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_第五百八十七回 英傑出仕

陳翎卻不知,他的這一招募告示一經張貼,不止是有二千壯丁投身於軍伍,更有二人從中脫穎而出,成就了另外一番事業。

此兩人,一者名謂蘇飛,另外一人字文偉,姓費名禕。

蘇飛原是劉表的部將,當劉表病逝之時,時任江夏都督,於後關羽領襄陽,緣由蘇飛與甘寧交好,關羽棄之不用,放其歸鄉里。

正所謂人情淡薄,冷暖自知,彼時甘寧已經貴爲孫策帳下大將,而自己竟然爲一鄉間百姓,蘇飛自慚不敢去往江東求出仕,乃一直處於隱居狀態。

時至江東呂蒙帥大軍來攻江夏,本着鄉土之情,不想讓百姓淪喪,面臨妻離子散的慘相,蘇飛毅然從軍,恬爲一什長。

而費禕本是與諸葛亮、蔣琬、董允齊名的人物,不過在陳翎來到這個世界之後,一切大變樣,原本幼年喪父跟隨族父費伯仁去往益州投靠族父之姑的他,亦經歷了一系列的變卦之後,回到了江夏,沒有出仕。

費禕族父費伯仁之姑,正是益州牧劉璋之母。

劉璋遣使迎接費伯仁,費伯仁便帶着費禕遊學入蜀。

後來劉備入主蜀中,費禕便留在益土,並與汝南人許叔龍、南郡人董允齊名。其時許靖喪子,董允與費禕正要一起到功出席葬禮。董允向其父董和請求車駕,董和便遣一乘開後鹿車給二人。

董允見此,面有難色,費禕卻從容走前先上鹿車。及至喪所時,國中諸貴人均已齊集,而備有車乘的人甚少,董允神色猶未泰,而費禕卻晏然自若。

駕車人回來後,董和問及備細,知其如此,於是向兒子道:“我常常以爲你跟文偉之間的優劣未可分別,但從今以後,我對這個問題不再有疑惑了。”

之後陳翎經永安,攻江州,費禕見益州不寧,乃歸鄉安居。

又所謂明見萬里,這個天下經過這許多年的諸侯相互討伐,時至呂布稱帝,在費禕的心目中,已經是覺得曹操、孫策必不能阻其統一天下的步伐,

乃有意出仕爲臣,不過當初與他交好的一干人等如今不是降了,就是隨同劉備去了,費禕自思無人推薦,自己出仕亦不過爲城吏,乃亦隱居不出,遊歷山林,只圖一時之樂。

而如今呂蒙帥軍來攻江夏,又有吳王的招募告示,費禕自覺這是一個機會,遂入王府應闢。

費禕是何許人也?

在他人心目中或許是一無名之輩,但在陳翎心間,只道此人是蜀漢的股肱重臣,是一個有大才的人!

聽得下人來報有自稱爲費禕的人來出仕,陳翎跣足出迎,完全不顧及陳橫、劉賢等人驚詫的目光。

費禕進,陳翎見其容貌軒昂,丰姿俊爽,頭戴逍遙巾,着實是一寬濟而博愛之人,陳翎欣喜下拜言道:“今日得先生匡扶,必叫那呂蒙小兒有來無回!”

陳翎其禮甚重,費禕不敢受,側身避開,聽得他這麼一句話後,剛剛升起的好感頓時冷落了下去,費禕心中暗道,名不其實之輩,可嘆可鄙哉。

費禕哪知曉陳翎近幾日爲守城之事數日沒有好好休息,得報之後,心中驚喜,恍惚間就出來迎接費禕,前半句還想着如何贊上一番,後半句,迷迷糊糊中,把心頭的想法給直接說了出來。

費禕施了一禮,覺得陳翎粗鄙不堪,就欲退出王府自去,可畢竟是自己主動求仕上門來的,一時間費禕陷入冷漠無語中。

而陳翎不覺得爲疑,費禕是一個有大才的人,如此形態才符合他的名聲,乃一臉笑意迎費禕入內就坐相談的時候,一邊好言詢問費禕此前的過往。

這是必經的步驟,費禕有話就答,無話就免談,一人熱臉,一人冷漠,旁人都察覺出不妥,惟有陳翎已然如舊。

時至費禕談及蜀地,恰在旁的辛毗開口問道:“蜀字云何?”

費禕一怔,與辛毗相互認識了一下,然後纔回道:“有水者濁,無水者蜀。橫目苟身,蟲入其腹。”

辛毗又問道:“吳字云何?”

