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2章 董卓的發家史(中)

董卓就是懷着這樣的心態出山了,他跟隨皇甫嵩同羌人從三月打到七月,並沒有取得大的勝利。可這時朝廷卻突然發下詔書,徵皇甫嵩還朝。

原來皇甫嵩去年討伐黃巾軍的時候,在鄴城看到宦官趙忠宅第的建制超過了漢制允許的級別,便上奏朝廷給沒收了;後來另一個宦官張讓問他索要五千萬的賄賂,他不給;於是這兩個宦官在靈帝面前告皇甫嵩的狀,就把皇甫嵩給免了,收繳了左車騎將軍的印綬,並銷減封邑六千戶。

可憐皇甫嵩,靠着自己平定黃巾的赫赫戰功做到左車騎將軍的高位才八個月,就因爲得罪宦官給栽了。

言到這裡,劉協心中默默嘆了一口氣。歷史不能追溯,但那份懊悔卻縈繞不去。莫說是董卓,就是劉協他自己都看不過皇甫車騎和盧中郎的遭遇。兩人的沉浮很顯然給了董卓很大的觸動,面對昏庸黑暗的東漢朝廷,即使再有戰功,又能怎麼樣呢?

皇甫嵩的戰功可比董卓大多了,他轉戰大河南北,攻無不克,戰無不勝,是平定黃巾之亂的第一功臣,漢末第一名將。可最後竟是如此下場,董卓他焉能不以己度人?他除了擁兵自重之外,還有什麼其他的選擇?

當然,這番思緒是劉協換在董卓的心理和他那個現代人的眼光做出來的。坐在他這個漢末天子的份兒上,他第一反應的就是:皇甫嵩、盧植和朱儁這三人現在都在哪裡?這三位能力又大、聲望更足,更重要是腦筋還不轉彎兒的傢伙,正是朕需要攬在懷裡好好呵護的大寶貝兒啊!

劉協眼珠子溜溜轉了兩圈,心中默默將這三人的名字記下,隨後才一本正經再度聽董卓訴說他的革命史。

皇甫嵩免職後,朝廷派司空張溫接替他指揮,董卓被升職爲破虜將軍,和蕩寇將軍周慎成爲張溫麾下的主力將領。同年十一月,張溫同羌人戰於長安之西的美陽,這時候韓遂是羌人的副統領(又一個三國名人登場了),張溫的軍隊連戰不利。這時發生了一件戲劇性的事情,一顆流星光芒四射,劃過天空,將韓遂軍營照如白晝,戰馬嘶鳴不止,羌人非常迷信,認爲是不祥之兆,軍心大亂。董卓趁機發動進攻,大破敵軍。韓遂等向西北退往黃河沿岸的榆中城。

不諳戰事的張溫被一時的勝利衝昏了頭腦,以爲西北平叛可一舉而定,於是派周慎帶兵三萬圍榆中,派董卓帶兵三萬討先零羌人。董卓認爲分兵深入敵境,後援不繼,易被敵騎兵抄擊截斷補給線,因此建議合兵一路,周慎軍在前圍攻榆中,自己在後作爲接應。這是董卓出於對涼州地理和羌人作戰特點的瞭解提出的正確策略,時任參軍的孫堅也提出類似的建議(又一個三國名人登場了),但張溫固執己見沒有采用。結果真如董卓所料,周慎軍在圍城將克時被羌人斷了糧道,軍心恐慌大敗而還。董卓孤軍深入被圍施展詭計逃脫,算是沒有遭受損失,於是董卓一氣之下帶兵往扶風郡駐紮去了。

“張溫?便是如今朝堂上的張衛尉?”劉協聽到這個名字後,腦中驀然又勾動了一根弦兒:歷史上,張溫這個傢伙,可是被董卓隨便找了個理由,扔到鬧市中亂棍給打死了。難道這兩人的樑子,就是在那個時候結下的?

