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二七章 帝王心術

這天清晨,袁紹從夢中氣醒了。

他的大軍在平鄉已經停留了三天。

他不是對圍剿黑山軍沒興趣,但現在的當務之急是對付王羽這個大敵,而他的兵馬雖多,卻也不可能把張燕困死在澤內,所以也只能在平鄉一帶駐防,防止張燕南下偷襲鄴城,或者東行與王羽會師了。

對這個局面,袁紹是非常不滿的,按照他最早的思路,早就應該召喚匈奴人加入戰場。輕騎兵,在攻堅戰中,或許顯得有些弱氣,但在機動作戰中,卻是當之無愧的王牌軍隊。

相對於王羽七拼八湊搞來的那點輕騎,無論在質上還是量上,在馬背上長大的匈奴騎兵,無疑都更勝一籌。

要不是沮授一直在勸阻,他早就聽從許攸的建議,籠絡匈奴人來幫忙了。

結果,因爲這一念之仁,事情又變得棘手了,胡騎再強,在澤地中也沒有用武之地啊。偏偏沮授還不依不饒的極力阻撓着計劃的實施,真不知道此人到底怎麼長大的,能不能搞清楚自己的立場!

打仗,哪有不死人的?藉助胡騎的力量怎麼了?難道匈奴人不是大漢的臣子麼?

沒錯,他們性子是粗鄙了點,但那些賤民又能好到哪兒去?要不是那些賤民貪圖便宜,冀州的局勢又豈會糜爛至此?

胡人至少有個好處,夠聽話,夠忠誠,只要給足了好處,就不用擔心他們陽奉陰違,或者謀逆什麼的。他們畢竟是胡人,在中原站不住腳的。

這麼聽話又好用的手下,給點好處算什麼?順帶着還能懲罰一下那些不知死活的賤民,不正是兩全其美麼?

懷着這樣的心情。袁紹咬着牙忍過了這三天。

這是沮授跟他約定的時間,爲了勸阻袁紹召胡騎助戰,沮授不惜將愛子送入澤地,勸說張燕罷兵回山。

袁紹本不想答應,後來想想,左右胡騎在澤地也沒有用武之地,掃平青州之前,沮授的才能也很必要,他才強忍着怒氣答應了下來。

當然。期限是三天。

三天內,張燕如果還沒有離開的跡象,他就召胡騎入境,同時招撫於毒等人,與張楊一道。入太行山清剿。

今天,就是期限的最後一天,也是袁紹怒氣爆滿的一天,惹他發怒的除了沮授之外,還有一個張頜!

“來人!去看看子遠回來了沒有,回來了的話,讓他來見我。”不待梳洗。袁紹便揚聲喝令。

“喏!”帳外有人應了一聲,快步而去。

許攸是沮授遣子入澤的同時,與郭圖一道出發東行的,他的目標是張頜。郭圖的目標則是劉岱。

曹操自作主張的那封信中提到了張頜,雖然沒有明說,但話裡話外的意思無非是:盟軍在百里外苦戰,張頜麾下的冀州精銳卻好整以暇的在堅城之中觀望。這可不是有誠意的表現。連袁紹這個主人都這麼不主動,也就難怪各路友軍也不肯向前了。

此外。曹操還假作無意的追思起了去年會盟的盛況,一番感慨之中,雖然沒有幾句實際的,但袁紹這麼精明的人,怎麼會看不出曹操的言外之意,或者說嘲諷?

反董聯盟,就是因爲各家各懷私心,袁紹這個盟主更是心存雜念,不肯向前,最後擺出的偌大陣勢,只是成就了王羽這個後生晚輩之名。

這是袁紹心裡的一根刺,從未對人說過,但曹操和他是多年的交情,又豈會看不出?

這根刺被觸動,纔是袁紹暴怒的最終原因。

真實原因不能對人明言,他也只能遷怒了,沮授是第一個被遷怒的,第二個就是張頜。

於是,他派出了許攸這員干將,囑咐後者,就算全軍覆滅,也要敦促張頜出兵,攻襲王羽的後路。同時,他讓郭圖去通知劉岱,請對方在張頜出兵之後,予以配合,他的主力大軍十日內必至!

去尋劉岱須得繞路,一時三刻來不及,但公孫瓚退卻後,安平境內已經恢復了通行,若是趕得快,三天也能走個來回了,畢竟只是傳個口信而已。

許攸果然回來了,接到召喚後,來的很快。袁紹剛剛梳洗完畢,坐到擺滿早膳的桌案前,許攸就到了。

“許攸參見主公。”

袁紹擡頭一看,只見許攸髮髻散亂,滿臉塵土,形容狼狽之極,不由愕然問道:“子遠,你怎麼搞得這般狼狽,莫非是連夜趕回來的?”

“軍情如火,攸不敢不盡力。”許攸搖搖晃晃的一拱手,看上去都有些站不穩了,十足一副勞苦功高的模樣。

“子遠辛苦了。”袁紹大覺欣慰,感慨萬千道:“若是天下士子都如子遠一般忠於任事,不辭辛勞,何愁不江山永固,開創出一個清平盛世來?”

