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六十五章 情報機構

劉範聽完,滿意地點點頭。賈詡直起身子,佩服地道:“文和大才,元皓自愧不如。”

劉範道:“你們兩人的戰略,各有各的可取之處,按照文和的戰略,先攻取司隸的話,則比起南陽來更有利於下一步奪取中原,司隸地勢比南陽更好,就像一個拳頭深入中原,而且按照普通的說法,司隸本身就是中原地區的一部分,佔據司隸也更有利於進軍河北四州,河北被開發得比較完備,農業發達;而荊州被開發得很不完全,所以農業不興。”

賈詡和田豐聽罷,點點頭,深表同意。劉範又道:“按照元皓的戰略,先攻取南陽的話,則比起司隸起來,更有利於隱藏住對中原和河北的野心,進而穩住天下梟雄,讓我獲得更加安全的發展環境,也更有利於把控長江天險,一旦奪下荊州,則益州會多增添一層保護殼,揚州賴以自保的長江也會從一副保護它的盾牌,變成一把對準它自身的尖刀。我們也可以用長江來抵擋來自中原的進攻,也可以順流而東,攻擊處在長江下游的揚州,如此一來,還可以支持其他戰線的戰鬥!而且南陽郡之上就是司隸,如若在南陽方向難以進軍中原,那我們還可以再引兵向司隸進發,得了司隸,主動權又被我們收於手中!”

兩人聽完還是同意。劉範道:“我有一句話要說:計劃趕不上變化!屆時亂世降臨,天下陷入一片混亂,局勢也不是我們所能掌控的!如若發生一些超出我們的預想的變化,那我們現在已經制定好的計劃,雖然在大體上不會改變,但是在一些細節上要變通幾分。”

賈詡和田豐道:“喏!”

劉範想了想,又道:“通過今日的情報,我發現我們尚未有專門的情報機構。以往草創鎮北軍時,爲保證全軍將士培養全能素養,我曾規定每次出征靠抽籤決定哪一部曲作爲大軍的斥候,並未有專門的斥候,且這一制度已沿用至今,涼州軍還在履行此制。但斥候只負責涼州軍的情報工作,而比如朝廷的情報、反叛勢力的情報、潛在敵手的情報,在這些方面,咱們可都是一籌莫展啊!”

賈詡和田豐聽完,都十分認同地點了點頭。劉範道:“就拿今日的兩個情報來說吧!當董卓早已擊敗休屠賊子、建立起自己的勢力時,當賈龍依靠恩威並施的手段掌控整個益州時,我們還窩在涼州的州牧府裡,就像井底之蛙一般,只看得見井口這一片狹窄的天空,只看得見咱們涼州這一畝三分地。關於朝廷的情報,仍需要我父親和支持我的朝臣爲我傳遞;關於董卓和賈龍的情報,仍需要官府的邸報和一些行走天下的商賈爲我傳遞。情報工作如此不完善,這對於以後的戰爭,十分地不利啊!”

賈詡道:“主公說的極是!那主公想好了該怎麼做了嗎?”

劉範想了想,道:“不如如此吧!我決定建立一個專門負責收集情報和傳遞情報、執行臥底任務和刺殺任務、並監察敦促涼州整個軍政體系的機構,名字就叫錦衣衛!如何?”

想起有名的情報機構,劉範第一個想到的就是蘇聯的克格勃、美國的中央情報局、英國的軍情六處、中國的軍統和朝陽區羣衆,但這些充滿現代化氣息的名字,如果用在一千多年以前的東漢末年的話,會顯得十分的不自然。最後,劉範想到了明朝的情報機構。巍巍大明朝,在其短暫而輝煌的兩百幾十年國祚中,共涌現了錦衣衛、內衛、東廠、西廠等情報機構,但說起威風,還是錦衣衛比較威風。故而劉範決定將他的情報機構命名爲錦衣衛。

田豐聽罷,道:“主公既然已經有了主意,屬下也沒什麼可以進獻的言論了。但屬下認爲,主公若欲建立這個錦衣衛,則必須選擇一個對主公絕對忠誠、絕無半點背叛主公的可能的人來提領。”

劉範毫不在意地道:“不用如此麻煩——我看元皓你就不錯啊!”

田豐聞言,感動不已,錦衣衛對劉範的重要性不言而喻,但劉範第一個想到的錦衣衛指揮使的人選竟然是他!田豐也曾想過劉範會提及他;但後來又覺得劉範出於大局和安全考慮,必定不會考慮他。田豐道:“謝主公信任屬下!但請主公恕罪,屬下已經身兼數職,被主公委任涼州的別駕從事、治中從事,以及涼州軍的左軍師,每天不僅要處理涼州的政務,還要事事關注涼州軍的訓練,屬下面對如此繁重的事務,已經是分身乏術了!而依屬下看來,文和也比較合適!”

