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782章 正一教

翌日,劉協清早起身,正百無聊賴想着是否想趙雲討教一番武藝的時候。楊松卻樂呵呵地趕了進來,入得門後,劉協看出這傢伙看自己的眼神兒,根本就不是看待一位君王的恭敬,而是看到一位大金主般的諂媚。

“陛下,系師來了。”楊松說着,他越俎代庖地越過冷壽光,將洗臉水替劉協端了過去。

劉協微微一笑,不與楊松多說些什麼,只是開口道:“帶他進來吧。順便,將荀先生也請過來。”

“是否需安排一場小宴?”楊松又貼心問道。

劉協這下真笑了:我來你這裡算鳩佔鵲巢,你還真自覺,當你這裡是賓館啊。不但提供食宿,還提供商務談判套餐?

“不必了,朕此番前來,不過與系師討論一番道法而已。”

楊松這才從命,下去就引張魯了。

很快,張魯與荀彧聯袂而來,想必兩人是在院中相遇了。兩人見到劉協之後,自施了君臣大禮,劉協這番並未推脫,只是仔細看了張魯兩眼。

張魯的面相還是很中正平和的,尤其他還只穿了便裝,頭戴了方巾,蓄着兩縷長鬚,很有一番仙風道骨的風範。不過,多年的朝海生涯,也讓劉協一眼看出了張魯的用意:他不穿朝服,便是想以道友的身份來面見,至少這樣的身份,讓張魯在一些關鍵問題上,能有些轉寰餘地。

如此看來,不能說張魯有心計,但至少說明,張魯是很懂得一些時勢的。

“系師不必多禮,此番朕親入漢中,只不過想同系師討教一番道法。”劉協又一次情強調這句,顯然這就是鬼話。但人在江湖,就得見人說人話,遇鬼先言鬼話。

尤其劉協對張魯的稱謂,更是有一絲含義:張道陵首開五斗米教之先,稱天師,其子張衡繼其後,稱嗣師,其孫張魯因其教,稱系師。但這個系師,是教衆對張魯的稱呼,偏偏劉協也這般稱呼,就表明他的確是沒什麼敵意的。

張魯聽出了劉協的用意,也裝作了一番誠恐的模樣,回道:“陛下但有所問,在下知無不言。”

“自朕平定河北之後,天下已無大的戰亂紛爭。閒暇時餘,朕便也讀了些道家真言。尤其‘上善若水。水善利萬物而不爭,處衆人之所惡,故幾於道。’這一句,朕更深爲認同,故此念起系師纔是這等人物,方興起趕來了這漢中。”

劉協剛纔一番話引用的是老子《道德經》中的句子,意思是最善的人好像水一樣。水善於滋潤萬物而不與萬物相爭,停留在衆人都不喜歡的地方,所以最接近於“道”。而劉協將張魯比作是水,那言外之意,便是漢中這處地方,乃是衆人都不喜歡的地方了。

可張魯卻好似沒有聽懂劉協的深意,只是謙遜回道:“陛下所言極是,夫唯不爭,故無尤。”

這一回復,不由讓一旁的荀彧暗自點頭:張魯看似愚鈍,但卻大智若愚。劉協想挑起漢中乃是非之地的言論,張魯卻精妙地避過了這一話題,反而告知劉協唯有不爭,才能無憂。

劉協聞言,又說了一句:“孔子觀於東流之水。子貢問於孔子曰:君子之所以見大水必觀焉者,是何?孔子曰:夫水,偏與諸生而無爲也,似德。”這便是劉協強調要張魯無爲、順應大勢方能無禍了。

張魯臉色凝重,卻還是毅然答道:“若有決行之,其應佚若聲響,其赴而仞之谷不懼,似勇。”這便是告訴劉協:你要是來硬的,我這水也能仞而不懼。

這君臣兩人一時便都用道法之言相談,談話當中卻又都暗藏深意,倒是頗爲有趣。荀彧在一旁聽着,不由對劉協開始刮目相看起來。

畢竟,劉協的談話雖只是藉着道法的外衣,但每句都言之有物。有時隨口說的一番話,還頗爲發人深省。兼之他思維之跳躍,引論之廣博,雖不是正統研習道法科班出身之人,但那話中的意思,倒是對道法還真有幾分心得的。

至於張魯,他的回答就要嚴謹剋制許多,但總體來說還是保持了不卑不亢。君臣二人相談兩柱香時間後,氣氛竟漸漸轉得和諧友好起來。偶爾一兩句彼此都認可的道法,還使得兩人相視一笑,讓一旁的楊松看得,雖然聽不懂也眉開眼笑起來。

談話到後來,兩人似乎都不再說什麼漢中之事了,反而真正討論起道法自然。緊接着出乎荀彧意料的是,劉協竟然從懷中掏出了一本典籍,遞與張魯道:“系師,此乃朕在長安時,觀《道德經》所注的《老子想爾注》,不知可入系師法眼?”

