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_第三百零七回 三經一體

周泰苦着臉,巴望着的看向陳翎。

陳翎無奈至極,這個沮授難纏啊!

沮授如此說話,不過是爲了要自己回答南華的來歷。

從自己與南華的數次接觸來看,“天道無爲,任物自然,無親無疏,無彼無此也。”也就是順其自然這一老莊的特點在他身上顯露無疑。

授張角三卷《太平要術》,言及:“汝得之,當代天宣化,普救世人;若萌異心,必獲惡報。”南華是否知曉大漢一朝會因此書日暮西山而走向窮途末路,陳翎自思着,他應該是有所前瞻。

張角得此書之後,曉夜攻習,能呼風喚雨,號爲“太平道人”,之後始有黃巾起義,漢庭大廈將傾,諸侯逐鹿。

如果說在自己來到這個世間上之前,南華是依天道行事,也就是歷史走向原來是什麼樣的,南華他就順其自然,不管他授張角之書這一事,將會令大漢子民幾乎陷入滅族之境,他南華秉承天道至理,沒有任何倒行逆施之舉,一一照本宣科着的實施。

直至自己的出現,自己出現之時,並無什麼大的震動,但他就有所察覺,這不得不說南華他真有神仙手段,這其中的奧秘陳翎想不清楚,道不明白。

這一事暫且不提,在自己出現之後,他南華爲什麼沒有出手制止自己的所作所爲?

須知,就是因自己的出現,袁紹比之原史早亡了幾年;他的兒子沒有娶甄氏爲妻妾,也就沒有了曹操之子曹丕搶求取甄氏爲夫人;…諸如此類種種許多,在這個世間上的一切,就算自己這個完全明白原來歷史走向的人,如今也是一頭霧水,根本不知將來會如何。

緣何如此?

南華曾經言過,自己已經亂了天機,在自己看來,這個天機就是把原來歷史走向給全部打亂了,而他並沒有因此出手,這非常令人奇怪。

原來“順其自然”的南華,怎麼到了自己身上就變的不一樣了?

是因初見就起意收自己爲徒,南華他這纔沒有制止麼?

或是其他原因?

還有他言及,在自己身上藏着一個秘密,這個秘密是什麼,自己都不明白,他爲何有所見?

這許許多多的問題,陳翎自己都搞不清楚,如何能向沮授道個明白?

對於這些,沮授他不知曉,陳翎能夠體諒,但周泰是自己的

至交,無論如何也得讓沮授爲此而“祈襄增壽”,不管此事是否真假。

念及此,陳翎擡起頭來看向沮授、周泰兩人,言道:“我師南華真人,…”陳翎停頓了一下,意有躊躇,實際就是提醒沮授了,就是不知他明不明白。

莊周號南華真人,自己不提現在的稱謂南華仙人、南華老仙,正是緣由於此。

“我師南華真人,其人來來歷事蹟,雖然我身爲其弟子,但不得而知。”陳翎張目間見沮授臉上似有不滿之意,乃接着說道:“然《太平要術》就是《太平經》,于吉所有之《太平經》就是《太平清領書》。”陳翎說完這一段話,長長的嘆了一口氣,不知沮授聽不聽得明白。

張角得南華授天書三卷之後,便在其教內廣爲宣傳,這不止是爲以正視聽,表示張角起事圖謀改朝換代不僅是獲仙人之助,更有明示天下,自己乃是仙人弟子之意。

仙人,神人,不管是一種什麼類型的存在,在芸芸衆生的心目中最起碼的一點,那就是長生不死。

何謂長生不老?

天一生水,人同自然,腎爲北極之樞,精食萬化,滋養百骸,賴以永年而長生不老。

長生不老,也就是生命不老不死永生不滅。

聽着陳翎所言之後,沮授動容,沉思不語,低頭冥想起來。

沮授畢竟對道門有所涉獵,陳翎繞口一般的話語中,他還是聽的明白,這才仔細琢磨其中之意。

而周泰,對於道門之事,隔行如隔山,聽罷陳翎所言之後,只是知曉了《太平經》、《太平要術》、太平清領書》原來竟是一本書。

既然都說了這麼多,陳翎也不在意多說一些,乃道:“《南華經》似與《太平要術》類同,…”說完這話,陳翎再無多言,只是怔怔的發愣起來,暗中想着有關南華之事。

細思了陳翎這一段話之後,沮授心中震驚,若是此言當真,那南華此人…

不敢再細究其中之事,沮授暗自感慨着念道,自己所獲得的那半部經文看來是不得其人所撰寫哉,嘆了一聲,沮授向陳翎開口言道:“感子儀其意甚誠,我不敢私藏經文,待過了今日之後,明、後日即可來我處一覽。”

陳翎擡起頭來,指向周泰言道:“幼平之事,…”

沮授看覷周泰臉上露出急切之色來,罷手呵

呵一笑,言道:“無事,無事,此乃分內之事,我責無旁貸,定會爲周將軍解除後患。不過,說起此事,周將軍還未曾告知我等爲何陷入昏睡之中,這是爲何?”

周泰一臉的苦相盯向沮授,其中意味自然是前者就既亦如此說道,怎麼就不明白其中內情?

