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_第四百零四回 似是巧合

周分封諸侯國,國君爲姬姓,侯爵。

首任國君唐叔虞爲周武王姬發之子,周成王姬誦之弟。國號初爲“唐”,唐叔虞之子燮即位後改爲晉。

晉國鼎盛時期,地域囊括幷州、翼州大片地域。

晉國在晉獻公時期崛起,“並國十七,服國三十八”。

晉文公繼位後平定周王室子帶之亂,並在城濮之戰中大敗楚國,一戰而霸。

晉襄公時期先後在餚之戰和彭衙之戰中兩敗秦國,繼其父爲中原霸主。

前五百九十七年,晉國在邲之戰中敗給老對手楚國,轉而經略北方,在鞌之戰中大敗齊國。晉厲公繼位後連敗秦、狄,並在鄢陵之戰再敗楚國,復霸天下。

晉悼公時期至國勢鼎盛,軍治萬乘,延續了晉國百年的霸業,使晉國成爲春秋時期稱霸時間最長的國家,春秋五霸,晉國獨佔四席,分別是晉文公、晉襄公、晉景公、晉悼公。

晉平公以後,晉國形成強大的範、中行、智、韓、趙、魏六卿,六卿之間鬥爭激烈。

定公時,範、中行兩家首先敗亡。前四百五十三年,韓、趙、魏三家共滅智氏,三分其地,晉國實際上已被三家瓜分。

前四百零三年,周威烈王冊封韓、趙、魏三家爲諸侯,史稱“三家分晉”。

前三百四十九年,末任晉侯晉靜公被殺,晉國滅亡。

呂布是幷州五原人,以“晉”爲國號無可厚非,但陳翎卜一初聞,還是嚇了一跳,吃了一驚。

須知,司馬氏代魏建立的政權,亦是以“晉”爲國號。

難道說這天見不得自己好,故意如此?

歷史流向何處有自身的限定製約,若是像自己這般曲義妄改,是否會被這歷史反彈着唬一下?

或只是巧合,溫侯呂布是原晉地人,以此爲國號不足爲奇!

如此安慰着自己,陳翎回至幷州之後,就把整個人的身心放在兩子的教育上。

呂布想自立爲帝,事情很多,幸好自己脫離那漩渦,

不必爲此着急上火,陳翎心底懷着這般酸氣如此念道着。

稱帝的儀式包括有祭天、祭祖、改元、登基大典、冊封百官、冊封后宮,大赦天下等。

在漢家天子還好好待在長安的時候,呂布稱帝這一事,大不易!

曹操首先跳出來,發了一檄文,號召天下有志之士聯合起來,共討篡國逆賊呂布!

然後便是之前與呂布有過一陣聯合的劉備,劉備在成都聽聞呂布欲想稱帝一事,哭絕在地。次日醒轉過來之後,拔劍指向河北誓言道:“不滅國賊呂布,恥爲漢室子弟!”

懷揣着玉璽的孫策,在這種衆情洶洶之下,沒有像前兩者那般口誅筆伐,而是付諸於行動,直接出兵攻取了東海一郡!

其實孫策心下比之曹操、劉備兩人來說,更爲惱恨呂布稱帝,別人或許不知曉自己有玉璽一事,但陳翎的的確確是清楚知道的。

人或言之,誰擁有玉璽,就有九五之分。

在自己稱帝之前,呂布安敢如此爲之?!

他視自己這個得授天命者爲何物?

若不在此事上,攪合一下,難說呂布不會更加小覷天下英豪!

這般,隨着孫策親提大軍逼近青州,曹操、劉備兩家相應出兵,一出洛陽,攻向虎牢關;一兵出荊襄,劍指許昌。

曹操之意是奪回虎牢關,有此關在手之後,便可安心發展,不必憂慮其他。

而劉備之心在於令呂布收回成命,不能自立稱帝。因此他完全不顧左右兩方,曹操、孫策兩人皆是心思叵測之輩的人,擅自攻襲許昌,妄圖將呂布稱帝的野心消滅在萌芽狀態。

三家在溫侯呂布稱帝這一事上,有着驚人的一致性,如此河北震動,軍情密報不絕於門庭,進進出出直達青州、幷州數處。

原本自征討曹操回幷州之後,虎牢關諸葛亮留下呂岱駐於此處,陳翎則是帥大軍轉回了上黨。

這本是諸葛亮制約陳翎舉措,幷州出兵必須經過壺關,在壺關這裡留下把守大將之後,就能

使得陳翎進退不能,只能憋屈的呆在上黨。

這是對本勢力範圍內封疆大吏的一種保護,讓你瞭解到,一切還掌控在君上的手中,你就算再能亦只不過是一區區臣子,而非是其他。

陳翎本非是有謀反之意的人,野心在他來說,比起統一這個天下,不值一提。

因此安心的待在上黨,以待時日再次出征。

恰如他自己所料的那般,這個天下,在沒有完全統一之前,就想稱帝,純屬自找無趣,這不,三家一起攻過來了嗎?

