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七十八 掌神威上

第七十八掌神威

自劉備的戰爭的動員令下達,卻也是已經有近月的時間了。

在這段時間裡,憑着比曹魏和孫權兩方都要有效的手段,兼且此次的戰事,面對着要比己方的人馬數倍的敵人,自然再是戰力強橫的劉備軍也只能是先採取守勢。

因此,靠着地形上的便利,加上錯落有致,聯繫比較緊密的佈防,至少眼下看來,不管是主力用兵荊襄之間的曹操,還是動兵出手進向江夏等地的孫權,卻都一時之間不得將兵力大展的時間。

畢竟曹操的百萬大軍,還有孫權的近五十萬人馬的進攻,分別侷限在宛城新野之間和柴桑以西的地面上,卻都是愚蠢的。而曹操自是用兵大家,孫權雖然兵法上並不爲長,可是他手中有周瑜可以仰仗。

故而此次對於劉備這一方勢力的征討,兩方卻都是有了比較明確而且細緻的配合步驟,以及戰後的利益分配。

像此次用兵,曹操動員的百萬大軍,自然其中的大部分自是由曹操統領,其構成自是汝南的曹仁所部,和近於宛城的徐晃,以及許都附近曹操直屬的軍團,這一股戰力卻是有近七十萬,而至於其餘的三十多萬人馬,這個時候卻是正在司隸和幷州的地盤上,尋機或從幷州,或從潼關而進雍州。

對於曹操或者孫權的用兵方略,大體上的構成卻是在劉備的動員令下達之後不久,便通過荊州的中司馬府和雲漢貨棧在這兩方勢力中廣佈的那些個眼線,或是那些多少有些牽連的小吏,又或者是那些向兩方大軍提供軍糧補給運輸的糧商中的暗探,分析大軍所需的糧秣輜重的走向,得以猜估而出。

正因爲這兩方的進軍行程大都被荊州的情報部門給探查到,相對於這兩方此次爲了更好的達到他們成事的目標,自是爲了達成協調而損失了一些各自的自由度,如此一來,爲了保險,不管是曹操還是孫權在行軍的時候卻都是有些降低的調兵進軍的速度。

相比之下,此時在雍州北部的塞外的聯軍自然是行動迅速了。也因此,在荊州襄陽的諸多情報部分的精力在持續的關注着曹操和孫權兩方的時候,倒是在這個時候優先的將目光掃向了上郡以北。

之前在巡守到上郡的馬超將他們發現塞外情況有變,有塞外的聯軍彙集並且意欲南下的時候,馬超便在那個時候將他們可能會採取的方略,也大概的向襄陽這裡做了報備。

根據平日裡大軍在雍州的佈防,此時在襄陽城中的諸人,如劉備,諸葛亮,龐統,法正,鄧瀚,廖立等人自然是知道,眼下他們能夠在上郡那裡聚集到的病例自然不會太多的,畢竟雍州方面,這些年中自是荊州着力發展的州郡,一者是因爲長安古都的存在,另一方面,也是因爲從雍州東向的話,能夠在最短的時間內,攻擊到曹操的腹心之地,而且從雍州北面要是能夠突破到幷州的話,更是意義重大,畢竟幷州之地,可以說是關東的形勝之地,從幷州東向即爲冀州,其居高臨下之勢不需多說。而從幷州南下河內,便爲豫州,從那裡不管是向東,還是向南,都是足以一出便危險到曹操的根本的。

不過正因爲這裡的重要性,想來此時的曹操在幷州以及東邊的司隸等地也是重兵在斯的。相應的也是爲了應付曹操的突襲,此時在長安城中的關羽也是需要在大河的上下,留駐重兵的,當然在潼關方向,他也是需要留有足夠的後備戰力,好應付即將到來的曹軍的進攻。

