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百六十五章 西域在手

那人終於死了,劉範這才鬆了一口氣。殺了那人,樓蘭就沒有了國王;沒有國王,就不能建立政權;建立不了政權,劉範纔好把樓蘭乃至整個西域以一個合情合理的理由給吞併掉。

劉範這才又說道:“樓蘭百姓們,你們看見了,你們的王室已經沒有人了,即使是有,那也是一些想渾水摸魚或者是烏孫奸細的人冒充的。關於這一點,我想你們都應該明白。如果人羣中還有第二個人敢冒充是樓蘭王室的話,那他的下場就是這樣。”說着,劉範指着底下那具尚在流血的屍體。這讓樓蘭百姓們都不寒而慄,望向劉範的眼神也都顫抖起來。

劉範滿意地說道:“沒有了嗎?那很好,某覺得應該繼續把剛剛沒說完的話給說完。大家都看到了,樓蘭已經沒有王室血脈了,就連你們的大臣、官員甚至是軍隊,都被三國聯軍給殺光了。也就是說,樓蘭已經淪爲無主之地,毫無秩序可言。”

“按照我們漢朝的規矩,這沒有規矩,就不成方圓。一個國家,特別是一個剛剛經歷過大屠殺的國家,如果沒有秩序,沒有一個強有力的政權保護,那這個國家將面臨第二次甚至更多的困難。你們應該知道,我指的就是樓蘭。樓蘭眼下無人掌管,這是很危險的。想想看,一個毫無秩序的國家,會引來什麼?侵略!烏孫人敗在了某的手上,他們肯定再想回來報復你們!”

聽到劉範的話,不少樓蘭百姓有些害怕了,他們可不想再被烏孫人侵略屠殺第二次。

劉範又說道:“但大家也不用擔心。既然王室已經不能保護你們,那身爲宗主國的我們,自然也會保護樓蘭。樓蘭自從三百多年前歸附漢朝以來,就是漢朝法定的領土。原本,我大漢通過朝貢制度,認樓蘭國王爲大漢天子的臣子,並賦予樓蘭國王代替大漢天子統治樓蘭國的權力。那麼現在樓蘭國王死了,貴族們也死了,樓蘭再想擁立一位國王已經是不可能。如此一來,只有讓大漢天子直接統治樓蘭,樓蘭併入大漢天子掌控的疆土之中,就是唯一的選擇。你們想想,是不是這個理?”

樓蘭百姓聽了劉範的話,雖然心裡有些質疑,但都沒有說出來。

劉範說道:“你們也看到了,如果沒有某出兵,你們現在還被烏孫人、大宛人和康居人奴役。是某擊潰了三國聯軍並解放了樓蘭;也只有某,能救你們於水火之中!以後,樓蘭國正式併入漢朝疆土之中!如果有人敢違抗某的命令,破壞和平的話,那某一定饒不了他!”

聽到樓蘭國併入漢朝,樓蘭百姓不由得都有些失望。但是沒辦法,他們知道漢朝是他們的宗主國,理論上來講,大漢天子有罷黜樓蘭國王的權力。所以,他們倒也沒有太多的反抗情緒。況且,這些樓蘭百姓中,青壯年男子的數量有限,大多數倖存下來的樓蘭人都是女的,她們飢餓不堪,哪有反抗的力氣?

劉範見樓蘭百姓都比較馴服,雖然有些人露出不滿的神色,倒也沒人敢直接出面反對。這樣,樓蘭併入他的統治範圍就板上釘釘了。

劉範深知胡蘿蔔加大棒政策,所以再給樓蘭人一大棒之後,劉範知道,他還要給樓蘭人一個胡蘿蔔。劉範於是就讓役夫們把五萬石糧食分發給樓蘭百姓。領到糧食的樓蘭百姓興高采烈,心中僅有的一點反對劉範的統治的心思也沒了,因爲就算是他們的國王,也不會如此慷慨。但他們不知道的是,其實他們領到的糧食,正是之前三國聯軍搶掠他們得來的。劉範只是又把本屬於他們的還給他們而已,弄得他們以爲自己都是白撿似的。

