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章 糧鋪風波(下)

姜述在此期間,細問夥計前後過程,又問清管承來歷,心中大約有了底,當下不理衆人勸阻,踱步上前,謂管承道:“我姜家並非怕事,無須依仗官府,既然你等欺上門來,我姜家合族不能善罷干休。我身爲姜家嫡子,今天當着大夥之面傳下家令:管承等衆無故犯我姜家,從今日始管承及其手下皆姜家死敵,不死不休。便是以我姜家一命換一命,必讓你管承閤家身亡族滅。你等好自爲之!”

衆人初見一位孩童出場,聲音尚是童稚,還不以爲意,後來知他身份了得,語氣又是斬釘截鐵,語意更是陰冷刺骨,即使外人聽了也心生怵意。管承突聽姜家下達如此家令,曉得此事已是不能善了,一時之間瞠目結舌,想起不死不休的後果,不由冷汗直流。

姜述說完,又謂金環道:“大漢自有律法在,你等身爲官差,不能稟公辦案,想是欺我姜家無人。凡事有因必有果,諸位既然無心公正處事,此事不須官府調解,我姜家自能辦理。您等先請回衙,諸位大恩大德,我姜家容後必報。”又招呼姜家家丁、夥計近前,厲聲道:“認準來犯之人面貌,調查所涉之人底細,此事我姜家不死不休。姜虎別理餘事,專門帶人盯着這幫雜碎,倒要看看這夥人骨頭硬,還是姜家的拳頭硬!”

管承在臨淄多年,怎不知姜家實力?此次受了田讓銀錢,認爲姜家孤兒寡母,背後又有田家撐腰,先前還底氣十足。管承先是指使乞丐生事,方纔被姜陽言語擠兌,親自下場毆鬥,便是認定姜家一向低調,不會過於較真。姜述突然以家主身份當衆下達家令,絕非一句戲言,管承只想賺些銀錢,不料今日遇到惡狠狠的姜家子,一句話到了衆人性命攸關的程度,正如一腳踢在鐵板上。

管承見姜述說話時咬牙切齒,目露寒光,知曉此番已非花些銀錢託人說合就能過關。管承雖是有名潑皮,但是臨淄族人門戶不大,手下無賴不過三五十人,與姜家合族相鬥,無疑如螞蟻憾山。想到這裡,管承頓時軟了下來,想像姜家這番不死不休,管家已經無法在齊郡容身,開始還指望田家出頭,此時見黑袍人亦是面露懼色,根本不敢出面攬事,頓覺寒入骨髓,對黑袍人失望之極,暗想田家若不出頭,日後自己如何應付得了姜家之怒?管承正在彷徨之際,見姜述拾步欲回糧鋪,當下不顧臉面,剛要喊住姜述賠罪,尚未呼出口來,金環搶先開口道:“姜家公子且慢。”

姜述停下腳步,扭頭盯着金環,目光生寒,冷聲道:“莫非官差認爲是我姜家不是?若是姜家人犯律,依律執行公務便是!姜家相關人等皆在當場,官差若想捕誰,儘管發話!我等皆是良民,定會配合官府!”

金環瞧明此事是姜田兩家相鬥,管承只是馬前卒,自己只是平民出身,豈敢得罪郡望大族?只能報着息事寧人之心,勸說兩家罷手。方纔姜述當衆下達家令,姜家合族爲了臉面,必會全力以赴,目標或許不會對準田家,但是管承等人勢必要承受姜家怒火,齊郡近期免不了血風腥雨。管承等衆生死金環並不關心,但是由此引起血案,身爲辦案衙役,金環卻是脫不了干係;何況姜述方纔對他們所言語氣冷硬,此時管承已是面色如土,田家人也不敢出頭,知曉今日若是駁了姜家臉面,自己說不定也會成爲姜家的泄憤對象。金環當差多年,八面玲瓏,當下喊住姜述,想要陪些笑臉,設法彌補過錯。不料姜述並未給面子,一番話說得十分難聽,金環頓時尷尬異常,卻又不敢發作,陪笑道:“姜家公子且勿生怒,我等自會稟公辦理。”

姜述沉聲道:“在下只是草民,並非官員,如何辦差是你等之事,與姜家無涉。”

正在此時,人羣一陣騷動,外面又涌進數十條漢子,卻是周氏聞知有人在糧鋪生事,讓姜丁帶人前來相助。姜丁等衆見姜述在場,先行過來見禮。姜述止住衆人,指着管承道:“你等認準上門滋事、欺辱姜家之人,將這夥人底細調查清楚。既然有膽上門欺辱姜家,也得有應對姜家怒火的能耐!”