張魯接過,大略翻閱一下,便看到此書當真契合他教派真義。其中主張君臣民皆須“順道意,知道真”,“行誡守道”。又認爲“生”是“道之別體”,道人“但歸志於道,唯願長生”等見解,正一衝平。偶爾一番註釋,還讓張魯頗有恍然大悟的感嘆。

當即,張魯深向劉協深施一道禮:“陛下此書,在下觀之,當爲道派經典!”

“既得系師謬讚,那朕便昭告天下,命人宣講佈道如何?”劉協面色認真地說出這句,登時令一旁的張魯眼神晦暗一瞬,隨即閃過一絲激動:“陛下此言,是說要漢室百姓皆學此道?”

“自是如此,天下衆生苦矣,朕雖戮力爲民,然也不能事事親躬。唯有這般廣播教義,令天下之人皆順道意、知道真,方可予民信仰,令其心境平和,有所皈依。”劉協語氣嚴肅,神情悲憫,大有一番悲天憫人的聖人之態。可暗地裡,卻早已笑破了肚皮:一千八百年後,道教早就成爲一派宗教,朕只不過提前助力了一番,不信你這張魯不上鉤。

果然,張魯聞言之後,臉上的糾結之色更爲複雜:身爲五斗米的傳人,張魯在這個亂世絕對算是一個異類。劉協早就分析過張魯此人,他看似殺張修、擊龐羲,甚至在這個時空中還跟漢室幹了一架。但排除張魯與益州那方面的恩怨外,他所有這些興兵征伐,其實都是爲了保護或發揚五斗米教。

在長安的時候,華佗便曾言過:人所欲者,分爲五品。五品曰命,唯求苟活於世;四品曰定,苟活既有,復求安定;三品曰和,安定無礙,復求和睦;二品曰敬,四鄰和睦,乃求禮敬;一品曰志,天下禮敬,方有抱負極望。這五品由簡入奢,循次遞增。

這五品欲的說法,跟後世馬斯洛需求理論一般無二。按照這等理論,三品之下的需求,就是尋常百姓渴望的生活;而第二品,其實就是一般世族的需求;剩下第一品,就是這個時代精英人物的追求。這人分五品論,只要搞清楚對方真正要的是哪一品,便可拿捏自如,洞徹其心。

毫無疑問,張魯就屬於第一品。他不懼武力、不屑利益,卻偏偏對五斗米教是否能流芳百世而願傾盡一切。劉協就是拿捏到了這一點,纔會斷然跑來漢中,又想出瞭如此合適的方式,與張魯如此一番交流。

此時他祭出這等誘惑,令張魯痛苦沉思許久,一時竟沒說出話來。這時,劉協便知道自己賭對了。

所以,這個時候,他不需要再說什麼,只需靜靜看着張魯,便能得到想要的結果。

果然,長思了很久的張魯,忽然便對着劉協拜了下去,改變了稱呼道:“若陛下能讓臣擔此重任,臣願將漢中一地拱手歸復漢室,還望陛下成全!”

“系師,你可要知道,倘若你這般如此,那天下便不會再有五斗米。因爲朕要做的,只是宣揚道法,而不是希望出現一個與朝廷爲敵的勢力。至於其他諸如符水咒法治病更是要杜絕,唯獨義舍佈施及是否信奉方面,全憑百姓自願……”畢竟是經歷過大事的天子,這個時候,劉協先將醜話說在了前面。

放下心結的張魯,這時卻淡然一笑:“陛下所言甚是,其實五斗米教不過百姓稱語,至於符水、咒法及義舍之事,也不過我等教派自保的手段而已。若陛下定此道派爲國教,臣自不需如此。至於說百姓是否信奉,那便是微臣之事了。”

“如此,行誡守道乃爲正;歸志於道,唯願長生本爲初衷如一;漢朝便定下這‘正一教’,不知系師意下如何?”

