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六十七章 甄家買馬

劉範終於離家出走了,前往千里之外的幽州。一路上,典韋一直在對虎衛軍加強訓練,他調教調教起虎衛軍軍士來有章有法,鬆弛相宜,劉範根本不用操心虎衛軍的戰鬥力。拿破崙不是說過麼:獅子帶領的一羣綿羊可以擊潰綿羊帶領的一羣獅子,何況虎衛軍是“獅子王帶領一羣的羣獅子”?

一路上,當然又有不少人攔住劉範的路,要投靠於他,劉範考慮到以後到了幽州再招募士兵恐怕很難,於是便從中挑選了身高超過七尺五寸、手臂纖長的壯漢。身高臂長的人,最適合作騎兵,但東漢的男子平均身高也只有一米六五左右,後世人覺得古人比他們更高更強壯是錯的,恰恰相反,古人比後世人還要矮。故而劉範只選出了六百多人。後世有考古發現,在漢代時,南方地區的男人和東北地區的男人較矮,而當時北京地區和甘肅地區的男人比較高,平均身高有一米六七。北京地區,就是現在的幽州南部;甘肅地區,大體上就是現在的涼州。

……

劉範到了冀州,先去廣宗城問劉家運送寶藏的家丁那裡得到了兩億多錢,和一些珠玉寶石,準備拿去購買馬匹。

然後,劉範改道走向中山國無極縣,不久就到了甄家的大門前。甄家大門緊閉,甄家的家丁們一見劉範帶着一千多號涌來,都嚇得不輕。劉範命典韋送上拜帖。甄家家丁們看了拜帖,再看向劉範的眼神都不同了。拜帖進甄府後,不久,甄府中門大開,即有一個身着青色衣衫的中年男人出來了,那人一看到劉範,便躬下腰,對劉範拱手,道:“在下甄堯,拜見將軍!”甄堯就是甄宓的三哥,現在也是甄家家主。

劉範眨了眨眼,道:“甄兄請起。家母與表兄都道與甄兄相熟,於是我上任路中,特意來無極一趟,不知可否唐突了?”

甄堯再拜,謙遜地道:“將軍肯來甄家,那是甄家蓬蓽生輝,也是甄家的福分,怎會唐突?將軍,請。”說着,甄家邀請劉范進入甄家。劉範便帶着典韋進了甄家,其他人留在甄府之外。到了甄家的大堂,劉範上座,甄堯坐在下面。上茶之後,甄堯道:“不知將軍此來,有何貴幹?”

劉範放下茶杯,開門見山道:“實不相瞞,這次來甄家,我是有求於甄兄啊。”

甄堯一聽這話,眉毛一挑,精神了許多,他道:“還請將軍明示,將軍的要求,甄家能做到的儘量爲將軍辦成,絕無推辭。”

劉範道:“我聽說,甄兄經常與鮮卑人和烏桓人有密切的交易,其中就包括大宗馬匹的交易,是嗎?”

甄堯道:“如將軍所言,我甄家確實常年從塞外蠻族那裡購買馬匹,我大漢之民尚武,很多世家子弟都以會騎馬射箭爲榮,對馬匹需求很大,且朝廷和官軍買不到蠻夷們的馬,只得經常到甄家來購買。怎麼?將軍也想買馬麼?”

劉範點點頭,道:“不錯。我即將組建部曲,只恨缺乏戰馬,不能組建成騎兵部隊。故而,我這纔來叨擾甄兄。”

“將軍既然是朝廷親封的鎮北將軍,爲何不去問朝廷要?畢竟,令尊是朝廷的光祿勳;將軍的恩師又是太僕;您的表兄又是少府:九卿之中,三個最有權勢的大臣,都是站在將軍您這邊的,恕在下直言,將軍想要戰馬,豈不是很容易?”看來甄堯也不老實,雖只是地位低下的商賈,卻對旁人都諱莫如深的朝局瞭如指掌。

劉範笑了,他道:“甄兄看來對朝局瞭解得很透徹啊!甄兄說的不錯,我恩師已經奏請朝廷調撥給我馬匹、軍械、鎧甲等,朝廷已經准許了,不日即有使者送來。但甄兄有所不知,朝廷的馬,大多都要供應給涼州官軍,用以鎮壓羌氐兩族。京畿的南北兩軍的騎兵都很少,朝廷又怎麼會捨得將寶貴的戰馬調給我呢?”

