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9章 春日評

當決定中國北方大勢的官渡之戰最終結局傳到荊州時,已是建安五年年末之時,再等水鏡先生等人得知其詳細情形及過程時,也已是建安六年春了。

又是一年好景色,春來江水綠如藍。這一年來,在水鏡先生的悉心教導下,加上自己的努力,鄧瀚的學識眼界均有了很大的提高,其知識學問的根基已扎的相當的牢固,用比較現代的話就是,在先生的眼裡,鄧瀚的思維和行爲準則,已有了一定之規,不再需要他再爲其把握方向,於是漸漸的先生倒也不再那麼嚴格的給他安排需要閱讀的書籍,任其自主決定研習些什麼,甚至在偶爾和師兄們聚會時,先生也還鼓勵他表達自己的看法。

通過這一年來的學習,鄧瀚也是自覺的自己的意識已經完全的融入了這個時代,雖然還偶爾有些不切實際的想法,更多的卻是以一個大漢帝國治下臣民的準則行事,他的漢隸經過一年的刻苦練習,已是飽含風骨,加上潛意識中那宋體字的影響,他書寫的文字更是形體優美,別具一格,讓先生也暗暗驚訝。至於詩經及其他儒家經義,雖不能稱之爲倒背如流,倒也能勉強做到信手拈來。如今十歲的他,身體卻長得要比一般同齡人強壯些,這不僅是因爲他時常練習君子六藝,他還常向劍術不俗的徐庶討教劍術技法。

這一天,諸葛亮,龐統,徐庶,崔州平,石廣元及孟公威等六人再次來到水鏡莊。很明顯,自然是因爲官渡之戰結束,自此中原地帶的形勢必將又起波瀾,幾人自是要爲之相互討教一番。

如今的諸葛亮與一年前卻是頗有不同,想一想卻也正常,男人和男孩相比,自是多了幾分自信和練達。

“雖然我等早已料到,那袁紹不成器,卻能出息到如此地步,倒也讓人大開眼界,”徐庶向來比較口直一些,人如其字,“相較於袁公路,雖稍好些,卻也好的有限,骨子裡都是一般模樣!雖有累世公卿之大名,漫有百萬雄兵。卻幹大事而惜身,鳳毛雞膽,空長了一副好皮囊!”

“想當初袁曹二人爲友,討董無果而終,二人各舒本意,袁紹想南據河,北阻燕代,兼沙漠之衆,南向以爭天下,此乃以勢勝,而曹操則是願任天下之智力,以道御之,自是以智勝,如今卻是謀事在人,空有氣勢,卻無仗勢欺人的實力,自會被智者玩弄於鼓掌之間!”卻是孟公威開言道。

“二位兄長皆言之有理,以我觀之,袁紹帳下卻是不缺謀臣,然卻人和不及曹操,所謂天時不如地利,地理不如人和,又有云,上下同欲者勝,曹操帳下兵馬雖少,卻上下一心,而反觀袁紹,諸位謀臣,爭強好勝,互相掣肘,故而使得忠言不得納,諫言也成空,自然不能勝!”這是石廣元。

不見崔州平說話,卻只見他搖了搖頭,鄧瀚不解其意,問之,答曰:“汝等衆人皆有顯世之心,我卻是實在厭煩官場險惡,就以此次袁紹敗績而論,帳下人物中被他委以重任之人居然有陣前貪酒誤事,後方貪贓枉法之士,天下烏鴉一般黑,我還是逍遙自在爲好!”

“小師弟,莫要管他,”龐統卻是一副陋容,此時卻還做個怪臉,“雖說不以成敗論英雄,我也不恥於曹操之爲人,可是曹操敢以少兵迎敵,且主動出擊者多,其用兵之膽大,用計之險,對袁紹心思把握之準確,可謂是一時之冠啊,若是他日我等與之對敵,雖不怕他,卻也需小心爲上!”

聽過諸人的發言,唯獨孔明卻是穩坐一旁不語,神色間卻是稍顯憂色。“曹操此人,未有官渡之勝時,其飛揚跋扈之舉已屢見不鮮,而如今其自是更加的勢大難治,想我大漢自董卓亂政以來,卻是多災多難,雖有衆多英雄前赴後繼,卻是朝綱敗壞至斯,當此時,卻是道高一尺魔高一丈。且觀曹操爲人,奸詐欺狠,名爲漢相,卻把持朝政,是爲漢賊,以我等,必當尋得明主,輔之滅賊,以還政與聖天子,而後可安天下!”

議論至此,水鏡先生問道:“以爾等所聞,可尋的明主安在?”說完,目光掃過衆人,卻是看到鄧瀚有些意動,先生便笑着開口道:“你們看,你們的小師弟好像也有所思,就讓他先說說,如何?”

