八六一章 雙喜臨門

“錦帆過處,寸板不存?”

看着情報司在荊州暗樁飛鴿傳書送來的急報,王羽一時也不知道該說點什麼好,很有種哭笑不得的感覺。

他之所以沒派遣太史慈出馬,主要還是想着儘量低調一點,以免吸引太多人的注意力,帶來不必要的麻煩。

另外就是擔心時間來不及,太史慈要去也不能一個人出馬,至少要把他訓練出的那幾百陸戰隊帶着。這些精銳戰士都是訓練有素之人,化整爲零的潛行倒是不難,但時間上卻未必來得及。

相對而言,被淳于瓊說動,從臨江趕來投奔效力的甘寧無疑是更好的選擇。

這位歷史上的東吳大將,可是膽色與武力兼備的猛將,王羽記得最清楚的就是甘寧百騎踏營,夜戰八方的威猛事蹟。當時應該正是張遼在逍遙津大戰中發威,東吳大軍士氣低迷的當口,甘寧的踏營之舉雖然未對曹軍構成太多實質性的傷害,卻極大的振奮了吳軍的士氣。

可王羽這個三國迷,只能說是光看熱鬧,不求甚解的那種,對甘寧的瞭解也就僅此而已,不然他也不會把甘寧的籍貫給記成江州。

他萬萬沒料到,比起太史慈來說,甘寧是個更高調的主兒。太史慈只是一個人愛出風頭,甘寧卻是將身邊的人都調教成了跟自己性格相近的人,錦帆賊這整支隊伍就是一羣人來瘋哇!

要不是這幫傢伙的戰力和他們搞事的能力同樣彪悍,王羽真是懷疑自己找錯了人了。現在麼,他也只能痛並快樂着了。

讓他欣慰的是。甘寧的能力比他預想之中的還要出色,看過荊州的軍情之後。王羽可以斷言,此人就是爲了水戰和夜戰而生的!

水戰不用說了。從第一場戰鬥開始,錦帆賊在進攻中表現出來的默契和獨特戰法,就讓王羽眼前一亮。

在很高的桅杆上拴繩子,像是猿猴飛躍山澗一樣,高高蕩起,直接落在敵船的甲板上進行接舷戰,這樣的形容或許會讓很多不知情的人感到糊塗,對王羽來說,卻有着一種濃濃的即視感。這不就是中世紀那些海盜的戰術嗎?

這時代,華夏的航海業遠談不上形成規模,大多數水戰的經驗都是在江河湖泊之上得來。內陸型船隻多數都是寬底船,吃水較淺,所以也不會把桅杆弄得太高,以免重心提高,導致側翻,這種海盜的戰術應該是沒有生存空間的。

但甘寧顯然是個奇葩,王羽也搞不清楚。他是在什麼樣的條件下,領悟出了這種戰術,但毫無疑問,他這招出其不意的使出來之後。肯定是會大放異彩的。

想得更深一些,甘寧喜歡把船帆搞得五彩斑斕,固然是出於出風頭的目的。但未嘗沒有轉移注意力目的。那絢麗的船帆,讓人不會對他的船隊超高的桅杆太過留意。即便看到了,也只會當成是他爲了將彩旗、彩帆掛得更高。更顯眼,故而才搞這種怪出來。

戰術很新穎,在接舷,奪船,轉向這一系列戰術動作中,錦帆賊表現出的嫺熟和默契,同樣讓人震驚不已,要知道,這一切可都是在能見度相當低的夜間進行的!

王羽現在倒是理解甘寧和他的手下們,爲什麼喜歡在身上掛鈴鐺了,除了騷包性格的本質使然,想必也是一種訓練,專爲夜戰而設的訓練。

平時就習慣了從鈴聲中分辨同伴的位置,到了戰時自然和在白天作戰一樣有默契,同樣,這種聽力訓練,想必也會對夜戰中判斷敵人的位置和動向有所幫助,錦帆賊異乎尋常的夜戰素質,八成就是這麼來的。

這些訓練和佈置是甘寧有意爲之,還是誤打誤撞,王羽也不是很確定,他只要知道甘寧比自己所知的更強就足夠了。

倒是甘寧神乎其神的箭術,王羽反而看得沒那麼重,他麾下箭術高明的大將也有好幾位,至少黃忠和趙雲的肯定不在甘寧之下,太史慈的箭術同樣超凡,其他人的即便稍弱,也不會差太多。

隨着戰爭規模的日漸擴大,個人的勇武作用越來越低,能將個人的勇武有效的嵌入到整體戰術之中去,這纔是最爲可貴的素質。

太史慈不負責任的撂挑子之後,青州正缺一員水軍大將,甘寧的出現,和瞌睡送枕頭也差不多了。

當然,王羽的憂慮也是因此而起,不管是從護送任務來說,還是甘寧本身,在他們安全抵達廣陵,與負責接應的徐州羽林軍匯合之前,一切還都是未知數。

一旦被攔截住,自己的損失可就不單是幾名人質的問題了,損失一員大將才是最要命的。

綜合所有請報來看,荊州水軍肯定是擋不住甘寧了。

倒不是荊州水軍太弱,只是荊州現在本身就處於劇變之中,水陸兩軍都是軍心渙散的狀態,而錦帆賊在魚梁洲的那場夜戰已經打出了威風來,此消彼長之下,荊州水軍的攔截自然變得有氣無力。

而且荊州水軍的主將蔡瑁在襄陽事務纏身,不敢稍離,副將張允又被甘寧一箭射死,荊州水軍雖衆,卻是羣龍無首,哪還談得上什麼有效攔截?

