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七百二十五章 新政之行(還下)

聽到這,原本對劉範可能存在的篡逆的不滿,早已在楊義心裡煙消雲散,他滿腦子都在想着這圈地令。毫無疑問,這圈地令利國利民,是一項開明正確的仁政。楊義都恨不得現在就開始跟着戶部辦理此事,他更恨不得此時就身在嶺西二州,提前圈佔下一大片土地草場。

公人甲道:“不過,涼公傳下話來,圈佔的土地,人們只能得到使用權,國家依舊保留其所有權,不準私人買賣,否則就剝奪使用權。”

“當然了,只要沒觸犯太重的法律,沒有私自買賣土地,國家也絕不會收回使用權的。這就跟擁有所有權沒什麼區別。”公人乙道。

楊義讚歎道:“即使是這樣,那也是仁政中的仁政了。”

兩公人都點頭稱是,楊義又問道:“還有其他政務嗎?”

“有的,大人,戶部還要對全大涼的所有人進行徹查,看看每個人是否有收入,判定他們應該繳納哪些稅、多少稅,來配合涼公的稅收改革。”公人甲道。

楊義知道,這必定又是一項大工程。“除此之外,戶部還要建立鑄幣場。”公人乙道。

“鑄幣?爲何要鑄幣?難道是鑄造新幣?”

“對,這件事也是機密中的機密。現在爲防市場陷入大亂,涼公嚴令官府中人將此事泄露出去。”

“那何時才進行鑄幣?”

“屬下不知,官府裡只知道要重新鑄幣,但也不知鑄什麼幣。大約還是鑄造五銖吧。”

楊義點點頭,感到有些累了就讓兩公人回去了。他聽到這,才感覺到這新政之複雜,超出了他的想象。

…………………………………

而此時,劉範正在忙碌中。涼公府仍在擴建當中,議事堂都被拆除重建。劉範只好到中書省辦公,聽取三省六部的彙報。

劉範一進中書省,賈詡便立即給他讓開了首座。劉範坐在首座,底下除卻武將們外,各省、各部和各州的長官都雲集於此。衆人行禮後,劉範問道:“三省六部建立的如何了?”

中書令賈詡道:“回主公,遵從主公的意思,省、部、州向各地下達了招募官吏的文書。幾日之內,各省各部各州中,基本下層官吏已經齊備,如尚書、侍郎等也大多具備,只是中層的官吏,如主書、大夫、舍人等大多不備。”

劉範想,只要有基層的官吏作爲辦事員,政令的下達和執行應該沒問題。劉範道:“中層官吏之任命,不必着急。等過了這段時間,吏部可根據下層官吏之表現,擇優提拔爲中層官吏,一定要嚴格按照日個標準來選擇。”

吏部尚書管寧道:“諾。”

劉範又道:“三品以上官吏之任免,呈報門下省審覈後,由孤親自裁定;五品以上官吏之任免,由吏部選擇後報門下審覈,再由孤授官;五品以下官吏之任免,就由吏部裁定。”

“諾。”吏部侍郎趙匙道。

黃琬道:“現今,三省六部的官衙還在修造當中,大多有涵蓋民房在內。戶部已經買下了官衙修造範圍內的數十民房,給百姓們在城外修造了其他住房。百姓並無怨言。”

劉範點點頭,道:“那何時才能修造擴建好涼公府和三省六部官衙?”

工部尚書邴原道:“工部招募了數千工匠,進度較快,預計下月便可完工。”

劉範問道:“那新招募來的下級官吏們的住處?”

邴原道:“主公放心,工部早在修建官衙之前就先在官衙內修建了足夠官吏們住的寓所,可以供官吏們攜家帶口居住。官吏去職後,寓所就會轉給下一任。”

劉範道:“那就好。那六部和各州協調得怎樣了?”

尚書令盧植道:“六部已經初步在涼州建立了六司、六曹、六房,相應的官吏也都入職,政令通達。正在向天州和昆州佈置;嶺西二州則要等待圈地令實行之後了。”

劉範點點頭,問道:“戶部,有沒有做好圈地令的準備?”

黃琬有些爲難地道:“稟主公,戶部已經籌措好遷徙百姓所需,如半道上所需的糧食。但遷徙百姓,勢必要用到大量車馬。馬車好解決,戶部就近向天州和昆州各官私馬車場下達了訂單,不日即將打造完。只是馬匹有些缺乏。”

“馬匹?”劉範有些不解,“涼國之馬匹已然是天下最多的了,孤也曾向百姓們售賣分發從敵國繳獲來的馬,怎麼會缺馬呢?”