衆人卻是含笑,自是答應,心下卻是想道,先生卻是施教依然如故,於不動聲色間,開人心智,發人心思。

鄧瀚眼見如此,經過一年潛心修學,外加上結合原先的所知所聞,倒也不怯場,當仁不讓道:“當今天下,雖然仍是羣雄並起之勢,然其勢已衰,倒是曹操挾天子以令諸侯,已經成爲實力最爲強大者,其他的諸侯,如西北馬騰韓遂,雖然西涼軍向爲天下強兵,然騎兵不善攻城,且西涼一地,土地貧瘠,若是曹操要對付西涼軍,只需嚴把長安,潼關等關隘,極大可不必憂慮。而漢中張魯,益州劉璋二人雖治下均是足糧足食之地,卻這二人均極不善兵事,其如今還能並稱爲一家諸侯,不過是依靠地理罷了,卻只能做守家犬,出不了院門,”說道這裡,鄧瀚稍歇,見衆人皆含笑不語,便繼續道,“還有兩家諸侯,卻一是我等州牧劉荊州,一是江東的孫破虜,先說這孫破虜,自是兵精糧足,且其麾下自有良臣猛將輔佐,但江東之地,世家閥門林立,卻不是下品寒門之士求託的首善之地,至於劉荊州,貌似已老,沒有什麼朝氣,投靠他,怕是會沾染些暮氣。”

“哈哈,不想小師弟,竟是如此調侃劉荊州,且不要讓此言傳到你父親耳裡,不然定會打你個幾十板子!”卻是徐庶調笑道,眼光一掃,續道,“而且你是不是也忘了,你諸葛師兄於那州牧大人還沾着親,小心州牧大人派人來拿你!”

這一番言辭倒也惹得衆人大笑不已。

“師弟,是不是還漏說了什麼人物?”龐統言道。

“當下能各自爲政的似乎也就這幾人吧!”鄧瀚說話之時,卻也偷眼瞥了瞥一旁安坐的諸葛亮。

“這論英雄嗎,自然是不能以成敗論,豈不聞有志者事竟成,三千越甲可吞吳之舊事?”龐統甚愛兵事,自是開言三句便見不離。

“哦,師兄可是指那劉皇叔,劉備劉玄德!”見龐統點頭,鄧瀚自然免不了一番點評,“以小弟之愚見,此人可得一言爲評!”

“何所言?”

“此人卻是頗有高祖之風。縱觀其自起兵以來,歷經大小戰役,不論勝敗,均能輾轉騰挪,捲土重來,且是屢敗屢戰,雖九死而不悔,且此人極有仁義之風,性格弘毅寬厚,知人待士,善得人心,故有關張二人不離不棄,簡雍糜竺左右相隨,若能得立足之地,也能成一方諸侯。”

“師父,你看徒兒說的可還入得眼?”鄧瀚說完便向水鏡先生問道。

先生不答,只是微笑頷首。自然是鄧瀚這番話,令先生很是滿意。俄頃,先生對着還都略有所思的衆人道:“瀚兒所言,或有出入,但以我觀之,大體上不錯,然當今之世,非獨君擇臣,臣亦擇君。又有云,百聞不如一見,爾等自也可去察其言,觀其行,想我司馬徽之弟子,自是當世一等人才,爾等切莫做那明珠暗投之事啊!”

聞得先生此言,幾人個均是起立恭敬道:“謝先生指點,我等自是不敢妄自菲薄,更當奮發,不辜負先生的一番教誨!”

“不拘於爾等是願爲官,爲民,爲商,爲隱,只求每個人都能上能俯仰天地,中得各舒己志,和順親友,下不遺恨於後世!方不負此一生!”

