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_第六百一十七回 孫權之謀

孫權的案几上壓着好幾封密信,在他的下首張昭、張紘兩人相對坐着。

這數封密信大都與陳翎的行止有關,隔上一日便會呈上一封。

而被在最底下的那一封,原來孫權看過之後,以爲不會念起此一事,可當張昭、張紘兩人聯袂而來,向他告知如今的江東如今到了山窮水盡的地步,此一封書信由不得他不記掛起來。

自第一次兵敗壽春,從徐、豫兩州退回江東之後,孫權就隱約覺得佔有江東一地不能與中原強爭,經由孫策這一次出兵之後,孫權更以爲整個江東能夠據守住一方領地已經是大不易,怎能無止無休的繼續調兵遣將征討呂布?

前一次的大戰已經耗盡了江東底蘊,這一次若是再敗,今後十年的潛力就全部葬送了進去,對於這一事,孫權不能忍。

原本期望着周瑜一偏師能夠將陳翎那賊子給除掉了,可萬萬想不到,他竟然在開戰之前,曾與那賊子有過私會!

陳翎這一人,自己對他的印象頗爲深刻,想當初在壽春江都之時,他扯着一副假字就敢向袁術借一塊領地供呂布棲身,之後的事情不提也罷,就從此一事上來看,他就是一個無視尊卑、不顧廉恥的賤人!

毫無信義,毫無忠貞之心,想必在那時他對天子就有不同常人的念想。

觀他一路走來,事事如意,一帆風順,少有波瀾,就算略有挫折,轉眼間便又是另外一副景象。

孫權想到這裡,心中大恨,暗暗道着,若是此人站在自己面前,定然一刀兩斷,把他砍殺在地!

“真的需要如此嗎?”平息了一下心胸,孫權向着兩位尊長問詢道。

張昭慈眉善目,低着腦袋沒有開口說話,在孫權左手的張紘咳了一聲,拱手說道:“討虜將軍,我江東若想在這亂世中繼續生存下去,惟有此一法。”

孫權聽着這話,沒有立即答覆,木然愣了半晌才說道:“父兄不易,我如何能夠做出這般宵小之事來?”

孫權話語剛落,張昭擡起頭來看向他,問向他道:“敢問將軍,若是破虜將軍兵敗廬江會如何?”

孫權沉默不語,過得片刻,他顫着手臂,艱難的再一次問道:“可…”

等孫權說下去,張昭對面的張紘拱手勸諫言道:“比之江東百姓,孰重孰輕?”

孫權低垂下頭來,喃喃無語,沉吟良久,不發一言,張昭、張紘兩人見之,相互看覷了一眼,嘆聲中齊齊向孫權告退,臨走之前張昭留言說道:“陳翎已經快至廬江,破虜將軍還在與那王基糾纏,…話盡如此,但憑將軍決之。”

陳端被殺,壽春陷落,孫策聞之震動,由此更加急攻廬江。

外城在三日前被打破,內城若是強攻早晚會攻入其中,孫策猶是心喜,正待調兵遣將繼續攻佔,不料忽有人來稟言道:“陳翎大軍依靠接近廬江,不日即將抵達!”

衆人還未從這一消息中醒轉過來,便另有密使從江東來,孫策屏退左右,只留周瑜一人在側,聽此人稟報言道:“小人乃是功曹虞翻的下人,爲主人所遣特來稟報主公得知,江東即將有大事發生!”

