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_第九十二回 管亥投降

管亥流淌着的汗水,浸溼了衣衫,他手中的大刀勉強抵擋着呂布畫戟進攻。

呂布戟法神出鬼沒,施展由心,任意而爲。

剛過十合,管亥就明白呂布手下留情了。

шшш ¤TTKдN ¤¢ o 恥辱!

管亥將甲冑撕裂下來,袒胸露背怒吼着向呂布繼續進擊。

大刀竭盡全力猛烈砍向呂布頭部,呂布橫戟在前,架住了斬勢,溫言說道:“管亥,某觀你也是一時豪傑,勇烈之士,莫要逞強,爲你部從着想,降於我罷!”呂布觀管亥武力不凡,愛惜其才,不忍就此斬殺,心中已起逼降之意,遂作此語。

管亥羞怒喝道:“我爲黃巾渠帥,不能斬你與陣前,已愧對衆人,豈能降之!”管亥說着同時,手中大刀毫無章法的胡亂劈向呂布。

管亥之心亂矣!

呂布不再語言,畫戟或刺或擊,覷着管亥的破綻之處攻去。

不一會時間,管亥便受創大小數十處,流血不止。

呂布收戟駐馬,直視氣喘吁吁的管亥道:“此刻某要斬你,易若反掌!”看着管亥一臉的不憤,呂布繼續勸降道:“黃巾軍起於阡陌之中,起初勢大浩蕩,然自張角一死以來,漢庭多次圍捕坑殺,已趨勢弱。”

呂布說到這裡,對着管亥怒喝道:“同爲一軍之主帥,某念你不易,已相讓多時,此刻你爲一己之私心而陷衆人於死地,管亥!你於心何忍?”

管亥大聲怒道:“我黃巾之事,與你何干?”

呂布逼視管亥,仗戟前揮道:“青州,某志在必得!某取青州之後,汝等黃巾軍殘部,若不降於某,某必掘地三尺,盡殺之!”呂布之言擲地有聲,一時間不管是在後掠陣的徐盛、廖化,還是圍觀中的雙方士卒,皆相互對視,心中估衡着由呂布此話引起的一系列後果來。

青州黃巾由來已久,在中平年間至曹操征討青州之時,黃巾軍在青州達到數百萬的規模。

在黃巾起事初期,張角率領荊、揚、幽、並等州的黃巾軍對洛陽形成四面包圍之勢。東漢朝廷調兵遣將,殘酷鎮壓,張角接連失敗,不久病死,黃巾主力被殲,被俘十萬多人,隨後各地的黃巾軍趨於沉寂。

但是,青州黃巾軍沒有受到大的損失,各地黃巾軍殘部紛紛來青州集結,便形成了聲勢浩大的“青州黃巾軍”。

青州黃巾軍在青州經營數年,隨後又運動作戰,轉戰於青、兗、冀三州之間,擊敗北海相

孔融,殺掉濟北相鮑信,消滅了兗州刺史劉岱的主力,發展到百萬餘人。

曹操征討青州,大破青州黃巾軍,收其衆七十餘萬人,換而言之,現在的青州之內,起碼還有近三十萬的黃巾軍。

呂布一句盡殺之,並不是玩笑之語。

三十萬數目實在太大,莒縣人口全部加一起也就五十萬多點,這些人隨隨便便出動,就能奪取青州任何一城池,呂布不能不慮之。

現在黃巾渠帥在此,呂布若斬殺之,則與其結仇矣。身處亂世之中,如此行事不爲過,然後果就是呂布近期不能安心治理青州,只能派兵遣將招討剿滅黃巾軍,才能防患於未然。

管亥躊躇了,心中起伏不定。

衆人皆盯向他,只等管亥說出一句話來。

這句話將決定青州黃巾今後的生存,這句話事關三十萬人衆的性命、前程。

衆人沒有懷疑呂布能否做到,只要呂布不死,憑他在戰場上如同戰神一般的勇武,三十萬人衆雖然數目巨大,但真的會被他全部殺死的。

衆人沒有考慮過呂布會因誅殺過多帶來的惡名,觀其先弒丁原,再誅董卓,呂布此人早已棄名聲不顧,他就是虎,他就是狼,沒有其他人等的顧忌。

管亥顫抖着,手中的大刀似有千鈞,呂布一句話就將他逼入絕地。

若不知,他還能肆意任性而爲,可呂布話已經說至此,不能任意爲之。

管亥雙目帶虎淚,聲音帶悸着問道:“如我降了,君將衆人何以處之?”