沔水,也就是漢水在經過襄陽之後,整體呈東南流向,在竟陵以東匯入雲夢澤,最後在漢陽一帶與長江匯合。在江夏戰局日漸糜爛,水軍已經無法巡視江防,阻擋江東水軍西進,故而纔有了那一十三道防線,目的主要就是防止江東軍輕兵突襲竟陵或襄陽。

按說這麼多道關卡,如果每道都嚴防死守,就算拼消耗,也能把錦帆賊消耗大半了。可問題是,魚梁洲之戰,以及北面的幾道關卡被甘寧勢如破竹的突破之後,後面的關卡士氣直接跌落到底,都是望風而遁了。

由於有飛鴿傳書的便利,王羽得到的情報都是最新的,延遲頂多只有五六天。結合情報推測,目前甘寧的船隊已經進入了雲夢澤範疇,澤地之中地形相當複雜,即使蔡瑁整合大軍追擊也來不及了。

荊州軍已不足爲慮,但接下來的難關,卻變成了更強的江東軍!

孫策的性格,王羽還是有幾分瞭解的,若只是龐德公一行人過境,他未必有那個心思阻攔,綁票人質什麼的本就不符合這位江東小霸王的作風,上次約鬥已經用過一次了,這次孫策肯定不會再用。

問題是甘寧這一路太招搖了。那錦帆過境,寸板不存的說法可不是甘寧自己吹噓的,而是荊州人用來形容他的威風的。

在十三道水上關卡一戰而潰,或望風而逃的威猛戰績的襯托下,這種形容倒也不爲過,只是考慮到孫策那不服不忿的脾氣,江東水軍大舉出動的進行攔截也不是什麼難以想象的事。

嚴峻的形勢由不得王羽不擔心,但青州軍在長江流域的勢力範圍,僅侷限在廣陵、江都一帶,對江夏一帶完全是鞭長莫及,一時也想不到什麼得力的措施。

因爲太過擔憂,以至於王羽在喜宴上的情緒都顯得有些低沉。

“主公,今天可是大喜的日子,大家可都看着您呢。”賈詡端着酒盞,湊過來提醒道。

“可能是彼此都太熟,都沒有什麼特別的感覺了……”

王羽不知道後世那些由同事變成親密關係的情侶,平時是怎麼相處的,反正他是挺不習慣的,特別是張寧、糜貞這二位,平時都是一本正經和自己請示或談論工事,冷丁變幻個身份,怎麼都覺得有些彆扭。

二喬、甄宓這幾位,則是太陌生了,特別是甄宓,王羽直到班師回高唐,纔算是見了第一面。感覺當然是驚豔無匹,可問題是,剛見了這麼幾面,話都沒說幾句呢,就娶回家了,這感覺能不彆扭嗎?

當然,娶二喬和甄宓的意義是很重要的,甄家是中山國的望族,二喬的家族更是名聲在外,娶了她們,對安定地方人心很有好處,而且還能給自己籠罩上一層念舊情的光環——當初喬瑁可是跟老爹王匡很是嘀咕了一陣子,在這個時代,這就算是投契的表現了。

“處着處着也就熟了。”

賈詡舉起酒盞輕啜一口,呵呵笑道:“七美過門,盡是傾國之色,主公您若還是冷着個臉,未免也太不知足了。何況那甘興霸奮迅荊襄,威震沔水,對我青州軍的實力是個極大的補充,主公慧眼識人,拔豪傑於草莽的名頭也更響亮了,可謂雙喜臨門啊。”

“在人沒回來之前,這一切還都是未知之數啊。”王羽點點頭,又搖搖頭,最後長嘆了一聲。

“主公,所謂前事不可待,往事不可追,接應行動既然已經安排了下去,儁乂行事穩健,士元足智多謀,又有虞仲翔從中轉圜、斡旋,不過是接應而已,成事又豈會很難?”勸慰幾句,賈詡向廳中某處一指,意味深長的說道:“主公無需多慮,且將精力集中在眼前方是!”

