章 掎角之勢三七一章 小鎮殺機八零一章 許攸襲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