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百九十七章 盡力表演

劉誕的長篇大論,說的是有理有據,何進這個暴脾氣也不得不因爲害臊和好奇,而一句一句的聽劉誕給他分析完。等劉誕把何進這個荒誕無稽的對策一一辯駁之後,何進甚至都要下意識地要給他鼓掌了。

劉宏、張讓、郭勝、袁隗、楊彪、王允、劉表、丁原、曹嵩等人,一看就連劉範的弟弟,一個沒有任何官職的白身(劉誕錦衣衛都指揮使的身份是保密的),都能如此透曉軍事戰略,都有些忌憚。連他都這麼有能耐,那劉範和他的臣子們豈不是更厲害了?再對比一下朝廷柱石何進,可見朝廷已無人矣。

劉誕點點頭,說道:“除了大將軍的這些良策之外,朝廷還有其他對策嗎?如果沒有的話,那我們是不是應該坐下來好好談一談了。”

劉宏一拍桌子,怒道:“不要得意!洛陽還有十萬軍,尚有如此之多的名將在,你們又怎麼攻得下洛陽?”

劉誕笑道:“只怕,這十萬軍連城都不守,而內部自相殘殺罷了!”

劉宏疑惑不解,說道:“你這話什麼意思?”

劉誕說道:“陛下就不要想瞞着外臣了吧,其實南北兩軍之間的矛盾比朝廷和西涼的矛盾可大得多了。自從何進被封爲大將軍開始,南北兩軍之間的矛盾就開始激化了。爲什麼平定黃金之亂時,只有北軍出京,分兵三處去剿滅黃巾軍,而南軍明明有五萬之衆,卻窩在京師無所作爲,甚至是坐觀成敗?爲什麼驅逐休屠部落時,南軍派出兵力,而北軍又留在京師?而陛下今年又爲什麼重新拾起西園軍的建設?”

wWW⊕тt kan⊕¢ O

劉誕提出的三個疑問,在場的人都知道,這都是皇權和外戚之間的明爭暗鬥的齷齪事。但現在劉範已經在潼關上,大敵當前,他們,不論是劉宏還是他的大臣們,都不能把話給說明了。如果說明了,朝廷就會分裂得更快,隨時都有傾覆滅亡的危險。

劉誕知道,對付朝廷需要離間計。於是不顧所有人都冷冷地盯着他,繼續把這些上不了場面的話給挑明瞭。劉誕說道:“如果北軍在剿滅黃巾軍的過程中,主力都被消滅的話,會發生什麼樣的事情?如果南軍派去幷州驅趕匈奴賊的兵力再多一些的話,又會發生什麼樣的事情?如果西園軍真正建立成軍的話,那又會發生什麼樣的事情?我想,這都不用說,陛下,還有各位朝廷的棟樑恐怕都是心知肚明。”

劉宏氣得怒吼道:“夠了!別再胡說八道!煽動人心!”

劉誕搖搖頭,說道:“陛下,這件事並不是臣不說,而不存在的。既然人人都知道這件事是公開的秘密,何不讓臣繼續說呢?說白了,南北兩軍分別由陛下和大將軍統領。如果哪一軍被削弱,那就將是致命的。矛盾會立刻爆發!”

何進聞言,被嚇得滿身大汗,趕緊跪在地上,給劉宏磕頭,說道:“請陛下明察秋毫啊!臣自從進入朝廷,統領南軍以來,一直都是對陛下,對朝廷,對大漢忠心耿耿,從來不敢對陛下有任何異心啊。而劉休文所說,臣是冤枉的啊!這全然是他居心叵測,想要離間陛下與臣之間的關係,以達到威脅朝廷的目的啊!陛下如果聽信了這等亂臣賊子的煽動哄騙,那大漢四百年來的國祚就將要斷送了啊!陛下!”說着,何進又是連續幾個腦袋梆子。

聽了何進這一番辯解,其實劉宏心裡是一點都不信的。但是,他還必須信。如果劉宏表示不信的話,那朝廷之間的裂痕就會被劉誕又撕裂一些,朝廷也就無法和西涼繼續鬥法了。何進給他演了一出蹩腳的戲,而劉宏也不得不配合着何進,要比他給賣力氣地表演。政治這些事,其實都是關於表演罷了。不想當影帝的政客,就不是一個合格的政治家。

劉宏也趕緊裝作一副信誓旦旦的樣子,就差沒有下了臺階去把跪着的何進給扶起來了。劉宏殷切地說道:“何卿說的話,朕哪裡會不信?朕自然相信何卿是朝廷的忠臣,不會背叛朝廷。這一切,不過是有奸佞對朕與何卿之間挑撥離間罷了!這等卑劣低端的計策,又怎能如此輕易地打破我等君臣之間多年來的默契呢?何卿快快請起吧!”

劉宏這一番話說的真是情深意切,聞者傷心,聽者動容,搞得何進真的差點以爲劉宏是真的信任他了。何進趕緊從地上起來,說道:“陛下英明!”

