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84章 ,北地有狼

次日天明,祖昭還是感到體力虛弱,無從下榻。

不過就在晌午的時候,祖成倒是來到居院探望祖昭。祖成同樣身負傷勢,不僅鼻青臉腫,走起路來都顯得十分艱難和蹣跚。祖昭見祖成好歹還能走路,心中自然感到欣慰。他先向祖成詢問了一下其他人傷勢如何,尤其是那些傷重的子弟眼下可有醒過來。只可惜祖成知道的也不是很多,簡單應付了幾句。

“昨日那些賊子,阿繁可有拷問出什麼線索?”

祖昭待祖成落座之後,吃力的從牀榻上坐起身,頗爲嚴肅的問道。

“有的,今日來見大公子,就是要跟大公子說這件事。”祖成連連點頭說道。

他昨日簡單處理了一下傷口之後,倒是跟着祖繁一同去了縣府大牢,拷問過程是有親眼目睹。今日一早,也曾專門派人去祖繁那裡打聽新的消息。

祖繁一行人在追捕賊人過程中,一共斬斃七名賊人,抓捕賊人九人。剩下在逃者不過三、五人。經過連夜的拷問,儘管仍有幾個賊人嘴巴頑強不開,但剩餘其他人猶是熬不過大刑伺候,把該說的話全盤托出。

“這些賊人可都是單獨審問的?”聽到這裡時,祖昭突然插嘴問道,他必須確保賊人不會早有預謀和串供,此事實在蹊蹺,自己都遭人懸賞刺殺了,豈能不嚴正視之。

“這個,我倒是不清楚了。”祖成搖了搖頭,“回頭再問問阿繁到底怎麼回事。”

他接着把拷問的結果告訴祖昭,此次埋伏在安陽亭襲擊他們的賊人,有一部分就是本縣人,平日遊手好閒,與附近山林野賊頗有來往。而另外一部分人,全部正是活躍在徐無、令支兩縣交界之地的山賊盜寇。

這些山賊盜寇之徒,大部分平日裡也就是附近山林村莊的尋常百姓,只有到秋末冬初之際,方纔會成羣結隊淪爲盜賊,四處劫掠。真正是積匪慣賊者其實並不算多,常年屯駐在山區林地之中,說是落草爲寇,實則是無處可倚,仗着有幾分身膽和手中白刃,專盯着落單過往行人謀活兒。

祖昭自是知道兩郡交界之地最是不安穩,不過因爲附近兩縣都深知這個道理,故而來往此地大多會結伴同行,或僱傭衛士護從。像祖家莊有自己的商隊,商隊亦有族中子弟隨行護衛,近幾年來基本上未曾遭遇過什麼大事故,即便偶爾遇到毛賊,也都能輕易應付。

聽完祖成的話,他不由感嘆:“這冬季還真是盜賊羣生之時。不過,爲何這些賊人會高呼取我首級能獲賞五千金呢?”

祖成嘆了一口氣,神色嚴峻的說道:“此事阿公他們也十分憂心,好端端的,怎麼偏偏會鬧出如此無稽之事,哪裡還有盜賊懸賞謀刺良正者之說,這懸賞者到底是無法無天了呢。”

他先說了這番話,隨後便又告訴祖昭,那些賊人招供之後同樣坦白了懸賞一事的原委。

不過此事說來十分怪哉,這些賊人是受兩縣交界賊衆酋首所指示,懸賞的話也是這個酋首所言,但是據說酋首同樣只是聽人吩咐,然後在吩咐一幫小嘍囉行事。說是事成之後便均分這五千賞金。祖繁是再三逼問,可惜昨日抓獲的賊人都是小嘍囉,他們只只知賊酋,不知賊酋背後真正放出懸賞之話者究竟是誰。

“當真一點也問不出來麼?”沉吟片刻,祖昭正色的問道。

不得不說,從遭遇黑箭之後,他總覺得自己正在經歷一件崎嶇、連環的事故,自己原本以爲接下來只要冷靜應對即將到來的黃巾之亂即可,到現在不得不有另外一番感悟:黃巾之亂或許本不是什麼可怕的事,而就是許多人利用黃巾之亂這個契機大行不義,才使得這個時代愈發混亂和失常。

祖成顯得有幾分無奈,嘆息着搖了搖頭。

“若真要弄清楚究竟是何人懸得賞,還真得抓到那個賊酋才行。”

“我等兩郡交界,雖偶有聽說歹人劫道,可倒是沒聽說過有什麼窮兇極惡之輩,也沒聽說過附近有佔山爲王的賊窩匪寨。此次這賊酋究竟是何人?”祖昭猶是問道。

“大公子,對咱們這樣大族世家,自然不把這些小毛賊放在眼裡。不過我卻聽說在民間,還是有人在言傳郡境賊寇之兇、之狠。山大王、寨大王之類或許沒有,但有頭有臉的賊子還是不少。聽民間傳聞,有一名叫牛海的野賊近幾年一直活躍在咱們兩郡交界之處,手下倒是有一些人馬,外面說可能聚有兩、三百之衆,這話顯然言過其實,頂多也就百餘人。”祖成煞有其事一般說道,一邊說着一邊還不掩飾的添加自己的見解。

