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_第十七回 梳理政事

慎縣府衙。

門口兩持戟守衛,裡面上首陳翎跪坐案几前,觀看冊籍。

小吏戰戰兢兢着將剛剛拂擦乾淨的戶籍簡呈上來,陳翎皺眉翻看着,“慎縣上造墨昕年二十”。此人名謂墨昕,年齡二十歲,是個工匠。

竹簡多數完整,有少數,積壓之下,上面的字跡模糊不清。陳翎快速翻閱一遍,放下手中最後一卷,向着這個年逾半百的小吏道:“田畝簡呢?”

小吏謙卑的回道:“大人,去歲袁公與曹操爭戰,竹簡多毀於戰火之中,餘下部分已是不全。慎縣乃是小城,兼人丁稀少,往日並無大量遷徙人口,縣內民風淳樸,各家自持宅邸地存本,大人若需要,小人即刻前去抄錄,以便大人閱覽。”

陳翎擺手,令小吏退出堂內。

站起身來,這裡是慎縣的中心,衙門所在。面南背北的房子,硃紅漆斑駁的頂樑柱,微微裂開細縫的牆壁,這實在離譜的很。

東漢徭役制度始於先秦,秦簡《徭律》規定:“御中發徵,乏弗行,貲二甲。失期三日到五日,誶;六日到旬,貲一盾;過旬,貲一甲。”這說的是朝廷官府徵發服役,必須立即赴役,否則因誤期而受到懲罰。到了漢代,各級官吏都配有服役卒供其驅使,“伍伯”、“闢車”等這些名稱就是由此而來。

而賦稅制則是農民佃田向官府交納租米、租布、稅錢券書;再者官府的土木工程,也是服役更卒承擔。

陳翎呵呵一笑,大漢的百姓真是能幹啊!

具體到慎縣就是,袁術想打仗,兵馬未動糧草先行,先收一批糧食再說;徵收糧食之後,沒士兵怎麼辦?不怕,有徭役制度,成年男子參軍吧,否則會受到懲罰;有糧有兵也算齊全了,那就出兵吧!然則搭個橋、制攻城器械,也算是官府的土木工程,剩下未參軍的或已經在軍中的服役人員就幹起來吧。

這個小吏在欺瞞自己!

陳翎腦海中首先就是這個想法,戶籍可以查,田畝不一樣。

這個時候田地分爲常限田、餘力田、旱敗田和熟田幾種,“常限田”是按畝數固定收取稅米、

布和錢,一般以二年爲準;“餘力田”是指自行開墾的荒地,所繳納的租米低於“常限田”;“旱敗田”指因乾旱而歉收的田,一般免交或少交租稅;“熟田”是指常年耕種的有收成的田,需繳納規定的租稅。

小吏的意思很明白,我幫你們在上官面前遮擋過去了。至於其中有無隱藏,你們自己衡量一下,上官要觀看田畝冊,那麼我一家一家過來向你們問,你們說多少就是多少,我抄錄給上官,至於其中有無虛假,你們自己看着辦,不關我的事了!

陳翎撩袍出堂,就站在門口仔細過濾消息。

《漢書·食貨志》:其能耕者不過百畮,百畮之收不過百石。百畮:就是百畝田地的意思。西漢三十稅一,每畝一石收成的話,也就是三升。到了東漢,尤其是後面三國年代,曹魏地幅廣大,也已經達到四公六民;東吳、西蜀則已超過平均值,達到六公四民這樣的重稅。

而現在麼,相當的混亂,刺史、太守好一些,譬如陸康,可能也就十稅一、二。而袁術呢,呵呵,陳翎止不住的笑了起來。宛城,就是南陽,戶口數十百萬,袁術至此,“以鈔掠爲資,奢姿無厭,百姓患之!”

陳翎心中意有所決,迴轉案几,持筆直書,告示:其一,十稅四,四公六民;其二,凡有藏匿田畝者,毋論數目大小,一律收監服役;其三,徵募身體強壯之勇士,免其役;其四,縣中德高望重之長者可舉其子弟爲吏。

陳翎書寫完畢,就招來守衛在堂外許褚部屬中一員,讓他給貼到府衙外去。

陳翎還是沒有招親兵、執旗手,幹完這些,基本就等待的時間了。田地之事治下百姓是不會自發承認自己擁有多少的,只能等待有新的文吏入府,才能徹查清楚。徵召士卒,沒有說清楚免除什麼役,等到有人第一個出來應招之後,自己公佈免去所有的賦稅、徭役,那時候場面應該很精彩吧!

再仔細默記一遍慎縣情況,人口二千八百餘人,有出生、有死亡、有失蹤,概莫能察也!

田地,現在以往年繳納賦稅來看,大概在萬畝之上。

其他諸如倉庫管理、錢

糧出入、軍民屯田等細節,現在不是時候,等,只能等。

光等着也不是辦法,自己帶來的五千部屬,兵器盔甲約等於沒有,馬匹加上自己與許褚兩人兩騎,只得共六匹!其他農具雜物概一不論。現在最應該擔心的是,慎縣養不起五千無所事事的人!

