七四五章 長久之策

七四五章 長久之策

中軍帳內靜悄悄的,疾風衆將都被主公突如其來的錦囊妙計嚇到了。

他們齊刷刷的盯着趙雲看,像是能從對方的臉上看出錦囊的內容似的。

而一向處事沉穩的少年大將,也確實不負衆人所望,一邊看信,臉上的神情也是變幻不定,內心的不平靜完全表露了出來。只是過猶不及,因爲他臉上的表情太過豐富,反倒讓衆將琢磨不透了。

秦風性子最急,耐不住這肅靜,悄然走到沐汪身邊,一連串的問道:“木頭,幽州那邊打得怎麼樣了?你什麼時候從主公那裡出來的?這錦囊怎麼會有三個?另外兩個,能不能看?”

“戰局說起來可就長了……”沐汪沒急着解釋,王羽的錦囊上所書,不會有太多關於幽州戰局的內容,那是他要給疾風衆將解釋的內容。那麼複雜的話題,他可沒興趣解釋好幾遍,而且他也看出來了,秦風關注的重點不在戰局,而是另外那兩個錦囊。

“至於這三個錦囊,上面的內容是全然不同的,針對的是三種不同的情況……主公事先有言,拿出一個,另外兩個就要當場銷燬,以免擾亂視聽。”

“不是吧?看都不能看的?”他不解釋還沒事,一解釋,秦風的好奇心就更濃了,他抓耳撓腮的想了一會兒,終於憋出個新問題來:“那,那這三隻錦囊分別在什麼情況下開啓,總能說一說吧?”

“這個可以有。”沐汪點點頭,扳着手指答道:“一就是現在這樣。子龍將軍擊敗胡人,並且盡數俘虜了鮮卑部衆;再有就是疾風軍戰勝。卻未能聚殲之,正在追殺四散逃敵;最後。則是戰局還在膠着狀態……”

“這麼說來……”秦風想了想,突然像是有了新發現似的,怪叫了一嗓子:“啊呦!主公沒說啊,沒提我軍打敗胡人後,盡屠其族,凱旋而歸的可能性,是在錦囊裡,還是說,主公幹脆就……”

“主公早料到本將不會盡屠其族了。”給出答案的是趙雲。他已經看完信了,臉上的神情很激動,有喜意,但更多的卻是高山仰止般的崇敬:“主公不但料到了雲會怎麼處置,而且還指明瞭解決眼下困局的良方。沐校尉,你來的確實很及時啊,弟兄們的犧牲沒有白費。”

“……那可不敢當。”沐汪聽傻了,他也沒看過錦囊中的內容,不知道錦囊裡到底有什麼扭轉乾坤的妙計。竟使得趙雲如此激動,更不知道疾風軍大勝之後,還有何困境可言。

秦風、田豫等人更是驚詫莫名,在他們看來先前那個困境根本是無解的。除非拋下俘虜和漢民不管,否則疾風軍的戰力就得不到解放。就算犧牲疾風軍的戰力,要如何把這些俘虜帶回幽州。之後如何安置都是大麻煩。

從前漢廷不是沒接受過降服、內附的草原部落,這些部落要麼是變成了鮮于氏那樣的雜胡世家。擁有比州牧還大的潛勢力,要麼就是象南匈奴那樣。先蟄伏,後反亂。

這肯定不符合王羽安定幽州,以騰出手來爭鼎中原的戰略。同樣的,若王羽的授策,是出於短時間的考慮的急就章,趙雲也不可能露出這副神情。

“子龍將軍,這信上到底……”田豫遲疑問道,他不確定這信上的內容機密程度如何,故而沒有貿然提出要看信,但趙雲的迴應卻很直接,他隨手將信遞過,肅容道:“正要教國讓兄知道,按照主公之意,此計能否順利實施,須多多倚仗國讓兄大才。”

“……”田豫一臉茫然,顧不得謙讓了,急忙展信來看。

“子龍既得此信,武勳之上當又增榮光矣,吾心甚慰。日前在高唐,子龍曾上書政令司,言及平胡、安胡之策,故吾料此戰後,子龍當盡收其衆,而非屠之。以子龍之勇,俘之尚易,安之卻難,千百年以降,亦無有良策可妥善處之。吾思之久矣,思得一策在此,子龍可據以施行,以爲試點……”

錦囊之信,極有王羽的特色,開篇寥寥數語,說明前因後果,然後直入主題。然而,看到前面還沒什麼,看到主題之後,田豫卻是失聲驚呼了出來:“築城?在草原上築城?”

