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1回 險!

艾的三千人馬回到泉州城,接下來就是細報戰況、犒下酒宴……外加陸仁再認一個義妹。原本以爲說服樊氏可能還要費點事,沒想到樊氏卻答應得相當之痛快,這到令陸仁覺得頗有些意外。

搞定了樊氏之後,陸仁特意留下了趙範另開小宴。不知爲何,陸仁對這個比自己大兩歲的趙範很感興趣,或許是這趙範與當初的陸仁很有幾分與陸仁的相似之處的原因吧。同樣的能力平平,都是靠着勤懇才混了點名堂出來的人。也一樣的本身並沒有什麼野心,只是想找棵可以依靠的大樹,認認真真做事活命而已。當然,現在的陸仁已經不再是這樣了。

酒過三巡,話有數鬥,陸仁越來越覺得這個趙範真的和以前在曹操手下的自己沒什麼兩樣。而從趙範的話中可以聽出趙範有意想在陸仁的手下混個一官半職,謀個出路。不知是不是因爲能在趙範的身上看到自己當年的影子與夢想,陸仁答應了趙範的請求,不過會把趙範派去哪裡陸仁並沒有馬上答覆。次日與劉商議之後,決定讓趙範先去夷州呆上一段時日,也算是先學習一下夷、泉兩州的理政方式,晚一些就調去珠崖,給趙雷、高順當治理政事的副手應該正合適。

眼下許多亂七八糟的事陸仁不用去理會什麼,目光集中在與劉備的和親一事上面。不過按照當時的慣例,要先派出使節去提親。對方表示應允之後才能做迎親送嫁這一類地事。沒什麼可說的,數日之後趙雨應命趕到泉州,陸仁安排着讓趙雨先和樊氏見過一次面,趙雨對樊氏到也頗爲滿意,於是在完成了準備之後啓程動身,以陸仁帳下外交使臣的身份從陸路趕赴襄陽,給他老哥趙雲說親事去了。

——————

長沙南面的郊區。

一員老將正帶領着十餘名親兵縱馬疾馳,而在他們的身後有一支千餘人的部隊正在對他們緊追不捨。老將軍的盔甲上到處是血。而他的親兵身上也都差不了太多。看來是經歷了一番血戰之後正在逃命。

箭囊裡地箭支早已身光。連特製地大弓弓弦都已斷去,老將軍這一行人也早就疲憊不堪,只怕現在連舉起手中武器再發動一次攻擊地力氣都沒有。唯一能做的,就是趴在疾馳的馬背上盡力不讓自己落馬,至於馬匹會奔向何處似乎也顧不上了,只要能逃脫身後追殺的大軍便可。

追兵們查覺到了前面老將人馬的疲態,爲首的將官一面加快馬速。一面得意的大聲下令道:“快!快追上去,反賊黃忠已是油盡燈枯,只要再加一把勁必能一網成擒!主公有令,能生致黃忠回長沙者,官進三級,賞金一千!獲其首者也能官進一級,賞金五百。升官發財在此一舉,衆將士快給我追上去啊!”

“生擒黃忠!生擒黃忠!”

正被追趕地老將黃忠聽到後面追兵發出的呼喊聲。心裡面一陣陣的叫苦。自劉磐病故。黃忠投奔到韓玄帳下之後,雖說已經沒有了什麼再上陣殺敵立功、搏取功名的機會,但是好歹韓玄對他還不算太差。安安穩穩平平淡淡的生活下去還是可以的。對此黃忠雖然心有不甘卻也無可奈何,必竟他已經年過半百,馬上就要步入“六十而知天命”之年。這麼大的年紀,只怕對誰來說都已經快沒有了什麼用處,自己又不是一直跟隨韓玄的舊人,別人肯收留你、出糧米俸祿來養你地老已經很不錯了,你還能有什麼想頭?所以黃忠對韓玄雖然談不上什麼忠心不二,卻也頗爲感恩,自己也下過決心,只要韓玄有什麼用得上他地地方,就是拼上自己這把老骨頭也要回報給韓玄。

