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八百三十九章

七月流火,九月授衣,已經到了九月底,劉奇一衆人才浩浩蕩蕩奔赴南陽南境,而劉奇並未將行轅放在受災的幾縣,而是落腳在了漢水北岸的要塞樊城之中!

聰明人都清楚,劉奇這一手是爲了防止什麼,現在荊州受災,而南陽境內,蠻人近半,不管哪一個地方安撫有所差池,恐怕這些蠻人都會亂起來!

而這些蠻人亂起來,想要逃離不外乎兩條路,或是進擊鎮平博取好處,或是率人奔赴荊南舊地,不說荊南四郡如今被劉奇改造成了什麼樣子,單單劉奇坐鎮這南奔的必經之路樊城之中,就足以讓絕大多數蠻人懾服,這無關人數多少,而是在於一個名聲,蠻人素來崇尚強者,而劉奇在蠻人之中的聲望,全是一刀一槍用鮮血堆積起來的,這些人心中不可能不怕!

樊城之中,二人相對而坐,劉奇率先開口說道,“子泉公,這幾年時間,有勞了!”

坐在劉奇對面的不是旁人,正是樊城令劉泌,若是大家不記得此人,那換個人說,羅縣竇衍的大舅哥,竇封的親父親,這竇封在歷史上應當有另一個名字,寇封,或者說應當是,劉備劉玄德的養子劉封是也!

劉泌此人能力不錯,生性卻是太過恬淡,劉奇爲了拉攏此人出仕,用了不少手段,最後還是因爲竇衍的關係,才逼得這傢伙動身,就這還與劉奇約定了數條,劉奇乾脆就將這傢伙當做自己的暗子,扔到樊城做了樊城令,暗中替自己處理一些雜事!

不過這劉泌也算有手段,蝸居在樊城之中數年,愣是替劉奇將要隘之地的樊城經營的井井有條,讓人絲毫找不出質疑的地方來!

當年婁圭和襄陽兩處謀劃動亂,劉奇差一點就動用了劉泌,不過還好劉奇處置及時,婁圭心思遊移不定,隨後束手就擒,這才讓一場風波消弭在無聲之中,劉泌因此仍舊待在樊城之中!

聽到劉奇的問候,劉泌輕輕撫了撫頷下長鬚道,“此盡是屬下分內之事,不敢當主公誇讚!”

劉奇平靜的開口問道,“不知道子泉公以爲,本王所行之政何如?”

劉泌輕輕搖了搖頭,帶着幾分嘆息說道,“若是兩三年前,老夫定然會破口罵王爺所行之政乃是暴政,比起暴秦暴政還要暴虐三分!可現在看來,王爺心有韜略,目光長遠,所行之政,相較於我大漢舊時之政,卻是雲泥之別!

王爺所行,雖與當年王莽亂政有相似之處,手段卻比之王莽高明瞭無數倍,可王爺這一刀下去,不知道砍痛了多少人的心頭肉,恐怕天下沸然,暗中對王爺恨的咬牙切齒之人不知凡幾吧!

恕屬下直言,王爺所行雖善,卻是以一己之力在同天下士族對抗,猶如行走在懸崖峭壁之上,稍有不慎,都會粉身碎骨!雖說王爺有黑白學宮作爲後手,可這些人之中,可堪大用的終究是少數!雖說王爺先是拔高商人地位,安撫了一批人,之前更是利用開山授徒的機會,拉攏了一大批人,後邊又拋出了大學士之銜,可恕屬下說句不好聽的話,各地的豪強纔是大漢最基礎的根基,如今王爺從這些人身上割肉,卻沒有給他們足夠的好處,有些事情恐怕難以善終!

雖說在南陽政令暢通無阻,可這是建立在南陽飽經戰火戕害,百姓流離失所,王爺安置了數十萬人的份上,沒有幾個有實力之人反對,這纔有南陽如今的盛景,可說句實話,南陽內外,端的是兩重天!

王爺模糊了士族和庶族的界限,還了天下百姓一個太平盛世,可以說是達到了聖人所言的大同之治!可王爺卻忘了,君君臣臣父父子子的綱常,如此一來,反對者衆多,王爺的手段想要進行下去,可以說是萬分艱難!