“正是那腐儒匹夫!”董卓恨恨將酒樽拍在案几之上,忿忿說道:“這老東西本事不大,架子倒不小。當初召某家回營,痛斥大罵,還想將某家手下三萬將士再度填入羌人的虎口當中!某家現在留着他,不過看在他還算老實的份上、留他這等老東西裝點門面罷了。”

這一句話中,劉協聽到了濃濃的殺機。看來,兩人之間的恩怨,的確就是結在了那件事兒上。

美陽大敗之後,張溫召見董卓,董卓故意拖延很久纔去;張溫以主帥的口吻責備董卓,可心中早已沒有朝廷的董卓根本不聽那一套。這個時候孫堅在一旁勸張溫按軍法“召不時至”將董卓處斬,張溫擔心殺了董卓以後同羌人作戰沒有依賴,沒同意。

後人多怪罪張溫當時不聽從孫堅的勸說,這樣以後就沒有董卓之亂了,其實張溫也有他的難處,他不懂軍事,又新遭大敗,兩路主力就剩下董卓的一路還有實力了,董卓既有“保全軍隊”之功,又能征善戰,深得軍心,若真給殺了,軍心不服,而且以後的戰爭就真沒名將可用了。

兩人所爲,說不上誰對誰錯,他們都有着自己的理念和堅守。只是當這兩種理念在現實利益當中產生了衝撞之後,那一切就只能用鮮血來了結。這種事件史不絕書,爲此,百年動盪亦是有過的。

張溫在長安待到一八六年底纔回雒陽。一八七年二月,韓遂又起十餘萬人入寇(此時馬騰已登場加入韓遂陣營),東漢朝廷在涼州就全靠董卓維持局面了。而此時東漢的統治已是岌岌可危,中原地區有黑山軍、白波軍(均爲黃巾餘部)的反抗,北方邊境有匈奴、烏桓(少數民族)人的叛亂,東部青徐黃巾又起,南部江夏、武陵、長沙的起義此起彼伏,因此東漢朝廷直到一八八年十一月才向涼州派來援兵。他們不得不重新啓用名將皇甫嵩爲統帥,同時加封董卓爲前將軍,共同征討。皇甫嵩運用疲敵之計,於一八.九年二月在陳倉一戰大破敵軍,西線戰場威脅暫時解除。

這段講述乏善可陳,劉協聽得也是滿心不耐。他也是一個正常有情感的人,自然不願聽東漢政權如此腐敗無能的歷史,假若有可能,他更喜歡看一集《喜羊羊》,至少那最後也是一個皆大歡喜的結局。可就在他打算結束這場無聊的談話時,董卓的語調卻漸漸開始轉冷,令劉協的精氣神兒一瞬間驚醒起來。

因爲,到了這裡,已經不再是董卓如何積蓄力量的發家史。他的心理歷程已經完全走完,接下來的故事,已然換成董卓這位手握兵權的邊塞重將與朝廷鬥智鬥勇的經歷!

“經歷數年打拼,某家手中終於有了一點點力量。可陛下不知道,這個時候,朝廷開始擔憂某家尾大不掉,在涼州局勢趨於好轉的時候,想着兔死狗烹之計了!他們想到的第一計,便是徵拜某家爲朝廷的少府!哈哈哈……若是早上數年,某家定然欣然從往,可這時朝廷纔想到褒賞功臣,不覺得太晚了嗎?更何況,這還是一顆裹着香餌的毒藥!”

少府是朝廷的“九卿”之一,是個很大的官兒了,但沒有兵權,就是掌握皇帝的一些御用物品而已。這個董卓自然看的清楚:作爲一個邊疆武人,自己的實力是什麼?是軍隊!一旦交出兵權,那不就和盧植與皇甫嵩的下場一樣?目睹了東漢朝廷的昏庸腐敗,董卓已經對朝廷不抱任何信心了,也沒有任何忠誠可言,他唯一能做的就是如何在亂世中維護自己還有自己部下的利益。