等樓蘭百姓吃飽喝足了,劉範又派軍醫免費給受傷的樓蘭百姓開藥治傷,這就更讓無知的樓蘭百姓感動了。之後,劉範又讓田豐登記下樓蘭的戶口,以後統治的時候用得着。

等登記了戶口之後,劉範又遣樓蘭百姓中身體健康的人,去清掃樓蘭國都之中橫七豎八的屍體。據劉範目測,這死屍估計有五六千之多。如果讓西涼鐵騎給清理,當然更快些;但劉範還不想髒了自家軍士的手。畢竟這都是樓蘭人的屍體,那就讓樓蘭百姓去處理。

劉範又通過自薦的方式,選拔出一百多個樓蘭人,作爲戰時的臨時官員,這樣也算是“以夷制夷”。因爲劉範這次西征,沒有帶夠儲備的官員,所以只能以夷制夷了。

等這些命令被貫徹之後,劉範才鬆了一口氣。劉範拍拍田豐的肩膀說道:“幸虧是元皓提醒了我,不然差點就讓那個人得逞了。”

田豐謙遜地說道:“全賴主公機智聰穎,殺伐果斷。”

劉範搖搖頭,說道:“哪裡是我機智?如果沒有元皓的提醒,我還一直茫然呢。直到你挺身而出,我方纔意識到問題所在。不過,我觀那人身上的服飾、氣質,再觀其談吐,不像是尋常農家子弟,倒真的有些形似樓蘭王室的後人,或是樓蘭國的貴族。”

田豐說道:“主公眼力刁鑽,屬下佩服。屬下也覺得那人應是貴族之屬,不然大庭廣衆之下,又是殺機重重的,一般人,特別是底層的百姓,都不敢站出來。”

劉範說道:“不管他究竟是不是王室血脈,他都必須死。”正說着,典韋捧來了之前那人亮出的墨綠色玉佩。

典韋說道:“主公,這是俺手下的軍士在那奸細身上搜到的。”

劉範點點頭,從典韋那常人腳板似的大手裡接過了那塊玉佩,看了看就說道:“嗯,這玉不錯,是和田玉,雕工也不錯。元皓,賞給你了。”說着,劉範把玉佩遞給田豐。

田豐好似猜到了劉範會賞賜他,臉上也沒什麼驚訝的神色。“謝主公賞賜!”田豐平靜地說道。

劉範點點頭,說道:“這一塊和田玉還不是最好的。在崑崙山下的和田,還有很多的玉料。等大軍休息後,我們就去和田採玉。”

“諾!”典韋等人激動不已。衆所周知。和田出產天底下最好的玉,其品質,就算是玉中的佼佼者——藍田玉都難以望其項背。玉門關就是因爲和田玉而得名的。

等西涼鐵騎在樓蘭城中吃過了中餐之後,劉範就分兵兩路,爲南北兩路。南路一萬鐵騎,在張郃的帶領下,沿着崑崙山北麓一直向西,並跨過蔥嶺,主要的任務是佔領疏勒、莎車、皮山、于闐、精絕等國。等佔領了疏勒之後,再進軍威逼大宛和康居。

北路由劉範親自帶領五萬五千騎,沿着天山北麓,一路佔領焉耆、龜茲、烏壘、溫宿等國,然後再從溫宿進軍烏孫,兵鋒直逼烏孫國都赤谷城。

由於西域多是沙漠,且役夫們使用的駱駝很少,所以運輸糧草和輜重十分困難,這就大大延緩了兩路大軍的攻勢。但好在烏孫人等都不敢再留下兵力駐守西域國家,西域國家也沒有軍隊反抗得了。所以雖然行軍速度很慢,但兩路大軍都很順利地拿下了不設防的西域三十六國。雖然軍糧消耗很快,但好在傷亡人數很低,只不過十幾人而已。

從七月初劉範的兩路大軍開始佔領西域,到西域三十六國全面被劉範的軍隊所佔領,已經過去了兩個月的時間。因爲西域太過於廣闊了,足足是涼州的三倍大。而且劉範好死不死地正趕上是夏季,西域熱火朝天,不論是軍士還是軍馬,都極爲不適應西域的酷熱,有幾千軍士和駿馬還中暑了。還好西域現在的生態系統很好,綠洲和河流很容易被找到,所以劉範的大軍才得以堅持如此之久。

雖然辛苦,但好在收穫也十分豐盛。劉範在玉門關下繳獲了聯軍二十三億六千萬錢的金銀時,就料定西域國家的財富不可能只有這一點。因爲西域成爲絲綢之路的重要一站,已經有兩千多年了,積累起來的財富,不會只有這區區二十幾億。