就算是每人每日一斤糧食,五千人一年所需,大約就是多少?

萬畝田地就是一萬石!陳翎剛剛告示張貼出去,四公六民,也就是四千石,秦計量一石大約一百零九公斤,摺合起來,慎縣一年產糧五十萬公斤不到,九十萬斤左右。

九十萬斤糧食只夠五千人吃半年,還是半飽狀態!

這筆賬算下來,袁術就顯得特別可惡了!

等吃完賦稅口糧,半年之後的陳翎只有兩個明面、外加一個不是辦法的辦法解決,其一,從治下百姓中強奪糧食;其二,把五千人給解散了;其三,就也是此刻陳翎正在考慮的一種解決辦法,就糧於敵,我去搶!

陳翎長長嘆了一口氣,舉步就出了府衙,一路不停,直奔許褚練兵處所,城外東南一場地。

此地原本是田地所在,陳翎剛遷進府衙,就開闢出這一塊區域來,作爲許褚兵營所在。

而薛蘭、李封兩將在做什麼?

薛蘭豫州沛國相縣人,李封與之同縣。

所謂一人得道,雞犬升天,原本兩人是袁術麾下裨將,僅統領幾百人的隊伍。現在一下子統領士卒達到上千,雖無明文封官,但實質上已經是偏將之職。再加上陳翎一直沒有親隨,薛蘭就向陳翎告了假,想回老家找些自家人過來從軍。同時,李封也託他送書信,其中之意,也差不多。

薛蘭一走,李封就掌近五千人的士卒,可謂勢大權重。

然而,陳翎一句話就把他打發了,令他去修葺城牆,挖掘溝壑,真是令人失望啊。

看看麾下衆多士卒的模樣,李封也就釋然了,這些人除了幹這些,實在幹不了別的。遂安心召集工匠,畫製圖樣,諸多事項一一稟明陳翎之後,纔敢實施開來。一時間,工地之上,塵土飛揚,乾的熱火朝天。

(本章完)