“故此,太師上表請辭,不是待價而沽,而是已經徹底死心了?”劉協明知故問,這不是廢話,而是以退爲進的一種手段。因爲他有感覺,自己想知道的東西,很快就要浮出水面了。

“不錯,某家上書推辭,朝廷這時已被四方叛亂搞的焦頭爛額,卻還一心想着剝奪某家的兵權,簡直滑天下之大稽!”董卓豪情坦言,一番話說得劉協目瞪口呆。這倒不是因爲董卓的轉變,而是因爲他想不到,那個時候的東漢政權便已經爛到了那種份上,竟然連一個名義上還是朝廷的將領都無能爲力。

兩個月後,劉協的老子靈帝病重,又想收繳董卓的兵權,他吸取上次的教訓,玩了點兒花樣,任命董卓爲幷州牧並讓他把兵給皇甫嵩。這次董卓有點兒心動了,自己在涼州雖然有基礎,但沒有名正言順的統治範圍,而州牧執掌一州的軍政大權,可以方便擴充自己的勢力。不過他心裡也明白,自己在幷州沒有基礎,即使有朝廷州牧的任命,恐怕還會難以立足,這個時候朝廷若要圖謀自己就容易了。

董卓是個有謀之人,於是他想了一個萬全之計,給朝廷上書說:讓我去幷州也行,但要把我的親兵帶上。這個時候董卓已經和朝廷開始討價還價了,他心目當中朝廷已經沒有威信可言。

董卓當時手裡掌握着兩萬人的兵力,其中三千親信更是天下百戰的精銳,就是憑着這三千人,董卓也不等朝廷的批准,就帶着他們上路了,不過他沒有到幷州,而是駐紮在洛陽北邊的河東郡,觀察時局變化,等待時機攫取更大的利益。

這個時候他的弟弟董旻在朝中任奉車都尉,朝中宦官、外戚、士大夫的矛盾鬥爭和靈帝將死的信息秘密告訴了他。董卓清楚認識到這將是問鼎朝政的天大機會,他要以一個武人的身份開拓一條前人從未走過的道路,也是這個時代所有人想都不敢想的道路。

恰巧這時何進的詔書到了,宣他進京,簡直是天上掉餡餅——這樣就可以名正言順地通過京城外圍的那些關口了,董卓大喜之下立刻就上路了。而隨着他和手下三千精銳步入雒陽,天下風雲爲之轉變,漢室氣運就此被他扼殺在手中……