果然,劉範的預料是對的。因爲烏孫人、大宛人、康居人都是典型的遊牧民族。而遊牧民族又喜歡把財富給集中起來收藏。所以劉範兩路每拿下一個國家,必要掘地三尺,並配合當地的錦衣衛,尋找到烏孫等三國臨走時沒能帶走的財富。

尋找這些寶藏,也花費了不少的時間。在兩個月中,劉範共收繳到西域財富六十四億兩千萬錢!其中,黃金十二億,白銀四十五億多,珠寶玉石則有七億多。又繳獲糧草七十多萬石,但分發給西域百姓和犒賞西涼軍士之後,也就不剩了。

西域國家多以放牧爲生,故而繳獲牛羊一百多萬頭,馬十五萬頭,其中能供軍用的,不過三萬多頭。駱駝則繳獲了七萬多頭。西域是驢的原產地,所以劉範也繳獲了六萬多頭驢。而驢此刻是漢朝貴族的寵兒。驢傳入中原不過幾十年的光景,所以物以稀爲貴,漢朝貴族們都把驢當做瑞獸看待。劉範算計着,如果把這幾萬頭驢賣給那些沒見過世面的貴族和商人,應該很賺錢!

從此,西域三十六國東至玉門關和陽關、北至阿爾泰山脈、西至蔥嶺以西三百里、南至崑崙山脈,面積足足有一百六十萬平方公里的土地,就改朝換代姓劉了。劉範,這個本不該和西域有何關係的人,成爲了這片土地上的王。這讓劉範高興不已。要知道,今年他才年僅二十歲!以如此之年歲,得治包括西域和西涼在內的大約兩百萬平方公里的疆域!要知道,現在的東漢,疆域面積也僅有五六百萬平方公里。也就是說,劉範的疆域,已經達到了漢靈帝的差不多一半了。