誠惶誠恐的接待了來使,楊修,在一陣取笑聲中,楊修將諸葛亮的命令交付給了陳翎。

幷州臨近司隸,陳翎自知在兗州無事的情況之下,自己只能、亦止有一曹操可爲敵手。

展開書信一覽,正如自己所料的那般,諸葛亮令自己帥大軍至虎牢關、許昌一線佈防,抵禦曹操、劉備兩家的侵攻。

看完這信,陳翎沉思不語。

信上只有寥寥數語,在曹操剛剛爲諸葛亮所敗之後,他無能、亦無力出關奪回兗州,因此虎牢關無論在曹操,抑或是己方手中,對與曹操的大戰幾無可能。

因此,諸葛亮遣自己出幷州,其意不在抗曹,而是、…是去與劉備相爭!

劉備帳下的文武,陳翎知之甚詳,幾乎囊括了除去諸葛亮、馬超等少數幾人之外豪華之師!

陳翎心中暗暗叫苦,雖然自己志在統一天下,可不是剛剛退了曹軍之後,就去戰劉備!

更何況的是,烏戈國國主兀突骨赫然在列!

這可是能比擬,甚至比溫侯呂布更加強大的存在!

正在欣賞府邸中春色的楊修,見陳翎看過書信之後,便一直呆立不動,楊修奇之,乃問道:“子儀,爲何如此?”

陳翎苦笑一聲,對着楊修說道:“德祖,你是不知劉備這大耳,…非人呀!”

“哦?”雖然亦聽聞過劉備雙膝過肩,至於大耳垂肩這一事,卻只是私下裡說道,並不能憑此就以爲劉備非人哉。

(本章完)