祖昭自是知道東漢末年各地都不怎麼太平,尤其是連連大旱之後,許多百姓走投無路,落草爲寇者比比皆是,故使得盜賊蜂起。尤其是在幽州邊境之地,原本就有胡人時常侵襲之憂慮,再加上境內匪患亦是頻頻發生,縱然鬧得不是很大,然則年年入冬備盜不容輕視。

按照祖成所言,顯然這名叫牛海的賊酋,必然是徐無、令支兩縣年年防範的重點對象,以往幾年入冬賊患,多是因此人而起。

“這牛海也不知是否他得真名,民間還有他另外一個外號,喚作‘北地狼’,還說他這隻狼專吃老虎。”稍微停頓了一下,祖成繼續說道。

“專吃老虎?哼,口氣不小。”祖昭冷冷的哼了一聲,他並非目中無人,而是着實認爲這牛海太敢託大。別說什麼專吃蒼蠅還是專吃老虎,這牛海對於祖家這樣的大戶豪族而言,幾乎根本入不了眼目,平日裡除了欺負落單來往商旅、冬日裡聚衆也僅僅只會挑偏遠村落下手,近年從未聽說此人犯過徐無令支兩縣的豪族。

真要是專吃老虎的悍賊,祖家上下早應該聽聞此人的名號了。

“阿繁他可有什麼打算?”冷笑一番之後,祖昭旋即又問道。他如此問話,理所當然是不希望就此斷了這條線索,若非自己現在傷勢不輕、無法下榻,當真要親往山林去尋牛海,活捉此賊順藤摸瓜。

“阿繁請示過文縣尉,文縣尉對縣境之內的治安一事甚是瞭解。往年入冬備盜,備得就是牛海一黨,此賊最擅長裡應外合,與縣內之人勾結串通,相約舉事,不可不謂是耳目衆多。只是儘早文縣來莊上,與阿公細說此事時,卻說縣裡緝捕牛海許多年無果,蓋因此賊行事詭秘,也不知具體藏身何處。”組成唏噓不已的說道。

“兩*界,多是荒原,賊人理應不好藏身才是。”祖昭揣摩着說道。

“話也不能這麼說。牛海活躍於兩郡交界之地,但藏身之處未必是在此間。”祖成道。

“如此說來,要想主動出擊、捕拿此賊,頗有不便之處了。”祖昭眯着眼睛,神色漸現沉思一般的凝重,心中盤算着該如何算計此事。

“應該是沒有辦法。不過,文縣尉倒是很有決心,今年備盜之際,必然要百般設計,讓牛海一黨有來無回,爭取一網打盡。”祖成又道。

“無論如何,我等今歲備盜的準備事宜應該更加快一些。”祖昭深沉的說道。

“大公子是說,要把備盜日程再提前一些?”祖成問道。

早先原定臘月底展開訓練,正因爲前期籌備工作提前完成,各亭各鄉的民壯早早彙集完畢,正打算五日之後提前開始組織。不過,計劃始終趕不上變化,昨日在本縣之內出了這麼大的事故,未嘗不會引起各方面的重視和擔心。

“是的。今歲與往昔不同,賊勢已現,我們切不能再有半點拖延和遲疑。”祖昭語氣十分堅定的說道。

“只可惜大公子有傷在身,阿公都說今歲備盜由大公子統領,眼下又該如何是好?”祖成語重心長的說道。

“訓練之事,有我無我亦可照常進行。我等北地男兒本是尚武好鬥,自幼善弓好馬不在話下,再者往昔年年備盜,年年皆有訓練,大家早已輕車熟路,無甚好擔憂。眼下關鍵所在,是要讓衆人明曉紀律,就算只是備盜民壯,然則今歲大有不同,決不能有絲毫僥倖輕敵之心。”祖昭鄭重其事的說道。

