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三七章 善戰者何如

開打了,今天是要爆發一下的,加更至少一章吧,沒辦法,沒存稿,小魚又是手殘黨,所以只能這麼說了,如果順利的話……咳咳,反正,儘量吧~

————

泰山軍的軍營設立在陽人城東北,魯公河畔。

陽人是樑縣以北的一座小城,名氣不大,不過,這裡卻是延綿了八百年輝煌的大周王朝最後的存身之地。

《史記》中記載:秦莊襄王元年,滅東周,不絕其祠,以陽人地賜周君。

實際上,前世的歷史上,就在初平二年,這裡也曾發生過一場大戰,即孫堅擊敗胡軫,陣斬華雄的那場戰鬥。

王羽當然不知道這麼多,前面那條是賈詡告訴他的;後面那條在三國志等正式中才有記載,他這個只看過演義自然不會知道。

他只是結合地理及對歷史的瞭解,推測出,如果孫堅在豫州恢復了元氣後,捲土重來,再次攻打洛陽的話,戰鬥很可能在這裡打響。

陽人周邊的地勢沒什麼特別,不過卻剛好是個岔路。

如果從這裡轉向西北,很快就可以到達新城,然後沿着伊水,向伊闕關進軍;向東北走,則可取道大谷關,攻略洛陽。

儘管兩路都有關隘可守,但西涼軍的兵力始終不足,面對實力強勁的敵人,不可能分兵兩路,所以,如果董卓不想讓敵人兵臨城下,想要禦敵於外,就只能把戰線推移到樑縣一帶。

所以,王羽把這裡當做了預設戰場。

“鵬舉賢弟,徐榮軍主力已經離開了新城,東南向穩步行軍而來,周圍百里內,沒發現任何疑兵,洛陽方面也沒有增援的跡象,看來他就是擺明車馬要正面硬吃我軍啊。”

刺探情報,王羽已經初步建立了偵查小隊,不過,擔任斥候,展開戰場屏蔽這種事,自然非非公孫越莫屬。幽州輕騎,可是當世最強的輕騎兵,不讓他們出馬,豈不是暴殄天物?

公孫越的任務完成的也不錯,說話的語氣中雖然帶了些憂慮,不過神情中,還是意氣風發的情緒居多。

也不知是性格使然,還是純粹的無知所以無畏,反正王羽覺得,在自己這邊的所有將校中,公孫越是最無所顧忌的人。若不是礙於禮貌,有人向他問起徐榮的話,他說不定會回答一聲:徐榮是誰?

當然,倒也怪不得他傲氣,白馬義從確實太強了,從前哨戰開始到現在,雙方的戰損比一直維持在五比一以上!

西涼軍五,幽州軍一!同樣是輕騎兵,卻打出了這樣壓倒性的戰績,不論主將是誰,多少也會有些微醺的感覺吧?

“凡兵者,以正合,以奇勝……”王羽不無遺憾的搖搖頭:“某倒是希望他搞點計謀呢,現在,這種情況是最可怕的。”

說着,他走到了懸掛着的輿圖旁邊,輿圖上畫的正是洛陽周邊的地理情況。

比起通常可見的輿圖,這份輿圖相對精細得多,不但標明瞭山川河流,道路城關,而且還詳細的標註出了雙方的行軍路線,行軍時間,以及駐留時間等情報。只要是粗通兵法之人,看過這副圖,就會對這場大戰的前期態勢,有個清晰的印象了。

“徐榮離開洛陽後,行軍速度很快,三日內就趕到了伊闕關,然後一直在那裡囤積糧草,直到我軍過了樑縣,他才向新城進發,純依靠伊水搬運糧草……他做了這麼多事,其實僅僅是爲了保障糧道的安全而已。”

王羽在輿圖上指點着說道:“放棄了搶先佔據戰場的機會,也沒做其他的佈置,若是普通的庸將,某會當他是膽怯無能,但徐榮這麼做,只能表明一件事,那就是他對正面作戰有十足的把握!”

“也許,他只是沒把握在鵬舉你的面前搞計謀罷了,揚長避短麼。”公孫越心不在焉的說道,他的眼睛一直盯在輿圖上,嘖嘖讚歎:“大哥說你精通軍略,我原本還不大信服,可看了這輿圖才知道,你的手段確實非同一般啊!這圖咋就能畫得這麼清楚呢?”

