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3章 波瀾猶未息

洛陽城暗流涌動,大勝之後的虎牢關就太平多了。

儘管損失微乎其微,但聯軍還是沒有采取果斷行動,乘勝追擊。

袁紹等人的突然退兵,是最關鍵的因素,在摸清楚其他盟友的意圖之前,無論是自信心爆棚的公孫瓚,還是老成持重的陶謙,都不敢輕率行事。

背後被人插刀子的經驗,公孫瓚是很豐富的。

當年張舉、張純叛亂,勾結烏桓、鮮卑,大掠青、徐、幽、冀四州,無人可制,氣焰囂張至極。

當時,漢廷正爲了鎮壓黃巾起義和西涼叛亂而疲於奔命,根本抽不出手來,唯一的對策就是:先是傳令給正往西涼赴援的公孫瓚,令他中途折返,回援幽州;再就是派遣宗室劉虞出任幽州牧,總督戰事。

公孫瓚千里奔波,不顧疲憊,在回返的第一時間發動了反攻。

在相當不利的局勢下,他以寡敵衆,其中艱辛自不待言。饒是如此,公孫瓚不愧白馬將軍之名,先是在石門之戰中,擊敗了張純、丘力居、鮮卑三方聯軍,張純僅以身免,與鮮卑人一道狼狽北逃。

然後公孫瓚繼續追擊丘力居,結果因軍情泄露,後援不濟,被丘力居反包圍在管子城。一直被圍了二百多天,才尋找到了戰機,和丘力居拼了個兩敗俱傷,令後者遠遁柳城,從而化解了這一場大危機。

帶着一身傷口和征塵,回到了右北平,公孫瓚得到了一個匪夷所思的消息:就在他浴血奮戰的時候,劉虞已經和烏桓、鮮卑人展開了談判,如今已經取得了相當的成果,鮮卑人表示,如果漢廷願意不計前嫌,他們願意把張純送回來,以示誠意。

公孫瓚不知道和談時,劉虞的心情到底如何,和談背後有沒有什麼陰謀,他不擅長這個。

他只知道,將士們的血不能白流,胡虜入寇的仇,也不能輕易放過,而且,自己的背後,不能暴露給無法信任之人。

所以,在判明袁紹等人的動向前,他不打算繼續進兵。

袁術雖然有些不甘心,但也無可奈何,他的直屬部隊不在身邊,跟公孫、陶謙只是盟友,也談不上指揮調度。

唯一的不安因素,只有王羽。

公孫瓚很擔心,這個少年會再次不管不顧的請戰,如果真是那樣,他可就要頭疼了。他和陶謙商量了不少藉口,比如要等王匡來匯合,去敖倉搬運糧草需要時間,敵情不明,不好輕進什麼的。

結果,這些藉口一個都沒用上,王羽一個字都沒提請戰的事,而是一頭扎進了白馬義從的軍營,白天晚上的都泡在那裡。

衆人鬆了口氣之餘,也不由生出了些疑惑:這位少年英傑又要幹什麼?

對此,不同的人,得出的是不同的結論。其中,以劉備最有危機感。

“諸君,鵬舉他還在伯珪兄的兵營,備請他來軍議時,他說若是沒有大事,他就不過來了,讓賈先生來旁聽即可。”

“又去了?他老是在別家的兵營泡着作甚?攻打洛陽纔是當務之急啊!”袁術本就口無遮攔,此刻一着急,更是什麼都顧不得了,直接把最大的忌諱給挑明瞭。

陶謙也急了,袁紹已經撕破了臉面,聯軍內訌已然呼之欲出!在這關鍵時刻,王羽也不知犯了什麼邪,不顧分寸的亂來,跑去別人的軍營拉關係,這不是明目張膽的挖牆角麼!

王鵬舉少年心性,袁公路又是個莽撞人,這倒也罷了,劉玄德分明是個穩重君子,怎麼也不知道輕重,哪壺不開提哪壺呢?