虞翻,字仲翔,會稽餘姚人,日南太守虞歆之子。他於經學頗有造詣,尤其精通《易》學。

虞翻起初在會稽爲吏,及後孫策進攻會稽,虞翻當是正值父喪,他穿着喪服到太守府邸,太守計劃和孫策開戰,虞翻於是脫掉喪服進府面見太守,勸他躲開孫策。

太守兵敗,逃到海上。虞翻追隨並保衛着他,到了東部的侯官,侯官縣長閉門不讓太守通過,虞翻上前勸告,纔開門放他們進來。

太守對虞翻說:“你家裡再有老母親,你可以回家了。”虞翻回去以後,孫策依然任命他爲功曹,用對待好友的禮儀對待他,親自到虞翻的家裡探訪他。

虞翻語焉不詳,孫策屢番詢問,俱不得要領,乃與周瑜相商,孫策說道:“是否爲青州的戰船自海上攻入江東?”

周瑜搖頭,回道:“餘姚等地有吾粲等將校嚴防死守,不可能是此事。”想了一下,周瑜又說道:“再者說,如今我江東的戰船不弱於他青州,經由數戰之後,中原諸將豈能不知此事?”

孫策然之,冥思苦想之下,還是想不出爲何,乃看向周瑜,期望他給自己一個答案。

周瑜雖然是天縱奇才,但他生性坦蕩磊落,怎會念及孫權竟然會起了另外一副心思?

況且虞翻雖然略有耳聞,卻不能

知曉其中的底細,所遣過來密使一問三不知,周瑜同樣在沉思冥想之後,陷入不知所措的境況。

不過在想了一陣之後,周瑜對孫策諫言道:“虞翻亮直,國之周舍,所言定然不假。”

“此時陳翎大軍逼近,我軍若是能夠在短期內攻克廬江,還能據此城池與他相爭一、二,可若是…”周瑜沒有把話說完,但孫策已經明白了他的意思。

王基悍勇,所部士卒拼死一搏,廬江急切難下,再加上虞翻這一番警告,孫策自思回師合肥方爲上策。

其一,合肥此地靠近建業,若是江東真有大事發生,自己可隨時回去平復;其二,自己的兵力久於戰鬥,不足爲憑,看似人多,對上陳翎這樣的人物,難說不會有兵敗的可能。而退回合肥,可在整理兵馬的同時,以待他來徵進,畢竟以疲憊之師對上一強旅,以逸待勞更顯得是一上策。

他是“吳王”,怎麼可能不來征討自己?

孫策由此攜帶上沒有被王基送入內城的糧草輜重,在陳翎大軍抵達之前,從廬江撤軍了,退向合肥。

孫策退兵的另外的一個原因,他沒有說出口,但周瑜心中有些明瞭,那就是程普一軍、魯肅、孫輔兩人一軍,都在合肥可控範圍之內,若是孫策繼續留在廬江與陳翎征戰,難說這兩支兵馬不會被增援過來的兵馬給滅了。

就在孫策退兵之際,在壽春的于禁、臧霸、孫觀三人整飭兵馬,修葺城池,以待程普或有可能的攻城。

壽春兵少,經由一夜交戰之後,雖然砍了陳端的腦袋,可自己一方的折損也不小,本來就沒有多少人,如今更是捉襟見肘。

原本就沒在自己意料中的奪城,臧霸、孫觀兩人;原本在自己意料中的奪城,後來的局勢發展出乎人意料之外,竟然搶下了此城的于禁三人,隨着孫策的退兵,更加不敢妄動,日日夜夜提心吊膽着,就怕孫策帥大軍過來攻擊,那裡料到如今的孫策心患江東的同時,只等着陳翎來征討合肥,就再也沒有顧得上來看壽春一眼了。

而程普這一軍,被斷了糧道,惶惶退向合肥的同時,也不知此刻的壽春可能一鼓就能攻下,也沒有揮軍指向這裡,讓于禁、臧霸、孫觀三人無意中逃過一劫。

(本章完)