其次,如今朝廷的政令雖好,可想要保證這些政令的通暢,首先要確保下邊的官吏有作爲、有操守,雖說如今王爺威名在外,這些人壓下了壞心思,可不知道有多少人心中蠢蠢欲動!如今一個南陽,大一點可以說是一個荊州,王爺目光所及,能盯得住,可益州、涼州、雍州、中原遠離中樞,王爺可能盯得住?能確保這些人謹遵朝廷政令,不違法亂紀?不魚肉百姓?

王爺精挑細選的人才,如今放在荊州一州之地足夠了,可王爺要是想要盯緊這大半個天下,手中可用之才恐怕要少上許多!就是這些人都是屬於王爺的人才,王爺又如何保證這些人心中沒有私心?王爺需要清楚,人心易變,最爲難測!今日忠臣,明日是否能如一?老夫曾聞,京都市井之中有人流傳王爺的詩句:周公恐懼流言日,王莽謙恭未簒時。老非雖不清楚此言是否出自王爺之口,但此言未必有錯,直指人心,還請王爺三思!”

等到劉泌一番話說完,劉奇輕輕頷首道,“只可惜子泉公無心仕途,若不然,這三公九卿之位,遲早有子泉公一席之地!”

劉泌擺了擺手說道,“王爺太擡高下官了!下官本是山野之人,無意出仕,若非是王爺心繫百姓,下官早就隱居山野過閒雲野鶴的日子去了!縱然這一縣政務,也足夠下官奔波,若是再向上走一走,下官可受不了那案牘之累!”

劉奇平靜的開口說道,“子泉公所言中的也!如今朝廷最大的困境,就是缺少人才,不是說缺少識文斷字之人,也不是缺少學宮學子,而是缺少能夠處理政務的良才!朝廷政令雖有法,可一些才走上位置的人,卻缺少一個度!空有滿腹韜略,卻無行使之法!書生意氣,揮斥方遒者衆多,可能埋頭苦幹,心繫百姓的官吏,卻不夠多,這纔是本王擔憂之處!

軍中、學宮兩處,都甄選出不少良才送到各地安置,雖不能主政一方,可也都放到佐吏的位置上,這些人執行起朝廷政令來沒一點問題,可本王怕就怕,這些人不知變通,到時候壞了朝廷大計!”

“至於士族……”

劉奇端起面前的茶碗,將碗中茶水潑在桌上,淡然說道,“此乃君恩也!”

劉奇頓了頓,繼續開口說道,“子泉公,《象》有云:天行健,君子以自強不息!地勢坤,君子以厚德載物!本王竊以爲,乾者,天也!坤者,地也!乾者,君也,從天!坤者,民也,載萬物!《易》有云:雲行雨施,天下平也!若君有爲,則百姓安居樂業,國泰民安,此謂之天下平也!《文言》曰:坤含萬物而化光!百姓春種秋藏,而衣食足,倉廩實,工匠擇良材爲器,而以爲用,商賈行走四方,而貨物通,此謂之萬物化光也!

故《易》雲:夫玄黃者,天地之雜也!天玄而地黃!天玄地黃,謂之長幼尊卑有序,綱常有道,而道德定!天地之雜也,有天有地,有尊有卑,謂之天下,故云天下平者,國泰民安也!玄者,水也!黃者,地也!故老子言,上善若水,水利萬物而不爭,此爲天也!故《易》雲君子以厚德載物,老子言,九層之臺,起於累土!乾之君子,天也!地之君子,賢者也!

天地交,泰也!故玄黃者,天地之雜也,太平之治也!故國泰平安!雨露乃是君恩,百姓若累土,則我大漢蒸蒸日上!”

劉奇又敲了敲桌子說道,“此乃世家豪族也!子泉公可見這雨露,滋潤到了大地與否?如今我大漢便是如此!黎民暗無天日,朝廷政令難以下達,百姓心無所繫,所以這天下,戰亂不休!孝武皇帝晚年,國力衰竭,天下也是盜賊四起,爲何孝武皇帝一紙輪臺罪己詔,百姓瞬間安分?皆因當年無有世家豪族縱橫,政通人和,百姓之心,能上達天聽!縱然百廢俱興,百姓也有心恢復安居樂業之態!