陳翎見之,心中有所悟,於旁呵呵輕笑,沮授這是詐言,事到如今周泰他還不明白。

見陳翎與沮授都是面帶笑容,周泰不在細思其中之意,嘆氣言說道:“罷了,罷了,你倆要聽,我便告訴汝等。”

沮授、陳翎兩人相視間,皆頷首點頭,作洗耳恭聽狀。

“說起來,此事緣起這把巨劍,當時獲此劍之時,並無其他異常。”周泰說道此處,擡起頭來撫劍的雙手伸向陳翎、沮授兩人。

沮授、陳翎兩人前傾細察間,見周泰手肘處有一絲淡色黑氣,兩人相互看一眼之後,俱感此事蹊蹺。

“或是最近殺敵頗多,乃至這劍纔有了這樣的變化?”陳翎似是猜測似是解說着說道。

“不然,以我觀之,此乃是陰氣攻心,非是其他。”沮授在旁這般說道。

陳翎聽得心中一動,向沮授拱手言道:“願聞其詳。”

沮授向周泰要過巨劍,此劍甚沉,沮授一個文弱名士接過此劍之時,身體猛的一頓,差點摔倒。

周泰見之,急幫扶着拿劍在手,放此劍置於沮授身前案几之上。

“此劍採首山之銅鑄劍,以天文古字題銘其上。”沮授說道此處,臉上微微動容,擡起頭深深的看了一眼周泰之後,轉首向陳翎言道:“此劍名謂想必你已知曉,不曾告知周將軍罷?!”

苦笑中,陳翎搖頭以示,言道:“此劍來歷不必多言,幼平得之幸哉,其他毋需多慮。”

頷首間,沮授令周泰府上僕從送上清水,淨手之後,方纔細細看起這柄巨劍來。

就在沮授看劍之時,周泰向着陳翎低聲問道:“此劍名謂到底是甚,爲何你與軍師一見便有震驚之色?”

陳翎搖頭,以示周泰不要再多詢問,指指現在低頭觀劍中的沮授,言道:“幼平,聽公與兄論劍。”

周泰心中不滿,欲想繼續盤問陳翎,就在此刻忽聽得沮授言道:“果然如此,恰如我當夜所觀的那般,妖星現世,主兇險一事。”

(本章完)