聞言,賈詡臉上並沒有驚異之色,彷彿他猜到了田豐會向劉範舉薦他,或許是他修煉到了寵辱不驚的程度。劉範則是點點頭,依照賈詡那暗黑的爲人,毒辣的手段,倒是很適合出任錦衣衛的指揮使。劉範道:“嗯!元皓這話說得不假,文和確實很適合!”

賈詡嘆了口氣,哀怨地道:“稟主公,屬下和元皓的處境其實也是差不多啊!屬下是涼州的薄曹從事,整日裡要驗看各郡縣送上來的檄文和報告,其中若有瞞報誇大,還要親自一一處理;屬下又是涼州的兵曹從事,要負責徭役和兵役事宜,又要負責訓練和管理涼州的三萬戍卒,指揮他們剿滅在涼州地界上遍地開花的土匪;更不用說屬下還是涼州軍的右軍師了!屬下也不比元皓輕鬆多少,主公還是另尋他人吧!”

劉範沉思了一會兒,想道:確實如同賈詡所說的,他和田豐兩個人,每個人都身兼兩個從事並一個軍師,一個人幹三個人的工作,要動用三個人的腦子,來處理三個人的難題。而自己制定完大政方針和涼州軍的發展路線之後,除了有時去幫幫他們處理一些公文以外,主要將大政方針和發展路線落實到實處的,還是賈詡和田豐。而錦衣衛這種情報機構每天都是十分繁忙,讓他們兩個大忙人來接手這份活確實有些太不近人情了。

想到這裡,劉範便道:“你們說的也對。那你們有什麼人才可以舉薦的麼?”

賈詡和田豐聽完,先對視一眼,然後田豐道:“主公覺得趙雲趙將軍如何?”

趙雲的能力卓著,劉範怎會不知?但劉範認爲趙雲作錦衣衛的指揮使,還是小題大做了。劉範道:“不可!他最大的作用就在於領兵作戰,爲我攻城拔寨。錦衣衛這種繁瑣的工作,對於他這樣的將才來講,都是殺雞用牛刀了。”

“那,黃忠黃將軍如何?黃將軍爲人老成,思維縝密,堪當大任。”賈詡又舉薦了一個武將出來。

劉範聞言,簡直哭笑不得,他還要用黃忠去對付武力天下無敵的呂布呢!劉範道:“這更不行了!黃忠的武功可是涼州軍中最高強的,怎能用他作指揮使這等見不得人的官?”

賈詡嘆了口氣,道:“那屬下也沒人選了,主公還是聽聽元皓有何高見吧!”

田豐道:“主公,依屬下看來,現在涼州各個郡的太守、涼州軍的各個將軍都不適合改任錦衣衛指揮使。依屬下看,主公的二弟就十分合適。”

劉範一聽,立馬精神抖擻。劉範驚異地道:“爲何?”

田豐道:“屬下聽說,主公的二弟劉誕,已經學成,而且他沒有任何可能背叛主公,主公可以完全放心。”

“但他的年紀比我還小,能堪此重任嗎?”劉範道。

“年紀小也不代表沒有天賦,主公可以時時提點一些他,假以時日,他必定能成爲主公的左膀右臂。最重要的是,主公可以對他委以重任,完全放心。”關於錦衣衛這等心腹,田豐強調的是絕對的忠誠,能力則被排到第二位。

劉範覺得十分有道理;賈詡也道:“主公,屬下認爲元皓的提議十分恰當,主公的二弟確實最適合爲主公掌管錦衣衛。”

劉範點點頭,道:“好吧!那就他了!”