吳是當前

孫策所據的領地,又是此時當面之人陳翎將來轄地,費禕有心探問一下此人的志向,乃抑揚頓挫的開口言道:“無口者天,有口者吳,下臨滄海,天子帝都。”

此言一出,衆人皆緘默,不敢在此一話題上多做攀談,避陳翎目光而不見。

經由此一事,陳翎不敢用此人,心中決意在擊退了呂蒙一軍後,便遣他去往許昌。

名不副實啊,陳翎心中暗暗道着,相互誤會的兩人就此一見後,少有往來。

陳翎可算爲費禕的舉薦人,又所謂朝中有人好辦事,費禕一路晉升,不出三年便已官至中護軍。

諸葛亮曾經曰:“此皆良實,志慮忠純,是以先帝簡拔以遺陛下。愚以爲宮中之事,事無大小,悉以諮之,然後施行,必能裨補闕漏,有所廣益。”

這其中就有費禕,當然不是陳翎印象中的費禕。

建興八年,當時軍師魏延與長史楊儀互相憎惡對方,每次並坐皆爭論,魏延常舉刀刃指向楊儀作威嚇,楊儀則泣涕橫集。

費禕常介入二人坐間,爲他們諫喻分別,以釋其意,因此諸葛亮在世之時,可以各盡魏延、楊儀之所用者,全賴費禕從中匡救之力。

延熙十六年春正月,蜀漢舉行歲首大會,魏降人郭修亦在坐。

其時費禕歡飲沉醉,不及戒備,結果爲郭修親手持刃所害身死,追諡曰敬侯。

憮戎將軍張嶷,初見費禕恣性泛愛,過於待信新附,張嶷曾致書戒之道:“昔日岑彭率師,來歙杖節,然皆見害於刺客,如今明將軍位尊權重,應宜鑑知前事,稍爲警惕。”然而費禕終爲郭循所害。

費禕一事對陳翎的觸動頗大,雖然早知聞名不如見面,見面不如聞名的道理,但就像費禕這樣的人,初一見自己便也如此言道,難道說自己真的那麼不堪,已經在天下人的心目中留下了那樣的印象?

唉!

感慨了一聲,陳翎暗自念着,前路多艱,自己還需繼續堅持!

(本章完)

