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_第九十四回 太史子義

太史慈,字子義,身長七尺七寸,有美髯,猿臂善射,弦不虛發,是一名真正的神射手。

慈少好學,仕郡奏曹史。

當時郡與州有隙,是非曲直不能辨,太史慈二十一,晝夜取道至洛陽,見州吏剛欲求見有司知事。太史慈問曰:“君是來欲求通章的嗎?”

吏曰:“然。”

太史慈問:“奏章安在?”

吏曰:“車上。”

慈曰:“奏章題署之處確然無誤?可否取來一視。”

吏殊不知其東萊人也,取章出來。慈已先懷刀,便截敗之。吏踊躍大呼,言“人壞我章!”

慈將其帶至車間,與語曰:“假使使君不以章相與,吾亦不能得而毀之,吉凶禍福,吾自承當。現在事已至此,你我不如離開,不必受無謂刑罰。”

吏言:“君爲郡毀吾奏章,已得如意,怎的要逃亡?”

慈答曰:“初受郡遣,只是來視察你是否上章。吾用意太過,揮壞奏章。今還,恐郡以此見譴怒,故欲去爾。”

吏然其言,即日逃亡,慈則遁還通郡章。州家聞之,再次遣吏通章,有司以格章之故不復見理,州受其短。

太史慈由是知名,但爲州家所疾,恐受其禍,乃避禍遼東。北海相孔融聞而奇之,數遣人訊問其母,並致餉遺。

時至呂布駐琅邪,出兵北征青州,太史慈感孔融仁義,遂歸。

母謂慈曰:“汝與孔北海未嘗相見,至汝行後,贍恤殷勤,過於故舊,今爲勢所迫,汝宜赴之。”慈留三日,單騎至北海。

北海孔融聞太史慈至,親迎階下,待其甚厚,贈與衣甲鞍馬。

張遼率軍至北海城下寨,忖着城中並無大將,止有一斷臂武安國,尚能一戰。餘者碌碌,不足掛齒,一心只顧着伐木製攻城器械,準備攻城之用,卻是不知此時太史慈已在城中。

張遼兵至,孔融攜太史慈等一干文武上城樓觀敵勢。

張遼於城外,若無旁人般任意砍伐樹木,孔融見之面顯愁容,太史慈怒曰:“某願借精兵一千,出城殺賊。”

孔融曰:“君雖英勇,然賊勢甚盛,不可輕出。”

太史慈慈曰:“老母感君厚德,特遣慈來;如

不能敗敵,慈亦無顏見母矣。願決一死戰!”

孔融乃喜,曰:“將軍有此心,吾當壯其行。”孔融遣三千軍士付與太史慈,着其出城與張遼搦戰廝殺。

太史慈抱拳退下,下得城樓,擐甲上馬,腰帶弓矢,手持鐵槍,飽食嚴裝,城門開處,一騎飛出,餘者跟隨而上。

城內的動靜早有人報予張遼得知,張遼令僕從軍卒不停工事,自領三千勁卒來戰太史慈。

當下兩軍就在北海城面前佈下陣勢,張遼跟隨呂布以來,從未半退過一步,自是用鋒矢陣勢。

張遼自爲前軍,兩翼展開,呈三角迎向太史慈。

而太史慈所令軍士是孔融治下之兵,平時剿寇尚可,上戰場對陣殺敵,心中怯意頓起,太史慈雖有威名,但現在狀況是,將不知兵,兵不知將,稍顯有些澀意。

張遼覷得太史慈陣中展進不順,心知對面大將於軍陣之事還不算熟悉,當下速令起戰鼓,麾軍便衝殺過去。

張遼軍中戰鼓聲起,太史慈眼見佈陣還未成,敵方已經掩殺過來,心中大怒,拍馬而出,單騎殺向張遼。

張遼縱馬間,見敵將單人匹馬而來,笑言左右道:“敵將無能,此戰必勝!”