金環此時進退不得,這姜家子年紀雖小,但是言語狠辣,渾然不似童稚少年,先與管承等衆公開宣戰,又與公差撕破臉面,根本不留轉旋餘地,金環身爲衙頭多年,見多識廣,知曉今日若不讓姜家如意,非但差事不保,日後在這臨淄城中也將舉步維艱。

金環正要下令捕人,那邊管承忽然上前數步,跪行在姜述前面,叩首道:“管承糊塗,行事不知深淺,萬望公子撤回家令,此事如何處置,只須公子發話,我管承應了便是。”

姜述冷眼瞄了管承一眼,一言不發,擡腳邁進糧鋪大門。姜家自從姜乩亡故,先是族人生出內亂,折騰一段時間,聲望已是大不如前。後來周氏當家,一向甚是低調,外人因爲姜家孤兒寡母,不免心生輕視。此番姜述一道家令逼得管承下跪求饒,數語讓官差狼狽不堪,衆人這才恍然發現姜家雖是低調,但是家族底蘊深厚,豈能如孤寡小戶一般任人欺負?

姜家數年低調,往常遇到麻煩,往往大事化小,小事化了,姜家族人家丁不免心中憋氣。姜述這番出手,狠辣果決,大衆廣日之下重振家風,衆人頓覺揚眉吐氣,面上不覺露出自豪的神色。

姜述擔心周氏掛念,吩咐姜虎回家報信,姜陽相陪在靜舍喝茶。姜述此時靜下心來,正在盤算之時,姜丁進門來報:“少主,管承及其手下皆跪在門口求饒。”

姜述道:“不用理睬,姜家近年低調,小魚小蝦都敢上門來欺。既然他們觸了黴頭,正好藉此立威。”

姜丁出門,不一會又進門來報:“衙頭金環求見少主。”

姜述略一思忖,緩緩說道:“方纔已是交待清楚,讓他們好自爲之。”

姜述目視姜丁出房,又問姜陽道:“黑袍人是誰?”

一提起此人,姜陽火氣就涌了上來,強自壓住怒氣,道:“此人是田家支房族人,名叫田讓,負責打理田家糧鋪,近期數事皆其背後指使,管承只是隨其作惡而已。”

“姜田王李崔孟孫,人丁興旺財深蘊;齊國(郡)錢糧佔大半,青州衙門座上尊。”青州民謠所言之姜田王李崔孟孫,是指齊郡七戶著名大族,齊郡良田七大家族擁有大半,城中商鋪也多由七家掌控。七族都是數百年旺族,族人加上佃戶家丁約佔齊郡半數人口,控制全郡八成以上錢糧。其中以姜家、田家勢力最大,臨淄良田基本被兩家瓜分,西安、昌國、般陽、廣縣、臨朐五縣也各有不少田地,族人佃戶約佔合郡兩成人口。這七家郡望大族子弟,大約佔了齊郡吏員總量的半數,不僅齊郡郡守對七大家不敢忽視,就連青州刺史及鄰郡官府也對七大家另眼相看。

田家乃武帝時丞相田汾之後,至武帝末年逐漸沒落,一支紮根青州,至東漢初又興起,青州這支尤其根基深厚,族中子弟五百石以上官員十餘位,實力並不亞於姜家。姜田兩家百餘年相互姻親,姜家娶田家之女有之,姜家女也有嫁給田家者,關係一向緊密。兩家同居一城,各有糧鋪、布鋪之同行生意,衝突難以避免,但因田家正妻姜飛葉爲姜家嫡女,往常遇事都與周氏商議調停,從未發生過類似惡性事件。

姜陽接着說道:“田讓品行甚惡,在族中一向不得重用。其弟田卻雖然自小天閹,但是甚有志氣,自行設法入宮,後來得了大宦官賞識,在宮中甚是受寵。田家由此對田讓甚是看顧,派他打理田家糧鋪。我家原與田傢俬下有約,一向聯合對外,關係一向融洽。田讓接管田家糧鋪以後,起初關係甚好,今年年初他開始在背後搞小動作,私下秘密聯絡同行,擠兌我家糧鋪。此事暴露以後,夫人曾經找過田家,姑夫人狠狠斥責田讓一通,差點撤了他的執事,田讓因此收斂了一段時間。前天上午開始,一羣乞丐連續上門生事,我猜測乞丐雖有幫夥,但是實力太小,背後若無人撐腰,定然沒有這個膽量。此事看似是件小事,但因不明幕後主使,我不敢大意,並未輕舉妄動,暗地派人察訪,探明是管承背後主持此事。我想管承雖是聞名潑皮,手下不過數十人,怎敢與姜家爲敵?又使人繼續探查,打聽到近日管承與田讓來往甚密,猜測背後主使應是田讓。方纔有人生事之時我見管承在場,當衆擠兌管承,管承惱羞成怒,上前爭竟,乃至大打出手。”

