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百一十章 大難將至

劉誕說道:“南路大軍,亦有數十萬大軍。此路大軍一共爲兩路,一路爲益州軍,另一路爲大牂羌。朝廷已經下令,命益州刺史跟隨官軍,一同攻擊西涼。而大牂羌,則是一部羌人,實力雄厚。朝廷遣使,收買了大牂羌部落各個首領,令他們趁西涼對之無防備,攻入羌中三郡。最後的西路大軍,則有兩軍,爲烏孫軍與貴霜軍。朝廷知兄長重創烏孫,使烏孫人仇視西涼,故遣使秘密經過涼州,前往烏孫,將十軍會攻之計告知其國主烏爵靡。烏爵靡欲爲其叔父報仇,又意圖奪回赤谷城,故而早已答應朝廷之邀請。然後,朝廷使者又建議烏爵靡再邀請貴霜國一同出兵,相約戰後可與朝廷平分西域之地。錦衣衛尚未查出貴霜國王胡毗色伽是否出兵,但據潛伏在貴霜的錦衣衛分支分析,貴霜人,也就是大月氏人當有很大的可能引軍東征。”

劉範對貴霜帝國並無太多瞭解,只是知道貴霜是個強盛的大國,在公元九十年曾入侵西域,結果讓定遠侯班超以堅壁清野之計打得落花流水,之後再也不敢對西域覬覦。貴霜在東進西域之地碰壁後,就南下攻佔了印度河流域,並把首都從興都庫什山以北的高附城遷到了興都庫什山以南的富樓沙城,向西打敗了波斯帝國,國勢強盛。除此之外,還和安息爭奪花剌子模之地,也就是阿姆河流域。

但就劉範這麼一些認識,劉範也能知道貴霜帝國的強盛,不是虛言。若是貴霜與朝廷聯手,那將是西涼的滅頂之災。劉範說道:“爲何這麼說?”

劉誕說道:“據貴霜錦衣衛之調查,近來貴霜帝國日漸式微,已經失去對花剌子模、呼羅珊兩地的控制;康居和大宛兩國,也擺脫了貴霜對其之羈縻控制。故而,烏孫才能號召康居與大宛一同入侵西域。貴霜人對其國力衰微十分焦慮不安,其國王胡毗色伽一直想要恢復貴霜之國力,重新掌握花剌子模和呼羅珊,並與西方安息人爭雄。是故,胡毗色伽很有可能會藉此機會,重振貴霜雄風。且西域之地,歷來是遍地黃金,貴霜早欲圖之。貴霜更垂涎於西涼特產商品,如絲綢、瓷器和新紙等。且貴霜已得知曹操十軍會攻之計,知道兄長必將主力佈置在東路,西域防守之軍少。故而錦衣衛判斷,貴霜帝國很有可能會趁火打劫,同意朝廷邀請,攻擊西涼,與朝廷平分西域之地。”劉範聽完貴霜的情報,就是一怔。貴霜帝國的實力,可能還不下於朝廷。若貴霜也要來趁火打劫,豈不是前狼後虎?

劉誕說道:“東路大軍中,將以車騎將軍皇甫嵩爲統帥,曹操、袁紹、蓋勳、公孫瓚等人爲將。幷州牧董卓也將派出呂布爲將,率領幷州軍,在皇甫嵩帳下聽用。另外,鮮卑將以七部大人和連、軻比能等人共爲主將,烏桓人將以單于蹋頓、大人烏延等人爲將。且據曹操之計,屆時,十路大軍之數將最多時將超過二百萬之數。另外,朝廷與其他九路大軍相約同時進攻,日期就定在九月初。如今已是七月中旬,距離十軍會攻之時,已經只有不到兩個半月之時間了。而且,朝廷將在十天之後頒佈詔書,宣佈兄長爲國賊,令宗正府將江夏劉氏除名於漢室宗親之列,正式宣告天下,討伐兄長!此詔書已然寫就,就等着十天之後,傳檄天下!”

劉誕將情報一一彙報完畢,議事堂內已經寂靜得幾乎能聽見針掉到地上的聲音。謀臣賈詡、田豐和郭嘉,武將典韋、黃忠、趙雲、張遼、張頜、魏延、文聘、馬超、馬岱、閻行,均是陷入了沉思之中。

劉範環顧議事堂中,無一人敢發一言,突然仰面大笑,笑聲爽朗清脆。衆人皆是一驚,田豐說道:“大敵當前,大難將至,主公何以發笑?”