令左右衝擊太史慈其軍,自提破天戈迎向太史慈。

親衛哂笑間,口稱:“諾!”謹遵張遼所命,率軍衝過太史慈身側,直擊敵陣。

兩將對衝瞬眼便至,太史慈在孔融面前許下決一死戰之諾,自是施展全力攻戰,手中長槍激盪着刺殺過來。

張遼舉破天戈架住,感受敵將的勇力,確實武力不凡,不在己下,當下口中讚了聲道:“來將可是太史慈?”張遼說着,回戈重擊,來而不往非禮也,太史慈,你接我張遼一招!

“哼!”太史慈擎槍同樣擋了張遼一擊,回道:“某便是太史慈,汝是何人?”

張遼之名自徐州一戰以來,已初顯世間,何況此次張遼爲呂布軍中前鋒大將,率軍攻戰北海,身爲敵對雙方之人,豈有不知之理?

此是太史慈激將之語,張遼雖知,但心中開始慍怒起來,暗忖道,汝不過是一在野之將,或有些武力,可戰場廝殺,怎如自己?

“哼!”張遼手中加重力道,喝

道:“吾乃呂布帳下大將張遼張文遠!”

“太史慈,聞我之名,還不跪地降之!”說着,張遼肆意狂斬,太史慈是個好敵手,自己不能留手,只能全力一戰,才能戰而勝之。

“呵呵…”太史慈冷笑一聲,同樣加重加快槍擊,突刺張遼。

霎時間,兩將交手已十合。

兩人乃是旗鼓相當,將遇良才,一時不能分出勝負。戰鼓聲中,只聽得一陣“乒乒乓乓”聲,不時傳出。

在兩將拼殺中,兩人麾下將士同樣在廝殺着。

張遼部從自相城始,便對張遼有崇敬之心,此後雖有死傷,更迭,但張遼一軍的氣勢便是這樣,勇武非常,不是孔融臨時付予太史慈所領之卒能比擬的。

相互對陣衝殺一會後,便顯露出高下來。

兩軍相遇,勇者勝!

張遼軍卒各個都勇武非常,手中的刀戟砍翻當前敵軍之後,迅疾殺向陣中。一人之勇武並不可怕,最怕的就是像現在這種境況,齊心協力殺死一股敵軍之後,又同時衝陣過去,在刀劍之下,太史慈所率三千士卒逐漸消亡。

太史慈與張遼交戰,分心不得,顧及不到麾下軍卒,而在城樓上的孔融以及部將武安國看的一清二楚,爲此憂心不已。

孔融惶惶不安,顧左右道:“本以爲子義能擋張遼,想不到張遼此人勇武如斯,端是一員上將。”

孔融之言已有畏恐之意,語言不當,帳下文武不敢明言之,心下卻腹誹不已。

武安國聽得孔融長他人志氣滅自己威風之語,怒容上前一步抱拳道:“府君,某願提兵一千,出城助太史慈一臂之力。”

看着武安國能自薦出戰,孔融心悅之,速令武安國率部三千出城,助太史慈。孔融自思道,太史慈三千軍勢不能敵張遼,那麼加上武安國三千士卒,以二倍兵力當能勝過僅用三千兵卒迎戰的張遼。

武安國接令急行下城,他在城樓上,已經看的清楚,太史慈與張遼兩將旗鼓相當,兩人現在斗的激烈非常,不是一時半會就能決出勝負。但太史慈麾下兵勢現在已經岌岌可危,自己不能耽擱,出兵遲緩,難免被張遼所潰。

書羣號:一零八九三八二五肆(108938254)

(本章完)