姜述思忖一會,道:“我家與田家世代姻親,姑母又是田家主母,田讓是田家族人,難道不懼姑母嗎?”

姜陽道:“此即是不通之處,田讓前番捱了訓斥,此番又這般行事,應是有所依仗。”

再說姜丁到了店前,向金環轉述姜述之言,金環不由有些喪氣,知曉姜家子這是藉機立威,自己若無行動,定會就此成仇。因爲未得姜述應允,擔心兩頭不落好,故而又不敢輕舉妄動,只得央求姜丁再去通稟。

臨淄雖是大城,但彼時城市人口不是很多,姜家糧鋪糾紛很快傳揚出去,管承及其手下家小聽說姜家下了生死家令,陸續過來打聽情況,見管承一夥皆跪伏地上,也隨即跪下討饒。圍觀人羣越聚越多,姜丁粗略估計跪求之人已達上百之衆,周圍百姓更是人山人海,金環等公人也在側央求,長吁一口氣,復進屋稟報道:“諸人家小聞訊趕了過來,跪求者已有上百,其中還有老人和孩童。”

姜述冷笑道:“你與金環說,只須稟公執法,姜家不會記掛公人不是。再跟管承言語一聲,據實交待此事前後過程,至於家令之事,待其出了衙門再說。”

姜丁先向管承轉述姜述所言,管承聞言大喜,曉得若是配合官府,自承罪責,求姜述撤回家令大有希望。當即吩咐家小先回,招呼手下配合衙役,束手就擒。金環得了應允,又見管承等自行請罪,當下招呼手下將管承等人捆送去了衙門。