“築城?”衆將都是一愣。

草原和城池,這兩個詞似乎完全沒有關聯性啊。

草原上沒有城池,有很多因素,客觀上的諸如:草原上物資匱乏,連足夠的木材都沒有,牧人也沒有足夠的工匠,搭個帳篷還能湊合事,築城就實在太難爲他們了,諸如此類。

但最重要的還不是這些,而是草原上沒有築城的必要性。

中原的城池要塞,通常都是依道路河流而建,除了保護城內居民安全之外,還有做爲要塞,截斷交通的作用。

正是因爲衆多城池的修建,中原的戰爭才動輒曠日良久,逐城逐地的攻略,是所有武將都要儘量避免的戰法。

但在草原上,城池就失去這個作用了。牧人們逐水草而居,行蹤不定,不可能每到一處就建個城出來。

就算建了城,也起不到屏障的作用,因爲草原上沒有固定的道路,只要辨明方向,就怎麼走都行。除非修的是長城,否則根本起不到屏障的作用。

另外還有個戎守的問題。

漢朝不是沒在草原上建過城,疾風軍目前所在之地,就是西漢時雁門郡的範疇。在漢武帝時代,漢朝的疆域還要向北拓展出很遠,將大半個草原都囊括在內。

在這樣遼闊的疆域內,漢軍一度也修建過很多城池,做爲屯兵、戎衛之所。趙雲在彈汗山附近征戰時,至少找到了五處古城遺蹟,都是西漢時所築。

不過。隨着漢武時代的擴張策略結束,這些遠離中土的城市逐漸被廢棄。河套被羌人佔據,雲中、定襄、雁門成了鮮卑人的牧馬之所。幷州腹地則是表面恭順的匈奴人的樂園。

這些地方太遠了,從中原輸送補給耗費太大,得不償失,在當地且屯且戰又沒有民衆願意前往。發配一些刑徒、罪囚過來,很快就會失去控制,令得草原上多出幾股馬賊,甚至幾個新部落。

難以控制,又沒有戰略價值,所以。在草原上建城屬於胡人沒能力,漢人不願意的雞肋。

王羽的錦囊妙計,居然是這麼個打算,實在出乎了田豫的預料,這個蠢辦法……實在不像是算無遺策的驃騎將軍的作風。趙雲在看信之後表現出來的喜悅,也同樣令人費解。

面對衆人的疑慮,趙雲雲淡風輕的笑笑,擺擺手道:“國讓兄,你不要着急。繼續看下去。主公學通古今,算無遺策,你所知的那些弊端,想必他早有成竹在胸。他建城的用意,應該和你想的有所不同。”

“唔?”那信後面確實還有很多內容,田豫本以爲是王羽交待的後續軍略。可經趙雲提示後他才發現,原來後面的內容。倒有一大半是在解釋這築城之策。

很顯然,王羽對築城之事非常看重。甚至超過了他對幽州戰局的關注。想到這裡,田豫忽然心中一動,信中雖沒提幽州戰局,代表的是戰局已經穩定無虞了嗎?

不,肯定不是!若是哪有,沐汪就沒必要趕路趕得這麼急了,而且還有另外兩個錦囊在,說明王羽很可能也有調疾風軍回幽州參戰的意思!

他突然覺得手中的信紙沉重起來,用盡全部心力,纔將注意力集中在信上。王羽在信中不提回援之事,只有兩個可能,要麼戰局已定,要麼就是已經來不及了。

懷着這樣的心情,他看完了信上內容,雖然心情沉重,但他依然有種歎爲觀止的感覺:“驃騎將軍雄才偉略,能想人所不能想,田豫敬服。”

王羽築城的目的,和田豫所能想到的,前人曾經做過的那些完全不是一碼事,按照他自己的說法,他築城,是爲了統治草原,使草原的人力物力爲中原所用。

連武皇帝都沒這麼想過,因爲這事兒根本就不可能。

如前所述,塞外苦寒之地,漢民根本不願意來,來了也會很快失去控制。而胡人的性子比漢民更野,哪怕是漢人的罪囚,都比胡人容易約束。以中原人的權術手段,強行統治不是做不到,只是爲了統治胡人花費資源,本身就得不償失,沒人會願意這麼做。

