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91章 科舉取士

“漢室現行取士之途,不過是自上而下一種碰運氣式的選擇,自未央宮至一名治世能臣之間,完全沒有一條暢通無阻的道路。士族大閥把持仕途,庸碌虛名之人浮於上,真正才幹之士只能困於出身門第,終其一生鬱郁不得志。如此上下滯堵、人浮於事,漢室豈有真正中興之日?”

坐在尚書檯的御座上,劉協痛心疾首地發出幾乎類似於後世的演講。雖然,他也感覺這種做作有點噁心,但好在演講這種充滿着煽動性的話語和惺惺作態的模樣,很容易調動起一種特定的氣氛。

由此,這一停頓後,他果然看到李嚴、姜冏、楊阜、司馬朗這些人開始沉默不語,面上露出一絲激憤之情。而就連年少老成的魯肅,眼中也閃動着一絲激動的光芒。

唯獨可惜的是,鍾繇和荀攸兩人太熟悉劉協的套路了,荀攸表現地還好些,一副正襟危坐的樣子。而鍾繇,則乾脆拿出了賈詡老狐狸裝睡的招數,輕輕打起了呼嚕——不錯,鍾繇終究還是不放心,跟着劉協來到了議事廳。但一看劉協這架勢,他就知道自己還能抓緊時間迷瞪一會兒。

事實上,劉協也不想用這樣的開場方式,但就算滿堂之人都心知肚明,劉協也要拿出這樣的姿態來:因爲,劉協要的,是打破士族壟斷人才仕途這一枷鎖,解放漢室所有的階層。可偏偏諷刺的是,就算他此番依靠的心腹,也都屬於士族這一行列。

鍾繇和荀攸兩人不必多說,長社鍾氏和潁陰荀本來就是百年的士族。否則荀攸和鍾繇兩人也不會年紀輕輕便位列朝堂;至於司馬朗所屬的司馬家,半點都不亞於荀家和鍾家;而李嚴、姜冏、楊阜這三人想必前三位就要差一些,但絕不是什麼寒門子弟;最接近的,恐怕要屬魯肅,但這位富二代出身地主之家,雖說不被士族認可,但也不是什麼打鐵、種地、賣藝的可憐人家。

唯一與滿堂公卿不同的是,這些人都比較年輕,還屬於銳意進取,願爲天下蒼生做些實事的有能之士。而到了如楊彪、蔡邕、周奐、種拂這樣已爲一族之長的年紀,他們便會出自捍衛既得利益的關係,不假思索地拿出一份狗屁不通的取士方案,讓劉協無可奈何。

可縱然如此,依靠一羣狼來可憐一大羣羊,即便是一些年輕有良心的狼……這樣的事兒,還是有些尷尬啊。也由此,劉協纔不會上來就擺出一副演講家的姿態。

一方面,是爲了刺激一下這些青年‘以天下爲己任’的情懷,另一方面,也讓他們得知一個信號:朕不是要跟你們商量取士究竟要不要變革,而是如何變革的!

又耗費了一炷香的時間,劉協將演講什麼噁心的手段都用上了,什麼緩慢的語音,高雅的談吐,恰到好處的手勢,溫婉和煦的笑容……甚至,捶拳頓足的激憤,和慷慨熱烈的宏聲也沒少得了,就差他當中脫下龍袍、踩着御案咆哮了。

終於,在鍾繇差點真正睡着之前,劉協將話題引到了重點,趁着興頭兒未褪,他大聲疾呼道:“朕曾眼見一仁人志士求奔無門,仰天悲呼蒼天不公,那種心碎,諸位愛卿可感同身受?就是那一刻,朕便想到,朝廷何不舉行一種公平競爭的模式,讓有志報國之人都能不再受制門第出身,參加一場儘可能的公平競賽當中?”

“陛下所言,可是指對策考試?”鍾繇這時候也很艱難地睜開了眼睛,又一語道破洛霖天機。

“不錯,正是這對策考試。只是,朕所行之法,再不是皇宮殿中一對一的策論,而是要定期或不定期舉行一場浩大的策論,廣邀天下英才,共襄盛舉。朕不要相馬,而是賽馬,要讓英才自現,讓天下才人懷牒自舉、毛遂自薦,以考試定取捨,以能力見真章。”

劉協說完這些話,看着這一次盡皆沉默不語的衆人,心中不禁浮現出了一種既驕傲莫名又惴惴不安的複雜情緒。畢竟,這套制度他雖然說得天花亂墜,但刨除那些高大情懷的外衣後,其實就是初創於隋朝、定製於唐朝、發揚光大在宋朝的科舉。

說到科舉,現代還是有些人對他有所偏見,認爲科舉只弄出了一羣不識時事、只會滿嘴之乎者也的酸丁腐儒。但事實並非如此,科舉只在明清兩朝弄出那些人,大部分是因這兩朝以八股取士的緣故。

事實上,倘若將科舉的範圍放大一些,就可看出現代一些人才選拔、公務員考試,其實也無非就是科舉這一方式而已。什麼什麼筆試面試,基礎知識專業知識,難道你不覺得很眼熟?