正文_第四百零一回 搏命一擊正文_第六百一十六回 戰事轉變正文_第三百四十一回 留守之將正文_第六百四十七回 僅差一步正文_第五百回 大將陣亡正文_第五百七十回 萬事俱備正文_第六百五十五回 竟有此事正文_第二百六十二回 陷陣之營正文_第七十九回 押解糧草正文_第一百九十九回 征討三韓正文_第一百二十九回 謀逆造反正文_第一百七十六回 城破將降正文_第三百八十七回 事非偶然正文_第五百三十八回 思緒萬千正文_第二百零九回 烏桓遷徙正文_第二百八十五回 纏綿入骨正文_第五百一十七回 放你一馬正文_第五百四十四回 論天下勢正文_第二百二十四回 諸侯林立正文_第三百九十九回 攻城大戰正文_第七十二回 偶遇華佗正文_第五百零六回 性公有難正文_第三百八十三回 可曾後悔正文_第三百四十一回 留守之將正文_第四百三十七回 一路走來正文_第六百二十五回 中計受伏正文_第一百零六回 破門而入正文_第五百五十回 張達賺城正文_第四百零三回 猛將失一正文_第一百二十三回 弱水三千正文_上架感言正文_第五百三十七回 禦敵無策正文_第四百一十一回 先發制人正文_第二百一十九回 天下重騎正文_第六百八十九回 王佐之人正文_第四百零四回 似是巧合正文_第五百四十回 攻入城中正文_第六百五十七回 攻山難佔正文_第一百七十五回 開城者誰正文_第四百二十八回 賺取城池正文_第二十三回 旗幟飄揚正文_第三百零五回 銅雀現世正文_第六百七十四回 猛士猶在正文_第二十三回 旗幟飄揚正文_第二百九十二回 抹書間遂正文_第五百七十四回 窮途末路正文_第三百零二回 誰成誰敗正文_第四百五十九回 大將之名正文_第二十七回 東郡陳宮正文_第五百三十三回 突入城中正文_第二百三十三回 郡縣之事正文_第二百三十九回 迴轉平原正文_第二百零三回 平原決事正文_第二百八十五回 纏綿入骨正文_第二百七十六回 親冒矢石正文_第二百七十九回 道聽途說正文_第十五回 李封薛蘭正文_第一百九十九回 征討三韓正文_第九回 虎癡許褚正文_第四百七十六回 我之願望正文_第二百零三回 平原決事正文_第五百七十七回 張任死節正文_第三百七十八回 捨身取義正文_第二百七十八回 賞罰分明正文_第三百三十二回 血染戰袍正文_第二百三十四回 出仕無門正文_第五百八十五回 臨戰前夕正文_第四百六十一回 敵我不分正文_第四百一十二回 以一擋千正文_第二百三十六回 陳震迴歸正文_第四百八十八回 孔明之謀正文_第二百七十三回 中計中計正文_第四百六十一回 敵我不分正文_第五百三十回 兩將爭雄正文_第八十九回 雛鳳初鳴正文_第三百四十二回 曹洪棄城正文_第六百七十八回 龍駕上座正文_第一百四十八回 搶灘登陸正文_第六百二十三回 孫策之死正文_第五百九十七回 暗箭傷人正文_第三百七十四回 談天說地正文_第六百三十回 攻城難下正文_第一百二十五回 種田生涯正文_第二回 呂布之志正文_第三百四十九回 劉備入蜀正文_第三百二十七回 奮戰不息正文_第六百三十七回 魏延之雄正文_第六百七十五回 勝利在望正文_第二百五十七回 沙場決勝正文_第八十六回 呂岱搏命正文_第四百九十九回 強行被迫正文_第一百六十八回 麴義被擒正文_第五十一回 喜憂參半正文_第一百二十二回 在水一方正文_第三百四十五回 大軍潰退正文_第七十一回 下邳瘟疫正文_第五百九十二回 王基顯威正文_第一百八十七回 南皮城下正文_第九十四回 太史子義正文_第一百三十一回 公孫勢滅