董扶道:“主公有所不知,涼國馬雖多,但大多都集中在參與軍屯的戶口手中。”

“軍屯戶口占涼國戶口大半,已經足夠嶺西二州的開發圈地了啊!”劉範更爲不解。

董扶道:“是如此,大涼尚未取消軍屯,如今軍屯戶口仍有七百多萬人,而戶部與康州和夏州商量後,裁定只遷徙四百萬人去,每州兩百萬人。門下省也同意了。”

劉範看向田豐,掌管門下省的侍中田豐點了點頭,劉範又看向董扶,董扶道:“按理說,馬匹是足夠的。但是我們戶部考慮到公平問題,就覺得馬匹不夠用。”

“公平問題?”劉範不解。

“是,主公。一旦圈地令下達,必定是那些擁有馬匹的軍屯戶遷徙得更快,他們圈佔的速度也更快。最終導致的結果是,四百萬人的名額中,軍屯戶佔據十分之九,甚至更多。而那些無馬的民屯戶,家中壯年男子的數量遠不如軍屯戶,大多數是老弱婦孺,他們繳納之稅的額度更高,自然家業也比軍屯戶差很多。”

劉範明白了,軍屯和民屯的政策自然就把人民劃分爲兩個級別。軍屯戶較民屯戶更爲殷實一些,而且因爲參與嶺西之戰的都是屯田軍,戰後的封賞也讓軍屯戶更爲富有。而這次圈地令,也必然更有利於軍屯戶,軍屯戶可以圈佔得更爲廣闊的土地草場,民屯戶則沒有從圈地令中分配得財富。長此下去,本就更殷實的軍屯戶勢必更爲富有,而本就貧弱的民屯戶勢必更爲貧弱。這對涼國的社會階級構成是極其不利的。

劉範道:“孤明白了。那戶部提出什麼辦法消除軍屯戶和民屯戶的差異?”

黃琬道:“回主公,戶部提出的辦法就是徵用兵部的軍馬。”