情勢說起來實在不值得讓人樂觀,在上郡的那四萬多的兵馬,自然便是如今劉備他們能夠湊齊的應對那塞外的二十萬聯軍的戰力。

儘管人數上的差距實在有夠懸殊的,可是此時彙集在劉備的王府中的諸人倒是沒有什麼太過緊張的氣氛,儘管似乎近來的時候,也有段時間並沒有從雍州那邊再傳來有關上郡的消息,聚集在這裡的沒有人有悲觀的情緒。

劉備的這座王府,倒也不是新建的,畢竟如今的劉備自覺還不到那種可以奢侈享受的地步,只是讓諸葛亮找人將原先的大將軍府給修繕了一番,便算了賬。

眼下劉備將他麾下的這些精英人物召集在一起,自然不是無因的。從他的戰時動員令下發之後,可以看見的他治下的諸多州郡自是迅速的進入了依法戰時的情勢中,各地迅速的展開了一系列的戰備之事。

像關鍵之地上的百姓的遷移,尤其是向臨近劉備一方和其他勢力交接的那些地方的。還有後備的預備戰力的階梯式佈防,雖然荊州方面的諸人都是相信自家的實力能夠在這場戰事中最後將一切的來犯之敵殲滅之,不過要想將全部的敵人都禦敵於國門之外,此時諸人中倒是沒有那種十分的把握,畢竟戰力上的懸殊太過,這點上的差距,並不是單單靠用些智謀或者什麼計策能夠彌補的,當然像曹魏和江東,這兩大勢力中也是有着許多老奸巨猾之輩,在這點上,確實沒有那種十足的把握的。

故而此時王府中的諸人,對於已經不能再湊出更多兵力在支持馬超和塞外聯軍的戰事來說,一是他們自是相信馬超本身的能力和本事,加上此次在上郡那裡彙集的兵馬雖然僅僅只有四萬,可是這些從屬於荊州的騎兵並不是什麼沒有見過血腥的新兵,這些年中跟着他們的將軍,龐德,田豫,魏延可都是在內外,或是和山賊馬匪接過戰,或是在西去的路上討伐過一些不臣的異族的,既然這些兵馬本身足夠精銳,而且領軍之人又是馬超,龐德,田豫,魏延等人,深知他們能力的劉備等人,自是對於他們有着相當的信心的。

二是,此時實在沒有多餘的兵力來給馬超爲後援了,畢竟不管是幷州,還是司隸,又或者是荊北等地,索要面臨的壓力也是十分龐大的,這些地方若是有一處被曹軍等給突破了的話,後果卻也是相當嚴重的,故而這個時候的劉備也多少有些認清現實的超脫。

不過不管是他們對於不能給馬超他們提供更多軍隊的歉然,或者是此時這種的超脫,卻都是建立在他們對於馬超等人實力的認可和信任之上的。

盛名之下,其實難副那樣的情況卻是不會出現在馬超這裡的。畢竟當年馬騰父子立威於涼州,護佑大漢的邊疆,將原先這些本就是叛亂頻仍,強力爲尊的西涼之地,統攝在涼州之下,那所憑仗的可不是什麼仁義道德,卻是硬生生的用馬超等人的武力將這些生活在這塊地方上的異族人給威服的。

以當年馬超弱冠之齡,便將此地的羌胡等族,打擊的不得不將他們各族傳聞之中的絕代強人的尊號,“神威天將軍”奉承於馬超,足見當年馬超的威風赫赫

如今的馬超歷經浮華,自然更勝當初。

雖然眼下還沒有從雍州方面傳來有關馬超大軍和塞外聯軍對陣的消息,不過有時候沒有消息便是最好的消息。

“主公,眼下的北疆之事,卻是用不着太過擔心,雖然老夫未曾與馬孟起將軍有過接觸,不過對於這位將軍的威風倒也在許都舊日之時,聽到那些韓遂手下閒談過。”卻是荀彧說道。

“馬孟起定然會不負主公之望,保得北疆之安寧”