劉範笑道:“我笑朝廷之恐懼我西涼,已成心病矣。若我是曹操,只要派遣數十萬大軍西征,西涼自當平定。而曹操之策動四方勢力,以爲強援?爲何?不過是恐懼我西涼甚矣。要不然,何必如此大費周章?兵法雲:兵不在多而在精,雖曹操給我準備了二百萬大軍,也只不過是給我準備了二百萬個首級罷了。且十路大軍,相與圍攻,則號令不明,人心不齊。行軍打仗,最爲忌諱者,指揮不一也。而曹操之十路大軍,看似強大,而指揮不一,正可使我可各個攻破也!”

劉範本來得知曹操心思如此歹毒,竟然給他帶來了四面八方十路大軍二百萬之衆,遠比賈詡等人要緊張得多。但劉範環顧四周,見衆人皆是懼怕不已時,劉範瞬間就明白了,現在他還不能把自己心中的膽怯表露出來。不然讓衆人看到連他都沒什麼信心破敵致勝,那衆人更加膽怯。他是三州之主,所有人都可以恐懼殊甚,但是他不能。劉範雖不過爲主上三年而已,但早已深諳此中道理。故而,劉範故意發笑,然後再解釋爲何發笑,讓衆人看到他到了眼下如此危急存亡之時刻,仍然是談笑自如,不以爲意。這樣,衆人才會提起勇氣來,打起精神來,以全部身心輔佐他。

果然,劉範的這一反常舉動生效了。聽了劉範的解釋,原本有些懼怕的衆人紛紛變得輕鬆了不少,不復爲二百萬之衆所懼。劉範也不怪他們。畢竟,在他的麾下,都是些年輕人,年齡最大的不過是田豐三十四歲,最年輕的郭嘉才十七歲,畢竟沒見過如此壯闊的陣容。連劉範都對曹操的十軍會攻感到震驚,衆人懼怕,其實也是在情理之中。

田豐說道:“曹孟德真乃足智多謀,竟能想出如此周到又狠毒之計,以十路兵馬夾攻西涼,此計謀真乃厲害。”

賈詡說道:“是啊!此計狠毒,可稱爲絕戶計。若果真能夠施行妥當,倒還真是麻煩。曹操心思如此歹毒,倒是讓賈某這個人稱的毒士,自嘆不如啊!”

郭嘉說道:“二位說的不錯,曹操此計確實厲害。但只要我等設計破除之,也並非完全沒有勝算。再說了,正如主公之高見,十路大軍中,除了官軍之外,朝廷能直接指揮者,不過是官軍一軍罷了。而其他九軍,各以不同程度遠離朝廷,不受朝廷控制。二百萬之衆若不能指揮統一,令行禁止,則不過是烏合之衆罷了!又何須恐懼之?遲早爲我所破。”