甄堯微微點點頭,道:“所以,將軍是想從甄家這裡購買馬匹了?”

“不錯。不知甄家可願意?”劉範目光炯炯。

甄堯道:“甄家是商賈,自然以做生意爲本。只要將軍的價錢合適公道,甄家願意爲將軍辦差。”

“不知以往他人購買一匹良馬時,需要支付多少錢?”劉範道。

“兩千錢一匹!”甄堯直截了當地道,根本不作思考。

劉範一聽,爽快地打了個響指,道:“不止兩千錢!本將軍給甄兄一匹馬四千錢怎麼樣?”

甄堯聞言,兩隻眼睛瞬間變成兩個發燙的燈泡,他喜道:“將軍這話可是當真?四千錢是原價的兩倍了!”利潤如此之高,饒是甄堯見過不少世面,也沒見過如此高的利潤。他想,這下甄家有大生意要做了!

劉範點頭,道:“這自然當真了。當然了,出這麼高的價格,我也是有條件的。”

甄堯笑道:“不怕將軍價格提得低,就怕將軍沒有任何條件。還請將軍開口。”

劉範想了想,道:“我要的戰馬,第一,必須是未曾去勢的雄馬,閹馬和母馬不要;第二,馬兒必須全都肩高不低於六尺,頭高不低於八尺,矮於這兩個標準的不要;第三,馬兒全都要出產在鮮卑境內的兩個大澤之間,其餘的地區出產的不要;第四,馬兒必須年齡在三四歲左右,其他年齡段的不要;第五條,馬兒不能傷殘,身上有重疾:這五條,缺了一條都不行!不知甄兄可接受得了?”那兩個大澤,其實指的就是內蒙古自治區的呼倫湖和貝爾湖,後世中國最優秀的雜交馬匹——三河馬,也主要是那裡出產的。

甄堯聽完這些條件,剛剛以爲撿了大漏的愉悅心情一下就泄了大半。他感慨道:“將軍真是好眼光啊!去勢的馬兒,雖然容易馴服,但也失去了野性,沒了鬥志,不是好馬;母馬又不比公馬健壯;那兩個大澤,也是鮮卑最爲優秀馬匹的出產地;且馬兒三歲時成年,更遑論將軍定的肩高頭高了!將軍要的這些馬兒,倒也確實稱得四千錢!”

劉範道:“那甄家願意做這個生意嗎?”

甄堯道:“有錢不賺,自然不是在下的風格。將軍的這單大生意,甄家接了!就不知,將軍想要購買多少匹馬了?”

劉範早就想好了,道:“我想要兩萬五千匹!甄兄覺得怎麼樣?”

甄堯聽到了這個數字,臉上露出一副爲難的表情,他輕輕地搖搖頭,道:“將軍,這也太多了吧!算上官軍在當今陛下統治期間,累次購買戰馬的數目,都沒有超過兩萬匹馬呢!再加上將軍如此苛刻的條件,恐怕,恐怕這很難買得到啊!”四千錢,乘以兩萬五千匹就是一億錢鉅款了!恐怕甄家也從沒有接到過這麼大單的生意,就算甄家做十萬次生意,利潤也不見得能超過一億錢。但身爲商人的甄堯卻推說條件苛刻,數量太大,那他心裡一定有貓膩。

商人對萬事都不愁,永遠只對金錢頭疼。劉範自然懂得甄堯的心思,他直截了當地道:“那這個簡單啊!我願加價爲四千五百錢!”