正文_第五百一十五回 技不如人正文_第一百九十九回 征討三韓正文_第一百零七回 攻入北海正文_第九十一回 呂布神威正文_第一百六十四回 天下局勢正文_第三百九十四回 我爲說客正文_第三百六十七回 緣何如此正文_第六百四十八回 死傷慘重正文_第四百八十八回 孔明之謀正文_第三百三十二回 血染戰袍正文_第五百七十二回 受封王爵正文_第一回 溫侯呂布正文_第一百四十回 騎軍對決正文_第三十五回 何去何從正文_第一百八十七回 南皮城下正文_第一百二十八回 九州之地正文_第五百九十五回 暗藏殺機正文_第二百五十五回 高順死戰正文_第九十五回 對陣決殺正文_第一百九十五回 出征在即正文_第一百零九回 海上遇險正文_第五百九十三回 走爲上策正文_第五百九十三回 走爲上策正文_第二百零六回 大宛良馬正文_第三十回 陳宮在後正文_第五百零四回 援軍不至正文_第二十回 陳翎療傷正文_第一百零二回 徵借糧草正文_第三百二十四回 利令昏智正文_第二百二十八回 兄妹相見正文_第四百零五回 司馬仲達正文_第一百九十七回 征討烏桓正文_第五百一十五回 技不如人正文_第一百一十一回 青州治中正文_第二百八十六回 禍起蕭牆正文_第三百四十八回 離京赴任正文_第六百一十八回 程普闖營正文_第一百六十五回 戰事轉進正文_第三百五十七回 重塑爲人正文_第四百五十四回 鬼是何物正文_第六百八十六回 夜襲敵營正文_第四百七十一回 這是何方正文_第四百五十五回 道聽途說正文_第二百四十五回 神秘莫測正文_第五百八十五回 臨戰前夕正文_第六百六十四回 各施己計正文_第六百四十七回 僅差一步正文_第六十九回 竹林習武正文_第一百九十五回 出征在即正文_第二百一十二回 君臣相聚正文_第三百七十回 盜文著書正文_第五百二十五回 審配之謀正文_第五百二十五回 審配之謀正文_第二百九十六回 求取爲媵正文_第一百六十八回 麴義被擒正文_第一百四十四回 于禁夜襲正文_第二百四十四回 經學大師正文_第一百一十三回 至北海城正文_第四百一十二回 以一擋千正文_第一百五十六回 大將徐晃正文_第三百六十八回 醉生夢死正文_第四百二十四回 入駐小沛正文_第二十五回 汝陰易手正文_第三百七十九回 戰事多艱正文_第四百九十二回 相敘戰前正文_第五百六十六回 張鬆用計正文_第三百九十六回 曲折轉進正文_第四百零一回 搏命一擊正文_第六十七回 呂縣之戰正文_第二百九十五回 一見傾心正文_第八回 以假論真正文_第四百七十七回 辛毗落難正文_第五百二十九回 破開城門正文_第五百六十回 攻下綿竹正文_第三百五十七回 重塑爲人正文_第二百八十三回 誰在佞言正文_第二百五十二回 奸雄曹操正文_第二百四十八回 還家省親正文_第六回 鷹視狼顧正文_第三百四十二回 曹洪棄城正文_第四百一十六回 南蠻國主正文_第十回 少年孫策正文_第三百九十一回 府邸夜談正文_第七十三回 計議青州正文_第五百四十六回 劉備退兵正文_第一百二十四回 回至青州正文_第二百五十六回 郭嘉定策正文_第五百八十一回 天外流星正文_第二百四十九回 搶收糧食正文_第五百九十八回 終日打雁正文_第二十二回 打造兵刃正文_第四百二十六回 常來常往正文_第二百七十九回 道聽途說正文_第六百六十一回 招降納附正文_第二百七十二回 臧霸先攻正文_第四百五十六回 內訌將起正文_第三百二十二回 取吾弓來正文_第五百二十六回 以一當千正文_第十六回 約法三章正文_第五百七十六回 首登者泰
正文_第五百一十五回 技不如人正文_第一百九十九回 征討三韓正文_第一百零七回 攻入北海正文_第九十一回 呂布神威正文_第一百六十四回 天下局勢正文_第三百九十四回 我爲說客正文_第三百六十七回 緣何如此正文_第六百四十八回 死傷慘重正文_第四百八十八回 孔明之謀正文_第三百三十二回 血染戰袍正文_第五百七十二回 受封王爵正文_第一回 溫侯呂布正文_第一百四十回 騎軍對決正文_第三十五回 何去何從正文_第一百八十七回 南皮城下正文_第一百二十八回 九州之地正文_第五百九十五回 暗藏殺機正文_第二百五十五回 高順死戰正文_第九十五回 對陣決殺正文_第一百九十五回 出征在即正文_第一百零九回 海上遇險正文_第五百九十三回 走爲上策正文_第五百九十三回 走爲上策正文_第二百零六回 大宛良馬正文_第三十回 陳宮在後正文_第五百零四回 援軍不至正文_第二十回 陳翎療傷正文_第一百零二回 徵借糧草正文_第三百二十四回 利令昏智正文_第二百二十八回 兄妹相見正文_第四百零五回 司馬仲達正文_第一百九十七回 征討烏桓正文_第五百一十五回 技不如人正文_第一百一十一回 青州治中正文_第二百八十六回 禍起蕭牆正文_第三百四十八回 離京赴任正文_第六百一十八回 程普闖營正文_第一百六十五回 戰事轉進正文_第三百五十七回 重塑爲人正文_第四百五十四回 鬼是何物正文_第六百八十六回 夜襲敵營正文_第四百七十一回 這是何方正文_第四百五十五回 道聽途說正文_第二百四十五回 神秘莫測正文_第五百八十五回 臨戰前夕正文_第六百六十四回 各施己計正文_第六百四十七回 僅差一步正文_第六十九回 竹林習武正文_第一百九十五回 出征在即正文_第二百一十二回 君臣相聚正文_第三百七十回 盜文著書正文_第五百二十五回 審配之謀正文_第五百二十五回 審配之謀正文_第二百九十六回 求取爲媵正文_第一百六十八回 麴義被擒正文_第一百四十四回 于禁夜襲正文_第二百四十四回 經學大師正文_第一百一十三回 至北海城正文_第四百一十二回 以一擋千正文_第一百五十六回 大將徐晃正文_第三百六十八回 醉生夢死正文_第四百二十四回 入駐小沛正文_第二十五回 汝陰易手正文_第三百七十九回 戰事多艱正文_第四百九十二回 相敘戰前正文_第五百六十六回 張鬆用計正文_第三百九十六回 曲折轉進正文_第四百零一回 搏命一擊正文_第六十七回 呂縣之戰正文_第二百九十五回 一見傾心正文_第八回 以假論真正文_第四百七十七回 辛毗落難正文_第五百二十九回 破開城門正文_第五百六十回 攻下綿竹正文_第三百五十七回 重塑爲人正文_第二百八十三回 誰在佞言正文_第二百五十二回 奸雄曹操正文_第二百四十八回 還家省親正文_第六回 鷹視狼顧正文_第三百四十二回 曹洪棄城正文_第四百一十六回 南蠻國主正文_第十回 少年孫策正文_第三百九十一回 府邸夜談正文_第七十三回 計議青州正文_第五百四十六回 劉備退兵正文_第一百二十四回 回至青州正文_第二百五十六回 郭嘉定策正文_第五百八十一回 天外流星正文_第二百四十九回 搶收糧食正文_第五百九十八回 終日打雁正文_第二十二回 打造兵刃正文_第四百二十六回 常來常往正文_第二百七十九回 道聽途說正文_第六百六十一回 招降納附正文_第二百七十二回 臧霸先攻正文_第四百五十六回 內訌將起正文_第三百二十二回 取吾弓來正文_第五百二十六回 以一當千正文_第十六回 約法三章正文_第五百七十六回 首登者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