第356章 公孫紅葉求婚約?!第425章 逼降羅馬(五)第121章 賭神竟是俊俊俠?!第315章 甄宓郭昱第490章 一眼識破嫁禍計!第28章 惡有惡報(上)第320章 玉樹庭花第326章 婆羅門教慕尼丘!第552章 舞弊案輕輕放下!第204章 公主倒追第392章 羅馬內亂(四)第197章 四皇子間路而逃!第77章 情定張寧第617章 師徒兩人的鬥法!第178章 涼州之行(三)第399章 崔林之子棄家仇!第288章 黃巾人出了新人?第107章 洛陽大變第111章 臨淄立朝(一)第571章 法孝直參與機密!第152章 授道法鳳舞築基!第160章 一加一等於二,對嗎?第190章 喬瑁獻地(二)第214章 約文鴦配合辦案!第121章 賭神竟是俊俊俠?!第275章 異族人劫色王詩?第13章 女官悄悄傳手帕!第33章 面對老虎也不懼!第103章 您是賭神附體嗎?第305章 王權時來運又轉!第60章 長山工坊第60章 長山工坊第209章 齊侯迎親(一)第222章 成了冷遇的代名詞!第402章 波斯滅國(二)第312章 平定南蠻(三)第535章 重用北宮三公子!第417章 宗教衝突(二)第185章 格物進展第365章 長孫念念第243章 爲何討好幾位妹妹?第286章 籌劃報仇欲殺雞!第360章 連封十女皆平妻!第240章 周公謹視察占城!第298章 付丘藏在夫甘城!第321章 最終目的是天書?第126章 李儒華雄第407章 張靖出訪太史家!第388章 人屍半途皆被劫!第324章 涉案者一窩全端!第401章 波斯滅國(一)第79章 工農奠基(二)第43章 穎川之行(三)第317章 大齊首條生產線!第612章 接近付丘藏身處!第110章 黃巾歸心第493章 沿途管管不平事!第457章 海上遇見大風暴!第51章 意外被劫第77章 情定張寧第599章 送紙人咒唐三足!第328章 關羽虎女第476章 姜述記憶有缺失!第46章 兇手公堂不行禮?!第239章 公主捉姦第584章 陰謀從刺殺開始!第166章 菲羽宮中遭刺殺!第434章 因好色竟敢賭約!第575章 出宮要付出代價!第314章 平定南蠻(五)第278章 削爵抵罪第352章 策反敵將第339章 南疆小國(四)第276章 劫奪張氏第97章 文姬收房第405章 水軍大營議機密!第202章 異族斥侯通消息!第297章 痛殲唐羌(三)第163章 甄貴妃煽風點火!第509章 老十三出賣曹操!第479章 爲太子更應低調!第93章 五女婚約第64章 姜鳳女大十八變!第420章 皇家重用太史家!第352章 策反敵將第220章 付丘是司馬族人?!第96章 熙影挑釁丞相子!第62章 甄姜婚事第559章 敬妃家的靈異事!第65章 新荊初試第449章 回首看姜述偉業!第30章 黃巾系聯姻王家第95章 借個女友去赴宴!第181章 趙雲娶妻第490章 一眼識破嫁禍計!第43章 惡少策馬戲熙倩!第435章 交州是蒯家主場?!第116章 恢復洛陽(三)第145章 張益德大破援軍!第173章 赴任途中收紀冊!
第356章 公孫紅葉求婚約?!第425章 逼降羅馬(五)第121章 賭神竟是俊俊俠?!第315章 甄宓郭昱第490章 一眼識破嫁禍計!第28章 惡有惡報(上)第320章 玉樹庭花第326章 婆羅門教慕尼丘!第552章 舞弊案輕輕放下!第204章 公主倒追第392章 羅馬內亂(四)第197章 四皇子間路而逃!第77章 情定張寧第617章 師徒兩人的鬥法!第178章 涼州之行(三)第399章 崔林之子棄家仇!第288章 黃巾人出了新人?第107章 洛陽大變第111章 臨淄立朝(一)第571章 法孝直參與機密!第152章 授道法鳳舞築基!第160章 一加一等於二,對嗎?第190章 喬瑁獻地(二)第214章 約文鴦配合辦案!第121章 賭神竟是俊俊俠?!第275章 異族人劫色王詩?第13章 女官悄悄傳手帕!第33章 面對老虎也不懼!第103章 您是賭神附體嗎?第305章 王權時來運又轉!第60章 長山工坊第60章 長山工坊第209章 齊侯迎親(一)第222章 成了冷遇的代名詞!第402章 波斯滅國(二)第312章 平定南蠻(三)第535章 重用北宮三公子!第417章 宗教衝突(二)第185章 格物進展第365章 長孫念念第243章 爲何討好幾位妹妹?第286章 籌劃報仇欲殺雞!第360章 連封十女皆平妻!第240章 周公謹視察占城!第298章 付丘藏在夫甘城!第321章 最終目的是天書?第126章 李儒華雄第407章 張靖出訪太史家!第388章 人屍半途皆被劫!第324章 涉案者一窩全端!第401章 波斯滅國(一)第79章 工農奠基(二)第43章 穎川之行(三)第317章 大齊首條生產線!第612章 接近付丘藏身處!第110章 黃巾歸心第493章 沿途管管不平事!第457章 海上遇見大風暴!第51章 意外被劫第77章 情定張寧第599章 送紙人咒唐三足!第328章 關羽虎女第476章 姜述記憶有缺失!第46章 兇手公堂不行禮?!第239章 公主捉姦第584章 陰謀從刺殺開始!第166章 菲羽宮中遭刺殺!第434章 因好色竟敢賭約!第575章 出宮要付出代價!第314章 平定南蠻(五)第278章 削爵抵罪第352章 策反敵將第339章 南疆小國(四)第276章 劫奪張氏第97章 文姬收房第405章 水軍大營議機密!第202章 異族斥侯通消息!第297章 痛殲唐羌(三)第163章 甄貴妃煽風點火!第509章 老十三出賣曹操!第479章 爲太子更應低調!第93章 五女婚約第64章 姜鳳女大十八變!第420章 皇家重用太史家!第352章 策反敵將第220章 付丘是司馬族人?!第96章 熙影挑釁丞相子!第62章 甄姜婚事第559章 敬妃家的靈異事!第65章 新荊初試第449章 回首看姜述偉業!第30章 黃巾系聯姻王家第95章 借個女友去赴宴!第181章 趙雲娶妻第490章 一眼識破嫁禍計!第43章 惡少策馬戲熙倩!第435章 交州是蒯家主場?!第116章 恢復洛陽(三)第145章 張益德大破援軍!第173章 赴任途中收紀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