呂布朗聲道:“歸順於某,某一同視之,爲子民,爲百姓,分田畝於衆人,供其耕種。”

管亥帶着不信,帶着遲疑,斂聲抱拳道:“溫侯可願爲此而誓言?”

呂布持戟回顧左右,再遠眺雙方士卒,鄭重而大聲的喝道:“黃天在上,后土在下,某呂布呂奉先,現在與黃巾渠帥管亥誓言於此,管亥帥衆歸降,某必定視爲手足、兄弟,福禍共承,若違此誓,蒼天不佑!”

呂布之誓畢,只聽得嘩啦呼啦一陣武器墜地聲,不僅是黃巾軍各個淚流滿面,跪伏在地,同時呂布麾下衆將士也鬆了口氣,再也不必爲此戰鬥了。呂布之誓出,再無收回之理,天地,人所共敬,若違之,天人共棄!

管亥滾鞍下馬,棄刀拜伏在地說道:“黃巾管亥願降溫侯呂布!”

呂布將戟插地,親手扶起管亥道:“將軍悍勇,某亦敬之,

今後不必如此!”

管亥漲紅了臉,抱拳俯首說道:“不當主公之贊,末將武藝低微,實不敢獻醜於前,…”

呂布哈哈大笑起來,撫其背言道:“管亥你之武藝,在某軍中僅在許褚一人之下,當與文遠、幼平相彷彿間,毋需自慚形穢。”

既然管亥帥衆已降,呂布帳下許褚、徐盛、廖化三人就無須再戰。

管亥下去約束劫而餘生的黃巾軍士,呂布心中開懷不已,由此一舉解決青州黃巾軍殘餘,實在令人愉快。

在見着陳宮上前躬身恭喜之時,呂布臉上笑意滿面說道:“公臺,管亥此次降某,意義非同小可,某意加其爲牙門將軍。”

牙門將軍,雜號將軍的一種,五品官職。

揚武將軍、平戎將軍、虎威將軍、輔國將軍、安遠將軍、折衝將軍、破虜將軍、討逆將軍、討虜將軍等皆是雜號將軍,爲軍中非常設官職,重於榮耀性而非實權。

雖然只是五品官職,可在高順爲中郎將,張遼、許褚等爲別部司馬、校尉、都尉之時,提管亥爲牙門將軍,可看出呂布對管亥能降於自己,的確是心情非常不錯的,但管亥一來,就官至武將序列第二,妥當嗎?

高順的官職是朝廷封賞的,同呂布溫侯這一爵位相類似,是經的起別人質問的,不像其他官職,是自己私相授受,官職太高的話,實在不得體。

因此陳宮諫道:“主公之意甚好,不過以吾之見莫如先遷司馬一職,待掌北海之後,再觀戰功表現,另予封賞。”陳宮言下之意是,主公啊,你現在把他提的這麼高,以後沒官職可以給了,難道把你溫侯的名頭賞出去?

諸勢雖然官職不一,但現在僅佔一郡之地,就設鎮軍將軍位等,比如張遼戰功顯著,呂布封其爲鎮東將軍,好麼??

現在曹操就任鎮東將軍也沒幾年,張遼就能與其並列?

曹操掌三州之地,才能官至此職,張遼你軍中有多少人?

有一萬勁卒麼,掌管了多少土地?

若想封賞出高位,一是向朝廷求官職,君上官位高了,麾下將軍位就多了。比如位至三公,那麼就可以隨便加官進爵了。除去幾個顯耀的官職,都可封賞的。

現在這樣搞,不論是否會被朝廷視爲叛逆,其他諸侯會怎麼想,怎麼看?

會不會被嘲笑致死?

