八六一章 雙喜臨門

“錦帆過處,寸板不存?”

看着情報司在荊州暗樁飛鴿傳書送來的急報,王羽一時也不知道該說點什麼好,很有種哭笑不得的感覺。

他之所以沒派遣太史慈出馬,主要還是想着儘量低調一點,以免吸引太多人的注意力,帶來不必要的麻煩。

另外就是擔心時間來不及,太史慈要去也不能一個人出馬,至少要把他訓練出的那幾百陸戰隊帶着。這些精銳戰士都是訓練有素之人,化整爲零的潛行倒是不難,但時間上卻未必來得及。

相對而言,被淳于瓊說動,從臨江趕來投奔效力的甘寧無疑是更好的選擇。

這位歷史上的東吳大將,可是膽色與武力兼備的猛將,王羽記得最清楚的就是甘寧百騎踏營,夜戰八方的威猛事蹟。當時應該正是張遼在逍遙津大戰中發威,東吳大軍士氣低迷的當口,甘寧的踏營之舉雖然未對曹軍構成太多實質性的傷害,卻極大的振奮了吳軍的士氣。

可王羽這個三國迷,只能說是光看熱鬧,不求甚解的那種,對甘寧的瞭解也就僅此而已,不然他也不會把甘寧的籍貫給記成江州。

他萬萬沒料到,比起太史慈來說,甘寧是個更高調的主兒。太史慈只是一個人愛出風頭,甘寧卻是將身邊的人都調教成了跟自己性格相近的人,錦帆賊這整支隊伍就是一羣人來瘋哇!

要不是這幫傢伙的戰力和他們搞事的能力同樣彪悍,王羽真是懷疑自己找錯了人了。現在麼,他也只能痛並快樂着了。

讓他欣慰的是。甘寧的能力比他預想之中的還要出色,看過荊州的軍情之後。王羽可以斷言,此人就是爲了水戰和夜戰而生的!

水戰不用說了。從第一場戰鬥開始,錦帆賊在進攻中表現出來的默契和獨特戰法,就讓王羽眼前一亮。

在很高的桅杆上拴繩子,像是猿猴飛躍山澗一樣,高高蕩起,直接落在敵船的甲板上進行接舷戰,這樣的形容或許會讓很多不知情的人感到糊塗,對王羽來說,卻有着一種濃濃的即視感。這不就是中世紀那些海盜的戰術嗎?

這時代,華夏的航海業遠談不上形成規模,大多數水戰的經驗都是在江河湖泊之上得來。內陸型船隻多數都是寬底船,吃水較淺,所以也不會把桅杆弄得太高,以免重心提高,導致側翻,這種海盜的戰術應該是沒有生存空間的。

但甘寧顯然是個奇葩,王羽也搞不清楚。他是在什麼樣的條件下,領悟出了這種戰術,但毫無疑問,他這招出其不意的使出來之後。肯定是會大放異彩的。

想得更深一些,甘寧喜歡把船帆搞得五彩斑斕,固然是出於出風頭的目的。但未嘗沒有轉移注意力目的。那絢麗的船帆,讓人不會對他的船隊超高的桅杆太過留意。即便看到了,也只會當成是他爲了將彩旗、彩帆掛得更高。更顯眼,故而才搞這種怪出來。

戰術很新穎,在接舷,奪船,轉向這一系列戰術動作中,錦帆賊表現出的嫺熟和默契,同樣讓人震驚不已,要知道,這一切可都是在能見度相當低的夜間進行的!

王羽現在倒是理解甘寧和他的手下們,爲什麼喜歡在身上掛鈴鐺了,除了騷包性格的本質使然,想必也是一種訓練,專爲夜戰而設的訓練。

平時就習慣了從鈴聲中分辨同伴的位置,到了戰時自然和在白天作戰一樣有默契,同樣,這種聽力訓練,想必也會對夜戰中判斷敵人的位置和動向有所幫助,錦帆賊異乎尋常的夜戰素質,八成就是這麼來的。

這些訓練和佈置是甘寧有意爲之,還是誤打誤撞,王羽也不是很確定,他只要知道甘寧比自己所知的更強就足夠了。

倒是甘寧神乎其神的箭術,王羽反而看得沒那麼重,他麾下箭術高明的大將也有好幾位,至少黃忠和趙雲的肯定不在甘寧之下,太史慈的箭術同樣超凡,其他人的即便稍弱,也不會差太多。

隨着戰爭規模的日漸擴大,個人的勇武作用越來越低,能將個人的勇武有效的嵌入到整體戰術之中去,這纔是最爲可貴的素質。

太史慈不負責任的撂挑子之後,青州正缺一員水軍大將,甘寧的出現,和瞌睡送枕頭也差不多了。

當然,王羽的憂慮也是因此而起,不管是從護送任務來說,還是甘寧本身,在他們安全抵達廣陵,與負責接應的徐州羽林軍匯合之前,一切還都是未知數。

一旦被攔截住,自己的損失可就不單是幾名人質的問題了,損失一員大將才是最要命的。

綜合所有請報來看,荊州水軍肯定是擋不住甘寧了。

倒不是荊州水軍太弱,只是荊州現在本身就處於劇變之中,水陸兩軍都是軍心渙散的狀態,而錦帆賊在魚梁洲的那場夜戰已經打出了威風來,此消彼長之下,荊州水軍的攔截自然變得有氣無力。

而且荊州水軍的主將蔡瑁在襄陽事務纏身,不敢稍離,副將張允又被甘寧一箭射死,荊州水軍雖衆,卻是羣龍無首,哪還談得上什麼有效攔截?