這要是公孫瓚一惱,聯軍可就徹底分崩離析了。

內訌事小,葬送了大好局面是大,老陶謙憂心忡忡,卻又不得不強打精神,出來打圓場。

“伯珪的戰法,獨出一格,威力絕倫,便是老夫,也是見而心折,若是年輕幾十歲,肯定也是不肯放過的。”先輕輕幫王羽開脫了一句,陶謙話鋒一轉道:“伯珪,敖倉的糧草何時能搬運完?”

“呵呵,恭祖兄,別人不知某,難道你也不知?莫說瓚與鵬舉相交莫逆,知他磊落,就算不是,瓚對一心爲國之人,也是敬重有加的。再說了,少年人,肯虛心求教,是好品格,瓚讚許還來不及呢,又豈有發怒阻撓之理?隨他去,隨他去。”

公孫瓚比衆人想象的豁達得多,對王羽有些肆無忌憚的挖角之舉,他半點都沒放在心上,反而對王羽的好學上進,頗多讚譽之詞。

“西涼兵進京的時間不長,但這份搜刮的本事卻不一般,敖倉的糧草,比想象中少得多,尚不及鵬舉前次運來的。不過現在軍中並不乏糧,也算不上什麼大事,最棘手的,還是酸棗那邊……”

公孫瓚前一句話寬了陶謙的心,後一句話卻加重了老陶的煩惱,無法齊心合力,形勢再好,也沒法利用啊。

“沒什麼可擔心的,南陽方面,應該很快就有捷報傳來。雖然不知比鵬舉和伯珪如何,但那孫文臺也是一員猛將,當日長沙、零陵、桂陽三郡叛亂,無人能制,孫文臺一出馬,旦夕而平,此番北上,他也是信心十足,在某帳中下過軍令狀的!”

袁術得意洋洋的說道:“董卓的主力都集中在洛陽周邊,南線並無大將,孫文臺這種猛將秉決死之心而戰,董卓焉能擋之?等南洋消息一到,確認了孫文臺的位置,我等出兵西向便是,何必理會酸棗那些庸碌之輩?”

公孫瓚與陶謙對視一眼,都是一陣振奮。

能形成分進合擊的態勢,讓董卓顧此失彼,那酸棗方面的後援就不重要了。除非那幫人不顧顏面,徹底撕破臉攻打友軍,否則就無須多慮。

然而,就在氣氛剛剛變得有些熱烈時,外面就傳來了一陣喧譁聲。

“主公,城外截獲一名哨探,自稱是南陽信使……”

目前的局勢很複雜,聯軍前鋒不僅要籌謀進兵,還要提防西涼軍的反撲和自己人的暗算,所以,虎牢關周邊也是戒備森嚴。

負責外圍的是王羽的河內兵,郡兵戰鬥力普通,但更熟悉地形。在關隘周邊巡視的,則是公孫瓚的白馬義從,輕騎兵做這個本來就很擅長。

一聽南陽二字,袁術當即大喜,越俎代庖的嚷嚷道:“哈,來的真是及時,快,讓他進來!”

“……喏。”斥候愣了一下,見自家主公微微頷首,這才應喏一聲去了。

不多時,那信使被帶上來了,一見袁術,便伏地大哭:“主公,孫將軍在樑縣大敗,全軍覆滅,生死不明!”

在場之人無不大驚失色,袁術原本笑得正得意,結果吃了這一驚,整張臉都變得扭曲起來,哪裡又說得出話來?

“軍情到底如何?”陶謙急問道。

他在西涼時,跟孫堅打過交道,知道對方的勇猛,所以袁術吹噓時,他不時還會幫幾句腔。突然聽到這麼個消息,他自是震驚非常。

全軍覆沒!

以孫堅的本事,怎麼可能敗得如此之慘?