第八百三十七章 襲營得手第一百三十七章 羌氐改革第八百章 王越之死第五百三十五章 敗報兩至第七百一十三章 噩耗傳來第二百八十六章 主意已定第五百零二章 殺人比賽第七百一十四章 送別猛虎第三百九十二章 四方皆險第八百零八章 對策長秋第六百二十九章 豪言壯語第四百六十五章 青出於藍第六十六章 未雨綢繆第六百九十六章 臨車聽政第三百六十二章 黑山危機第二百九十七章 盡力表演第七百八十三章 求援涼國第三百四十章 痛罵奸賊第六百九十七章 希爾之憂第二章 新的征程第八百一十一章 利益交換第六百五十二章 安息饋贈第六百四十章 陣前誓師第三百八十七章 上天不公第四百八十八章 毀家紆難第三百七十六章 加封貶抑第四百一十八章 各方雲動第六百五十八章 公主成擒第八百五十章 戰象出擊第六百五十一章第一百二十四章 漁翁之利第八百一十三章 屯田之弊第一百五十八章 招攬流民第四十三章 進殿面聖第五百九十七章 主臣相認第五百七十一章 臨幸南門第五百一十一章 亡國滅種第七百五十五章 圖窮匕見第五十二章 毒士入彀第四十一章 美麗邂逅第二百九十七章 盡力表演第七百八十七章 願賭服輸第五百二十七章 西線告平第八百九十三章 密信傳遞(下)第二百八十八章 穿鑿關中第八百三十七章 襲營得手第三百七十一章 如火如荼第一百六十五章 情報機構第一百二十三章 反目成仇第二百六十九章 付出代價第七百一十一章 無限苦衷第五百六十六章 喜上加喜第二百一十四章 趙忠救星第四百五十三章 八卦連營第六百六十七章 虛假瘟疫第一百八十四章 反戈一擊第一百三十二章 人之將死第七百二十三章 新政之行(中)第八十三章 狗急跳牆第八百七十五章 宣室之談第五百九十三章 相談甚歡第三百二十四章 州牧刺史第八百六十四章 商議條約第六百章 赤霄臨世第七百一十九章 師唐改制第七百九十五章 單獨行刺第六百六十章 以何相見第七百三十章 對症下藥第七百二十五章 新政之行(還下)第七百九十八章 危機再現第三百九十四章 荀攸之功第四百二十一章 稱王大典第三百六十五章 決絕果斷第一章 一跌越千年第十九章 世家反叛第五百五十三章 南鄭之戰第一百五十五章 涼州大興第四百八十九章 張燕再亂第四百六十二章 神射對決第二百二十八章 皇后有請第三百四十章 痛罵奸賊第一百四十八章 問政於野第七百六十五章 人質困境第四百五十三章 陣前動員第七百九十二章 糧食問題第二百三十四章 收士之利第五百二十四章 全軍覆沒第四百七十三章 離間計成第三百一十一章 意見相左第八百九十九章 計劃開展第七百九十二章 糧食問題第三十九章 梟雄本性第七百四十八章 重大突破第六百三十一章 互放狠話第四十三章 進殿面聖第一百四十八章 問政於野第七百零二章 文武爭名第四十七章 有朋黨了第六百五十八章 公主成擒第六百五十一章
第八百三十七章 襲營得手第一百三十七章 羌氐改革第八百章 王越之死第五百三十五章 敗報兩至第七百一十三章 噩耗傳來第二百八十六章 主意已定第五百零二章 殺人比賽第七百一十四章 送別猛虎第三百九十二章 四方皆險第八百零八章 對策長秋第六百二十九章 豪言壯語第四百六十五章 青出於藍第六十六章 未雨綢繆第六百九十六章 臨車聽政第三百六十二章 黑山危機第二百九十七章 盡力表演第七百八十三章 求援涼國第三百四十章 痛罵奸賊第六百九十七章 希爾之憂第二章 新的征程第八百一十一章 利益交換第六百五十二章 安息饋贈第六百四十章 陣前誓師第三百八十七章 上天不公第四百八十八章 毀家紆難第三百七十六章 加封貶抑第四百一十八章 各方雲動第六百五十八章 公主成擒第八百五十章 戰象出擊第六百五十一章第一百二十四章 漁翁之利第八百一十三章 屯田之弊第一百五十八章 招攬流民第四十三章 進殿面聖第五百九十七章 主臣相認第五百七十一章 臨幸南門第五百一十一章 亡國滅種第七百五十五章 圖窮匕見第五十二章 毒士入彀第四十一章 美麗邂逅第二百九十七章 盡力表演第七百八十七章 願賭服輸第五百二十七章 西線告平第八百九十三章 密信傳遞(下)第二百八十八章 穿鑿關中第八百三十七章 襲營得手第三百七十一章 如火如荼第一百六十五章 情報機構第一百二十三章 反目成仇第二百六十九章 付出代價第七百一十一章 無限苦衷第五百六十六章 喜上加喜第二百一十四章 趙忠救星第四百五十三章 八卦連營第六百六十七章 虛假瘟疫第一百八十四章 反戈一擊第一百三十二章 人之將死第七百二十三章 新政之行(中)第八十三章 狗急跳牆第八百七十五章 宣室之談第五百九十三章 相談甚歡第三百二十四章 州牧刺史第八百六十四章 商議條約第六百章 赤霄臨世第七百一十九章 師唐改制第七百九十五章 單獨行刺第六百六十章 以何相見第七百三十章 對症下藥第七百二十五章 新政之行(還下)第七百九十八章 危機再現第三百九十四章 荀攸之功第四百二十一章 稱王大典第三百六十五章 決絕果斷第一章 一跌越千年第十九章 世家反叛第五百五十三章 南鄭之戰第一百五十五章 涼州大興第四百八十九章 張燕再亂第四百六十二章 神射對決第二百二十八章 皇后有請第三百四十章 痛罵奸賊第一百四十八章 問政於野第七百六十五章 人質困境第四百五十三章 陣前動員第七百九十二章 糧食問題第二百三十四章 收士之利第五百二十四章 全軍覆沒第四百七十三章 離間計成第三百一十一章 意見相左第八百九十九章 計劃開展第七百九十二章 糧食問題第三十九章 梟雄本性第七百四十八章 重大突破第六百三十一章 互放狠話第四十三章 進殿面聖第一百四十八章 問政於野第七百零二章 文武爭名第四十七章 有朋黨了第六百五十八章 公主成擒第六百五十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