“主公過獎,攸愧不敢當。”許攸大喜,面上卻不露聲色。

“有功當賞,有過則罰,古之聖主,無不如此,子遠何愧之有?”袁紹欣慰的,不僅是許攸不辭辛勞,更重要的是,許攸懂得他的心,而且以此爲己任,不遺餘力的努力着。

在袁紹的幕府,很少有人會提及大漢如何如何,因爲袁紹從來不提,對於冀州的目標,他更喜歡用‘開創’一類的字眼,而且對盛世二字,也是情有獨鍾。

衆人都順着他的口風說話,但真正懂得其中的意思,並且不避諱於此的人,卻不算多。哪怕是郭圖、逢紀這些嫡系,也沒有許攸表現得這麼熱切,這麼合他的心意。

“天下英雄雖多,卻皆有其短,論氣度,論德行、論名聲,能成此開天闢地之功者,除主公外更有何人?許攸何幸,得附驥尾,又豈敢不盡心盡力?”

“哈哈哈,子遠知吾心也。”袁紹心懷大暢,高聲吩咐道:“來人,再上一副膳食來,孤要與子遠共膳。”

有侍從應命而去,許攸再次一揖到地,滿臉激動的謝道:“多謝主公。”

同吃同睡,在這個時代,就是主上對臣下最得力的籠絡手段了。袁紹身份高貴,當然不會輕易跟人同牀,但同膳還是時有發生的,通常都是在他心情極度喜悅的時候纔會發生,由不得許攸不興奮。

說老實話,要不是這個基礎打得夠好,等下說起正事,許攸還真有點發憷。

早飯畢竟不是酒宴,再豐盛也吃不了多長時間,等許攸放下筷子,袁紹就開問了。

“子遠,此行可有見到張將軍,他爲何始終按兵不動?他這次總該奉令了吧?”

“這……”最怕的問題來了,饒是思忖了一路,可許攸還是有些遲疑,感覺袁紹的眼神中帶了一絲凌厲,他這才硬着頭皮回答道:“主公,攸此行並未見到張將軍……”

“嗯?”袁紹臉色一沉。

“主公有所不知,那王羽在清河廣佈密探,外來人寸步難行,而且,越接近鄃城,來回巡哨的遊騎就越多……臣冒死到了城下,發現城中已經堵死了城門,身後追兵追得又緊,故而只能留書予張將軍,並未進城。臣無能,請主公責罰。”

袁紹神情稍雯,過了一會兒,恨恨說道:“這個張頜,真是個外強中乾的無能之輩!先前孤令他守住清河,封住王羽西進之路,他不聽令,貿然出戰,招致慘敗,令得冀州局勢糜爛至今。現在孤三令五申命他出戰,他卻又被嚇破了膽子,成了縮頭烏龜,徒令孤遭人嗤笑!可恨,至爲可恨!”

說着,他又轉向許攸,確認道:“子遠,這次,孤的親筆信,你是親手送進城了吧?”

“是。”許攸低頭應道。

信肯定是進城了,去了二十人,回來了倆,傷亡是慘重了點,但終究是把情況反饋回來了。至於他捨命衝到城下,那就是純屬杜撰了,青州的遊騎那麼兇,他許子遠還要從龍立功,名留青史呢,哪能那麼不愛惜自己的性命啊?

“那就好。”袁紹點點頭。許攸的小心思,他其實都猜到了,但他不打算計較。

什麼是忠臣?只要步調一直和主上保持一致,就是忠臣。在這個基礎上,若再有點做事的能力,那就是能臣了。至於怕死、貪財、人品不好、欺上瞞下、沒有節操,這都不是大毛病,沒有這些毛病的人,當主公的能放手任用嗎?

就比如那個沮授,還有之前那個田豐,這些不識相的,就算暫時捏着鼻子用了,遲早也要設法解決掉他們的。比主公還能幹,還總是跟主公對着幹,這是臣子應該做的事嗎?

荒謬!

只要信送進去了,是不是親自去就不是很緊要了,張頜還是不肯聽令,將來自然有他的好看!

袁紹緩緩說道:“還有一事,非得子遠你走上一遭不可。”

許攸心中一動,繼而大喜:“主公,您終於下定決心了?不過,若是張燕真的退走……”

“亂臣賊子,遲早也得解決,正好順便料理了。”袁紹一臉殺氣的說道:“孤好言相勸時,他不識相,現在麼,哼,已經晚了!”

“必如主公所願。”

“好!”袁紹深深的看了許攸一眼:“記住,要速戰速決,不要耽誤了時辰!”