“具體情況尚且不知,自離開魯陽,孫將軍一路進展極快,閻主簿供應糧草,一時難以跟上,故而遣使告孫將軍,請他放慢進兵速度稍待。誰想使者未至樑縣,就已經遇到了潰兵,皆言全軍盡墨,孫將軍中軍被擊破,生死不明……”

“……”陶謙目瞪口呆,公孫瓚神情黯淡,寄予厚望的友軍慘敗至此,進取洛陽的希望一下子就變得渺茫了。

難道,還是隻能寄希望於別人麼?

“報……主公,去酸棗的信使回來了!”想什麼來什麼,正茫然間,又有消息到了。

“這麼快?”陶謙很驚訝,“是哪位諸侯有了決斷?”

去酸棗的使者,是陶謙的幕僚。虎牢關內的幾個人之中,也就是他的立場相對中立,人緣也比較好,自然只能由他出面。

“稟主公,酸棗諸君如今正爭執不下,全無出兵匯合之意!”

“爭執不下?贊成出兵的是誰?”陶謙眼睛一亮。他對諸侯們的期望越來越低,到現在,能有一半諸侯的支持,他就已經喜出望外了。

“稟主公……”信使遲疑道:“諸侯的分歧,非是出兵與否,而是如何處置洛陽來的使者……”

“使者?這又是怎麼回事?”陶謙徹底糊塗了。

“是這樣……”

“等等。”公孫瓚突然出言打斷了使者,他對陶謙疑惑的目光視而不見,轉向劉備吩咐道:“玄德,你去請鵬舉過來,就說有軍情要事相商。”

“伯珪不說,老夫幾乎忘了。”陶謙恍然,他拍拍額頭,唏噓道:“如今形勢突變,一下子變得如此複雜,正得靠鵬舉的魄力,纔有撥雲見日之望啊。”

“對,對!”袁術終於從震驚中清醒了,像是抓到了救命稻草似的,他連聲附和道:“孫文臺名不符實,現在,也只有鵬舉才能力挽狂瀾了,快,快去請他來!”

“……喏!”劉備費了好大力氣,才壓抑住了心中的鬱悶。

自己明明就是宗室,行事大有君子之風;而王羽,就算有些謀略勇力,終究不過是個豪強之子,只是膽子夠大,敢拼敢闖而已,可是境遇怎麼就差了這麼多呢?

王羽是力挽狂瀾的希望,自己卻只能跑腿?那小子正在明目張膽的挖人牆角好不好!怎麼這一個個的,都只把他當好人呢?

蒼天啊,你睜睜眼吧!