可惜的是事與願違,黃忠本來也算是在韓玄手下混得好好的,而且自前兩年獨子黃敘病故之後,黃忠也真地有些心灰意冷,只想安安穩穩的過完自己的風燭殘年算了。可是不知爲何,不久前長沙城中流傳出了劉磐的病故與韓玄有關,而黃忠本爲劉磐的忠實部下,投奔韓玄就是伺機想爲劉磐報仇的流言。不管是真也好還是假也罷,黃忠對這些上層人士間的恩恩怨怨與權力鬥爭實在是懶得去過問,甚至都不願去爲自己辯解什麼,僅僅是差人把自己手中掌兵的兵符交還給韓玄以示自己並無此心。對黃忠來說,男子漢大丈夫只要問心無愧,又何必去理會那些流言?韓玄應該不會容不下自己這個半截身子已經入了土的老頭子纔對。

只是錯就錯在黃忠沒有看清楚韓玄的爲人。韓玄心性多疑、殘暴不仁,加上早年與劉磐的不和,對黃忠這個來投者本身就保持着一份猜忌。當初他成爲這個長沙太守,本來就很難服衆,接納黃忠也主要是看中了黃忠帶來的幾千劉磐舊部,以及他接納黃忠之後能爲自己帶來的一些好名聲。初時韓玄對黃忠的確是禮遇有加,不過隨着自己在長沙的

穩,心腹班底逐漸掌權,他對黃忠就慢慢的冷淡了下是顧慮着黃忠在長沙軍兵心中的影響力,還有隨時可能會到來的荊北主權者的征討,只怕他早就已經對黃忠動了手。現在長沙城中傳出了這樣的流言,以韓玄的爲人能放得下心來?於是在黃忠交出手中兵權之後,韓玄裝腔作勢的勸慰了一下黃忠,暗地裡卻準備除掉黃忠以絕後患。終於等到有一天,黃忠在家裡呆得無聊,領了十來個親兵出城狩獵,韓玄馬上集起些心腹人馬,想神不知鬼不覺的除掉黃忠。

只不過呢,對黃忠“敬慕”有加的人還是有的,一查覺到韓玄調兵的舉動,馬上就有人先兵馬一步趕出城去找到黃忠報信。黃忠初時仍不相信。甚至想回城去詢問韓玄。直到看見那過千地人馬喝喊着殺將過來,黃忠才搖頭苦嘆,領着身邊十餘騎忠心耿耿的親兵且戰且走,逃到了現在的地方。

此刻黃忠一邊喘着粗氣縱馬狂奔,一邊向身邊趕來向他報信的人道:“想不到我黃忠也可算是戎馬一生,到頭來卻落得個如此下場,此乃黃忠不能識主之過也!我黃忠固然死不足惜,卻要連累得你這位小兄弟也會因此而喪命。黃忠實在是心中有愧啊。小兄弟。你不用管我。你火速策馬離開此隊逃命去吧。後面的追兵只是爲我黃忠一人,斷不會追拿於你的。尚未請教小兄弟的高姓大名,黃忠就算死,在九泉之下也會牢記小兄弟的大恩大德。”

這信使是誰?舊日曾在北平城幫郭嘉施過以糧誘敵,人們戲稱爲“逃命都尉”地楊威楊文龍。曹操掃滅北平袁尚餘部之後,郭嘉依照承諾把楊威和其部下那兩百來人送去了樂陵。憑着郭嘉地書信爲介,楊威與他地“逃命營”順利的遷居到了夷州。陸仁念及郭嘉舊誼。又根據“逃命營”個個都跑得超快的特點,讓他們主要負責夷、泉兩州一般信件公文的傳遞工作,而楊威與少數的幾個逃命精英則成爲了刺探各處情報的細作精英。這次爲了成功離間韓玄與黃忠之間的關係,陸仁特意把楊威這一組人調給了徐庶。至於長沙城中地流言,自然是徐庶設計再由楊威他們實施的傑作。