“陛下聖明!”張魯再深深一拜,漢中一地也經這一語,重歸漢室。

劉協欣愉一笑,此時望向窗外長天,方覺天高雲淡,一片清明。

第663章 勾引一下也無妨的第80章 徐榮的決定第745章 夠了!第132章 撞牆頭第219章 漢軍初勝第653章 言鋒殺人第364章 自相矛盾第630章 讓人家封成禪吧第159章 呂布的離去第341章 朕怎麼可能會輸?第570章 險中逃生第505章 郭嘉的自言自語第664章 河北甄宓第373章 艱難的劫營第68章 三個條件第18章 士大夫的陰謀第165章 軍驚第107章 聖人有言?第285章 劉協之死第32章 勾搭荀攸第277章 不該開的城門第797章 該有所行動了第128章 有心眼兒的胡赤兒第564章 馬超,又見馬超……第723章 歷史的固執第200章 三項詔令第641章 父皇,你這是坑兒子啊第498章 男人不能寂寞太久第245章 你們都壞透了第188章 盛裝的貂蟬第583章 那個人是張涼蓆第376章 希望?第618章 竟然是這個原因第112章 馬兄,你懂的第662章 美人計?第765章 不想動用的底牌第405章 身負重任的洛霖第270章 嘴賤啊第247章 你竟然坑我?第396章 老狐狸要幹什麼?第280章 大典第341章 朕怎麼可能會輸?第212章 舊都雒陽第100章 再度遣使第590章 人家不想打仗嘛第58章 你的歌聲裡第650章 水上的火第635章 真的有奇蹟第631章 要不,咱再封一回?第353章 擊鼓,鳴金?第583章 那個人是張涼蓆第254章 虎豹騎,隨我衝!第345章 兩隻老虎與狐狸第706章 若是,我有呢?第723章 歷史的固執第148章 再不是我的對手!第720章 翻臉第483章 戰爭,讓女人走開第452章 袁術的幻想第346章 誰贏了第484章 很尷尬的開局第28章 我們的愛還在不在?第113章 兩件事第506章 濮陽決戰第447章 該不該聽令?第576章 鐵羌令第280章 大典第222章 做人不能得瑟第363章 蠢和更蠢第418章 荀攸之怒第153章 馬騰的抉擇!第493章 一路行來第5章 董卓你湊什麼熱鬧?第295章 我快十四歲了第257章 古之惡來第98章 她來幹什麼?第49章 浩然正氣第470章 非騙即偷第339章 承載着希望的光亮第315章 武者的驕傲與代價第438章 至小沛第7章 土豆引起的深思第44章 悄悄改變歷史第268章 我竟有今日!第673章 多謀無決第325章 鬼神,忠臣?第342章 勸呂布第472章 猶如昨日長安第709章 果然還是出事情了第616章 他竟然在城牆?第489章 裝神弄鬼第49章 浩然正氣第106章 用人頭來證明第171章 落寞的王允第692章 田豐剛而犯上第168章 終結的長安第262章 繼續追!第680章 長安中的甄宓第780章 五斗米教第55章 去給監牢的人送飯
第663章 勾引一下也無妨的第80章 徐榮的決定第745章 夠了!第132章 撞牆頭第219章 漢軍初勝第653章 言鋒殺人第364章 自相矛盾第630章 讓人家封成禪吧第159章 呂布的離去第341章 朕怎麼可能會輸?第570章 險中逃生第505章 郭嘉的自言自語第664章 河北甄宓第373章 艱難的劫營第68章 三個條件第18章 士大夫的陰謀第165章 軍驚第107章 聖人有言?第285章 劉協之死第32章 勾搭荀攸第277章 不該開的城門第797章 該有所行動了第128章 有心眼兒的胡赤兒第564章 馬超,又見馬超……第723章 歷史的固執第200章 三項詔令第641章 父皇,你這是坑兒子啊第498章 男人不能寂寞太久第245章 你們都壞透了第188章 盛裝的貂蟬第583章 那個人是張涼蓆第376章 希望?第618章 竟然是這個原因第112章 馬兄,你懂的第662章 美人計?第765章 不想動用的底牌第405章 身負重任的洛霖第270章 嘴賤啊第247章 你竟然坑我?第396章 老狐狸要幹什麼?第280章 大典第341章 朕怎麼可能會輸?第212章 舊都雒陽第100章 再度遣使第590章 人家不想打仗嘛第58章 你的歌聲裡第650章 水上的火第635章 真的有奇蹟第631章 要不,咱再封一回?第353章 擊鼓,鳴金?第583章 那個人是張涼蓆第254章 虎豹騎,隨我衝!第345章 兩隻老虎與狐狸第706章 若是,我有呢?第723章 歷史的固執第148章 再不是我的對手!第720章 翻臉第483章 戰爭,讓女人走開第452章 袁術的幻想第346章 誰贏了第484章 很尷尬的開局第28章 我們的愛還在不在?第113章 兩件事第506章 濮陽決戰第447章 該不該聽令?第576章 鐵羌令第280章 大典第222章 做人不能得瑟第363章 蠢和更蠢第418章 荀攸之怒第153章 馬騰的抉擇!第493章 一路行來第5章 董卓你湊什麼熱鬧?第295章 我快十四歲了第257章 古之惡來第98章 她來幹什麼?第49章 浩然正氣第470章 非騙即偷第339章 承載着希望的光亮第315章 武者的驕傲與代價第438章 至小沛第7章 土豆引起的深思第44章 悄悄改變歷史第268章 我竟有今日!第673章 多謀無決第325章 鬼神,忠臣?第342章 勸呂布第472章 猶如昨日長安第709章 果然還是出事情了第616章 他竟然在城牆?第489章 裝神弄鬼第49章 浩然正氣第106章 用人頭來證明第171章 落寞的王允第692章 田豐剛而犯上第168章 終結的長安第262章 繼續追!第680章 長安中的甄宓第780章 五斗米教第55章 去給監牢的人送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