其餘的大臣,包括袁隗、張讓、曹嵩、渾都靡等人在內,就連皇甫嵩和朱儁兩人也不得不折腰,都連忙演完這場舞臺劇。大臣們一致說道:“陛下明辨忠奸,獨具慧眼,真乃朝廷之福,萬民之幸!”

身爲唯一的局外人劉誕看着這整個朝廷,彷彿一個配合默契的樂隊,雖然心思各異,卻能奏響同一個音調,都看傻了。

劉誕情不自禁地舉起雙手,給整個朝廷鼓鼓掌,由衷地讚歎道:“陛下和各位公卿真是厲害啊!你們不去演戲真的是可惜了!”

劉宏氣得不行,但又很尷尬,只好咳了幾聲來掩飾自己的尷尬。何進等人也都尷尬不已。

劉誕說道:“就算朝廷都不承認南北兩軍之間有矛盾,陛下和大將軍之間合不來,但你們不承認沒關係。我剛剛都說過了,這件事不會因爲你們的掩飾而不存在。你們不承認,只不過是自欺欺人,掩耳盜鈴罷了。當然,你們也有繼續保持這份虛僞的權力。但你們應該知道,如果真的打起來,南北兩軍該怎麼鬧騰,還是會怎麼鬧騰。試想一下,當西涼的鐵騎包圍洛陽之後,南北兩軍會怎麼做?南軍肯定會攛掇北軍出城與我軍決戰;而北軍也會願意讓南軍出城決戰。總之,每一方都會借這個機會去削弱對方。”

袁隗說道:“額,南北兩軍之間,分屬不同,指揮不一,號令不明,這些問題肯定是有的。倒還不至於上升到像你說的那麼嚴重。退一萬步說,南北兩軍真的只願對方出戰,那朝廷也會強制要求他們兩軍一起出城。這樣,南北兩軍就會無比的團結,也就不會給你們這些西涼賊軍離間的可能了。這下,你還有什麼話可說?”

劉誕輕蔑地哼了一聲,說道:“袁老大人看來是不太懂兵。那請問,就算南北兩軍能做到一起面對我軍,那倘若我軍只選擇攻擊其中的一支軍隊呢?我軍攻殺北軍時,南軍會去支援嗎?攻殺南軍時,北軍會不會丟下南軍逃回城裡?這些問題,誰又能給出答案呢?”

袁隗只好默不作聲地站回去了。劉宏,何進等人也都是陷入了沉思。如果真像劉誕說的那樣,估計南北兩軍一定會互相傷害。如果北軍損失嚴重,就意味着劉宏的皇位坐不穩了;如果南軍損失嚴重,就意味着別人會被任命爲大將軍。不論是劉宏還是何進,都不願意把自己的武裝力量白白地損害掉。

劉誕說道:“勾心鬥角,齷齪不斷的南北兩軍,別說能出城反擊我軍,據我估計,他們連守住這洛陽城都不大容易。如果我軍私底下聯絡南北兩軍其中的一軍,相約共同對付剩下的一軍的話,洛陽城甚至不必攻打,它自會自動打開城門,放我軍兵不血刃地進城。”