楊威這會兒也拼命的縱馬逃命,不過氣卻沒像黃忠那樣喘得那麼兇。中間黃忠幾次想嚇退追兵的強制反擊,楊威也都躲得遠遠的,等黃忠他們打完反擊再一道逃命。所以他的體力馬力相對要好上一些。聽見了黃忠的話。楊威只是哈哈一笑,迴應道:“小子楊威,表字文龍。實不相瞞。小子本是陸夷州帳下的令使都尉,受陸夷州之命前往長沙打探些消息。不過也請老將軍不要誤會,楊威所探者乃是各處地商貿需求,而並非軍情。”

黃忠呀然道:“閣下竟然是陸夷州帳下都尉?真是失禮之至!久聞陸夷州大名,可惜一直無緣見上一面。卻不知楊都尉爲何會探知黃忠之禍?”

楊威當然不能說出這離間計是出自他手,其實地說詞早就備下:“楊威在長沙也呆了很長時間,素聞黃老將軍乃忠義之人,令人心生敬意。可惜那韓玄殘暴不仁、屈賢慢士,對老將軍不能盡用還百般迫害,楊威自然心有不平,因此也就多留上了點心。老將軍,你可知道韓玄爲什麼會一意要除掉你?”

“未知!”

楊威道:“韓玄早就對老將軍有猜忌之心,只是對老將軍多多少少還有些顧慮,因此就沒下過什麼手。這次的長沙流言,其實是韓玄身邊的幾個近臣設下地奸計,爲的則是老將軍的官爵俸祿。”

“什麼!?氣煞老夫也!”

黃忠大怒。對於韓玄身邊那幾個常常阿諛奉承的小人黃忠老早就看不順眼,只是礙於身份對他們是能避則避。不過因爲黃忠脾氣的關係,和這們小人們偶爾起些爭執也是再所難免的事。爲了圖個安穩,黃忠常常很違心的先行道歉,再送些錢物過去當是破財消災。可是沒想到自己已經退讓到了這種地步,這些小人們居然還得寸進尺的不肯罷休。歸根竭底,那些小人們真正想要的竟然是自己這個裨將軍的官職。

楊威的這個解釋是很有說服力的。韓玄是州牧,下一級也就是些中郎將、校尉之類的低級官員。黃忠作爲裨將軍,僅僅比韓玄低了半品而已,也就是說在長沙,黃忠是一人之下萬人之上,難怪那些小人們會看不順眼,千方百計的想除掉黃忠這個看上去已經沒什麼用卻又壓在他們頭上的人。徐庶定下的離間計,其實也不過就是因勢利導而已,利用這幫子小人來推波助瀾,因此進行的相當之順利,君不見黃忠現在已經在逃亡的路上,而且沒有去懷疑楊威所說的話中另有玄機。

這會兒黃忠氣得夠嗆,如果不是清楚自己沒有報仇的能力,只怕他會馬上掉過馬頭殺回長沙,然後把那些個小人一刀一個全

。對於韓玄。黃忠到沒有什麼恨意,好歹韓玄是“蔽”,又在自己無主可依的時候收留了自己,所以黃忠沒想過殺韓玄地事。

不過眼下最重要的還是逃命。黃忠很清楚自己這邊人力已疲,馬力亦將盡,被後面的追兵追下只是早晚的事,於是乎復又開口勸道:“楊都尉,事已至此只怕已無力迴天。我黃忠不能連累於你。你還是火速和我們分開。自尋他路迴轉夷州去吧。若是追兵去追趕楊都尉。老夫就是拼出這條命也要擋住!”

楊威哈哈笑道:“老將軍,楊威若真要逃命,早就可以逃得無影無蹤。之所以一直要留在老將軍身邊嘛……老將軍怎麼不想想,楊威這一路爲何會只引着老將軍向南奔逃?”

黃忠現在哪顧得上那麼多:“爲何!?”

楊威道:“當然是逃往桂陽!韓玄調兵之時楊威就已差人先趕赴桂陽求援,現在算算路程,只要我們再堅持一下就能遇上桂陽援軍!”

“此話當真!?”