而王羽卻別出心裁的想了個辦法,看似異想天開,但以田豫出塞後的見聞來看,說不定還真是個不錯的辦法。

若能成功,那邊塞從此就安寧了,不但如此,在可以預見的未來,草原的人力、物力也將會爲大漢開疆拓土添磚加瓦。

王羽的雄偉策略固然讓人驚歎,但田豫的憂慮卻不會因此而減少,他將信還給趙雲,轉向沐汪,憂心忡忡的問道:“不過,沐校尉,幽州的戰局真的沒問題了嗎?居庸之圍已經解了嗎?”

衆將這才驚覺,剛纔光顧着好奇了,居然把這茬給忘了,當下齊齊轉向沐汪,眼神中都有期冀神色。

沐汪臉色一黯,緩緩開口,將出發前的局勢描述了一遍:“其實……”

衆將紛紛色變,秦風衝到沐汪面前,兩手按住他的肩膀,急問:“單將軍說……很難撐得過五天?他那人一向歇斯底里,他說五天,以將軍的本領,說不定能挺個十天八天也說不定呢,木頭,你出來幾天了?咱們現在就回軍救援,說不定還能趕得上!”

沐汪搖搖頭,滿臉都是苦澀:“末將連夜出發,一路急行,如果從第二天開始算起,今天剛好是第五天……”

“什麼?”秦風的瞳孔猛然收縮。

疾風軍所在的地方,離居庸城的直線距離並不遠,但中途要走山路。所以,就算趙雲馬上拋下所有事,連夜趕路,馬不停蹄,一點冤枉路不走,到達居庸城也得三天之後。

而這邊這麼多事沒處理完,趙雲又豈能說走就走?也就是說,無論怎麼樣,疾風軍都趕不上那場可能會發生的大戰了。

秦風一時間也不知道是盼着大戰發生,還是不發生。

發生的話,王羽軍力有限,說不定會很危險;

不發生的話,故主公孫瓚就死定了!

胡人不會什麼都不作,就這麼老老實實的退走,鮮卑人沒少吃白馬將軍的虧,就算是居庸城下偷襲加圍攻,胡人都沒能佔到便宜。明明兵力佔據絕對上風,但給予對方的殺傷,反而是公孫軍殺胡人更多些。

鮮卑人肯定明白,留下公孫瓚,對未來是多大的威脅,所以……

因大捷而帶來的喜悅不翼而飛,連趙雲都在想,自己是不是過於貪功了?若是早點放棄部落聯盟,回到邊牆內的話,是不是就不會有鞭長莫及的遺憾了?

“各位,各位!”

沐汪突然大聲說道:“沒什麼可擔心的,主公會有辦法的。這麼多年來,多少次比這更危急,更艱難的局面,主公都在談笑間,輕易涉險而過,今天這種事,又有什麼可擔心的呢?子龍將軍,國讓先生,既然二位已經理解了主公的吩咐,那就不要多想其他事,專心完成眼前的任務吧!”