很顯然,西涼方面買通由劉宏親自掌管的北軍不可能,所以劉誕講的明顯就是南軍。萬一掌控南軍的何進通敵賣國的話,那劉宏就完了。

第五百九十四章 知己之交第八百零八章 對策長秋第八百四十章 軍團裝備第七百六十二章 街巷酣戰第二百七十六章 沆瀣一氣第八百零五章 大獲全勝第一百七十二章 駟馬難追第三百八十一章 貂蟬之子第三百六十二章 黑山危機第三百九十一章 十軍會攻第二百九十三章 興師問罪第二百七十四章 威震華夏第六百五十七章 酣戰敵將第一百零八章 偶遇馬騰第三十五章 故技重施第三百八十九章 纔多異人第一百五十五章 涼州大興第七百五十四章 家之溫馨第一百五十三章 修路之意第三百八十四章 荀氏公達第七百八十五章 是否援助第二百一十七章 圍追堵截第八百六十章 爭執又起第六百七十七章 推算援軍第七百六十八章第七百七十九章 處置鐵礦第四百六十三章 救援之人第四百二十六章 噩耗頻至第八百七十三章 羅馬使團第三十四章 長社首戰第三百六十七章 賈龍鷹揚第二百二十五章 孟德高見第七百二十章 募兵改制第八百五十八章 圍魏救趙第兩百零一章 大戰前夕第二百六十四章 施恩樓蘭第五百二十四章 全軍覆沒第三十九章 梟雄本性第三百四十六章 流言再起第一百七十二章 駟馬難追第三百八十八章 光武在世第九百零九章 袁紹妙策第二百一十六章 太監獻計第三百二十五章 人才困境第八百九十一章 飛鴿傳書第三百二十三章 天州昆州第十一章 籌謀再戰第二百一十一章 孟德破局第五百二十七章 西線告平第十六章 強攻廣宗城第十九章 世家反叛第二百九十六章 兵臨城下第三百六十一章 西遷之爭第七百九十五章 單獨行刺第六百三十七章 大戰開啓第六十二章 又收二將第一百七十四章 董卓發展第二百三十六章 母子情深第七百九十五章 單獨行刺第八十章 詐敗之計第六百六十八章 渡河擊狂胡第七十九章 各自備戰第三百二十章 後代取名第一百八十三章 行刺後續第三百七十二章 足球馬球第五百一十八章 向東追擊第五百二十九章 真假軍糧第二百八十二章 引蛇出洞第五百六十章 兵臨洛陽第六百九十六章 臨車聽政第四百七十九章 守關之重第三百八十九章 纔多異人第七十二章 鮮卑單于第五百八十二章 大戰已止第一百八十六章 陷陣之威第二百三十一章 一見傾心第三百八十四章 荀氏公達第七百五十章 史阿入涼第五百五十四章 南鄭大捷第五百一十九章 佯裝伏擊第八十三章 狗急跳牆第五百一十三章 貴山奇謀第二百一十四章 趙忠救星第五百八十四章 以打促和第一百八十四章 反戈一擊第四十九章 交易達成第八百五十七章 達成一致第七百九十三章 師徒一戰第七百八十章 囤積困境第一百九十五章 名由天定第五百六十四章 一場賭局第四百一十三章 南北無戰第七百二十六章 新政之行(又下)第八十五章 忠奸不分第三百八十九章 纔多異人第八百二十三章 克里安德第九百一十五章 密信又至第五十七章 昭姬評詩第六百三十三章 竊聽密語第二百一十三章
第五百九十四章 知己之交第八百零八章 對策長秋第八百四十章 軍團裝備第七百六十二章 街巷酣戰第二百七十六章 沆瀣一氣第八百零五章 大獲全勝第一百七十二章 駟馬難追第三百八十一章 貂蟬之子第三百六十二章 黑山危機第三百九十一章 十軍會攻第二百九十三章 興師問罪第二百七十四章 威震華夏第六百五十七章 酣戰敵將第一百零八章 偶遇馬騰第三十五章 故技重施第三百八十九章 纔多異人第一百五十五章 涼州大興第七百五十四章 家之溫馨第一百五十三章 修路之意第三百八十四章 荀氏公達第七百八十五章 是否援助第二百一十七章 圍追堵截第八百六十章 爭執又起第六百七十七章 推算援軍第七百六十八章第七百七十九章 處置鐵礦第四百六十三章 救援之人第四百二十六章 噩耗頻至第八百七十三章 羅馬使團第三十四章 長社首戰第三百六十七章 賈龍鷹揚第二百二十五章 孟德高見第七百二十章 募兵改制第八百五十八章 圍魏救趙第兩百零一章 大戰前夕第二百六十四章 施恩樓蘭第五百二十四章 全軍覆沒第三十九章 梟雄本性第三百四十六章 流言再起第一百七十二章 駟馬難追第三百八十八章 光武在世第九百零九章 袁紹妙策第二百一十六章 太監獻計第三百二十五章 人才困境第八百九十一章 飛鴿傳書第三百二十三章 天州昆州第十一章 籌謀再戰第二百一十一章 孟德破局第五百二十七章 西線告平第十六章 強攻廣宗城第十九章 世家反叛第二百九十六章 兵臨城下第三百六十一章 西遷之爭第七百九十五章 單獨行刺第六百三十七章 大戰開啓第六十二章 又收二將第一百七十四章 董卓發展第二百三十六章 母子情深第七百九十五章 單獨行刺第八十章 詐敗之計第六百六十八章 渡河擊狂胡第七十九章 各自備戰第三百二十章 後代取名第一百八十三章 行刺後續第三百七十二章 足球馬球第五百一十八章 向東追擊第五百二十九章 真假軍糧第二百八十二章 引蛇出洞第五百六十章 兵臨洛陽第六百九十六章 臨車聽政第四百七十九章 守關之重第三百八十九章 纔多異人第七十二章 鮮卑單于第五百八十二章 大戰已止第一百八十六章 陷陣之威第二百三十一章 一見傾心第三百八十四章 荀氏公達第七百五十章 史阿入涼第五百五十四章 南鄭大捷第五百一十九章 佯裝伏擊第八十三章 狗急跳牆第五百一十三章 貴山奇謀第二百一十四章 趙忠救星第五百八十四章 以打促和第一百八十四章 反戈一擊第四十九章 交易達成第八百五十七章 達成一致第七百九十三章 師徒一戰第七百八十章 囤積困境第一百九十五章 名由天定第五百六十四章 一場賭局第四百一十三章 南北無戰第七百二十六章 新政之行(又下)第八十五章 忠奸不分第三百八十九章 纔多異人第八百二十三章 克里安德第九百一十五章 密信又至第五十七章 昭姬評詩第六百三十三章 竊聽密語第二百一十三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