“弟子謹記!”衆弟子肅言道。

第104章 張飛的野望(中)第28章 西行漫記(一)第81章 意興闌珊,各有所好第106章 雍涼風雲(四十九)第142章 先就這麼着第6章 師兄弟答對第82章 雍涼風雲之話外篇終第132章 春風又綠江南第132章 本道柳暗花明(七)第21章 揣測第166章 便做斬首第139章 見面,聞名,閃第40章 怪第13章 迎來送往第141章 本道柳暗花明(十六)第16章 要淡定第10章 鄧艾第121章 雍涼風雲(六十四)第166章 便做斬首第75章 關前陽奉,關後陰爲(中)第77章 風雲起第19章 本心第140章 閃要快第12章 心第24章 劉備的待遇第22章 無題第36章 草營第65章 一發動第136章 安定不太平第146章 君君臣臣(上)第127章 本道柳暗花明(二)第14章 嘴上沒毛第63章 雍涼風雲(十)第33章 還沒有名的武昌魚(上)第43章 名位不足恃,但見鏡花月第80章 神威(下)第169章 歸去來辭第137章 本道柳暗花明(十二)第203章 天下安(三)第20章 不疑有他,相互競爭第56章 東西南北事,事事誰由之最終卷之一臨第27章 忠勇復漢室,剛柔並濟第82章 神威第136章 鄧瀚馬岱進益州第3章 吹皺一池春水第35章 求仁第81章 雍涼風雲之話外篇(下)第47章 恍惚第100章 雖無長阪坡第2章 樂山樂水第2章 天子瘋癲第10章 躬行與躬耕第136章 鄧瀚馬岱進益州第26章 何必第103章 雍涼風雲(四十六)第2章 福至心靈第99章 雍涼風雲(四十二)第53章 計較是非,開卷有易第25章 劉琦和鄧瀚第145章 河水,江水,湘水第79章 神威(中)第6章 東邊日出西邊雨(二)第118章 落花與流水第41章 西行漫記(十四)第181章 任憑風浪,我自不動(四)第148章 一個很好的開始第36章 行動了第83章 雍涼風雲(二十六)第101章 雍涼風雲(四十四)第104章 雖無長阪坡第99章 雍涼風雲(四十二)第68章 雍涼風雲(十五)最終卷之一臨第一百四十八 掌君君臣臣下第32章 名動朝堂和江湖,天子徵辟第112章 雍涼風雲(五十五)第36章 遠來是客,卻是惡客當門第31章 的盧第102章 雖無長阪坡第51章 將無將(四)第17章 你是紈絝,我是衙內第23章 東家在襄陽第150章 對應第23章 內中第172章 茫然第193章 任憑風浪,我自不動(十六)第93章 雍涼風雲(三十六)第108章 雍涼風雲(五十一)第94章 形勢逼人否第36章 遠來是客,卻是惡客當門第139章 益州將士們的新面貌(上)第170章 見南山(上)第41章 佳節念做,夜宴半雪第49章 月夜談,即是南華,也食煙火第3章 吹皺一池春水第160章 順逆第22章 逝者如斯夫第49章 愁苦第35章 求仁
第104章 張飛的野望(中)第28章 西行漫記(一)第81章 意興闌珊,各有所好第106章 雍涼風雲(四十九)第142章 先就這麼着第6章 師兄弟答對第82章 雍涼風雲之話外篇終第132章 春風又綠江南第132章 本道柳暗花明(七)第21章 揣測第166章 便做斬首第139章 見面,聞名,閃第40章 怪第13章 迎來送往第141章 本道柳暗花明(十六)第16章 要淡定第10章 鄧艾第121章 雍涼風雲(六十四)第166章 便做斬首第75章 關前陽奉,關後陰爲(中)第77章 風雲起第19章 本心第140章 閃要快第12章 心第24章 劉備的待遇第22章 無題第36章 草營第65章 一發動第136章 安定不太平第146章 君君臣臣(上)第127章 本道柳暗花明(二)第14章 嘴上沒毛第63章 雍涼風雲(十)第33章 還沒有名的武昌魚(上)第43章 名位不足恃,但見鏡花月第80章 神威(下)第169章 歸去來辭第137章 本道柳暗花明(十二)第203章 天下安(三)第20章 不疑有他,相互競爭第56章 東西南北事,事事誰由之最終卷之一臨第27章 忠勇復漢室,剛柔並濟第82章 神威第136章 鄧瀚馬岱進益州第3章 吹皺一池春水第35章 求仁第81章 雍涼風雲之話外篇(下)第47章 恍惚第100章 雖無長阪坡第2章 樂山樂水第2章 天子瘋癲第10章 躬行與躬耕第136章 鄧瀚馬岱進益州第26章 何必第103章 雍涼風雲(四十六)第2章 福至心靈第99章 雍涼風雲(四十二)第53章 計較是非,開卷有易第25章 劉琦和鄧瀚第145章 河水,江水,湘水第79章 神威(中)第6章 東邊日出西邊雨(二)第118章 落花與流水第41章 西行漫記(十四)第181章 任憑風浪,我自不動(四)第148章 一個很好的開始第36章 行動了第83章 雍涼風雲(二十六)第101章 雍涼風雲(四十四)第104章 雖無長阪坡第99章 雍涼風雲(四十二)第68章 雍涼風雲(十五)最終卷之一臨第一百四十八 掌君君臣臣下第32章 名動朝堂和江湖,天子徵辟第112章 雍涼風雲(五十五)第36章 遠來是客,卻是惡客當門第31章 的盧第102章 雖無長阪坡第51章 將無將(四)第17章 你是紈絝,我是衙內第23章 東家在襄陽第150章 對應第23章 內中第172章 茫然第193章 任憑風浪,我自不動(十六)第93章 雍涼風雲(三十六)第108章 雍涼風雲(五十一)第94章 形勢逼人否第36章 遠來是客,卻是惡客當門第139章 益州將士們的新面貌(上)第170章 見南山(上)第41章 佳節念做,夜宴半雪第49章 月夜談,即是南華,也食煙火第3章 吹皺一池春水第160章 順逆第22章 逝者如斯夫第49章 愁苦第35章 求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