第三百六十五章 決絕果斷第四百零一章 奉孝高見第八百零七章 民心向背第八百六十章 爭執又起第七百四十八章 重大突破第二十六章 忽悠劉焉第七百五十五章 圖窮匕見第五百三十五章 敗報兩至第六百五十六章 大夏二陷第四十三章 進殿面聖第八百九十一章 飛鴿傳書第七百九十一章 羅馬軍團第一百二十七章 羌氐末日第七十三章 單于聖裁第八百一十章 何後之謀第二百二十二章 佈局雒陽第三百二十六章 金城書院第四十九章 交易達成第六百六十五章 以其人之道第七百八十五章 是否援助第六百八十三章 毒殺之計第三百九十三章 平虜將軍第七百六十九章 撲了個空第二百零五章 本初之妒第三百七十六章 加封貶抑第八百八十六章 縝密設謀第五百零一章 迂迴包抄第一百七十四章 董卓發展第三百六十九章 民心可用第七百九十八章 危機再現第三百五十八章 準備就緒第七百三十九章 宮名之議第一百零二章 帝后之賞第五百二十二章 火燒貴山第四百九十九章 出城決戰第二百七十三章 撤軍回鄉第三百八十四章 荀氏公達第七百九十三章 師徒一戰第八百五十九章 氣憤填膺第八百八十五章 調包良策第五百零七章 大勢已去第四百三十七章 正式開戰第二十三章 殺蘇陵第二百四十章 升堂議事第一百零九章 馬氏子弟第四百八十四章 再次受挫第一百八十三章 行刺後續第八百九十章 無機可乘第二十一章 蘇陵泄密第四百零七章 天下義理第一百五十六章 巨大轟動第九百零五章 實兵演習第五百五十章 下陽平關第五章 新得兩千兵第八百一十九章 戰局現狀第五十三章 田豐效力第二百八十一章 揪出黑手第二百八十八章 穿鑿關中第六百四十章 陣前誓師第三百八十七章 上天不公第一百二十六章 捨命相救第八百七十三章 羅馬使團第二百八十四章 文人原罪第五百一十八章 向東追擊第三百六十章 授人以柄第八百一十四章 不情之請第三十三章 猛將投效第二十六章 忽悠劉焉第一百三十章 別無選擇第八百九十二章 密信傳遞(上)第二百六十一章 恐怖箭雨第六百七十二章 木鹿之克第八百三十八章 再次戰敗第五十二章 毒士入彀第五百八十二章 大戰已止第二十七章 父子同謀第一百六十一章 驚天消息第二百九十三章 興師問罪第九十九章 妻妾成羣第六百二十一章 怨恨爲深第六百一十八章 一場豪賭第三百九十七章 白衣少年第七百九十三章 師徒一戰第八百四十一章 補充兵力第二百一十三章第五百三十三章 郭嘉破局第四百二十五章 噩耗傳來第一百四十七章 交流心得第二百四十八章 貨幣之重第一百七十三章 錦衣草創第八百八十二章 聞風而動第七十四章 四員名將第一百一十八章 反目成仇第七百一十章 何人知意第七百七十六章 脫身遁逃第三百八十六章 曹袁恩仇第一百一十一章 馴馬高手第五百零二章 殺人比賽第三百五十二章 監牧制度第二百七十五章 烏孫陰謀
第三百六十五章 決絕果斷第四百零一章 奉孝高見第八百零七章 民心向背第八百六十章 爭執又起第七百四十八章 重大突破第二十六章 忽悠劉焉第七百五十五章 圖窮匕見第五百三十五章 敗報兩至第六百五十六章 大夏二陷第四十三章 進殿面聖第八百九十一章 飛鴿傳書第七百九十一章 羅馬軍團第一百二十七章 羌氐末日第七十三章 單于聖裁第八百一十章 何後之謀第二百二十二章 佈局雒陽第三百二十六章 金城書院第四十九章 交易達成第六百六十五章 以其人之道第七百八十五章 是否援助第六百八十三章 毒殺之計第三百九十三章 平虜將軍第七百六十九章 撲了個空第二百零五章 本初之妒第三百七十六章 加封貶抑第八百八十六章 縝密設謀第五百零一章 迂迴包抄第一百七十四章 董卓發展第三百六十九章 民心可用第七百九十八章 危機再現第三百五十八章 準備就緒第七百三十九章 宮名之議第一百零二章 帝后之賞第五百二十二章 火燒貴山第四百九十九章 出城決戰第二百七十三章 撤軍回鄉第三百八十四章 荀氏公達第七百九十三章 師徒一戰第八百五十九章 氣憤填膺第八百八十五章 調包良策第五百零七章 大勢已去第四百三十七章 正式開戰第二十三章 殺蘇陵第二百四十章 升堂議事第一百零九章 馬氏子弟第四百八十四章 再次受挫第一百八十三章 行刺後續第八百九十章 無機可乘第二十一章 蘇陵泄密第四百零七章 天下義理第一百五十六章 巨大轟動第九百零五章 實兵演習第五百五十章 下陽平關第五章 新得兩千兵第八百一十九章 戰局現狀第五十三章 田豐效力第二百八十一章 揪出黑手第二百八十八章 穿鑿關中第六百四十章 陣前誓師第三百八十七章 上天不公第一百二十六章 捨命相救第八百七十三章 羅馬使團第二百八十四章 文人原罪第五百一十八章 向東追擊第三百六十章 授人以柄第八百一十四章 不情之請第三十三章 猛將投效第二十六章 忽悠劉焉第一百三十章 別無選擇第八百九十二章 密信傳遞(上)第二百六十一章 恐怖箭雨第六百七十二章 木鹿之克第八百三十八章 再次戰敗第五十二章 毒士入彀第五百八十二章 大戰已止第二十七章 父子同謀第一百六十一章 驚天消息第二百九十三章 興師問罪第九十九章 妻妾成羣第六百二十一章 怨恨爲深第六百一十八章 一場豪賭第三百九十七章 白衣少年第七百九十三章 師徒一戰第八百四十一章 補充兵力第二百一十三章第五百三十三章 郭嘉破局第四百二十五章 噩耗傳來第一百四十七章 交流心得第二百四十八章 貨幣之重第一百七十三章 錦衣草創第八百八十二章 聞風而動第七十四章 四員名將第一百一十八章 反目成仇第七百一十章 何人知意第七百七十六章 脫身遁逃第三百八十六章 曹袁恩仇第一百一十一章 馴馬高手第五百零二章 殺人比賽第三百五十二章 監牧制度第二百七十五章 烏孫陰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