正文_第二十六回 安營下寨正文_第六百七十八回 龍駕上座正文_第二百三十回 姻緣際會正文_第一百三十一回 公孫勢滅正文_第一百六十五回 戰事轉進正文_第一百九十回 度遼三將正文_第二百六十三回 真定亂戰正文_第二十回 陳翎療傷正文_第六百五十六回 一箭射來正文_第二百二十回 陷陣突進正文_第一百一十八回 出使兗州正文_第三百九十九回 攻城大戰正文_第三百五十二回 招攬名士正文_第四百五十四回 鬼是何物正文_第三百二十八回 互有後手正文_第三百八十九回 遁回幷州正文_第一百八十八回 家鄉來人正文_第二百零二回 鏖戰柳城正文_第九回 虎癡許褚正文_第一百回 糧草不濟正文_第二百四十回 巡視聊城正文_第四百五十二回 尚能飯否正文_第二百三十回 姻緣際會正文_第四百四十三回 一則趣事正文_第一百二十四回 回至青州正文_第一百六十九回 袁紹敗績正文_第三十二回 溫侯主事正文_第二百二十一回 鉅鹿一戰正文_第二百九十六回 求取爲媵正文_第五百九十三回 走爲上策正文_第五百七十八回 劉備勢滅正文_第一百六十六回 出征河北正文_第六百零四回 戰鬥不止正文_第五百零二回 上蔡有村正文_第五十九回 玄德劉備正文_第三百六十六回 攻伐之道正文_第一百零九回 海上遇險正文_第四百零九回 免戰高懸正文_第八十一回 莒縣瑣事正文_第五百八十二回 周瑜襲營正文_第一百二十八回 九州之地正文_第五百三十六回 龐統用計正文_第五百七十六回 首登者泰正文_第一百八十三回 刺史逢紀正文_第六十五回 人心思齊正文_第七十回 徐盛入仕正文_第六百零九回 據守城池正文_第五百三十一回 百步穿楊正文_第六百零五回 張遼敗退正文_第五百一十五回 技不如人正文_第四百六十五回 城中亂戰正文_第三百一十九回 殿中點將正文_第一百八十三回 刺史逢紀正文_第四百七十二回 又有來投正文_第一百九十六回 盡降其衆正文_第四百一十七回 大營被襲正文_第二百九十六回 求取爲媵正文_第六十回 提兵北上正文_第六百七十四回 猛士猶在正文_第二百八十七回 美人如玉正文_第六百一十三回 烈火焚城正文_第六百一十三回 烈火焚城正文_第三百六十八回 醉生夢死正文_第四百三十回 心有去意正文_第一百二十二回 在水一方正文_第六百一十四回 酣戰不已正文_第三百五十二回 招攬名士正文_第三百一十八回 決戰之始正文_第七十五回 琅邪海港正文_第五百零五回 良將在側正文_第三十四回 城門斗將正文_第八十回 草寇劫道正文_第二百八十一回 兵事倥傯正文_第五百四十六回 劉備退兵正文_第三百回 博浪猛士正文_第四百四十回 兵出青州正文_第一百九十七回 征討烏桓正文_第三百一十一回 開戰啓始正文_第五百五十七回 兵行險道正文_第九十三回 傳檄而定正文_第一百五十二回 活擒高覽正文_第一百五十回 身世顯露正文_第四百一十四回 夏侯罹難正文_上架感言正文_第四百五十八回 落葉歸根正文_第一百一十一回 青州治中正文_第一百二十四回 回至青州正文_第二百二十回 陷陣突進正文_第八十七回 城外埋伏正文_第四百二十五回 曹植子建正文_第六百六十八回 攻戰不息正文_第十回 少年孫策正文_第一百五十八回 智略制敵正文_第一百七十三回 城中軼事正文_第六十一回 彭城攻防正文_第三百八十四回 天意如此正文_第四百四十二回 憂民之心正文_第四百三十回 心有去意正文_第一百九十五回 出征在即正文_第四百五十九回 大將之名
正文_第二十六回 安營下寨正文_第六百七十八回 龍駕上座正文_第二百三十回 姻緣際會正文_第一百三十一回 公孫勢滅正文_第一百六十五回 戰事轉進正文_第一百九十回 度遼三將正文_第二百六十三回 真定亂戰正文_第二十回 陳翎療傷正文_第六百五十六回 一箭射來正文_第二百二十回 陷陣突進正文_第一百一十八回 出使兗州正文_第三百九十九回 攻城大戰正文_第三百五十二回 招攬名士正文_第四百五十四回 鬼是何物正文_第三百二十八回 互有後手正文_第三百八十九回 遁回幷州正文_第一百八十八回 家鄉來人正文_第二百零二回 鏖戰柳城正文_第九回 虎癡許褚正文_第一百回 糧草不濟正文_第二百四十回 巡視聊城正文_第四百五十二回 尚能飯否正文_第二百三十回 姻緣際會正文_第四百四十三回 一則趣事正文_第一百二十四回 回至青州正文_第一百六十九回 袁紹敗績正文_第三十二回 溫侯主事正文_第二百二十一回 鉅鹿一戰正文_第二百九十六回 求取爲媵正文_第五百九十三回 走爲上策正文_第五百七十八回 劉備勢滅正文_第一百六十六回 出征河北正文_第六百零四回 戰鬥不止正文_第五百零二回 上蔡有村正文_第五十九回 玄德劉備正文_第三百六十六回 攻伐之道正文_第一百零九回 海上遇險正文_第四百零九回 免戰高懸正文_第八十一回 莒縣瑣事正文_第五百八十二回 周瑜襲營正文_第一百二十八回 九州之地正文_第五百三十六回 龐統用計正文_第五百七十六回 首登者泰正文_第一百八十三回 刺史逢紀正文_第六十五回 人心思齊正文_第七十回 徐盛入仕正文_第六百零九回 據守城池正文_第五百三十一回 百步穿楊正文_第六百零五回 張遼敗退正文_第五百一十五回 技不如人正文_第四百六十五回 城中亂戰正文_第三百一十九回 殿中點將正文_第一百八十三回 刺史逢紀正文_第四百七十二回 又有來投正文_第一百九十六回 盡降其衆正文_第四百一十七回 大營被襲正文_第二百九十六回 求取爲媵正文_第六十回 提兵北上正文_第六百七十四回 猛士猶在正文_第二百八十七回 美人如玉正文_第六百一十三回 烈火焚城正文_第六百一十三回 烈火焚城正文_第三百六十八回 醉生夢死正文_第四百三十回 心有去意正文_第一百二十二回 在水一方正文_第六百一十四回 酣戰不已正文_第三百五十二回 招攬名士正文_第三百一十八回 決戰之始正文_第七十五回 琅邪海港正文_第五百零五回 良將在側正文_第三十四回 城門斗將正文_第八十回 草寇劫道正文_第二百八十一回 兵事倥傯正文_第五百四十六回 劉備退兵正文_第三百回 博浪猛士正文_第四百四十回 兵出青州正文_第一百九十七回 征討烏桓正文_第三百一十一回 開戰啓始正文_第五百五十七回 兵行險道正文_第九十三回 傳檄而定正文_第一百五十二回 活擒高覽正文_第一百五十回 身世顯露正文_第四百一十四回 夏侯罹難正文_上架感言正文_第四百五十八回 落葉歸根正文_第一百一十一回 青州治中正文_第一百二十四回 回至青州正文_第二百二十回 陷陣突進正文_第八十七回 城外埋伏正文_第四百二十五回 曹植子建正文_第六百六十八回 攻戰不息正文_第十回 少年孫策正文_第一百五十八回 智略制敵正文_第一百七十三回 城中軼事正文_第六十一回 彭城攻防正文_第三百八十四回 天意如此正文_第四百四十二回 憂民之心正文_第四百三十回 心有去意正文_第一百九十五回 出征在即正文_第四百五十九回 大將之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