書羣號:一零八九三八二五肆(108938254)

(本章完)

正文_第二百六十三回 真定亂戰正文_第六百零六回 周瑜撤軍正文_第六百零五回 張遼敗退正文_第五百六十八回 陣中拼殺正文_第七十六回 周之分封正文_第三百八十回 內政內事正文_第三百零七回 三經一體正文_第一百五十三回 胡說八道正文_第三百五十四回 殿中議事正文_第四百三十回 心有去意正文_第五百七十七回 張任死節正文_第六百七十七回 五丈原前正文_第一百八十回 議取幽州正文_第一百四十二回 兵分兩路正文_第四百二十九回 銅牆鐵壁正文_第三十五回 何去何從正文_第一百八十八回 家鄉來人正文_第一百零一回 籌集糧草正文_第二百三十二回 重甲步軍正文_第二百四十二回 天災之年正文_第八十四回 呂岱出戰正文_第五百二十七回 軍前議事正文_第二百四十八回 還家省親正文_第八十回 草寇劫道正文_第六百四十四回 赤壁之年正文_第三百一十六回 損兵折將正文_第五百七十四回 窮途末路正文_第二百六十二回 陷陣之營正文_第四十六回 張遼突戰正文_第五百回 大將陣亡正文_第六百四十五回 攻城開始正文_第二百七十五回 龍戰虎鬥正文_第二十三回 旗幟飄揚正文_第六百七十八回 龍駕上座正文_第三百五十五回 探索先行正文_第二百七十三回 中計中計正文_第三百三十七回 誰爲王者正文_第二百七十八回 賞罰分明正文_第一百六十八回 麴義被擒正文_第六百四十八回 死傷慘重正文_第一百五十一回 灘塗之戰正文_第四百四十八回 定計破敵正文_第一百四十七回 大戰之前正文_第六百七十四回 猛士猶在正文_第四百八十五回 兵圍襄陽正文_第三十回 陳宮在後正文_第二百五十七回 沙場決勝正文_第二百七十五回 龍戰虎鬥正文_第四百八十四回 蔡陽一戰正文_第二百七十四回 大將管亥正文_第一百四十五回 北海建觀正文_第二百五十一回 袁術勢滅正文_第三百六十回 弄巧成拙正文_第五百六十二回 老將黃忠正文_第三百八十一回 肅清內賊正文_第五百七十四回 窮途末路正文_第七回 陳震少年正文_第一百零九回 海上遇險正文_第三百九十四回 我爲說客正文_第二百七十三回 中計中計正文_第六百二十四回 兵分兩路正文_第一百一十回 諸葛子瑜正文_第一百二十一回 悠閒生活正文_第三百一十二回 調兵遣將正文_第五百一十三回 鐵騎衝陣正文_第二百七十五回 龍戰虎鬥正文_第二百一十回 平定幽州正文_第二百五十五回 高順死戰正文_第二百零四回 諸使紛至正文_第一百五十三回 胡說八道正文_第一百八十九回 昌平一戰正文_第五百三十回 兩將爭雄正文_第一百八十四回 薊縣攻城正文_第三百四十三回 誰人無死正文_第二百九十三回 錦馬超正文_第七十六回 周之分封正文_第一百五十三回 胡說八道正文_第四百二十七回 小沛難守正文_第一百三十八回 袁呂大戰正文_第四百六十回 左右爲難正文_第四百一十回 據城不出正文_第三百七十一回 代天行道正文_第三百七十六回 孰忠孰奸正文_第四百零一回 搏命一擊正文_第六百六十二回 定軍山落正文_第四百五十七回 亂戰不止正文_第二百三十九回 迴轉平原正文_第一百五十四回 曹軍攻戰正文_第五百一十三回 鐵騎衝陣正文_第六百六十四回 各施己計正文_第二百八十九回 道門弟子正文_第五百四十九回 進圖江州正文_第一百三十九回 大戰正酣正文_第五百六十回 攻下綿竹正文_第四百二十一回 迂迴突襲正文_第四百二十四回 入駐小沛正文_上架感言正文_第四百一十九回 將遇良才正文_第五百七十八回 劉備勢滅正文_第二百六十三回 真定亂戰