楊威又向馬臀上狠抽一鞭道:“生死攸關的大事,這個時候我楊威還能欺騙老將軍不成?想老將軍雖然年近六旬。仍有廉頗之勇、馬援之雄,加之爲人又忠義無雙,若是屈死在韓玄這班奸人之手,豈不可惜?老將軍,若是此番能逃出昇天,楊威有意將老將軍引薦給我主陸夷州。想我這樣只知逃命的無用之人陸夷州都能量才而用官至都尉,以老將軍之才又何愁不能搏回些功業?到是老將軍日後定然能統領三軍、官高祿厚,那時還望老將軍能多多關照一下我這個無甚大用之人!”靠!楊威這個“逃命都尉”不愧是一個百逃成精的鬼靈精。居然能在這時候爲自己賺取些好處!不過話又說回來。楊威這話聽起來雖然帶着很自私的成份,無形卻又追加了幾分不令黃忠心疑地效果。

黃忠與一衆部下聽說有生還地希望時精神本就大振,而之後楊威說要引薦黃忠到陸仁手下任職。黃忠心裡那團本來已經熄滅了地火又突然一下熊熊燃燒起來。只是轉念一想黃忠卻又有些猶豫的問道:“我黃忠年過半百,已是即將入土之人,陸夷州真能接納老夫嗎?”行,一直不肯自稱“老夫”的黃忠這會兒居然把這個詞給搬了出來。

楊威大聲迴應道:“老將軍請勿自輕!陸夷州昔日也曾在襄陽隱居,素聞老將軍武勇之名,有心結交卻一直沒有機會。今番老將軍若肯投效,陸夷州必然欣喜若狂,出城相迎!總之老將軍你信我楊威便是!”

話都說到這份上了還能怎麼樣?人有了精神,跨下的馬似乎也會感應到一般,一時間這十餘騎突然又強行加快了些速度,竟然又與身後本已逼近不少的追兵拉開了些距離。不過這種強行暴發出來的體力一般都持續不了太久,很快黃忠他們的馬速就再次慢了下來,再也無法提升上去。援軍卻依然沒有出現。

眼望着跨下地馬已經越來越無力,黃忠萬般無奈的長嘆了口氣向楊威道:“楊都尉,看來馬力已盡,再無力向前奔逃,老夫投奔陸夷州一事也失卻希望。天命如此,老夫雖然心中有萬般的不甘也無可奈何……楊都尉你尚有些馬力,先行逃命去吧。老夫在此爲你抵擋一陣!雖說不是兩軍陣前,但能死在刀槍拼殺之下,也算是稍慰吾心。”

楊威可急了,眼看着任務就要完成,自己馬上就能立功受賞,黃忠要是突然放棄讓自己功敗垂成,縱然陸仁與徐庶不會怪罪於他,他自己也覺得沒臉面再混下去。稍微一想楊威道:“老將軍,要不你換乘我的馬匹再向前趕!”

“不行,如此楊都尉豈不自損?再者這些親兵追隨老夫多年,老夫不能棄之不顧!楊都尉無需多言,先行逃命便是!”

黃忠突然照着楊威的馬臀狠抽兩鞭,楊威的馬可就先奔出老遠去了。楊威想拉馬卻拉不住,氣得心裡直叫:“都什麼時候了,還死要面子不要命啊?我就算沒馬也一樣有辦法逃,你怎麼就不想想這個?”汗,楊威又什麼時候和黃忠說過?

這邊黃忠已經與親兵們拉住馬勢停下,各自握緊了手中的刀槍兵器面向追兵。黃忠神色默然,只是向親兵們問道:“隨老夫一死,可有憾乎?”

“老將軍高義,我等雖死無憾!”

“好!稍歇馬力!待追兵趕至近前便飛馬出擊!男兒漢,死也要殺個痛快!”