九五七章 烽煙正濃二五五章 奪橋先鋒戰六零八章 錯綜複雜一七二章 約法三章一五二章 求仁得仁六九七章 猛虎搏狼八五四章 侯府家宴七四零章 血債血償第60章 誰人話忠義三二零章 先拔頭籌第53章 波瀾猶未息六三零章 江東二喬五一四章 孟津之變二三零章 大婚之期八零二章 不祥的預感一七九章 奔襲都昌九零五章 決戰時刻一零五章 以柔克剛七六九章 異想天開七三八章 趙雲用謀五五九章 當面打臉一三七章 善戰者何如三九二章 幕後英雄四八六章 巍巍乎太行四七零章 驚天豪賭九七二章 席捲勢成六七零章 得失之間第46章 不負霸王名九二零章 塵埃落定九一七章 趙雲戰馬超八三三章 亦步亦趨一二一章 形勢突變七八九章 勝券在握六五六章 異變陡生二三八章 追風逐火四四六章 軍師鬥法二七一章 無雙虎賁五一七章 因緣際會五九九章 巧收諸葛八零八章 都傻眼了三二七章 帝王心術五七七章 曹豹逆襲六九三章 胡塵遮天八六一章 雙喜臨門一七四章 整軍備戰一一三章 長街混戰八八八章 先見之明七二六章 總是心太軟七四四章 錦囊妙計九四四章 生死鏖戰第14章 槍出猛虎嘯五九九章 巧收諸葛六四零章 王羽的遠見七零一章 震怖四方六五七章 濮陽之亂三二六章 引狼入室五四四章 人人如龍九七零章 歲不我與一一六章 動亂將起七一五章 詭異襲擊四零九章 漢家多英傑二零七章 戰歌嘹亮九四六章 虓虎的奮迅一七四章 整軍備戰四四四章 四大軍師四九五章 翻手爲雲九二九章 風冷心亦寒六九九章 兵不在多七三零章 許攸毒計九四三章 寢食難安八五二章 家國天下事六二八章 一起打架吧一九五章 計從何出七二一章 強突猛進八二四章 宏偉格局三七八章 慘烈攻防戰二零六章 清平世界八四一章 貨幣戰爭九四五章 誓死不降六六八章 太史慈歸來第92章 風火七星壇五五五章 青州羣英會七三六章 胡人的掙扎七一九章 洗盪胡塵一九八章 確立權威四七八章 徐州之亂四九九章 知己之敵二五八章 王羽的兵諫一零五章 以柔克剛二七七章 計謀與鏖戰第78章 真假難辨一三一章 荊襄震動七七三章 前世今生二七九章 義從易主七四零章 血債血償第9章 亂世之梟雄一七四章 整軍備戰八零七章 分歧與對峙七零一章 震怖四方第4章 月黑殺人夜
九五七章 烽煙正濃二五五章 奪橋先鋒戰六零八章 錯綜複雜一七二章 約法三章一五二章 求仁得仁六九七章 猛虎搏狼八五四章 侯府家宴七四零章 血債血償第60章 誰人話忠義三二零章 先拔頭籌第53章 波瀾猶未息六三零章 江東二喬五一四章 孟津之變二三零章 大婚之期八零二章 不祥的預感一七九章 奔襲都昌九零五章 決戰時刻一零五章 以柔克剛七六九章 異想天開七三八章 趙雲用謀五五九章 當面打臉一三七章 善戰者何如三九二章 幕後英雄四八六章 巍巍乎太行四七零章 驚天豪賭九七二章 席捲勢成六七零章 得失之間第46章 不負霸王名九二零章 塵埃落定九一七章 趙雲戰馬超八三三章 亦步亦趨一二一章 形勢突變七八九章 勝券在握六五六章 異變陡生二三八章 追風逐火四四六章 軍師鬥法二七一章 無雙虎賁五一七章 因緣際會五九九章 巧收諸葛八零八章 都傻眼了三二七章 帝王心術五七七章 曹豹逆襲六九三章 胡塵遮天八六一章 雙喜臨門一七四章 整軍備戰一一三章 長街混戰八八八章 先見之明七二六章 總是心太軟七四四章 錦囊妙計九四四章 生死鏖戰第14章 槍出猛虎嘯五九九章 巧收諸葛六四零章 王羽的遠見七零一章 震怖四方六五七章 濮陽之亂三二六章 引狼入室五四四章 人人如龍九七零章 歲不我與一一六章 動亂將起七一五章 詭異襲擊四零九章 漢家多英傑二零七章 戰歌嘹亮九四六章 虓虎的奮迅一七四章 整軍備戰四四四章 四大軍師四九五章 翻手爲雲九二九章 風冷心亦寒六九九章 兵不在多七三零章 許攸毒計九四三章 寢食難安八五二章 家國天下事六二八章 一起打架吧一九五章 計從何出七二一章 強突猛進八二四章 宏偉格局三七八章 慘烈攻防戰二零六章 清平世界八四一章 貨幣戰爭九四五章 誓死不降六六八章 太史慈歸來第92章 風火七星壇五五五章 青州羣英會七三六章 胡人的掙扎七一九章 洗盪胡塵一九八章 確立權威四七八章 徐州之亂四九九章 知己之敵二五八章 王羽的兵諫一零五章 以柔克剛二七七章 計謀與鏖戰第78章 真假難辨一三一章 荊襄震動七七三章 前世今生二七九章 義從易主七四零章 血債血償第9章 亂世之梟雄一七四章 整軍備戰八零七章 分歧與對峙七零一章 震怖四方第4章 月黑殺人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