沔水,也就是漢水在經過襄陽之後,整體呈東南流向,在竟陵以東匯入雲夢澤,最後在漢陽一帶與長江匯合。在江夏戰局日漸糜爛,水軍已經無法巡視江防,阻擋江東水軍西進,故而纔有了那一十三道防線,目的主要就是防止江東軍輕兵突襲竟陵或襄陽。

按說這麼多道關卡,如果每道都嚴防死守,就算拼消耗,也能把錦帆賊消耗大半了。可問題是,魚梁洲之戰,以及北面的幾道關卡被甘寧勢如破竹的突破之後,後面的關卡士氣直接跌落到底,都是望風而遁了。

由於有飛鴿傳書的便利,王羽得到的情報都是最新的,延遲頂多只有五六天。結合情報推測,目前甘寧的船隊已經進入了雲夢澤範疇,澤地之中地形相當複雜,即使蔡瑁整合大軍追擊也來不及了。

荊州軍已不足爲慮,但接下來的難關,卻變成了更強的江東軍!

孫策的性格,王羽還是有幾分瞭解的,若只是龐德公一行人過境,他未必有那個心思阻攔,綁票人質什麼的本就不符合這位江東小霸王的作風,上次約鬥已經用過一次了,這次孫策肯定不會再用。

問題是甘寧這一路太招搖了。那錦帆過境,寸板不存的說法可不是甘寧自己吹噓的,而是荊州人用來形容他的威風的。

在十三道水上關卡一戰而潰,或望風而逃的威猛戰績的襯托下,這種形容倒也不爲過,只是考慮到孫策那不服不忿的脾氣,江東水軍大舉出動的進行攔截也不是什麼難以想象的事。

嚴峻的形勢由不得王羽不擔心,但青州軍在長江流域的勢力範圍,僅侷限在廣陵、江都一帶,對江夏一帶完全是鞭長莫及,一時也想不到什麼得力的措施。

因爲太過擔憂,以至於王羽在喜宴上的情緒都顯得有些低沉。

“主公,今天可是大喜的日子,大家可都看着您呢。”賈詡端着酒盞,湊過來提醒道。

“可能是彼此都太熟,都沒有什麼特別的感覺了……”

王羽不知道後世那些由同事變成親密關係的情侶,平時是怎麼相處的,反正他是挺不習慣的,特別是張寧、糜貞這二位,平時都是一本正經和自己請示或談論工事,冷丁變幻個身份,怎麼都覺得有些彆扭。

二喬、甄宓這幾位,則是太陌生了,特別是甄宓,王羽直到班師回高唐,纔算是見了第一面。感覺當然是驚豔無匹,可問題是,剛見了這麼幾面,話都沒說幾句呢,就娶回家了,這感覺能不彆扭嗎?

當然,娶二喬和甄宓的意義是很重要的,甄家是中山國的望族,二喬的家族更是名聲在外,娶了她們,對安定地方人心很有好處,而且還能給自己籠罩上一層念舊情的光環——當初喬瑁可是跟老爹王匡很是嘀咕了一陣子,在這個時代,這就算是投契的表現了。

“處着處着也就熟了。”

賈詡舉起酒盞輕啜一口,呵呵笑道:“七美過門,盡是傾國之色,主公您若還是冷着個臉,未免也太不知足了。何況那甘興霸奮迅荊襄,威震沔水,對我青州軍的實力是個極大的補充,主公慧眼識人,拔豪傑於草莽的名頭也更響亮了,可謂雙喜臨門啊。”

“在人沒回來之前,這一切還都是未知之數啊。”王羽點點頭,又搖搖頭,最後長嘆了一聲。

“主公,所謂前事不可待,往事不可追,接應行動既然已經安排了下去,儁乂行事穩健,士元足智多謀,又有虞仲翔從中轉圜、斡旋,不過是接應而已,成事又豈會很難?”勸慰幾句,賈詡向廳中某處一指,意味深長的說道:“主公無需多慮,且將精力集中在眼前方是!”