第二百七十一章 慘痛教訓第七百八十二章 國無忠臣第二百二十章 逼上絕路第五十三章 田豐效力第七十四章 四員名將第八十一章 鮮卑無謀第四百三十九章 言語交鋒第三百二十三章 天州昆州第五百一十章 開城投降第五百四十七章 南鄭陷落第六百六十三章 姐弟再見第二百五十九章 連環戰馬第六百章 赤霄臨世第五百二十七章 西線告平第二百二十二章 佈局雒陽第四百零九章 驚天危機第二百三十二章 兩全其美第六十七章 甄家買馬第十一章 籌謀再戰第四百七十四章 李儒中計第七百四十二章 土地之憂第九十章 打定主意第四百五十二章 圍魏救趙第七百六十四章 金蟬脫殼第四百章 鬼才東來第八百九十四章 我心匪席第六百八十四章 中計中箭第二百三十八章 家的溫馨第五百六十七章 殺是不殺第三百一十一章 意見相左第二百五十四章 西域危機第四百七十二章 初顯崢嶸第五百八十一章 誅殺宦官第六百章 赤霄臨世第三百六十二章 黑山危機第二百四十二章 海外諸國第七百七十四章 夜潛行宮第二百七十七章 雒陽驚變第一百五十章 指南二寶第六百七十九章 五大強國第八十七章 戰後商議第六百九十八章 凱旋歸來第六百六十九章 鳳宮之斥第二百七十八章 獄中之會第五百九十二章 再見梟雄第二百四十三章 烏孫異動第三百五十七章 西州醫院第一百六十章 擴軍後續第六百三十四章 中平新政第八十九章 着眼未來第五百三十章 屯糧之地第二百八十五章 衆說紛紜第九十六章 兄妹齷齪第七百二十四章 新政之行(下)第三百二十六章 金城書院第七百零五章 慶功盛宴第五百二十三章 火中灰燼第二百六十七章 休戰條件第七百一十九章 師唐改制第三百零一章 錦衣之威第五百四十七章 南鄭陷落第四百九十九章 出城決戰第九百一十六章 秘密審訊第六十九章 檄文募兵第兩百零三章 老將出馬第七百五十三章 爲人父母第八百二十七章 殊死血戰第九十一章 再設州牧第三百一十章 人心天下第四百八十七章 斷糧之險第六百零五章 力排衆議第五百三十六章 偷襲失敗第七百八十一章 安息內亂第一百一十章 巾幗英雄第五十九章 終成眷屬第八百三十五章 鷹旗落地第六百六十三章 姐弟再見第七百八十四章 兒女情長第二百四十九章 備戰西域第七百四十三章 農耕放牧第六百一十九章 盧植點化第八十六章 大雕隕落第五百一十七章 出城應戰第四百七十八章 危機四伏第八百七十四章 使團進城第五章 新得兩千兵第五百五十六章 獻計獻策第一百七十一章 一諾千金第八百三十七章 襲營得手第二百五十七章 互下戰書第四百五十六章 營寨見破第一百六十五章 情報機構第六十三章 衣錦還鄉第四百七十一章 驚天秘密第七百七十八章 發現鐵礦第五百三十一章 瞞天過海第三百二十五章 人才困境第五十五章 佳人昭姬第一百八十章 董卓吃糞
第二百七十一章 慘痛教訓第七百八十二章 國無忠臣第二百二十章 逼上絕路第五十三章 田豐效力第七十四章 四員名將第八十一章 鮮卑無謀第四百三十九章 言語交鋒第三百二十三章 天州昆州第五百一十章 開城投降第五百四十七章 南鄭陷落第六百六十三章 姐弟再見第二百五十九章 連環戰馬第六百章 赤霄臨世第五百二十七章 西線告平第二百二十二章 佈局雒陽第四百零九章 驚天危機第二百三十二章 兩全其美第六十七章 甄家買馬第十一章 籌謀再戰第四百七十四章 李儒中計第七百四十二章 土地之憂第九十章 打定主意第四百五十二章 圍魏救趙第七百六十四章 金蟬脫殼第四百章 鬼才東來第八百九十四章 我心匪席第六百八十四章 中計中箭第二百三十八章 家的溫馨第五百六十七章 殺是不殺第三百一十一章 意見相左第二百五十四章 西域危機第四百七十二章 初顯崢嶸第五百八十一章 誅殺宦官第六百章 赤霄臨世第三百六十二章 黑山危機第二百四十二章 海外諸國第七百七十四章 夜潛行宮第二百七十七章 雒陽驚變第一百五十章 指南二寶第六百七十九章 五大強國第八十七章 戰後商議第六百九十八章 凱旋歸來第六百六十九章 鳳宮之斥第二百七十八章 獄中之會第五百九十二章 再見梟雄第二百四十三章 烏孫異動第三百五十七章 西州醫院第一百六十章 擴軍後續第六百三十四章 中平新政第八十九章 着眼未來第五百三十章 屯糧之地第二百八十五章 衆說紛紜第九十六章 兄妹齷齪第七百二十四章 新政之行(下)第三百二十六章 金城書院第七百零五章 慶功盛宴第五百二十三章 火中灰燼第二百六十七章 休戰條件第七百一十九章 師唐改制第三百零一章 錦衣之威第五百四十七章 南鄭陷落第四百九十九章 出城決戰第九百一十六章 秘密審訊第六十九章 檄文募兵第兩百零三章 老將出馬第七百五十三章 爲人父母第八百二十七章 殊死血戰第九十一章 再設州牧第三百一十章 人心天下第四百八十七章 斷糧之險第六百零五章 力排衆議第五百三十六章 偷襲失敗第七百八十一章 安息內亂第一百一十章 巾幗英雄第五十九章 終成眷屬第八百三十五章 鷹旗落地第六百六十三章 姐弟再見第七百八十四章 兒女情長第二百四十九章 備戰西域第七百四十三章 農耕放牧第六百一十九章 盧植點化第八十六章 大雕隕落第五百一十七章 出城應戰第四百七十八章 危機四伏第八百七十四章 使團進城第五章 新得兩千兵第五百五十六章 獻計獻策第一百七十一章 一諾千金第八百三十七章 襲營得手第二百五十七章 互下戰書第四百五十六章 營寨見破第一百六十五章 情報機構第六十三章 衣錦還鄉第四百七十一章 驚天秘密第七百七十八章 發現鐵礦第五百三十一章 瞞天過海第三百二十五章 人才困境第五十五章 佳人昭姬第一百八十章 董卓吃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