正文_第一百五十一回 灘塗之戰正文_第六百零一回 壽春易手正文_第五百六十六回 張鬆用計正文_第一百三十四回 袁紹來襲正文_第一百二十一回 悠閒生活正文_第二十一回 賺城汝陰正文_第四百五十四回 鬼是何物正文_第四十三回 譙縣攻戰正文_第五十一回 喜憂參半正文_第一百六十二回 晉升將軍正文_第九十二回 管亥投降正文_第三百四十九回 劉備入蜀正文_第十二回 目的何在正文_第二百八十六回 禍起蕭牆正文_第五百七十六回 首登者泰正文_第二百五十九回 真定一役正文_第五百九十一回 大戰將起正文_第四百三十九回 事有突變正文_第六百零四回 戰鬥不止正文_第一百七十七回 袁軍降俘正文_第二百七十六回 親冒矢石正文_第二百六十六回 攻守相易正文_第七十八回 斬將奪城正文_第一百六十九回 袁紹敗績正文_第一百一十三回 至北海城正文_第二百六十二回 陷陣之營正文_第二百四十二回 天災之年正文_第三百六十四回 建安四年正文_第二百九十七回 兵圍鄴城正文_第一百九十七回 征討烏桓正文_第二百九十八回 黎陽之戰正文_第三百八十六回 府中之隱正文_第六百七十五回 勝利在望正文_第二百二十四回 諸侯林立正文_第二十回 陳翎療傷正文_第三百二十八回 互有後手正文_第二百零五回 柳城之下正文_第三百四十九回 劉備入蜀正文_第五百九十四回 趙雲劫營正文_第一百二十回 拋磚引玉正文_第五百五十一回 國士無雙正文_第四百六十九回 有人來訪正文_第六百一十六回 戰事轉變正文_第六百六十四回 各施己計正文_第二百七十九回 道聽途說正文_第十五回 李封薛蘭正文_第二百五十七回 沙場決勝正文_第五十回 借兵三千正文_第四百三十回 心有去意正文_第四百二十五回 曹植子建正文_第一百三十七回 東平陵郡正文_第一百六十三回 玄之又玄正文_第三百三十一回 波折橫生正文_第六百八十八回 攻城有法正文_第五百四十九回 進圖江州正文_第六回 鷹視狼顧正文_第一百八十六回 邊塞豪傑正文_第五十二回 進軍方向正文_第三百七十一回 代天行道正文_第七十九回 押解糧草正文_第六百八十六回 夜襲敵營正文_第九十六回 徐和使詐正文_第五百二十一回 薛蘭用計正文_第二百六十四回 援軍到來正文_第一百一十七回 負重忍讓正文_第五百五十五回 黃雀在後正文_第五百九十五回 暗藏殺機正文_第五百六十七回 周泰陷陣正文_第六百六十一回 招降納附正文_第六百八十三回 強弓怒射正文_第五百五十七回 兵行險道正文_第六百二十三回 孫策之死正文_第三百八十五回 冥冥之中正文_第五百六十三回 一縱一放正文_第二百六十六回 攻守相易正文_第三百五十九回 鬼話連篇正文_第六百六十一回 招降納附正文_第五百四十三回 張飛敗退正文_第五百八十八回 張遼移師正文_第三百零九回 道法自然正文_第六百六十九回 死戰不退正文_第一百四十九回 背水一戰正文_第六百八十九回 王佐之人正文_第四百零八回 離間之計正文_第二百一十三回 天下大變正文_第五百一十五回 技不如人正文_第四百八十四回 蔡陽一戰正文_第三百零二回 誰成誰敗正文_第六百零七回 轉戰廬江正文_第三十七回 許褚一諾正文_第一百四十三回 兩呂賣城正文_第三百五十二回 招攬名士正文_第三百六十三回 漢中之地正文_第五百三十三回 突入城中正文_第五百一十二回 強搶俊才正文_第八十四回 呂岱出戰正文_第四百四十四回 箭不虛發正文_第三百三十三回 何人能戰正文_第四百九十二回 相敘戰前正文_第四十五回 兵分兩路