“渡之兄既然喜歡,回頭小弟送你一份便是。”

王羽莞爾一笑,這才哪兒到哪兒啊?他前世畫的可都是高精度的軍事地圖,衛星地圖更是天天都要研究!祖國的山川地勢,不說了然於胸吧,大致上也有個譜,畫個地圖還不是小菜一碟?

當然,光是這樣肯定不夠,相隔兩千年,就算是同樣的地方,這個時代的地理環境跟後世也差很多,尤其是河流道路的位置。

這個時代的河流,到了後世,很多都不復存在了,至少王羽就不知道,陽人,也就是後世的河南汝州附近,什麼地方有條魯公河。

他的地圖,是結合記憶,加上當地人提供的資料畫出來的,他自己不是很滿意,但相對於這個時代的輿圖,就精細得太多了,也難怪公孫越愛不釋手。不明天文地理,還談什麼行軍打仗?

“當真?”公孫越喜形於色,興奮了一會兒,又意猶未盡的嘀咕道:“要是有一份幽州的就更好了。”一邊說,還一邊偷瞥王羽臉色。

“等有機會去幽州,實地看過之後,我會給伯珪兄弄份更好的。”跟沒心機的人打交道很容易,只要真心實意的對待他們,就會得到幾倍於此的回報,王羽當然不會吝嗇這種小人情。

“還能更好?”公孫越眼睛瞪得老大,看看王羽,又看看地圖,怎麼也想不通,還能怎麼更好。

“自無虛言。”王羽可沒心思多說閒話,來勢洶洶的徐榮,纔是他最爲關注的,地圖畫的再好再精確,也提供不了任何幫助。

似乎看出了王羽的心思,賈詡在旁點評了一句:“以長擊短,本身就已經是最好的計謀了,再做其他事,才真是弄巧成拙呢。”

這句話算是說到了王羽的心裡,一直以來,他也都是這麼做的。因爲知道陣列之戰是自己的弱項,所以他一直在努力迴避,在孟津、虎牢孤身挑戰,潛入洛陽施行反間計,都是在這個方針下,產生的計略。

雖然收穫確實不小,但這個弱點也開始廣爲人知,至少徐榮和賈詡都看出來了。

“是啊,明明一直沒得到詳盡的情報,可他好整以暇的推進過來,”公孫越的注意力終於轉移回來了,他很納悶的問道:“難道他就不怕鵬舉賢弟你真的驅百姓圍攻?”

“他既然敢來,自然是不怕的,那招本來也只有出其不意的時候,才能發揮最大的功效……”王羽望向賈詡,胖子依舊是那副笑眯眯,高深莫測的表情,似乎這條毒計跟他完全沒關係似的。

這傢伙的情商,甩哥幾條街啊!王羽心中感嘆:獻計被拒,而且計策還被衆人批判,最後改得面目全非。換了自己,怎麼也會爭辯一番的,可賈詡就像個沒事人似的,一點情緒都沒有,這種心性,實在了不起。

下一刻,賈詡用行動證明,王羽的評估還是太低了點,他不但沒情緒,而且還會很主動的繼續獻計獻策:“不過,這種明知不敵,還死纏爛打的風格,似乎不像是徐公卿的風格,將軍,您封鎖情報之舉無可厚非,但很可能反倒幫了徐榮一個小忙呢。”

“嗯,的確。”王羽點點頭,這一點他開始沒想到,現在倒是發現了,可似乎已經爲時晚矣。

“殺他的人,還能幫他的忙?這是什麼道理?”公孫越的反應就慢多了,他瞪着眼睛看着賈詡,帶着七分疑惑和三分不服氣。

“死的不是徐榮的人,嗯,至少不是他能如臂使指的部衆……”說老實話,賈詡不太喜歡跟反應遲鈍的人說話,尤其是解釋這種相對複雜的東西。

所以,他理想中的老大隻有兩種,要麼如王羽、曹操這種,一點就透的,要麼就是象張繡那樣,言聽計從,從來不問爲什麼。對於公孫越這種人,他一點都不感冒。

耐着性子解釋了幾句,發現公孫越還是傻乎乎的直瞪眼,賈詡不吱聲了,目視王羽,讓他自己搞定。

“渡之兄,先前小弟提過,徐榮雖強,不過還是有破綻的,目前,我一共發現了他三個弱點……”