可如今,暗無天日,有世家豪族阻擋,百姓可否能看得到希望?這也怪不得天下盜賊紛擁,幾位先帝也是用心了,可政令能否出得了宮城?又能否被下邊官吏執行,本王不說,子泉公也是心知肚明,此爲其一!

其二,世家豪族欺上瞞下,壓榨百姓,向下魚肉百姓,恨不能掘地三尺,向上瞞天過海,侵吞國家山澤賦稅資產,中飽私囊,滿足一己私慾,有甚者報憂不報喜,藉機擢取更多的國家錢糧物資,其心可誅!”

劉泌點了點頭說道,“王爺所言不錯,可王爺莫要忘了,如今天下還有若干賊子窺視,想要天下安定,就得要安撫這些人,網頁如今所作所爲,這些人心中恐怕很沒底氣,若是有人稍稍煽動,到時候後果恐怕難以設想!

王爺莫要忘了,這些世家豪族是如何誕生的?天下紛擾如此,王爺就是除了這些世家豪族,若干年後又會誕生出新的世家豪族,屬下敢問一句,王爺就是將這些人殺乾淨,又有何用?王爺手底下這些文武,等到天下一統之後,難道就不會變成新的世家豪族?

別的不說,就是南陽鄧氏、扶風耿氏、安定梁氏、扶風竇氏、扶風馬氏、南陽陰氏這名震天下的六大家族,雖然四分五裂,可子孫之中總有成才之士,再加上名望斐然,一個個在朝野上下的勢力都盤根錯節,更別說南陽還有無數消弭的世家豪族,這都是當年跟隨光武皇帝中興大漢的功臣!別的不說,當年光武皇帝推行度田令,那句弘農、潁川可問,南陽、河南不可問,不知王爺可曾知曉否?”

劉奇點了點頭,旋即搖了搖頭說道,“正是爲了杜絕弘農、潁川可問,南陽、河南不可問的問題,本王才着手解決這一大問題,將世家豪族的實力進一步壓縮!本王且問你,若是有百姓想要爲陛下奉上貢品,不知千升粟米到了陛下面前,能否剩下一斗都會是個問題!可若是本王在涼州爲陛下奉上一頭肥羊,恐怕到了陛下面前,這肥羊比以往更肥了!不知子泉公以爲可有道理?”

劉泌點了點頭說道,“王爺所言無錯!百姓貢品,層層剝削,到時候陛下恐怕都不會知曉有此事!可若是王爺所獻,怕是沒人膽敢貪墨!”

劉奇嘆了口氣說道,“是啊!若是這些人還有幾分羞恥心,知曉收斂,本王對他們還有幾分好感,可這些人只知道擢取我大漢血肉,毀我大漢根基,本王如何能忍?而想要天下大治,就要做到天地玄黃的地步,如此,要做的就是,除掉世家豪族,讓百姓直面朝廷!

而百姓直面朝廷,第一,就是要給他們向上的動力;第二,就是要廣開民智,最少要讓百姓懂得朝廷政令!這樣,世家豪族就無法做到欺上瞞下,矇騙百姓,官員想要魚肉百姓,也就少了許多艱難之處!當年商鞅立木爲信,爲的就是樹立朝廷的公信力!換句話說,就是爲了取信於民!而朝廷想要取信於民,就要開民智,百姓懂得越多,世家豪族就越難欺壓百姓,朝廷就能在我大漢百姓之中選出更多的良才爲我大漢所用!”

劉泌帶着幾分複雜的目光看着劉奇,“王爺所謀,何其難也!如此一來,王爺不單單要對付這天下的世家豪族,還要直面手底下的文武勳貴,若是沒了這些人支持,王爺的謀劃會更艱難啊!”

劉奇嘆了口氣說道,“確實如此!可這些人跟隨本王,所求者,不過富貴耳!君子之澤,五世而斬!可若是他們退一步,本王給予他們子孫後世綿延不絕的富貴呢?只要不出格,我大漢國祚綿延一日,本王就能給他們子孫一日富貴!若是有才能,自然可以進一步爲國效勞,就算是庸碌之才,也能居於家中,安享富貴呢?”

“嘶……”

劉泌倒吸一口涼氣,滿是詫異的看着劉奇,“還請王爺賜教!”