正文_第一百五十一回 灘塗之戰正文_第六百零一回 壽春易手正文_第五百六十六回 張鬆用計正文_第一百三十四回 袁紹來襲正文_第一百二十一回 悠閒生活正文_第二十一回 賺城汝陰正文_第四百五十四回 鬼是何物正文_第四十三回 譙縣攻戰正文_第五十一回 喜憂參半正文_第一百六十二回 晉升將軍正文_第九十二回 管亥投降正文_第三百四十九回 劉備入蜀正文_第十二回 目的何在正文_第二百八十六回 禍起蕭牆正文_第五百七十六回 首登者泰正文_第二百五十九回 真定一役正文_第五百九十一回 大戰將起正文_第四百三十九回 事有突變正文_第六百零四回 戰鬥不止正文_第一百七十七回 袁軍降俘正文_第二百七十六回 親冒矢石正文_第二百六十六回 攻守相易正文_第七十八回 斬將奪城正文_第一百六十九回 袁紹敗績正文_第一百一十三回 至北海城正文_第二百六十二回 陷陣之營正文_第二百四十二回 天災之年正文_第三百六十四回 建安四年正文_第二百九十七回 兵圍鄴城正文_第一百九十七回 征討烏桓正文_第二百九十八回 黎陽之戰正文_第三百八十六回 府中之隱正文_第六百七十五回 勝利在望正文_第二百二十四回 諸侯林立正文_第二十回 陳翎療傷正文_第三百二十八回 互有後手正文_第二百零五回 柳城之下正文_第三百四十九回 劉備入蜀正文_第五百九十四回 趙雲劫營正文_第一百二十回 拋磚引玉正文_第五百五十一回 國士無雙正文_第四百六十九回 有人來訪正文_第六百一十六回 戰事轉變正文_第六百六十四回 各施己計正文_第二百七十九回 道聽途說正文_第十五回 李封薛蘭正文_第二百五十七回 沙場決勝正文_第五十回 借兵三千正文_第四百三十回 心有去意正文_第四百二十五回 曹植子建正文_第一百三十七回 東平陵郡正文_第一百六十三回 玄之又玄正文_第三百三十一回 波折橫生正文_第六百八十八回 攻城有法正文_第五百四十九回 進圖江州正文_第六回 鷹視狼顧正文_第一百八十六回 邊塞豪傑正文_第五十二回 進軍方向正文_第三百七十一回 代天行道正文_第七十九回 押解糧草正文_第六百八十六回 夜襲敵營正文_第九十六回 徐和使詐正文_第五百二十一回 薛蘭用計正文_第二百六十四回 援軍到來正文_第一百一十七回 負重忍讓正文_第五百五十五回 黃雀在後正文_第五百九十五回 暗藏殺機正文_第五百六十七回 周泰陷陣正文_第六百六十一回 招降納附正文_第六百八十三回 強弓怒射正文_第五百五十七回 兵行險道正文_第六百二十三回 孫策之死正文_第三百八十五回 冥冥之中正文_第五百六十三回 一縱一放正文_第二百六十六回 攻守相易正文_第三百五十九回 鬼話連篇正文_第六百六十一回 招降納附正文_第五百四十三回 張飛敗退正文_第五百八十八回 張遼移師正文_第三百零九回 道法自然正文_第六百六十九回 死戰不退正文_第一百四十九回 背水一戰正文_第六百八十九回 王佐之人正文_第四百零八回 離間之計正文_第二百一十三回 天下大變正文_第五百一十五回 技不如人正文_第四百八十四回 蔡陽一戰正文_第三百零二回 誰成誰敗正文_第六百零七回 轉戰廬江正文_第三十七回 許褚一諾正文_第一百四十三回 兩呂賣城正文_第三百五十二回 招攬名士正文_第三百六十三回 漢中之地正文_第五百三十三回 突入城中正文_第五百一十二回 強搶俊才正文_第八十四回 呂岱出戰正文_第四百四十四回 箭不虛發正文_第三百三十三回 何人能戰正文_第四百九十二回 相敘戰前正文_第四十五回 兵分兩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