甄堯還是一副十分爲難的樣子,低着頭,嘆着氣,也不肯提價。劉範吸了口氣,道:“五千錢!怎麼樣?”甄堯搖搖頭。

“六千錢!這還不行?!”劉範豁出去了。沒想到甄堯竟然還是搖搖頭。

劉範嘆了口氣,毅然決然地道:“七千錢!這可是我的底線了啊!”讓劉範萬萬沒想到的是,甄堯還是搖搖頭,不肯達成一致。

劉範也有些惱怒了,如果再提高每匹馬的單價的話,那就不划算了,雖然劉範有的是錢,但做人也不能這麼大手大腳。劉範靈機一動,想到了個好主意,劉範便故意板起臉來,道:“那好啊!就六千五百錢!”

甄堯聽見劉範突然壓價了,有些震驚,但還是搖搖頭不語。

劉範笑道:“六千錢!怎麼樣?”甄堯見劉範依然壓價,更加震驚了,但抱有僥倖之心的他依然搖搖頭。

“五千錢!還不肯同意嗎?甄兄?”劉範念出最後五個字,甄堯這下是真的慌忙了,竟然忘了搖頭抗議。

“那好吧!三千五百錢!”劉範道。

“好好好!就這個價!就這個價!在下答應了!在下答應了!”甄堯急忙剎住劉範的價,神情頗有些無奈。

劉範得意地笑了笑,一旁侍立着的典韋也不道德地笑了。甄堯既尷尬又心酸,不僅沒有成功逼迫劉範繼續提高價格,反而還讓劉範將計就計,把價格殺掉了五百錢,一匹就失掉了五百錢的利潤,那麼再乘以兩萬五千匹,他就失掉了一千五百萬錢的利潤了。