劉奇笑眯眯的說道,“管仲曾言,士農工商四民者,國之石民也!本王竊以爲,管仲此言大善,無農不穩,無工不富,無商不活,四民如同四維,維繫天地,如今單單士族隻手遮天,這天下如何能穩?”

第六百四十九章 張勳的最後決斷第五百零九章 用錯地方的反間計第六百八十三章 傲骨錚錚田元皓第八百一十五章 仗義執言是劉巴第四十五章 空無一人的安衆第八百五十九章第四百九十三章 被點名的楊修第六百三十五章 謀大事劉曄顯威第三百九十八章 挖坑技術哪家強?第一百六十七章 蠻人攻略之事態惡化第五百零七章 天子擊缶,司馬吹壎第五百八十二章 小槽春酒凍真珠第三十七章 交鋒第八十章 劉岱之死第八百三十二章 兩閣三殿五院第七十四章 神仙說,你命不該絕!第三百九十章 王旗變幻易門庭第七百五十九章 曹操的反擊第五百八十九章 長風破浪會有時第八百七十一章第一十五章 李豐第一百八十四章 李儒自刺第一百三十六章 文和計兵逼長安第八百八十七章第二百三十三章 又遇刺殺第七百四十一章 驍騎出擊——強中更有強中手第八百一十三章 徐庶的拒絕第六百零七章 十萬蠻軍一戰收第八百六十九章第五百四十三章 胭脂血色琉璃篆第六百九十六章 殺敵莫急追窮寇第六十章 真假第二百一十七章 豫章太守徐元直第二十一章 楊慮第八百一十三章 徐庶的拒絕第五百章 連接而來的刺殺第一百四十八章 蠻人攻略之土豪行動第六百九十二章 陽謀堂皇行大事第四章 征服第三百六十章 戰神崛起第一步第一百五十二章 蠻人攻略之劉泌獻策第六百四十章 鄭玄奇想謀出路第二百零一章 嚇瘋張羨第三十五章 蘇飛初露頭角第八百六十章第七百四十二章 驍騎出擊——英才的嗅覺第二十三章 顫抖吧!張勳(上)第八百二十四章 識趣孔融,滅門命案第四百五十八章 臣請陛下另擇賢才第一百二十九章 南陽第八百八十七章第六十四章 攻城第四百七十九章 而我就是這種絕世奇才!第三百七十七章 左慈大戰鬼谷子第八百章 失東郡曹洪亡命第二百三十三章 又遇刺殺第三十四章 敵軍夜襲第八十一章 南陽策第二十三章 顫抖吧!張勳(上)第六百二十二章 兩軍交鋒各算計第五百六十五章 善惡臨頭無解處第五百七十四章 夢入莊生迷蝶處第六百八十六章 白龍魚服入長安第一百二十五章 十日斷腸散第九十五章 初見司馬徽第九百零九章第六十一章 詐死?第五百二十五章 嚴象坐天子堂論道第八十七章 整軍(上)第一百六十五章 蠻人攻略之少年廖立的計策第八百二十章 左傳開篇第五十七章 治傷(上)第四百七十章 英雄不問出處第六百八十二章 改頭換面禰正平第八百一十二章 還請祭酒大人賜教第八百五十七章第七百八十九章 被天子引爆的朝會第六百四十一章 壽春波濤豈等閒?第七百八十七章 人性本善?人性本惡?第五百九十五章 閭里比夕多狗盜第一百九十章 回襄陽第八百三十章 窮國庫而賞有功第六百一十九章 不逞勇武真良將第五百二十四章 嚴象告密,天子心思第五百三十章 太史慘敗,太尉試探第八百三十一章 今日潛淵做金鱗第五百八十五章 二袁臂膀爭短長第六百七十章 衆望所歸劉子瑾第一百三十八章 殺牛輔秦琪奪金珠第二百零八章 鄉野村夫龐德公第六百七十章 衆望所歸劉子瑾第一百三十七章 張繡大戰呂布第六百五十九章 漫把青泥汗雪毫第五十七章 治傷(上)第七百二十二章 白石山下始交鋒第六百三十一章 道門求和孟玉驚第四百六十七章 請問你是十萬個爲什麼嗎?第四百四十三章 千古大計第一步第五百四十六章 天下第一繡春刀第五百四十五章 韓珩巧計算韓玄