中國科舉制度的產生是歷史的必然和一大進步,它所一直堅持的是‘自由報名、公開考試、平等競爭、擇優取仕’的原則,它對我國古代社會的選官制度,特別是對漢代的察舉和徵辟制、魏晉南北朝的九品中正制,是一個直接有力的替代和否定。給廣大中小地主和平民百姓通過科舉的階梯而入仕以登上歷史的政治舞臺,提供了一個公平競爭的平臺、機會和條件。

這種做法擴展了統治集團的社會基礎,打破了官僚世家倚仗門蔭資歷對政權的壟斷,爲中小地主乃至平民開闢了入仕途徑,形成了由下層社會到上流社會的政治通道。最簡單的道理,有水平能力的人都想着當官兒而不去想着造反,天下還能亂到哪兒去?

縱觀整個中國歷史,任何起義或者造反想要成功,都需要有知識分子的輔佐。否則,就會如黃巾起義一般,只能轟轟烈烈幹上一場,卻因爲沒有完善可行的統治手段和能力而最後宣告破產。後人誇讚李世民‘太宗皇帝真長策、賺得英雄盡白頭’這句話中,也有這一層隱含的意思。

並且,科舉制將教育制度與選官制度結合爲一個整體,在一定程度上還保證了官員隊伍的知識化,有利於陶冶官吏的操守品行。在文化層次上,科舉又保證了社會思想與統治思想的高度融合,在維持社會穩定方面有明顯作用。

因此說,科舉制度是中國歷史上,也是世界歷史上最具開創性和平等性的官吏人才選拔制度。而這種不分門第,以才選士的做法,一直被西方所推崇,孫中山甚至說過,科舉制是中國的第五大發明。

一種新興且適應當前社會的制度,並不能只因看到它一面的糟粕,就將它扔至歷史的垃圾堆當中。更何況,那面糟粕也並不是它本身的所帶的特有屬性,只是被人爲扭曲才造成的。劉協認爲,只要自己可以取科舉‘自由報名、公開考試、平等競爭、擇優取仕’的精華,進而放在活生生的社會生態中一步步完善調整,終究可以成爲一項偉大的創舉。

可等了足足有一炷香的時間後,劉協發現議事廳的情況算不上太好,但也不算太糟。好的一面,是在場衆人都默默點頭,肯定了科舉是目前最適合漢室取士改革的方法。可糟糕的一面,便是誰也不願第一個開口將這話說出來。

於是,劉協便不得不要開始點名,將話題挑明。但就在他準備喊楊修的時候,議事廳的一角,卻傳來一個略帶玩味的聲音:“陛下,如此看來,您此番便是打算將三年之功,用在今朝與士大夫的一番血戰之上?”

劉協定睛看向一臉玩味甚至還帶着一絲挑釁神情的司馬懿,終於也手心微微出汗。他知道,這一次,的確如司馬懿所言,是自己皇權對士權發動的一次真正挑戰。之前,不論自己如何改革商業、改革土地、甚至改革兵制,這些士大夫都在一定程度上保持了隱忍。畢竟,商業、土地、兵制這些都不太觸及士族的根本,而這一次,劉協卻是要釜底抽薪了。

“你說的不錯,朕此番所爲,的確就是要在未央宮中,發動起一場沒有硝煙、沒有流血,但絕對會有人犧牲、也會天地變色的大戰役了……”輕輕將手心的汗抹在自己的脖頸上,劉協臉色平靜,用一抹平靜、從容,但卻堅定冷漠的聲音回到。甚至,他還儘量保持了自己一貫如常的微笑。