“主公放心,許攸去了。”

“去罷。”袁紹擺了擺手,心中一陣激盪,終於,到了徹底解決這個心腹大患的時候了。()

第76章 驚變陡生八九九章 梗陽攻防戰四七九章 多事之秋二八九章 再興兵戈第66章 激戰大河畔一九一章 各有奇謀六四五章 不正當關係一四零章 能戰方能和八二六章 時代的湍流四八七章 白波之危一六零章 選銳與籌謀一六七章 史無前例四三九章 禍不單行第60章 誰人話忠義四七四章 全面壓制六八四章 運籌千里外六三六章 回馬一槍二一四章 一敗塗地二零七章 戰歌嘹亮三二三章 化整爲零六二五章 順天者昌九一二章 不祥的預感三四三章 梟雄是本色八七一章 風形水勢五一五章 危難之際一六四章 傳檄天下五五六章 兗州攻略六六零章 一路碾壓五五四章 豪情拓疆土二五零章 實力爲本六五七章 濮陽之亂二零五章 嚴防死守三五三章 弓刀皆稱絕八三二章 當頭一棒六八六章 潛移默化九三三章 錦囊藏妙計八三二章 當頭一棒一四七章 一線之間七七八章 任他千般計五二二章 一紙勝萬言二六三章 奉旨討不臣四六一章 尋人終有跡一二七章 複雜的形勢六一八章 猛將對猛將第45章 溫酒斬華雄二七一章 無雙虎賁一七零章 風雲變幻五八一章 棄守之議七一四章 正名之戰三一八章 局外局內八二二章 震驚不已八零二章 不祥的預感一五一章 治世之道九七八章 天下一統第61章 明槍與暗箭四二零章 圍而盡殺之一五九章 兵者詭道也三六三章 民心似水五四九章 將門虎女七一六章 逆襲落空三八五章 逝者如風第39章 雄關名虎牢五五三章 揚帆東渡四五九章 追悔亦難及二零五章 嚴防死守六七六章 好事多磨第67章 三英戰呂布五八三章 天下一盤棋二五二章 北行路上七八八章 兵未動船先至六一三章 一語服羣儒一七一章 衣錦還鄉三九零章 八門金鎖七二五章 三家分荊第30章 稱雄先揚名八六三章 呂布的執念第27章 再會呂溫侯八六九章 遇強更強四四零章 墜馬薦郭嘉五七七章 曹豹逆襲七九四章 泰山崩色不變一三三章 毒士毒謀七六九章 異想天開四五一章 兗州刺史一七零章 風雲變幻五七四章 不謀而合七六六章 心病難治第59章 威勢凌羣雄二八三章 新的戰場七四三章 漢道乃昌八二零章 爐中有寶六六六章 時尚高唐第38章 縱馬任西向二三五章 正面強攻一一零章 大鬧一場四八九章 開始行動第17章 夫戰,勇氣也五七六章 麻煩上門七八零章 議平遼東第33章 籌謀須在先
第76章 驚變陡生八九九章 梗陽攻防戰四七九章 多事之秋二八九章 再興兵戈第66章 激戰大河畔一九一章 各有奇謀六四五章 不正當關係一四零章 能戰方能和八二六章 時代的湍流四八七章 白波之危一六零章 選銳與籌謀一六七章 史無前例四三九章 禍不單行第60章 誰人話忠義四七四章 全面壓制六八四章 運籌千里外六三六章 回馬一槍二一四章 一敗塗地二零七章 戰歌嘹亮三二三章 化整爲零六二五章 順天者昌九一二章 不祥的預感三四三章 梟雄是本色八七一章 風形水勢五一五章 危難之際一六四章 傳檄天下五五六章 兗州攻略六六零章 一路碾壓五五四章 豪情拓疆土二五零章 實力爲本六五七章 濮陽之亂二零五章 嚴防死守三五三章 弓刀皆稱絕八三二章 當頭一棒六八六章 潛移默化九三三章 錦囊藏妙計八三二章 當頭一棒一四七章 一線之間七七八章 任他千般計五二二章 一紙勝萬言二六三章 奉旨討不臣四六一章 尋人終有跡一二七章 複雜的形勢六一八章 猛將對猛將第45章 溫酒斬華雄二七一章 無雙虎賁一七零章 風雲變幻五八一章 棄守之議七一四章 正名之戰三一八章 局外局內八二二章 震驚不已八零二章 不祥的預感一五一章 治世之道九七八章 天下一統第61章 明槍與暗箭四二零章 圍而盡殺之一五九章 兵者詭道也三六三章 民心似水五四九章 將門虎女七一六章 逆襲落空三八五章 逝者如風第39章 雄關名虎牢五五三章 揚帆東渡四五九章 追悔亦難及二零五章 嚴防死守六七六章 好事多磨第67章 三英戰呂布五八三章 天下一盤棋二五二章 北行路上七八八章 兵未動船先至六一三章 一語服羣儒一七一章 衣錦還鄉三九零章 八門金鎖七二五章 三家分荊第30章 稱雄先揚名八六三章 呂布的執念第27章 再會呂溫侯八六九章 遇強更強四四零章 墜馬薦郭嘉五七七章 曹豹逆襲七九四章 泰山崩色不變一三三章 毒士毒謀七六九章 異想天開四五一章 兗州刺史一七零章 風雲變幻五七四章 不謀而合七六六章 心病難治第59章 威勢凌羣雄二八三章 新的戰場七四三章 漢道乃昌八二零章 爐中有寶六六六章 時尚高唐第38章 縱馬任西向二三五章 正面強攻一一零章 大鬧一場四八九章 開始行動第17章 夫戰,勇氣也五七六章 麻煩上門七八零章 議平遼東第33章 籌謀須在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