第六百四十九章 張勳的最後決斷第五百零九章 用錯地方的反間計第六百八十三章 傲骨錚錚田元皓第八百一十五章 仗義執言是劉巴第四十五章 空無一人的安衆第八百五十九章第四百九十三章 被點名的楊修第六百三十五章 謀大事劉曄顯威第三百九十八章 挖坑技術哪家強?第一百六十七章 蠻人攻略之事態惡化第五百零七章 天子擊缶,司馬吹壎第五百八十二章 小槽春酒凍真珠第三十七章 交鋒第八十章 劉岱之死第八百三十二章 兩閣三殿五院第七十四章 神仙說,你命不該絕!第三百九十章 王旗變幻易門庭第七百五十九章 曹操的反擊第五百八十九章 長風破浪會有時第八百七十一章第一十五章 李豐第一百八十四章 李儒自刺第一百三十六章 文和計兵逼長安第八百八十七章第二百三十三章 又遇刺殺第七百四十一章 驍騎出擊——強中更有強中手第八百一十三章 徐庶的拒絕第六百零七章 十萬蠻軍一戰收第八百六十九章第五百四十三章 胭脂血色琉璃篆第六百九十六章 殺敵莫急追窮寇第六十章 真假第二百一十七章 豫章太守徐元直第二十一章 楊慮第八百一十三章 徐庶的拒絕第五百章 連接而來的刺殺第一百四十八章 蠻人攻略之土豪行動第六百九十二章 陽謀堂皇行大事第四章 征服第三百六十章 戰神崛起第一步第一百五十二章 蠻人攻略之劉泌獻策第六百四十章 鄭玄奇想謀出路第二百零一章 嚇瘋張羨第三十五章 蘇飛初露頭角第八百六十章第七百四十二章 驍騎出擊——英才的嗅覺第二十三章 顫抖吧!張勳(上)第八百二十四章 識趣孔融,滅門命案第四百五十八章 臣請陛下另擇賢才第一百二十九章 南陽第八百八十七章第六十四章 攻城第四百七十九章 而我就是這種絕世奇才!第三百七十七章 左慈大戰鬼谷子第八百章 失東郡曹洪亡命第二百三十三章 又遇刺殺第三十四章 敵軍夜襲第八十一章 南陽策第二十三章 顫抖吧!張勳(上)第六百二十二章 兩軍交鋒各算計第五百六十五章 善惡臨頭無解處第五百七十四章 夢入莊生迷蝶處第六百八十六章 白龍魚服入長安第一百二十五章 十日斷腸散第九十五章 初見司馬徽第九百零九章第六十一章 詐死?第五百二十五章 嚴象坐天子堂論道第八十七章 整軍(上)第一百六十五章 蠻人攻略之少年廖立的計策第八百二十章 左傳開篇第五十七章 治傷(上)第四百七十章 英雄不問出處第六百八十二章 改頭換面禰正平第八百一十二章 還請祭酒大人賜教第八百五十七章第七百八十九章 被天子引爆的朝會第六百四十一章 壽春波濤豈等閒?第七百八十七章 人性本善?人性本惡?第五百九十五章 閭里比夕多狗盜第一百九十章 回襄陽第八百三十章 窮國庫而賞有功第六百一十九章 不逞勇武真良將第五百二十四章 嚴象告密,天子心思第五百三十章 太史慘敗,太尉試探第八百三十一章 今日潛淵做金鱗第五百八十五章 二袁臂膀爭短長第六百七十章 衆望所歸劉子瑾第一百三十八章 殺牛輔秦琪奪金珠第二百零八章 鄉野村夫龐德公第六百七十章 衆望所歸劉子瑾第一百三十七章 張繡大戰呂布第六百五十九章 漫把青泥汗雪毫第五十七章 治傷(上)第七百二十二章 白石山下始交鋒第六百三十一章 道門求和孟玉驚第四百六十七章 請問你是十萬個爲什麼嗎?第四百四十三章 千古大計第一步第五百四十六章 天下第一繡春刀第五百四十五章 韓珩巧計算韓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