第二百一十六章 太監獻計第七百二十四章 新政之行(下)第四百五十五章 聲東擊西第四百零四章 夫復何求第六百九十九章 萬衆迎接第六百五十一章第六百零六章 臨別之前第六十八章 甄堯獻美第五百九十二章 再見梟雄第四百九十七章 胡毗色伽第七百三十三章 望月懷遠第四百七十六章 合圍呂布第五百八十二章 大戰已止第一百二十一章 半信半疑第八百二十五章 秩序之爭第二十八章 劉關張來了第五百九十七章 主臣相認第七百六十四章 金蟬脫殼第六百三十一章 互放狠話第六百七十八章 阿帕麥亞第八百一十二 人性貪婪第三百五十二章 監牧制度第八十二章 道破天機第五百五十五章 大城長安第三百八十三章 曹操之思第三百六十六章 李儒妙計第五十九章 終成眷屬第四百五十五章 聲東擊西第五百九十一章 爲長遠計第五百六十五章 議將和談第四百九十九章 出城決戰第六百五十二章 安息饋贈第三百三十二章 嘔心瀝血第七百五十五章 圖窮匕見第八十四章 鎮北軍首戰第五百五十八章 攻入長安第五百五十三章 南鄭之戰第七百六十四章 金蟬脫殼第三百五十三章 無敵鎧甲第八百一十八章 爭權奪利第四百三十四章 趁勢反襲第九章 迎戰妖兵第六百七十四章 虛張聲勢第七百二十二章 新政之行(上)第十七章 幾言定廣宗第六百一十章 備戰情況第八百一十三章 屯田之弊第四百七十六章 合圍呂布第八百六十二章 停戰與否第五百八十章 捉拿奸佞第二百七十五章 烏孫陰謀第一百六十一章 驚天消息第五百六十九章 亂成一團第六百三十一章 互放狠話第一百七十三章 錦衣草創第二百零四章 一個頂倆第四百八十三章 袁紹暴走第三百四十四章 無中生有第八百八十三章 硬闖西園第一百八十四章 反戈一擊第九百零五章 實兵演習第七百四十章 宮名大明第八百六十二章 停戰與否第九十章 打定主意第二百零七章第四百六十七章 生擒徐榮第六百二十五章 伐涼同盟第二百七十七章 雒陽驚變第一百七十章 黃氏教媳第八百九十九章 計劃開展第八百九十六章 死前回憶第四百一十章 大難將至第一百二十五章 先殺羌氐第一百二十四章 漁翁之利第八百七十章 處置貲財第九百一十六章 秘密審訊第五百六十四章 一場賭局第六百七十章 木鹿鏖兵第五百三十六章 偷襲失敗第一百四十章 艱難選擇第八百八十六章 縝密設謀第五百七十八章 逐條妥協第七百三十五章 師徒矛盾第七百六十章 引蛇出洞第七百一十五章 虎子異志第六十五章 馬鐙和馬掌第七百八十二章 國無忠臣第二百零四章 一個頂倆第四百零七章 天下義理第九百一十五章 密信又至第八百九十章 無機可乘第三百三十章 農牧安排第三百三十七章 權衡利弊第八百五十四章 戰敗收場第八百六十九章 班師回國第八百零九章 大變將至第一百一十六章 困獸猶鬥第七百三十六章 關鍵工作第四百四十五章 致命循環第七百章 入城儀式
第二百一十六章 太監獻計第七百二十四章 新政之行(下)第四百五十五章 聲東擊西第四百零四章 夫復何求第六百九十九章 萬衆迎接第六百五十一章第六百零六章 臨別之前第六十八章 甄堯獻美第五百九十二章 再見梟雄第四百九十七章 胡毗色伽第七百三十三章 望月懷遠第四百七十六章 合圍呂布第五百八十二章 大戰已止第一百二十一章 半信半疑第八百二十五章 秩序之爭第二十八章 劉關張來了第五百九十七章 主臣相認第七百六十四章 金蟬脫殼第六百三十一章 互放狠話第六百七十八章 阿帕麥亞第八百一十二 人性貪婪第三百五十二章 監牧制度第八十二章 道破天機第五百五十五章 大城長安第三百八十三章 曹操之思第三百六十六章 李儒妙計第五十九章 終成眷屬第四百五十五章 聲東擊西第五百九十一章 爲長遠計第五百六十五章 議將和談第四百九十九章 出城決戰第六百五十二章 安息饋贈第三百三十二章 嘔心瀝血第七百五十五章 圖窮匕見第八十四章 鎮北軍首戰第五百五十八章 攻入長安第五百五十三章 南鄭之戰第七百六十四章 金蟬脫殼第三百五十三章 無敵鎧甲第八百一十八章 爭權奪利第四百三十四章 趁勢反襲第九章 迎戰妖兵第六百七十四章 虛張聲勢第七百二十二章 新政之行(上)第十七章 幾言定廣宗第六百一十章 備戰情況第八百一十三章 屯田之弊第四百七十六章 合圍呂布第八百六十二章 停戰與否第五百八十章 捉拿奸佞第二百七十五章 烏孫陰謀第一百六十一章 驚天消息第五百六十九章 亂成一團第六百三十一章 互放狠話第一百七十三章 錦衣草創第二百零四章 一個頂倆第四百八十三章 袁紹暴走第三百四十四章 無中生有第八百八十三章 硬闖西園第一百八十四章 反戈一擊第九百零五章 實兵演習第七百四十章 宮名大明第八百六十二章 停戰與否第九十章 打定主意第二百零七章第四百六十七章 生擒徐榮第六百二十五章 伐涼同盟第二百七十七章 雒陽驚變第一百七十章 黃氏教媳第八百九十九章 計劃開展第八百九十六章 死前回憶第四百一十章 大難將至第一百二十五章 先殺羌氐第一百二十四章 漁翁之利第八百七十章 處置貲財第九百一十六章 秘密審訊第五百六十四章 一場賭局第六百七十章 木鹿鏖兵第五百三十六章 偷襲失敗第一百四十章 艱難選擇第八百八十六章 縝密設謀第五百七十八章 逐條妥協第七百三十五章 師徒矛盾第七百六十章 引蛇出洞第七百一十五章 虎子異志第六十五章 馬鐙和馬掌第七百八十二章 國無忠臣第二百零四章 一個頂倆第四百零七章 天下義理第九百一十五章 密信又至第八百九十章 無機可乘第三百三十章 農牧安排第三百三十七章 權衡利弊第八百五十四章 戰敗收場第八百六十九章 班師回國第八百零九章 大變將至第一百一十六章 困獸猶鬥第七百三十六章 關鍵工作第四百四十五章 致命循環第七百章 入城儀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