正文_第四百零一回 搏命一擊正文_第六百一十六回 戰事轉變正文_第三百四十一回 留守之將正文_第六百四十七回 僅差一步正文_第五百回 大將陣亡正文_第五百七十回 萬事俱備正文_第六百五十五回 竟有此事正文_第二百六十二回 陷陣之營正文_第七十九回 押解糧草正文_第一百九十九回 征討三韓正文_第一百二十九回 謀逆造反正文_第一百七十六回 城破將降正文_第三百八十七回 事非偶然正文_第五百三十八回 思緒萬千正文_第二百零九回 烏桓遷徙正文_第二百八十五回 纏綿入骨正文_第五百一十七回 放你一馬正文_第五百四十四回 論天下勢正文_第二百二十四回 諸侯林立正文_第三百九十九回 攻城大戰正文_第七十二回 偶遇華佗正文_第五百零六回 性公有難正文_第三百八十三回 可曾後悔正文_第三百四十一回 留守之將正文_第四百三十七回 一路走來正文_第六百二十五回 中計受伏正文_第一百零六回 破門而入正文_第五百五十回 張達賺城正文_第四百零三回 猛將失一正文_第一百二十三回 弱水三千正文_上架感言正文_第五百三十七回 禦敵無策正文_第四百一十一回 先發制人正文_第二百一十九回 天下重騎正文_第六百八十九回 王佐之人正文_第四百零四回 似是巧合正文_第五百四十回 攻入城中正文_第六百五十七回 攻山難佔正文_第一百七十五回 開城者誰正文_第四百二十八回 賺取城池正文_第二十三回 旗幟飄揚正文_第三百零五回 銅雀現世正文_第六百七十四回 猛士猶在正文_第二十三回 旗幟飄揚正文_第二百九十二回 抹書間遂正文_第五百七十四回 窮途末路正文_第三百零二回 誰成誰敗正文_第四百五十九回 大將之名正文_第二十七回 東郡陳宮正文_第五百三十三回 突入城中正文_第二百三十三回 郡縣之事正文_第二百三十九回 迴轉平原正文_第二百零三回 平原決事正文_第二百八十五回 纏綿入骨正文_第二百七十六回 親冒矢石正文_第二百七十九回 道聽途說正文_第十五回 李封薛蘭正文_第一百九十九回 征討三韓正文_第九回 虎癡許褚正文_第四百七十六回 我之願望正文_第二百零三回 平原決事正文_第五百七十七回 張任死節正文_第三百七十八回 捨身取義正文_第二百七十八回 賞罰分明正文_第三百三十二回 血染戰袍正文_第二百三十四回 出仕無門正文_第五百八十五回 臨戰前夕正文_第四百六十一回 敵我不分正文_第四百一十二回 以一擋千正文_第二百三十六回 陳震迴歸正文_第四百八十八回 孔明之謀正文_第二百七十三回 中計中計正文_第四百六十一回 敵我不分正文_第五百三十回 兩將爭雄正文_第八十九回 雛鳳初鳴正文_第三百四十二回 曹洪棄城正文_第六百七十八回 龍駕上座正文_第一百四十八回 搶灘登陸正文_第六百二十三回 孫策之死正文_第五百九十七回 暗箭傷人正文_第三百七十四回 談天說地正文_第六百三十回 攻城難下正文_第一百二十五回 種田生涯正文_第二回 呂布之志正文_第三百四十九回 劉備入蜀正文_第三百二十七回 奮戰不息正文_第六百三十七回 魏延之雄正文_第六百七十五回 勝利在望正文_第二百五十七回 沙場決勝正文_第八十六回 呂岱搏命正文_第四百九十九回 強行被迫正文_第一百六十八回 麴義被擒正文_第五十一回 喜憂參半正文_第一百二十二回 在水一方正文_第三百四十五回 大軍潰退正文_第七十一回 下邳瘟疫正文_第五百九十二回 王基顯威正文_第一百八十七回 南皮城下正文_第九十四回 太史子義正文_第一百三十一回 公孫勢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