聽到這句話,劉範看見他的岳父、兵部尚書馬騰的臉色變得有些氣憤。

第七百四十九章 科學進步第五十九章 終成眷屬第三百三十七章 權衡利弊第一百一十二章 碰上叛軍第三百零五章 流民利益第三十四章 長社首戰第八百四十七章 栽培新人第六百八十九章 嶺西之戰第五百零七章 大勢已去第九十五章 君臣之間第八百零八章 對策長秋第三百八十三章 曹操之思第六百八十一章 蝕骨銷魂第四百六十五章 青出於藍第八百四十八章 暫告段落第四百九十五章 西域以西第六百八十章 共乘一馬第五百一十章 開城投降第七百零五章 慶功盛宴第八百二十八章 無邊箭雨第一百九十五章 名由天定第五百三十一章 瞞天過海第五百二十八章 軍糧再斷第八百六十八章 脫逃妙計第五百九十五章 訪見荀攸第一百九十八章 貢品驚人第八百六十七章 攜財密逃第八百七十章 處置貲財第五百七十二章 君臣相見第五百二十二章 火燒貴山第八百六十章 爭執又起第五十二章 毒士入彀第三百一十一章 意見相左第六百一十四章 屠殺令下第五十四章 袁氏家醜第四百零二章 表露心跡第五百二十一章 人間地獄第三百七十三章 陰謀始作第五百九十七章 主臣相認第四百二十九章 賈龍惶惶第八百九十一章 飛鴿傳書第四百五十二章 圍魏救趙第五百八十四章 以打促和第一百五十五章 涼州大興第二百九十六章 兵臨城下第七百一十三章 噩耗傳來第三百五十一章 天衣無縫第三百一十章 人心天下第八百二十九章 勁弩顯威第七百一十六章 商議對敵第六百一十八章 一場豪賭第七百九十四章 情報任務第五百六十八章 留之一命第三百一十六章 人心匯聚第四百七十九章 守關之重第三百六十三章 黑山不再第三百七十四章 袁紹妙算第六百八十章 共乘一馬第一百九十三章 比賽結束第二十章 張角身亡第三百一十五章 劉虞之子第七百四十三章 農耕放牧第五百四十四章 會師散關第二百二十六章 爭執又起第一百三十一章 大局已定第一百四十章 艱難選擇第一百八十九章 龍爭虎鬥第四百零八章 天道所致第八百零六章 馬市見聞第四百六十七章 生擒徐榮第一百九十六章 冤家路窄第五百五十九章 長安大捷第三百六十三章 黑山不再第四百零三章 新任長史第六百五十八章 公主成擒第六百五十四章 設計退敵第四百六十九章 忠孝難全第八百二十五章 秩序之爭第五百五十五章 大城長安第八百七十一章 錢幣錢莊第七十七章 訓練成果第七百五十七章 告一段落第六百九十一章 臨別贈言第七百一十九章 師唐改制第七百二十五章 新政之行(還下)第七百九十二章 糧食問題第八百五十九章 氣憤填膺第三百九十三章 平虜將軍第八十二章 道破天機第七百三十章 對症下藥第八百八十八章 青隼傳書第六百六十二章 忠臣直諫第六百八十四章 中計中箭第二十三章 殺蘇陵第三百八十五章 曹操高策第四百二十五章 噩耗傳來第九十一章 再設州牧第七百七十九章 處置鐵礦第七百五十二章 深夜潛入第一百七十六章 董卓之怒
第七百四十九章 科學進步第五十九章 終成眷屬第三百三十七章 權衡利弊第一百一十二章 碰上叛軍第三百零五章 流民利益第三十四章 長社首戰第八百四十七章 栽培新人第六百八十九章 嶺西之戰第五百零七章 大勢已去第九十五章 君臣之間第八百零八章 對策長秋第三百八十三章 曹操之思第六百八十一章 蝕骨銷魂第四百六十五章 青出於藍第八百四十八章 暫告段落第四百九十五章 西域以西第六百八十章 共乘一馬第五百一十章 開城投降第七百零五章 慶功盛宴第八百二十八章 無邊箭雨第一百九十五章 名由天定第五百三十一章 瞞天過海第五百二十八章 軍糧再斷第八百六十八章 脫逃妙計第五百九十五章 訪見荀攸第一百九十八章 貢品驚人第八百六十七章 攜財密逃第八百七十章 處置貲財第五百七十二章 君臣相見第五百二十二章 火燒貴山第八百六十章 爭執又起第五十二章 毒士入彀第三百一十一章 意見相左第六百一十四章 屠殺令下第五十四章 袁氏家醜第四百零二章 表露心跡第五百二十一章 人間地獄第三百七十三章 陰謀始作第五百九十七章 主臣相認第四百二十九章 賈龍惶惶第八百九十一章 飛鴿傳書第四百五十二章 圍魏救趙第五百八十四章 以打促和第一百五十五章 涼州大興第二百九十六章 兵臨城下第七百一十三章 噩耗傳來第三百五十一章 天衣無縫第三百一十章 人心天下第八百二十九章 勁弩顯威第七百一十六章 商議對敵第六百一十八章 一場豪賭第七百九十四章 情報任務第五百六十八章 留之一命第三百一十六章 人心匯聚第四百七十九章 守關之重第三百六十三章 黑山不再第三百七十四章 袁紹妙算第六百八十章 共乘一馬第一百九十三章 比賽結束第二十章 張角身亡第三百一十五章 劉虞之子第七百四十三章 農耕放牧第五百四十四章 會師散關第二百二十六章 爭執又起第一百三十一章 大局已定第一百四十章 艱難選擇第一百八十九章 龍爭虎鬥第四百零八章 天道所致第八百零六章 馬市見聞第四百六十七章 生擒徐榮第一百九十六章 冤家路窄第五百五十九章 長安大捷第三百六十三章 黑山不再第四百零三章 新任長史第六百五十八章 公主成擒第六百五十四章 設計退敵第四百六十九章 忠孝難全第八百二十五章 秩序之爭第五百五十五章 大城長安第八百七十一章 錢幣錢莊第七十七章 訓練成果第七百五十七章 告一段落第六百九十一章 臨別贈言第七百一十九章 師唐改制第七百二十五章 新政之行(還下)第七百九十二章 糧食問題第八百五十九章 氣憤填膺第三百九十三章 平虜將軍第八十二章 道破天機第七百三十章 對症下藥第八百八十八章 青隼傳書第六百六十二章 忠臣直諫第六百八十四章 中計中箭第二十三章 殺蘇陵第三百八十五章 曹操高策第四百二十五章 噩耗傳來第九十一章 再設州牧第七百七十九章 處置鐵礦第七百五十二章 深夜潛入第一百七十六章 董卓之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