王羽下意識的循指看去,正見許久未見的呂布大踏步的走進廳來。

四八二章 政事繁雜六五五章 連鎖反應三一六章 陣前相見一零三章 臨別贈禮九二九章 風冷心亦寒八五三章 賈詡論勢四九七章 有所不爲五二七章 再生變數四八七章 白波之危七五二章 鼓作破陣鳴七一四章 正名之戰八六四章 風起荊襄五五七章 喜得麟兒三零五章 戰守兩難一七二章 約法三章一九三章 滿紙荒唐事二一零章 流星火雨二四三章 誰家奇女子第5章 世事總無常一一一章 威逼利誘三七三章 風輪水轉八一六章 關中劇變第92章 風火七星壇一七一章 衣錦還鄉七三二章 漢軍威武九五五章 箭嵐破甲一九一章 各有奇謀四一八章 樹倒猢猻散五六八章 幕前幕後七八四章 緩兵之計九四七章 血冷心自寒四一一章 爲國羽翼八九八章 籌謀破敵策七九八章 意氣風發七五二章 鼓作破陣鳴一二三章 最強的對手七二二章 三方競速第35章 成敗轉頭論六九六章 三裡挑一九三五章 沉默的行軍六七八章 分兵與隱憂第70章 英雄誰屬四一二章 愈演愈烈八六零章 一箭定千軍七九八章 意氣風發第80章 意外連連第88章 一語驚四座一二四章 無心插柳二九一章 盡帶黃金甲八一八章 魄力的差距第94章 灰飛煙滅九五六章 鐵騎踏陣七二四章 兄弟齊心一零七章 風起雲涌三一八章 局外局內八百章 鬥智鬥力二七六章 再戰先登五九五章 送羊入虎口二一八章 換湯亦換藥九二七章 盟誓古城下七六二章 借刀殺人二零三章 輕騎騷擾戰七八七章 壓迫式戰法三二七章 帝王心術七九八章 意氣風發第3章 偏向虎山行一七零章 風雲變幻七五三章 蠻橫突擊三七一章 小鎮殺機第56章 聯營劍弩張二七六章 再戰先登八四五章 形勢與變局八三三章 亦步亦趨二六二章 界橋之戰第86章 河東會白波四七零章 驚天豪賭四五三章 欲靜風不止第47章 千軍共一呼九零八章 步陣橫行六一二章 他比你強三六四章 暴政始與末六七一章 泰山壓頂四五三章 欲靜風不止七八九章 勝券在握第78章 真假難辨六九二章 窮途末路第3章 偏向虎山行第27章 再會呂溫侯二二零章 田豐來訪四零五章 一口吞下一三七章 善戰者何如一一一章 威逼利誘三四四章 兩全之策七八九章 勝券在握二六三章 奉旨討不臣第68章 下次長進點二五八章 王羽的兵諫七六八章 所謂教化五零九章 奇蹟再現八四二章 決戰之期
四八二章 政事繁雜六五五章 連鎖反應三一六章 陣前相見一零三章 臨別贈禮九二九章 風冷心亦寒八五三章 賈詡論勢四九七章 有所不爲五二七章 再生變數四八七章 白波之危七五二章 鼓作破陣鳴七一四章 正名之戰八六四章 風起荊襄五五七章 喜得麟兒三零五章 戰守兩難一七二章 約法三章一九三章 滿紙荒唐事二一零章 流星火雨二四三章 誰家奇女子第5章 世事總無常一一一章 威逼利誘三七三章 風輪水轉八一六章 關中劇變第92章 風火七星壇一七一章 衣錦還鄉七三二章 漢軍威武九五五章 箭嵐破甲一九一章 各有奇謀四一八章 樹倒猢猻散五六八章 幕前幕後七八四章 緩兵之計九四七章 血冷心自寒四一一章 爲國羽翼八九八章 籌謀破敵策七九八章 意氣風發七五二章 鼓作破陣鳴一二三章 最強的對手七二二章 三方競速第35章 成敗轉頭論六九六章 三裡挑一九三五章 沉默的行軍六七八章 分兵與隱憂第70章 英雄誰屬四一二章 愈演愈烈八六零章 一箭定千軍七九八章 意氣風發第80章 意外連連第88章 一語驚四座一二四章 無心插柳二九一章 盡帶黃金甲八一八章 魄力的差距第94章 灰飛煙滅九五六章 鐵騎踏陣七二四章 兄弟齊心一零七章 風起雲涌三一八章 局外局內八百章 鬥智鬥力二七六章 再戰先登五九五章 送羊入虎口二一八章 換湯亦換藥九二七章 盟誓古城下七六二章 借刀殺人二零三章 輕騎騷擾戰七八七章 壓迫式戰法三二七章 帝王心術七九八章 意氣風發第3章 偏向虎山行一七零章 風雲變幻七五三章 蠻橫突擊三七一章 小鎮殺機第56章 聯營劍弩張二七六章 再戰先登八四五章 形勢與變局八三三章 亦步亦趨二六二章 界橋之戰第86章 河東會白波四七零章 驚天豪賭四五三章 欲靜風不止第47章 千軍共一呼九零八章 步陣橫行六一二章 他比你強三六四章 暴政始與末六七一章 泰山壓頂四五三章 欲靜風不止七八九章 勝券在握第78章 真假難辨六九二章 窮途末路第3章 偏向虎山行第27章 再會呂溫侯二二零章 田豐來訪四零五章 一口吞下一三七章 善戰者何如一一一章 威逼利誘三四四章 兩全之策七八九章 勝券在握二六三章 奉旨討不臣第68章 下次長進點二五八章 王羽的兵諫七六八章 所謂教化五零九章 奇蹟再現八四二章 決戰之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