第206章 非一般的匈奴使臣第748章 我需要一場決戰第202章 希望!第737章 黑夜混戰第499章 朕可不是諸葛亮第30章 兩處密謀第407章 劉協的茫然第285章 劉協之死第687章 幷州牧壺壽第775章 終了,鄴城第367章 那一槍第378章 謀豫州第33章 倚天劍第150章 又是謠言,有完沒完?第329章 明日愁來明日憂第67章 黑冰臺與錦衣衛第451章 散夥不幹了?第56章 上帝欲讓人滅亡第185章 英雄所見略同第173章 陰曹地府?第391章 科舉取士第666章 能跟我說說劉協嗎?第609章 主客逆轉第367章 那一槍第416章 果然有蹊蹺第49章 浩然正氣第263章 狂追袁術第608章 一切都是套路第537章 淡茶論軍事第477章 幸好你不會穿越第702章 斬將奪旗第65章 會有這一天的第562章 鶴翼陣第613章 廬江城上的主薄第477章 幸好你不會穿越第49章 浩然正氣第697章 張遼挺不錯的第637章 找你聊聊天第749章 烏巢見第736章 文丑的運氣第18章 士大夫的陰謀第587章 燕太子丹一事第802章 屋漏偏逢連夜雨第759章 兩團火焰第742章 袁本初何在?!第754章 夜襲烏巢第640章 你這樣會沒朋友的第457章 一封家書第411章 有備而來第402章 無敵是多麼空虛第442章 酒宴的正主兒第54章 算命的老鄒第679章 大招放出來了?第511章 戰爭是什麼第447章 該不該聽令?第270章 嘴賤啊第405章 身負重任的洛霖第647章 錦衣衛的業務第649章 袁渙之死?第638章 朕的玉璽是山寨的?第632章 新舊的對決第736章 文丑的運氣第480章 男女最愛的東西第189章 狂傲的馬超第9章 董卓找朕來聊天?第118章 犯二的青春第167章 漢室威武!第173章 陰曹地府?第277章 不該開的城門第542章 世之虓虎呂布第559章 或許吧第208章 陛下有請第471章 以後再也不喝酒了!第25章 臥虎藏龍的長安城第319章 難道?……第240章 飛蛾投火第29章 討價還價第381章 降劉闢第398章 火?火!第425章 關羽襲曹操第161章 豺狼的禍亂第241章 必當奉還!第252章 放虎歸山第18章 士大夫的陰謀第720章 翻臉第442章 酒宴的正主兒第543章 遵令行事第454章 還有病更深的第6章 匈奴皇親第482章 大人的事兒第231章 軒轅山攻堅第359章 高維打低維的戰爭第693章 越纛者,雖遠必誅!第278章 螳螂、黃雀第200章 三項詔令第35章 車前懸人頭,車後載婦女第435章 怎麼壞成這樣?第313章 名士,小丑?第206章 非一般的匈奴使臣第450章 究竟是何人?
第206章 非一般的匈奴使臣第748章 我需要一場決戰第202章 希望!第737章 黑夜混戰第499章 朕可不是諸葛亮第30章 兩處密謀第407章 劉協的茫然第285章 劉協之死第687章 幷州牧壺壽第775章 終了,鄴城第367章 那一槍第378章 謀豫州第33章 倚天劍第150章 又是謠言,有完沒完?第329章 明日愁來明日憂第67章 黑冰臺與錦衣衛第451章 散夥不幹了?第56章 上帝欲讓人滅亡第185章 英雄所見略同第173章 陰曹地府?第391章 科舉取士第666章 能跟我說說劉協嗎?第609章 主客逆轉第367章 那一槍第416章 果然有蹊蹺第49章 浩然正氣第263章 狂追袁術第608章 一切都是套路第537章 淡茶論軍事第477章 幸好你不會穿越第702章 斬將奪旗第65章 會有這一天的第562章 鶴翼陣第613章 廬江城上的主薄第477章 幸好你不會穿越第49章 浩然正氣第697章 張遼挺不錯的第637章 找你聊聊天第749章 烏巢見第736章 文丑的運氣第18章 士大夫的陰謀第587章 燕太子丹一事第802章 屋漏偏逢連夜雨第759章 兩團火焰第742章 袁本初何在?!第754章 夜襲烏巢第640章 你這樣會沒朋友的第457章 一封家書第411章 有備而來第402章 無敵是多麼空虛第442章 酒宴的正主兒第54章 算命的老鄒第679章 大招放出來了?第511章 戰爭是什麼第447章 該不該聽令?第270章 嘴賤啊第405章 身負重任的洛霖第647章 錦衣衛的業務第649章 袁渙之死?第638章 朕的玉璽是山寨的?第632章 新舊的對決第736章 文丑的運氣第480章 男女最愛的東西第189章 狂傲的馬超第9章 董卓找朕來聊天?第118章 犯二的青春第167章 漢室威武!第173章 陰曹地府?第277章 不該開的城門第542章 世之虓虎呂布第559章 或許吧第208章 陛下有請第471章 以後再也不喝酒了!第25章 臥虎藏龍的長安城第319章 難道?……第240章 飛蛾投火第29章 討價還價第381章 降劉闢第398章 火?火!第425章 關羽襲曹操第161章 豺狼的禍亂第241章 必當奉還!第252章 放虎歸山第18章 士大夫的陰謀第720章 翻臉第442章 酒宴的正主兒第543章 遵令行事第454章 還有病更深的第6章 匈奴皇親第482章 大人的事兒第231章 軒轅山攻堅第359章 高維打低維的戰爭第693章 越纛者,雖遠必誅!第278章 螳螂、黃雀第200章 三項詔令第35章 車前懸人頭,車後載婦女第435章 怎麼壞成這樣?第313章 名士,小丑?第206章 非一般的匈奴使臣第450章 究竟是何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