正文_第二百六十三回 真定亂戰正文_第六百零六回 周瑜撤軍正文_第六百零五回 張遼敗退正文_第五百六十八回 陣中拼殺正文_第七十六回 周之分封正文_第三百八十回 內政內事正文_第三百零七回 三經一體正文_第一百五十三回 胡說八道正文_第三百五十四回 殿中議事正文_第四百三十回 心有去意正文_第五百七十七回 張任死節正文_第六百七十七回 五丈原前正文_第一百八十回 議取幽州正文_第一百四十二回 兵分兩路正文_第四百二十九回 銅牆鐵壁正文_第三十五回 何去何從正文_第一百八十八回 家鄉來人正文_第一百零一回 籌集糧草正文_第二百三十二回 重甲步軍正文_第二百四十二回 天災之年正文_第八十四回 呂岱出戰正文_第五百二十七回 軍前議事正文_第二百四十八回 還家省親正文_第八十回 草寇劫道正文_第六百四十四回 赤壁之年正文_第三百一十六回 損兵折將正文_第五百七十四回 窮途末路正文_第二百六十二回 陷陣之營正文_第四十六回 張遼突戰正文_第五百回 大將陣亡正文_第六百四十五回 攻城開始正文_第二百七十五回 龍戰虎鬥正文_第二十三回 旗幟飄揚正文_第六百七十八回 龍駕上座正文_第三百五十五回 探索先行正文_第二百七十三回 中計中計正文_第三百三十七回 誰爲王者正文_第二百七十八回 賞罰分明正文_第一百六十八回 麴義被擒正文_第六百四十八回 死傷慘重正文_第一百五十一回 灘塗之戰正文_第四百四十八回 定計破敵正文_第一百四十七回 大戰之前正文_第六百七十四回 猛士猶在正文_第四百八十五回 兵圍襄陽正文_第三十回 陳宮在後正文_第二百五十七回 沙場決勝正文_第二百七十五回 龍戰虎鬥正文_第四百八十四回 蔡陽一戰正文_第二百七十四回 大將管亥正文_第一百四十五回 北海建觀正文_第二百五十一回 袁術勢滅正文_第三百六十回 弄巧成拙正文_第五百六十二回 老將黃忠正文_第三百八十一回 肅清內賊正文_第五百七十四回 窮途末路正文_第七回 陳震少年正文_第一百零九回 海上遇險正文_第三百九十四回 我爲說客正文_第二百七十三回 中計中計正文_第六百二十四回 兵分兩路正文_第一百一十回 諸葛子瑜正文_第一百二十一回 悠閒生活正文_第三百一十二回 調兵遣將正文_第五百一十三回 鐵騎衝陣正文_第二百七十五回 龍戰虎鬥正文_第二百一十回 平定幽州正文_第二百五十五回 高順死戰正文_第二百零四回 諸使紛至正文_第一百五十三回 胡說八道正文_第一百八十九回 昌平一戰正文_第五百三十回 兩將爭雄正文_第一百八十四回 薊縣攻城正文_第三百四十三回 誰人無死正文_第二百九十三回 錦馬超正文_第七十六回 周之分封正文_第一百五十三回 胡說八道正文_第四百二十七回 小沛難守正文_第一百三十八回 袁呂大戰正文_第四百六十回 左右爲難正文_第四百一十回 據城不出正文_第三百七十一回 代天行道正文_第三百七十六回 孰忠孰奸正文_第四百零一回 搏命一擊正文_第六百六十二回 定軍山落正文_第四百五十七回 亂戰不止正文_第二百三十九回 迴轉平原正文_第一百五十四回 曹軍攻戰正文_第五百一十三回 鐵騎衝陣正文_第六百六十四回 各施己計正文_第二百八十九回 道門弟子正文_第五百四十九回 進圖江州正文_第一百三十九回 大戰正酣正文_第五百六十回 攻下綿竹正文_第四百二十一回 迂迴突襲正文_第四百二十四回 入駐小沛正文_上架感言正文_第四百一十九回 將遇良才正文_第五百七十八回 劉備勢滅正文_第二百六十三回 真定亂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