第362章 好漢不吃眼前虧!第245章 你們都壞透了第213章 好大的膽子!第697章 張遼挺不錯的第359章 高維打低維的戰爭第648章 曹操又來使絆子第37章 張遼張文遠第250章 焦灼的軍議第756章 且慢!第467章 此一時彼一時第231章 軒轅山攻堅第284章 計中還有計第256章 回憶中的那一夜第83章 劉協的轉變第199章 一世英名啊第500章 起死回生?第128章 有心眼兒的胡赤兒第153章 馬騰的抉擇!第434章 送你漫畫代表我的心第794章 可惜我的三分天下啊第632章 新舊的對決第699章 飛速行軍第470章 非騙即偷第647章 錦衣衛的業務第491章 偶然和必然第80章 徐榮的決定第773章 陵廟驚變第277章 不該開的城門第111章 忽悠錦馬超第118章 犯二的青春第326章 神威天將軍第705章 步度根的咒罵第319章 難道?……第193章 亂世的瘡傷第612章 天子的反悔不叫反悔第699章 飛速行軍第173章 陰曹地府?第474章 趙雲實力撩妹第238章 攔住那小子!第356章 怎麼會是你?第202章 希望!第352章 天予弗取,反受其咎第40章 徐晃徐公明第139章 摔鍋砸盆第229章 老東西,有話快說!第374章 張郃的懼意第593章 一場大戲第662章 美人計?第278章 螳螂、黃雀第41章 王允王司徒也來了第223章 前表呂布,後表馬超第795章 出名,要趁早啊第4章 要玩就玩大的!第743章 時機尚未成熟第367章 那一槍第422章 天子檄文第288章 兩個人第218章 一將之能第700章 替鮮卑人討公道第486章 看出來了……第777章 一年後第400章 歷史的必然第547章 鬥將第539章 呂布,你墮落了啊……第65章 會有這一天的第438章 至小沛第555章 呂布之謀第571章 他到底是什麼樣的天子第87章 風雨後的寧靜第670章 北海孔融的攪局第514章 談判前的禮第89章 最危險的時刻剛開啓第11章 董卓的發家史(上)第142章 毒士約鬼狐第553章 朕原來這麼出色?第645章 國師大人來了第239章 朕看未必!第508章 勝後的突變第102章 王允之謀第598章 事成事敗皆得利第580章 皇后,饒命啊!第558章 好好幹第477章 幸好你不會穿越第400章 歷史的必然第226章 無膽之君!第308章 忠魂埋黃沙第82章 那一劍,從何而來?第603章 良將多,好煩惱啊第705章 步度根的咒罵第450章 究竟是何人?第552章 不作就會死的呂布第188章 盛裝的貂蟬第703章 少做多說第86章 生不能同衾,死定要同穴!第116章 赦還是不赦?第30章 兩處密謀第539章 呂布,你墮落了啊……第617章 還能有什麼奇蹟?第597章 看似正確的分析第791章 孫策遇刺
第362章 好漢不吃眼前虧!第245章 你們都壞透了第213章 好大的膽子!第697章 張遼挺不錯的第359章 高維打低維的戰爭第648章 曹操又來使絆子第37章 張遼張文遠第250章 焦灼的軍議第756章 且慢!第467章 此一時彼一時第231章 軒轅山攻堅第284章 計中還有計第256章 回憶中的那一夜第83章 劉協的轉變第199章 一世英名啊第500章 起死回生?第128章 有心眼兒的胡赤兒第153章 馬騰的抉擇!第434章 送你漫畫代表我的心第794章 可惜我的三分天下啊第632章 新舊的對決第699章 飛速行軍第470章 非騙即偷第647章 錦衣衛的業務第491章 偶然和必然第80章 徐榮的決定第773章 陵廟驚變第277章 不該開的城門第111章 忽悠錦馬超第118章 犯二的青春第326章 神威天將軍第705章 步度根的咒罵第319章 難道?……第193章 亂世的瘡傷第612章 天子的反悔不叫反悔第699章 飛速行軍第173章 陰曹地府?第474章 趙雲實力撩妹第238章 攔住那小子!第356章 怎麼會是你?第202章 希望!第352章 天予弗取,反受其咎第40章 徐晃徐公明第139章 摔鍋砸盆第229章 老東西,有話快說!第374章 張郃的懼意第593章 一場大戲第662章 美人計?第278章 螳螂、黃雀第41章 王允王司徒也來了第223章 前表呂布,後表馬超第795章 出名,要趁早啊第4章 要玩就玩大的!第743章 時機尚未成熟第367章 那一槍第422章 天子檄文第288章 兩個人第218章 一將之能第700章 替鮮卑人討公道第486章 看出來了……第777章 一年後第400章 歷史的必然第547章 鬥將第539章 呂布,你墮落了啊……第65章 會有這一天的第438章 至小沛第555章 呂布之謀第571章 他到底是什麼樣的天子第87章 風雨後的寧靜第670章 北海孔融的攪局第514章 談判前的禮第89章 最危險的時刻剛開啓第11章 董卓的發家史(上)第142章 毒士約鬼狐第553章 朕原來這麼出色?第645章 國師大人來了第239章 朕看未必!第508章 勝後的突變第102章 王允之謀第598章 事成事敗皆得利第580章 皇后,饒命啊!第558章 好好幹第477章 幸好你不會穿越第400章 歷史的必然第226章 無膽之君!第308章 忠魂埋黃沙第82章 那一劍,從何而來?第603章 良將多,好煩惱啊第705章 步度根的咒罵第450章 究竟是何人?第552章 不作就會死的呂布第188章 盛裝的貂蟬第703章 少做多說第86章 生不能同衾,死定要同穴!第116章 赦還是不赦?第30章 兩處密謀第539章 呂布,你墮落了啊……第617章 還能有什麼奇蹟?第597章 看似正確的分析第791章 孫策遇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