追兵已經越來越近,那邊的楊威想拉馬也不敢再拉,只能垂頭喪氣地接着向前趕路。就在這時,楊威突然發現前面塵土飛揚,馬蹄聲大作,驚喜中卻已無力呼喊,只能在心中大叫道:“天啊,總算趕來了!我地大功要到手啦……”

第八十八回第117回 再逃!第169章 解釋第十五回第二百零二回第九十八回第九十一回第一百九十六回 下第4回 混亂第49回 失亦逍遙第212回 挖牆角·續第四十七回第38回 圍城兩月第7回 乞討出城(上)外篇之一豬腳在自己的時代第二百零八回第21回 知敵第114回 拔卻狼牙第232回 第二卷最終回(下)第一百七十九回第127回 計議第十一回第19回 襄陽之變(上)第三十二回第四回第117回 人舊事非第166回 忽悠計劃一號第165回 失之釐毫第二回第176回 臨別月夜第27回 游龍出淵(上)第21回 知敵第十三回第157回 示弱第130回 兩難第228回 上第63回 無語第66回 拆東補西第一百九十二回第137回 內與外第70回 上第131回 路難行第22回 有喜亦有憂(中)第四回第三回第1回 初到漢末第73回 深夜突圍(下)第1回 初到漢末第203回 趙雨之險第53回 吾有大略第21回 建安初冬第3回 前兆第61回 去者與來客第25回 爲糧下獄第64回 錯綜複雜第20回 會師這是瓶子收集到的史料第212回 來者何人第十四回第24回 再遇糧荒第五回第19回 襄陽之變(下)第38回 利器之由第二百零六回第一百九十七回第34回 隱患第116回 靜中之動第八十八回第180回 作客議事(下)第76回 許都暗流(上)第九十一回第101回 援軍難至第231回 中第221回 幾誤第二回第28回 備攻第45回 投石問“陸”第28回 使從吳來第7回 乞討出城(上)第十二回第28回 歸還小鎮第20回 混水摸魚(上)第67回 政務家務第114回 臨別第37回 徐州煤礦第176回 臨別月夜第53回 家庭會議第24回 三國英雄少不得吳候(下)第十八回第32回 靈異事件(上)第一百六十四回第155回 初航趣事第151回 郡主走好!第151回 郡主走好!第53回 家庭會議第168章 真正想忽悠的人(下)第87回 天意?第73回 深夜突圍(中)第100回 男兒血性第40回 東岸戰事
第八十八回第117回 再逃!第169章 解釋第十五回第二百零二回第九十八回第九十一回第一百九十六回 下第4回 混亂第49回 失亦逍遙第212回 挖牆角·續第四十七回第38回 圍城兩月第7回 乞討出城(上)外篇之一豬腳在自己的時代第二百零八回第21回 知敵第114回 拔卻狼牙第232回 第二卷最終回(下)第一百七十九回第127回 計議第十一回第19回 襄陽之變(上)第三十二回第四回第117回 人舊事非第166回 忽悠計劃一號第165回 失之釐毫第二回第176回 臨別月夜第27回 游龍出淵(上)第21回 知敵第十三回第157回 示弱第130回 兩難第228回 上第63回 無語第66回 拆東補西第一百九十二回第137回 內與外第70回 上第131回 路難行第22回 有喜亦有憂(中)第四回第三回第1回 初到漢末第73回 深夜突圍(下)第1回 初到漢末第203回 趙雨之險第53回 吾有大略第21回 建安初冬第3回 前兆第61回 去者與來客第25回 爲糧下獄第64回 錯綜複雜第20回 會師這是瓶子收集到的史料第212回 來者何人第十四回第24回 再遇糧荒第五回第19回 襄陽之變(下)第38回 利器之由第二百零六回第一百九十七回第34回 隱患第116回 靜中之動第八十八回第180回 作客議事(下)第76回 許都暗流(上)第九十一回第101回 援軍難至第231回 中第221回 幾誤第二回第28回 備攻第45回 投石問“陸”第28回 使從吳來第7回 乞討出城(上)第十二回第28回 歸還小鎮第20回 混水摸魚(上)第67回 政務家務第114回 臨別第37回 徐州煤礦第176回 臨別月夜第53回 家庭會議第24回 三國英雄少不得吳候(下)第十八回第32回 靈異事件(上)第一百六十四回第155回 初航趣事第151回 郡主走好!第151回 郡主走好!第53回 家庭會議第168章 真正想忽悠的人(下)第87回 天意?第73回 深夜突圍(中)第100回 男兒血性第40回 東岸戰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