正文_第二百三十二回 重甲步軍正文_第九十五回 對陣決殺正文_第六百七十六回 進逼長安正文_第三百零三回 或將遠遊正文_第一百五十七回 呂布軍至正文_第一百二十二回 在水一方正文_第一百七十五回 開城者誰正文_第六百七十回 窮途末路正文_第五十二回 進軍方向正文_第二百八十五回 纏綿入骨正文_第四百一十四回 夏侯罹難正文_第三百零四回 屈指可數正文_第三百零三回 或將遠遊正文_第五百一十五回 技不如人正文_第三百五十三回 謁見呂布正文_第六百五十回 出兵漢中正文_第二百六十二回 陷陣之營正文_第三百四十八回 離京赴任正文_第二十六回 安營下寨正文_第五百三十四回 兩敗俱傷正文_第二百七十五回 龍戰虎鬥正文_第二百六十九回 左右軍師正文_第五十二回 進軍方向正文_第三十七回 許褚一諾正文_第五百六十八回 陣中拼殺正文_第四百一十五回 世事難料正文_第九十二回 管亥投降正文_第六百一十四回 酣戰不已正文_第六百五十九回 奮戰不息正文_第四百一十二回 以一擋千正文_第二百七十六回 親冒矢石正文_第三百六十六回 攻伐之道正文_第二百六十三回 真定亂戰正文_第三十九回 呂布之女正文_第六百一十回 廬江苦戰正文_第四百二十八回 賺取城池正文_第三百四十九回 劉備入蜀正文_第一百三十三回 趙雲來沒正文_第六百三十一回 僵持不下正文_第七十一回 下邳瘟疫正文_第四百二十三回 天下縞素正文_第八十五回 徐和佈陣正文_第二百七十八回 賞罰分明正文_第四百六十回 左右爲難正文_第三十八回 袁曹之爭正文_第二百七十五回 龍戰虎鬥正文_第六百四十回 攻陷城池正文_第六百零四回 戰鬥不止正文_第四百三十七回 一路走來正文_第十八回 汝陰初戰正文_第一百一十回 諸葛子瑜正文_第六百三十回 攻城難下正文_第五百九十一回 大戰將起正文_第五百零九回 縱敵之過正文_第八十四回 呂岱出戰正文_第三百六十八回 醉生夢死正文_第十七回 梳理政事正文_第三百二十一回 文遠顯威正文_第五百三十三回 突入城中正文_第三百四十六回 局勢突變正文_第五百五十六回 急轉直下正文_第二百九十二回 抹書間遂正文_第三百四十五回 大軍潰退正文_第五百零三回 人心如何正文_第五百七十八回 劉備勢滅正文_第二百八十二回 誰在祈禱正文_第四百五十一回 在劫難逃正文_第一百八十九回 昌平一戰正文_第四百五十九回 大將之名正文_第三百二十回 虎步關右正文_第六百零三回 大戰將啓正文_第五百九十七回 暗箭傷人正文_第四百零二回 生死大戰正文_第二百六十八回 君臣相得正文_第二百八十四回 絕代佳人正文_第五百六十五回 兵出成都正文_第五百三十七回 禦敵無策正文_第五百二十二回 陳到殺敵正文_第一百七十五回 開城者誰正文_第五百二十六回 以一當千正文_第三百四十五回 大軍潰退正文_第五百七十二回 受封王爵正文_第三百七十七回 孰奸孰忠正文_第三百七十七回 孰奸孰忠正文_第四百七十三回 陸遜說事正文_第七十五回 琅邪海港正文_第一百三十八回 袁呂大戰正文_第三百五十六回 飛燕不再正文_第六百六十八回 攻戰不息正文_第一百七十六回 城破將降正文_第六百八十五回 好戰者亡正文_第五百五十九回 進退失據正文_第一百四十七回 大戰之前正文_第四百五十八回 落葉歸根正文_第一百一十二回 鄴城議事正文_第三百九十回 智者多慮正文_第一百四十二回 兵分兩路正文_第一百三十九回 大戰正酣正文_第五十一回 喜憂參半正文_第二百七十回 識破計謀
正文_第二百三十二回 重甲步軍正文_第九十五回 對陣決殺正文_第六百七十六回 進逼長安正文_第三百零三回 或將遠遊正文_第一百五十七回 呂布軍至正文_第一百二十二回 在水一方正文_第一百七十五回 開城者誰正文_第六百七十回 窮途末路正文_第五十二回 進軍方向正文_第二百八十五回 纏綿入骨正文_第四百一十四回 夏侯罹難正文_第三百零四回 屈指可數正文_第三百零三回 或將遠遊正文_第五百一十五回 技不如人正文_第三百五十三回 謁見呂布正文_第六百五十回 出兵漢中正文_第二百六十二回 陷陣之營正文_第三百四十八回 離京赴任正文_第二十六回 安營下寨正文_第五百三十四回 兩敗俱傷正文_第二百七十五回 龍戰虎鬥正文_第二百六十九回 左右軍師正文_第五十二回 進軍方向正文_第三十七回 許褚一諾正文_第五百六十八回 陣中拼殺正文_第四百一十五回 世事難料正文_第九十二回 管亥投降正文_第六百一十四回 酣戰不已正文_第六百五十九回 奮戰不息正文_第四百一十二回 以一擋千正文_第二百七十六回 親冒矢石正文_第三百六十六回 攻伐之道正文_第二百六十三回 真定亂戰正文_第三十九回 呂布之女正文_第六百一十回 廬江苦戰正文_第四百二十八回 賺取城池正文_第三百四十九回 劉備入蜀正文_第一百三十三回 趙雲來沒正文_第六百三十一回 僵持不下正文_第七十一回 下邳瘟疫正文_第四百二十三回 天下縞素正文_第八十五回 徐和佈陣正文_第二百七十八回 賞罰分明正文_第四百六十回 左右爲難正文_第三十八回 袁曹之爭正文_第二百七十五回 龍戰虎鬥正文_第六百四十回 攻陷城池正文_第六百零四回 戰鬥不止正文_第四百三十七回 一路走來正文_第十八回 汝陰初戰正文_第一百一十回 諸葛子瑜正文_第六百三十回 攻城難下正文_第五百九十一回 大戰將起正文_第五百零九回 縱敵之過正文_第八十四回 呂岱出戰正文_第三百六十八回 醉生夢死正文_第十七回 梳理政事正文_第三百二十一回 文遠顯威正文_第五百三十三回 突入城中正文_第三百四十六回 局勢突變正文_第五百五十六回 急轉直下正文_第二百九十二回 抹書間遂正文_第三百四十五回 大軍潰退正文_第五百零三回 人心如何正文_第五百七十八回 劉備勢滅正文_第二百八十二回 誰在祈禱正文_第四百五十一回 在劫難逃正文_第一百八十九回 昌平一戰正文_第四百五十九回 大將之名正文_第三百二十回 虎步關右正文_第六百零三回 大戰將啓正文_第五百九十七回 暗箭傷人正文_第四百零二回 生死大戰正文_第二百六十八回 君臣相得正文_第二百八十四回 絕代佳人正文_第五百六十五回 兵出成都正文_第五百三十七回 禦敵無策正文_第五百二十二回 陳到殺敵正文_第一百七十五回 開城者誰正文_第五百二十六回 以一當千正文_第三百四十五回 大軍潰退正文_第五百七十二回 受封王爵正文_第三百七十七回 孰奸孰忠正文_第三百七十七回 孰奸孰忠正文_第四百七十三回 陸遜說事正文_第七十五回 琅邪海港正文_第一百三十八回 袁呂大戰正文_第三百五十六回 飛燕不再正文_第六百六十八回 攻戰不息正文_第一百七十六回 城破將降正文_第六百八十五回 好戰者亡正文_第五百五十九回 進退失據正文_第一百四十七回 大戰之前正文_第四百五十八回 落葉歸根正文_第一百一十二回 鄴城議事正文_第三百九十回 智者多慮正文_第一百四十二回 兵分兩路正文_第一百三十九回 大戰正酣正文_第五十一回 喜憂參半正文_第二百七十回 識破計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