王羽下意識的循指看去,正見許久未見的呂布大踏步的走進廳來。

二三六章 龍戰於洋二九六章 全面戰爭六一四章 兵不厭詐七八五章 家書和秘辛第1章 英雄無覓處一九四章 周邊不寧三一二章 王羽來了五六三章 無知者無畏六一九章 關羽的絕招九一二章 不祥的預感一四三章 故技重施九零四章 定計破敵二七五章 決勝一着一零七章 風起雲涌二八八章 機不可失第58章 亮劍誰爭鋒第99章 河東劇變二七五章 決勝一着一零五章 以柔克剛五一七章 因緣際會八二九章 事難兼顧四五七章 繁忙除夕夜一一六章 動亂將起八九一章 意外決策一六九章 往事秘辛三二七章 帝王心術二八零章 再起風雲五零六章 步步佔先四五八章 都會平地起七零一章 震怖四方第10章 漢魂永不死七九二章 不變應變六九四章 當仁不讓第90章 驅狼搏虎四百章 河北終戰第16章 復仇誰當先五五零章 漢末縱橫家七六六章 心病難治二七二章 擊破大戟士二五六章 一戰而潰二一二章 小天師張寧九三二章 陳到的請求七八八章 兵未動船先至一一二章 血戰的開啓四六五章 高唐會盟二三六章 龍戰於洋六八九章 事有反常四零八章 胃口極好九六七章 奇兵突出四九九章 知己之敵六五五章 連鎖反應二零四章 喪膽之敵五一零章 迴歸正朔六三五章 輕敵與苦戰五一零章 迴歸正朔七九六章 進擊的騎兵七四五章 長久之策七八八章 兵未動船先至八六零章 一箭定千軍三零七章 情報戰精要三三八章 一箭雙鵰一四一章 驃騎遺陣二二零章 田豐來訪五二七章 再生變數五五二章 新漢開元一零七章 風起雲涌八一八章 魄力的差距三七零章 全面發動五零一章 從林王者八八三章 風雨欲來五五三章 揚帆東渡五四三章 書院一遊九五三章 輕騎開路四八二章 政事繁雜五五九章 當面打臉五五九章 當面打臉三五五章 籌謀貴深遠一九四章 周邊不寧五零四章 安邑之戰二七二章 擊破大戟士三三五章 青州羽林軍五七一章 郯城之變三七八章 慘烈攻防戰六二七章 單挑或羣毆第72章 夜探皇城八三零章 英雄所見九四九章 殘兵血戰九六一章 逝者如風七八四章 緩兵之計六四三章 深遠佈局四六五章 高唐會盟五一二章 聲東擊西第93章 劍指何處五三三章 各有特異一九八章 確立權威一三五章 天下矚目六一三章 一語服羣儒二二二章 攀龍附鳳八四一章 貨幣戰爭
二三六章 龍戰於洋二九六章 全面戰爭六一四章 兵不厭詐七八五章 家書和秘辛第1章 英雄無覓處一九四章 周邊不寧三一二章 王羽來了五六三章 無知者無畏六一九章 關羽的絕招九一二章 不祥的預感一四三章 故技重施九零四章 定計破敵二七五章 決勝一着一零七章 風起雲涌二八八章 機不可失第58章 亮劍誰爭鋒第99章 河東劇變二七五章 決勝一着一零五章 以柔克剛五一七章 因緣際會八二九章 事難兼顧四五七章 繁忙除夕夜一一六章 動亂將起八九一章 意外決策一六九章 往事秘辛三二七章 帝王心術二八零章 再起風雲五零六章 步步佔先四五八章 都會平地起七零一章 震怖四方第10章 漢魂永不死七九二章 不變應變六九四章 當仁不讓第90章 驅狼搏虎四百章 河北終戰第16章 復仇誰當先五五零章 漢末縱橫家七六六章 心病難治二七二章 擊破大戟士二五六章 一戰而潰二一二章 小天師張寧九三二章 陳到的請求七八八章 兵未動船先至一一二章 血戰的開啓四六五章 高唐會盟二三六章 龍戰於洋六八九章 事有反常四零八章 胃口極好九六七章 奇兵突出四九九章 知己之敵六五五章 連鎖反應二零四章 喪膽之敵五一零章 迴歸正朔六三五章 輕敵與苦戰五一零章 迴歸正朔七九六章 進擊的騎兵七四五章 長久之策七八八章 兵未動船先至八六零章 一箭定千軍三零七章 情報戰精要三三八章 一箭雙鵰一四一章 驃騎遺陣二二零章 田豐來訪五二七章 再生變數五五二章 新漢開元一零七章 風起雲涌八一八章 魄力的差距三七零章 全面發動五零一章 從林王者八八三章 風雨欲來五五三章 揚帆東渡五四三章 書院一遊九五三章 輕騎開路四八二章 政事繁雜五五九章 當面打臉五五九章 當面打臉三五五章 籌謀貴深遠一九四章 周邊不寧五零四章 安邑之戰二七二章 擊破大戟士三三五章 青州羽林軍五七一章 郯城之變三七八章 慘烈攻防戰六二七章 單挑或羣毆第72章 夜探皇城八三零章 英雄所見九四九章 殘兵血戰九六一章 逝者如風七八四章 緩兵之計六四三章 深遠佈局四六五章 高唐會盟五一二章 聲東擊西第93章 劍指何處五三三章 各有特異一九八章 確立權威一三五章 天下矚目六一三章 一語服羣儒二二二章 攀龍附鳳八四一章 貨幣戰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