一二二章 無名神將八一二章 強者爲王三一三章 迎而戰之七零五章 車懸再現一九四章 周邊不寧六八三章 其疾如風九四三章 寢食難安九三六章 白陘奪口戰七四三章 漢道乃昌六四五章 不正當關係四二八章 權術與公心七七八章 任他千般計七八四章 緩兵之計第77章 一石千層浪第59章 威勢凌羣雄四三零章 徐庶弄險第23章 何事不得歸六三二章 場上場下五九五章 送羊入虎口第60章 誰人話忠義九一零章 雨戰之密一零二章 第一名將七六二章 借刀殺人三五八章 打破僵局第56章 聯營劍弩張九七四章 攻川部署九七八章 天下一統八零三章 連環中計七五六章 困獸猶鬥六六二章 擊胡之法一四五章 鳳凰涅盤四五四章 天命所歸三二六章 引狼入室七七五章 兩個消息四九七章 有所不爲二八一章 圍魏救趙六零四章 能者多勞六五七章 濮陽之亂二二八章 後院失火第53章 波瀾猶未息七二九章 孔明之謀一五七章 生子如鵬舉四三七章 始料未及一一一章 威逼利誘一五一章 治世之道七四八章 旌旗所向第27章 再會呂溫侯九一三章 利劍出鞘第75章 順風順水五二七章 再生變數六四一章 英傑輩出第82章 靈帝秘寶七五七章 全線血戰一三零章 誰是大英雄八一八章 魄力的差距五一一章 無名英雄七五七章 全線血戰二三五章 正面強攻五三零章 難以揣度七零四章 殺手鐗對決第76章 驚變陡生六三七章 以快破巧五八八章 以漢之名三九二章 幕後英雄六五八章 當機立斷八五九章 激流勇進二八三章 新的戰場八六一章 雙喜臨門五三四章 孔明議政五四九章 將門虎女三八一章 飛渡大河八四八章 談判的可能四六七章 以剛克柔七九八章 意氣風發七八五章 家書和秘辛第12章 契機緣何在一八七章 且戰且謀第37章 寶馬贈英雄第67章 三英戰呂布九三三章 錦囊藏妙計八二一章 願者上鉤七一二章 狼羣戰術一九零章 幕後推手九五三章 輕騎開路九二七章 盟誓古城下三八三章 敗中求勝第88章 一語驚四座四二四章 幽州牧劉虞九七五章 吾志高遠一一四章 力戰呂布八九一章 意外決策一四二章 第三個弱點九五九章 白馬爲名一一九章 洛陽大亂第17章 夫戰,勇氣也三六六章 反賊須專精一九一章 各有奇謀第54章 謀事貴深遠七一二章 狼羣戰術一五七章 生子如鵬舉
一二二章 無名神將八一二章 強者爲王三一三章 迎而戰之七零五章 車懸再現一九四章 周邊不寧六八三章 其疾如風九四三章 寢食難安九三六章 白陘奪口戰七四三章 漢道乃昌六四五章 不正當關係四二八章 權術與公心七七八章 任他千般計七八四章 緩兵之計第77章 一石千層浪第59章 威勢凌羣雄四三零章 徐庶弄險第23章 何事不得歸六三二章 場上場下五九五章 送羊入虎口第60章 誰人話忠義九一零章 雨戰之密一零二章 第一名將七六二章 借刀殺人三五八章 打破僵局第56章 聯營劍弩張九七四章 攻川部署九七八章 天下一統八零三章 連環中計七五六章 困獸猶鬥六六二章 擊胡之法一四五章 鳳凰涅盤四五四章 天命所歸三二六章 引狼入室七七五章 兩個消息四九七章 有所不爲二八一章 圍魏救趙六零四章 能者多勞六五七章 濮陽之亂二二八章 後院失火第53章 波瀾猶未息七二九章 孔明之謀一五七章 生子如鵬舉四三七章 始料未及一一一章 威逼利誘一五一章 治世之道七四八章 旌旗所向第27章 再會呂溫侯九一三章 利劍出鞘第75章 順風順水五二七章 再生變數六四一章 英傑輩出第82章 靈帝秘寶七五七章 全線血戰一三零章 誰是大英雄八一八章 魄力的差距五一一章 無名英雄七五七章 全線血戰二三五章 正面強攻五三零章 難以揣度七零四章 殺手鐗對決第76章 驚變陡生六三七章 以快破巧五八八章 以漢之名三九二章 幕後英雄六五八章 當機立斷八五九章 激流勇進二八三章 新的戰場八六一章 雙喜臨門五三四章 孔明議政五四九章 將門虎女三八一章 飛渡大河八四八章 談判的可能四六七章 以剛克柔七九八章 意氣風發七八五章 家書和秘辛第12章 契機緣何在一八七章 且戰且謀第37章 寶馬贈英雄第67章 三英戰呂布九三三章 錦囊藏妙計八二一章 願者上鉤七一二章 狼羣戰術一九零章 幕後推手九五三章 輕騎開路九二七章 盟誓古城下三八三章 敗中求勝第88章 一語驚四座四二四章 幽州牧劉虞九七五章 吾志高遠一一四章 力戰呂布八九一章 意外決策一四二章 第三個弱點九五九章 白馬爲名一一九章 洛陽大亂第17章 夫戰,勇氣也三六六章 反賊須專精一九一章 各有奇謀第54章 謀事貴深遠七一二章 狼羣戰術一五七章 生子如鵬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