祖成聽了,先是思索了一會兒,旋即贊同的點了點頭。

【下午才把網線弄好。晚上在更一章!】

第50章 ,功變爲過第67章 ,銷蝕硫磺第28章 ,勢如破竹第61章 ,硬上弓第48章 ,衝鋒陷陣第32章 ,計劃安排第33章 ,難得良將第73章 ,蓄養商資第97章 ,鮮卑之猶第67章 ,救場第119章 ,三路奔襲第15章 ,小小較量第71章 ,神模驅獸第74章 ,自有風範第86章 ,引經據典第68章 ,戰敗和談第65章 ,大軍休整第9章 ,決死一搏第16章 ,張預求救第7章 ,察舉提拔第93章 ,志在四方第78章 ,再起戰亂第64章 ,郡府奇遇第15章 ,飛來急報第12章 ,動員勞力第3章 ,胡馬犯境第52章 ,遭遇黑箭第55章 ,風言風語第56章 ,空空如也第9章 ,又見黃巾第9章 ,安陽張氏第90章 ,賊酋王政第37章 ,定罪叛將第16章 ,城下一戰第50章 ,功變爲過第120章 ,巧佔幽州第29章 ,侄輩遊繳第13章 ,光和七年第75章 ,預備義舉第96章 ,煽風點火第6章 ,航海之想第54章 ,策定新規第92章 ,正面決戰第75章 , 擂臺選將第8章 ,夜幕殺人第84章 ,北地有狼第97章 ,獲勝之餘第21章 ,娛情於義第60章 ,削鐵如泥第28章 ,黑箭之兇第41章 ,預下計劃第17章 ,韓當義公第31章 ,漢境胡人第21章 ,娛情於義第86章 ,引經據典第77章 ,暗箭傷人第73章 ,太守遭遇第33章 ,回程路上第12章 ,好弓善射第73章 ,最後進攻第7章 ,察舉提拔第28章 ,勢如破竹第15章 ,爲官爲財第38章 ,出兵平叛第84章 ,大戰文丑第57章 ,縣府一會第40章 ,擒賊擒王第85章 ,吾亦前往第88章 ,故技重施第9章 ,安陽張氏第65章 ,趁火殺人第36章 ,桃李不言第20章 ,公孫小半第59章 ,動盪不安第52章 ,遭遇黑箭第68章 ,別有爭執第84章 ,再回徐無第30章 ,對衝之下第92章 ,破竹之勢第13章 ,光和七年第69章 ,火軍埋伏第89章 ,繁安有賊第120章 ,巧佔幽州第49章 ,短兵相接第20章 ,公孫小半第14章 ,公孫客人第53章 ,賊亂平第3章 ,徹夜難眠第6章 ,航海之想第24章 ,不分伯仲第98章 ,和睦相處第91章 ,流寇至外第15章 ,飛來急報第78章 ,再起戰亂第32章第79章 ,昌城叛亂第49章 ,絕塵而去第73章 ,蓄養商資第127章 ,與之結盟第35章 ,兩地之思
第50章 ,功變爲過第67章 ,銷蝕硫磺第28章 ,勢如破竹第61章 ,硬上弓第48章 ,衝鋒陷陣第32章 ,計劃安排第33章 ,難得良將第73章 ,蓄養商資第97章 ,鮮卑之猶第67章 ,救場第119章 ,三路奔襲第15章 ,小小較量第71章 ,神模驅獸第74章 ,自有風範第86章 ,引經據典第68章 ,戰敗和談第65章 ,大軍休整第9章 ,決死一搏第16章 ,張預求救第7章 ,察舉提拔第93章 ,志在四方第78章 ,再起戰亂第64章 ,郡府奇遇第15章 ,飛來急報第12章 ,動員勞力第3章 ,胡馬犯境第52章 ,遭遇黑箭第55章 ,風言風語第56章 ,空空如也第9章 ,又見黃巾第9章 ,安陽張氏第90章 ,賊酋王政第37章 ,定罪叛將第16章 ,城下一戰第50章 ,功變爲過第120章 ,巧佔幽州第29章 ,侄輩遊繳第13章 ,光和七年第75章 ,預備義舉第96章 ,煽風點火第6章 ,航海之想第54章 ,策定新規第92章 ,正面決戰第75章 , 擂臺選將第8章 ,夜幕殺人第84章 ,北地有狼第97章 ,獲勝之餘第21章 ,娛情於義第60章 ,削鐵如泥第28章 ,黑箭之兇第41章 ,預下計劃第17章 ,韓當義公第31章 ,漢境胡人第21章 ,娛情於義第86章 ,引經據典第77章 ,暗箭傷人第73章 ,太守遭遇第33章 ,回程路上第12章 ,好弓善射第73章 ,最後進攻第7章 ,察舉提拔第28章 ,勢如破竹第15章 ,爲官爲財第38章 ,出兵平叛第84章 ,大戰文丑第57章 ,縣府一會第40章 ,擒賊擒王第85章 ,吾亦前往第88章 ,故技重施第9章 ,安陽張氏第65章 ,趁火殺人第36章 ,桃李不言第20章 ,公孫小半第59章 ,動盪不安第52章 ,遭遇黑箭第68章 ,別有爭執第84章 ,再回徐無第30章 ,對衝之下第92章 ,破竹之勢第13章 ,光和七年第69章 ,火軍埋伏第89章 ,繁安有賊第120章 ,巧佔幽州第49章 ,短兵相接第20章 ,公孫小半第14章 ,公孫客人第53章 ,賊亂平第3章 ,徹夜難眠第6章 ,航海之想第24章 ,不分伯仲第98章 ,和睦相處第91章 ,流寇至外第15章 ,飛來急報第78章 ,再起戰亂第32章第79章 ,昌城叛亂第49章 ,絕塵而去第73章 ,蓄養商資第127章 ,與之結盟第35章 ,兩地之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