“三個?”公孫越吃了一驚,一直靜靜旁聽的黃忠和徐晃也都目露驚異之色,只有賈詡依然不動聲色,這種評估人心,找人弱點的事,他最擅長了。

“他的信念是其一,雖然這種信念令人尊敬,但沙場爭鋒,本就是無所不用極的,所以……”王羽看看黃忠,見後者微微頷首,沒什麼情緒的樣子,他放下了心思,老黃還是挺通情達理的。

“其二,可以簡單概括爲:將帥不和!監軍的存在,本身就是對軍隊戰力的限制,胡軫雖然有些將略,但也算不上是什麼識大體的人。若非徐榮對胡軫有所顧忌,他當日何必急於與曹操交戰?就算他自恃本領,但等到兩軍會師之後,勝算豈不是更高?”

王羽自問自答道:“徐公卿不是呂奉先,他不會做這種意氣之爭,所以,他急於求戰的唯一原因,就是他擔心胡軫礙事!”

“原來如此,難怪文和先生說……”公孫越恍然大悟:“跟兒郎們作戰的都是西涼人,都是胡軫的屬下,把他們打怕了,胡軫臉上無光,說話分量也輕了,徐公卿掌軍就變得更容易了。”

王羽微笑不語。

儘管如此,可若是能重來一遍,王羽也還是會這麼做,不屏蔽情報,後面的戰略就有可能被徐榮識破。兩害取其輕,面對徐榮這樣的強敵,王羽絲毫不敢掉以輕心。

公孫越的好奇心上來了,又問:“那,第三個呢?”

王羽豎起第三根手指,道:“第三個就是……”

“報……”帳外腳步聲響,有人高呼着跑近。

“講!”

“兗州張使君有使到……”

“張邈?這個時候?”王羽微微一怔,還沒等他下令帶人進帳,一陣更急促的腳步聲又響了起來。

“報……”

“講!”

“前鋒回報,徐榮兵馬已至陽人城北十里外,正在安營……”

“來得好快!”衆將都吃了一驚。

徐如林,疾如風!

徐榮揚名以來,沒用過什麼奇謀,但行止之間,皆合兵法之旨。幾日前還慢吞吞的向新城推進,結果就在公孫越得意於前哨戰的勝利時,徐榮卻一反前態的狂飆猛進,直接推進到了陽人城下!

斥候若不是白馬義從這種精兵,說不定,泰山軍已經遭受突襲了!

難怪孔伷坐擁雄關,依舊全無抗力,不是他太廢物,而是敵人太強!

王羽甚至都能想象得出,當孔伷前腳接到前線戰報,還沒從震驚中回過神來,後腳徐榮已經兵臨城下,孔名士心裡是怎麼樣的感覺,是何等的絕望,以至於連抵抗之心都生不出來……

徐榮,就是個讓人絕望的對手!

“果然是善戰者無赫赫之功……”心生感嘆,王羽胸中卻是豪情陡起:“傳令於校尉,讓他結束練兵,全軍休整,明日迎戰徐榮!”

“喏!”()