正文_第五百二十五回 審配之謀正文_第五十七回 獨戰三英正文_第六回 鷹視狼顧正文_第四百九十回 陰差陽錯正文_第二百九十回 一門三傑正文_第五百九十四回 趙雲劫營正文_第六百八十九回 王佐之人正文_第二百一十回 平定幽州正文_第三百二十二回 取吾弓來正文_第二百回 局勢沉重正文_第六百五十四回 垂死掙扎正文_第二百九十五回 一見傾心正文_第二百五十六回 郭嘉定策正文_第三百九十一回 府邸夜談正文_第三回 初識八將正文_第六百零九回 據守城池正文_第六百七十五回 勝利在望正文_第四百七十七回 辛毗落難正文_第五百六十三回 一縱一放正文_第三十五回 何去何從正文_第六百七十一回 一個夢想正文_第三百零三回 或將遠遊正文_第一百六十二回 晉升將軍正文_第三百六十二回 引火燒身正文_第六十回 提兵北上正文_第五百零六回 性公有難正文_第五百六十八回 陣中拼殺正文_第四百五十回 風雲際會正文_第四百四十八回 定計破敵正文_第四百三十一回 兵強馬壯正文_第二百六十八回 君臣相得正文_第五百四十三回 張飛敗退正文_第六十六回 呂布勢窮正文_第二百七十四回 大將管亥正文_第三百五十三回 謁見呂布正文_第六百五十二回 計賺龐德正文_第三百七十三回 避席而走正文_第四十七回 敵將授首正文_第六百七十二回 進取漢中正文_第二百五十三回 變亂之始正文_第一百四十回 騎軍對決正文_第二十八回 相城南下正文_第六百五十八回 營中亂戰正文_第五百九十四回 趙雲劫營正文_第四十五回 兵分兩路正文_第五十三回 斷髮明志正文_第九十一回 呂布神威正文_第四百五十三回 將計就計正文_第二回 呂布之志正文_第一百九十六回 盡降其衆正文_第三百二十回 虎步關右正文_第四百九十六回 張郃敗了正文_第七十二回 偶遇華佗正文_第五百二十五回 審配之謀正文_第六十一回 彭城攻防正文_第三百四十七回 食邑封侯正文_第一百九十二回 袁紹兵敗正文_第二百四十八回 還家省親正文_第六百九十回 人在半途正文_第六百二十三回 孫策之死正文_第一百七十一回 呂布之怨正文_第八十四回 呂岱出戰正文_第六十九回 竹林習武正文_第一百九十八回 烏桓來襲正文_第三百零五回 銅雀現世正文_第七十五回 琅邪海港正文_第二百五十二回 奸雄曹操正文_第一百三十三回 趙雲來沒正文_第二百一十一回 班師回朝正文_第一百一十回 諸葛子瑜正文_第四十二回 曹操攻城正文_第一百八十六回 邊塞豪傑正文_第一百九十五回 出征在即正文_第七十四回 倒行逆施正文_第六百五十二回 計賺龐德正文_第四百八十二回 天池之內正文_第二百七十七回 明見千里正文_第一百九十回 度遼三將正文_第三百九十四回 我爲說客正文_第五百六十回 攻下綿竹正文_第二百三十三回 郡縣之事正文_第三百八十回 內政內事正文_第二百零四回 諸使紛至正文_第二百九十九回 缺一亦可正文_第一百五十一回 灘塗之戰正文_第一百八十一回 調兵遣將正文_第二百三十一回 再見道人正文_第四百六十五回 城中亂戰正文_第五十回 借兵三千正文_第五百七十四回 窮途末路正文_第六百六十一回 招降納附正文_第一百零五回 攻城北海正文_第九十六回 徐和使詐正文_第四百五十一回 在劫難逃正文_第六百四十五回 攻城開始正文_第四百五十二回 尚能飯否正文_第五百八十五回 臨戰前夕正文_第三百四十七回 食邑封侯正文_第四百九十七回 關羽中計正文_第二百四十二回 天災之年
正文_第五百二十五回 審配之謀正文_第五十七回 獨戰三英正文_第六回 鷹視狼顧正文_第四百九十回 陰差陽錯正文_第二百九十回 一門三傑正文_第五百九十四回 趙雲劫營正文_第六百八十九回 王佐之人正文_第二百一十回 平定幽州正文_第三百二十二回 取吾弓來正文_第二百回 局勢沉重正文_第六百五十四回 垂死掙扎正文_第二百九十五回 一見傾心正文_第二百五十六回 郭嘉定策正文_第三百九十一回 府邸夜談正文_第三回 初識八將正文_第六百零九回 據守城池正文_第六百七十五回 勝利在望正文_第四百七十七回 辛毗落難正文_第五百六十三回 一縱一放正文_第三十五回 何去何從正文_第六百七十一回 一個夢想正文_第三百零三回 或將遠遊正文_第一百六十二回 晉升將軍正文_第三百六十二回 引火燒身正文_第六十回 提兵北上正文_第五百零六回 性公有難正文_第五百六十八回 陣中拼殺正文_第四百五十回 風雲際會正文_第四百四十八回 定計破敵正文_第四百三十一回 兵強馬壯正文_第二百六十八回 君臣相得正文_第五百四十三回 張飛敗退正文_第六十六回 呂布勢窮正文_第二百七十四回 大將管亥正文_第三百五十三回 謁見呂布正文_第六百五十二回 計賺龐德正文_第三百七十三回 避席而走正文_第四十七回 敵將授首正文_第六百七十二回 進取漢中正文_第二百五十三回 變亂之始正文_第一百四十回 騎軍對決正文_第二十八回 相城南下正文_第六百五十八回 營中亂戰正文_第五百九十四回 趙雲劫營正文_第四十五回 兵分兩路正文_第五十三回 斷髮明志正文_第九十一回 呂布神威正文_第四百五十三回 將計就計正文_第二回 呂布之志正文_第一百九十六回 盡降其衆正文_第三百二十回 虎步關右正文_第四百九十六回 張郃敗了正文_第七十二回 偶遇華佗正文_第五百二十五回 審配之謀正文_第六十一回 彭城攻防正文_第三百四十七回 食邑封侯正文_第一百九十二回 袁紹兵敗正文_第二百四十八回 還家省親正文_第六百九十回 人在半途正文_第六百二十三回 孫策之死正文_第一百七十一回 呂布之怨正文_第八十四回 呂岱出戰正文_第六十九回 竹林習武正文_第一百九十八回 烏桓來襲正文_第三百零五回 銅雀現世正文_第七十五回 琅邪海港正文_第二百五十二回 奸雄曹操正文_第一百三十三回 趙雲來沒正文_第二百一十一回 班師回朝正文_第一百一十回 諸葛子瑜正文_第四十二回 曹操攻城正文_第一百八十六回 邊塞豪傑正文_第一百九十五回 出征在即正文_第七十四回 倒行逆施正文_第六百五十二回 計賺龐德正文_第四百八十二回 天池之內正文_第二百七十七回 明見千里正文_第一百九十回 度遼三將正文_第三百九十四回 我爲說客正文_第五百六十回 攻下綿竹正文_第二百三十三回 郡縣之事正文_第三百八十回 內政內事正文_第二百零四回 諸使紛至正文_第二百九十九回 缺一亦可正文_第一百五十一回 灘塗之戰正文_第一百八十一回 調兵遣將正文_第二百三十一回 再見道人正文_第四百六十五回 城中亂戰正文_第五十回 借兵三千正文_第五百七十四回 窮途末路正文_第六百六十一回 招降納附正文_第一百零五回 攻城北海正文_第九十六回 徐和使詐正文_第四百五十一回 在劫難逃正文_第六百四十五回 攻城開始正文_第四百五十二回 尚能飯否正文_第五百八十五回 臨戰前夕正文_第三百四十七回 食邑封侯正文_第四百九十七回 關羽中計正文_第二百四十二回 天災之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