第24章 相識莫恨晚三零八章 大戰在即八三一章 花開兩朵六零五章 悽雲慘霧八九七章 如釋重負七六五章 大戰之後八八八章 先見之明六零六章 江淮變局一二六章 仁勇雙全三二四章 忠言與陰謀一九三章 滿紙荒唐事第4章 月黑殺人夜八八二章 墨門再現三八四章 進擊與抵抗二六八章 英傑匯聚六四五章 不正當關係六五零章 處處針對八一九章 態度的轉變七七零章 孔明的震驚七零三章 利矛與堅盾一七二章 約法三章八九九章 梗陽攻防戰第62章 富貴險中求五八三章 天下一盤棋二七五章 決勝一着一六八章 塵埃落定三五七章 三個條件七百章 鐵騎碾壓四六零章 社會大分工二八一章 圍魏救趙七五六章 困獸猶鬥一六六章 玉石俱焚七八一章 用心良苦第57章 拔劍即生死五零二章 挑釁與暴怒六六一章 亂起亂平四二六章 招降納叛二八九章 再興兵戈二二一章 青州方略三三七章 浮華一夢六九七章 猛虎搏狼一九六章 大風起兮一五一章 治世之道四六五章 高唐會盟第10章 漢魂永不死八百章 鬥智鬥力三四九章 窮追不捨第98章 萬衆皆歡騰八九六章 時也命也九五三章 輕騎開路一四一章 結盟遼東一四一章 結盟遼東六四七章 直取中宮三九五章 袁紹的後招四九三章 底氣十足一三九章 箭風血雨一六七章 史無前例八七九章 涉水攻關五六七章 兇殘殺陣六一九章 關羽的絕招六六二章 擊胡之法三一二章 王羽來了二五一章 虛晃一槍第26章 敵友難分明二六九章 針尖對麥芒八一一章 願賭服輸七七五章 兩個消息一五三章 煮酒論英雄四三七章 始料未及八六八章 兗州先哨戰一七一章 衣錦還鄉七零七章 死亦瞑目六六八章 太史慈歸來第42章 世事皆洞明一六一章 願者上鉤七一一章 王羽的打算二零一章 王羽的殺招第34章 美人情深重四零一章 戰場態勢七二五章 三家分荊八五一章 樂在其中一一五章 一發動全身七一二章 狼羣戰術三七二章 鐵騎突出九六一章 逝者如風八九零章 屋漏偏逢雨九五一章 龍戰於野八三三章 亦步亦趨七三一章 幽州之殤第17章 夫戰,勇氣也五八七章 誰是大草包三三八章 一箭雙鵰三二四章 忠言與陰謀七六零章 生死若等閒五八二章 大亂將起八七四章 碾壓式陣容九二三章 江東分裂九三六章 白陘奪口戰第75章 順風順水第21章 河畔追賈詡
第24章 相識莫恨晚三零八章 大戰在即八三一章 花開兩朵六零五章 悽雲慘霧八九七章 如釋重負七六五章 大戰之後八八八章 先見之明六零六章 江淮變局一二六章 仁勇雙全三二四章 忠言與陰謀一九三章 滿紙荒唐事第4章 月黑殺人夜八八二章 墨門再現三八四章 進擊與抵抗二六八章 英傑匯聚六四五章 不正當關係六五零章 處處針對八一九章 態度的轉變七七零章 孔明的震驚七零三章 利矛與堅盾一七二章 約法三章八九九章 梗陽攻防戰第62章 富貴險中求五八三章 天下一盤棋二七五章 決勝一着一六八章 塵埃落定三五七章 三個條件七百章 鐵騎碾壓四六零章 社會大分工二八一章 圍魏救趙七五六章 困獸猶鬥一六六章 玉石俱焚七八一章 用心良苦第57章 拔劍即生死五零二章 挑釁與暴怒六六一章 亂起亂平四二六章 招降納叛二八九章 再興兵戈二二一章 青州方略三三七章 浮華一夢六九七章 猛虎搏狼一九六章 大風起兮一五一章 治世之道四六五章 高唐會盟第10章 漢魂永不死八百章 鬥智鬥力三四九章 窮追不捨第98章 萬衆皆歡騰八九六章 時也命也九五三章 輕騎開路一四一章 結盟遼東一四一章 結盟遼東六四七章 直取中宮三九五章 袁紹的後招四九三章 底氣十足一三九章 箭風血雨一六七章 史無前例八七九章 涉水攻關五六七章 兇殘殺陣六一九章 關羽的絕招六六二章 擊胡之法三一二章 王羽來了二五一章 虛晃一槍第26章 敵友難分明二六九章 針尖對麥芒八一一章 願賭服輸七七五章 兩個消息一五三章 煮酒論英雄四三七章 始料未及八六八章 兗州先哨戰一七一章 衣錦還鄉七零七章 死亦瞑目六六八章 太史慈歸來第42章 世事皆洞明一六一章 願者上鉤七一一章 王羽的打算二零一章 王羽的殺招第34章 美人情深重四零一章 戰場態勢七二五章 三家分荊八五一章 樂在其中一一五章 一發動全身七一二章 狼羣戰術三七二章 鐵騎突出九六一章 逝者如風八九零章 屋漏偏逢雨九五一章 龍戰於野八三三章 亦步亦趨七三一章 幽州之殤第17章 夫戰,勇氣也五八七章 誰是大草包三三八章 一箭雙鵰三二四章 忠言與陰謀七六零章 生死若等閒五八二章 大亂將起八七四章 碾壓式陣容九二三章 江東分裂九三六章 白陘奪口戰第75章 順風順水第21章 河畔追賈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