如今的荀彧姿勢依然擔着爲劉備諮詢問政的顧問之任,平日裡也是無事,倒是經常從劉備那裡得到些尊崇,加上如今荀彧與曹魏的緣份已近,卻在劉備這裡享受着尊敬,即爲國士,卻也不好這麼生受了劉備的恩義,放下了舊日的緬懷,好歹眼下的劉備卻是進位爲漢寧王,也是炎漢正兒八經的劉氏宗親,稱呼一生主公,倒也不見得突兀。

對於此時的天下間大戰將起的紛亂,說實話荀彧自也是覺得曹操和江東孫權選擇的時機,雖然說不上最好,卻也算得恰當。隨着他對於荊州這裡的各種情況瞭解的日深,卻也能夠看出荊州的大勢已成,若繼續過去這五年的態勢,和曹魏以及江東保持平和,各自發展的話,只會讓曹操和江東兩方對於和荊州對戰之時,更沒有底氣。

而眼下,兩方聯合,又發動瞭如此大的規模,以荀彧的眼光當然是看出了曹操這位他的故主,卻是在頭風之症被治好之後,卻又重新煥發出了一種氣勢。這種氣勢當年在曹操獨自領軍追擊董卓西遷大軍的時候出現過,在當年官渡之戰,面對着洶洶而來的袁紹的百萬之衆的時候勃發過,而今作爲勢弱一方的曹操卻是又一次的再現了這樣的破釜沉舟的氣勢,不過如今他要面對的人,可不是董卓,也不是袁紹,而是當年被曹操自己也稱許過的劉備劉玄德,故而這場戰事的結果。卻是不會想當年那樣了。

“呵呵,有文若先生這句話,倒是讓孤心中放下了許多的牽掛啊”劉備卻是笑道。

此時大漢寧王府的議事大殿中,劉備自是坐鎮中央,而出於對於荀彧的敬重,劉備卻是將之安排坐在他的右手第一的位置,其下卻是諸葛亮,龐統,鄧瀚,法正等一干文臣,而他的左手處,便是張飛,趙雲等荊州將領。

畢竟眼下大戰將至,各地都不得放鬆警戒,故而像這樣的議事,卻是見不到關羽,黃忠,甘寧等輩。

而即便是眼下身處其間的這些文臣謀士,在早先的計議中,卻也是需要趕赴各個方面以爲贊畫軍要之任的。

不過這些事情,可也都是需要在馬超和塞外聯軍一戰後進行。所幸,這樣的事情並沒有讓此時坐在這裡的諸位等太久。

請向你的朋友(QQ、博客、微信等方式)推薦本書,切記分享越多更新就越快哦!!!

小提示:

第145章 本道柳暗花明第93章 雍涼風雲(三十六)第132章 何處可往(中)第86章 老將出馬第136章 本道柳暗花明(十一)第16章 第一次見別人家長第9章 凰兮,鳳兮第26章 天下人心,我自不懼第149章 南蠻二三事第15章 迴轉第34章 西行漫記(七)第152章 男兒心第139章 益州將士們的新面貌(上)第131章 預感第33章 還沒有名的武昌魚(上)第81章 雍涼風雲之話外篇(下)第31章 變化第34章 火了第154章 江夏結局(上)第七十八 掌神威上第87章 快與慢第92章 制限(五)第47章 風清月明,山中出劍第54章 雍涼風雲(一)第16章 坐論第121章 建安二十年年末第136章 安定不太平第31章 天下才情別有份,襄陽公子紙貴第33章 還沒有名的武昌魚(上)第28章 見面更勝聞名第91章 假作真時真亦假(四)第10章 曹操心想第39章 神打(下)第152章 男兒心第2章 庸人我可擾第89章 假作真時真亦假(二)第107章 雍涼風雲(五十)第62章 瑕疵第123章 雍涼風雲第191章 任憑風浪,我自不動(十四)第130章 本道柳暗花明(五)第104章 張飛的野望(中)第83章 雍涼風雲(二十六)第102章 吹第133章 大家都很忙(上)第21章 年少宜進取第39章 西行漫記(十二)第91章 假作真時真亦假(四)第114章 雍涼風雲(五十七)第196章 任憑風浪,我自不動(十九)第119章 雍涼風雲(六十二)第21章 鬱悶只因一個人第166章 便做斬首第16章 疏不間親第29章 決斷第158章 荊南一夜第157章 勢顯第152章 男兒心第139章 見面,聞名,閃第37章 西行漫記(十)第127章 引蛇不成?第23章 內中第35章 求仁第4章 情與願第113章 山雨欲來(四)第22章 不論遠近,都爲一個夢第147章 君君臣臣(中)第8章 宗親第51章 將無將(四)第74章 疾(上)第2章 樂山樂水第27章 忠勇復漢室,剛柔並濟第74章 疾(上)第20章 前程自有,只等錦繡第65章 一發動第141章 本道柳暗花明(十六)第139章 益州將士們的新面貌(上)第100章 雖無長阪坡第35章 隱者學士與小子,英雄屑小自現第6章 師兄弟答對第204章 天下安(四)第50章 將無將(三)第167章 運籌帷幄第100章 雍涼風雲(四十三)第26章 天下人心,我自不懼第4章 情與願第146章 借力打力第3章 問與對第49章 將無將(二)第55章 龍擡頭,又是一年春第17章 你是紈絝,我是衙內第149章 龍兄虎弟(上)第98章 雍涼風雲(四十一)第29章 少爺,有事做了第128章 本道柳暗花明(三)第50章 互表第19章 軟柿子吃過了也倒牙第200章 任憑風浪,我自不動(二十三)
第145章 本道柳暗花明第93章 雍涼風雲(三十六)第132章 何處可往(中)第86章 老將出馬第136章 本道柳暗花明(十一)第16章 第一次見別人家長第9章 凰兮,鳳兮第26章 天下人心,我自不懼第149章 南蠻二三事第15章 迴轉第34章 西行漫記(七)第152章 男兒心第139章 益州將士們的新面貌(上)第131章 預感第33章 還沒有名的武昌魚(上)第81章 雍涼風雲之話外篇(下)第31章 變化第34章 火了第154章 江夏結局(上)第七十八 掌神威上第87章 快與慢第92章 制限(五)第47章 風清月明,山中出劍第54章 雍涼風雲(一)第16章 坐論第121章 建安二十年年末第136章 安定不太平第31章 天下才情別有份,襄陽公子紙貴第33章 還沒有名的武昌魚(上)第28章 見面更勝聞名第91章 假作真時真亦假(四)第10章 曹操心想第39章 神打(下)第152章 男兒心第2章 庸人我可擾第89章 假作真時真亦假(二)第107章 雍涼風雲(五十)第62章 瑕疵第123章 雍涼風雲第191章 任憑風浪,我自不動(十四)第130章 本道柳暗花明(五)第104章 張飛的野望(中)第83章 雍涼風雲(二十六)第102章 吹第133章 大家都很忙(上)第21章 年少宜進取第39章 西行漫記(十二)第91章 假作真時真亦假(四)第114章 雍涼風雲(五十七)第196章 任憑風浪,我自不動(十九)第119章 雍涼風雲(六十二)第21章 鬱悶只因一個人第166章 便做斬首第16章 疏不間親第29章 決斷第158章 荊南一夜第157章 勢顯第152章 男兒心第139章 見面,聞名,閃第37章 西行漫記(十)第127章 引蛇不成?第23章 內中第35章 求仁第4章 情與願第113章 山雨欲來(四)第22章 不論遠近,都爲一個夢第147章 君君臣臣(中)第8章 宗親第51章 將無將(四)第74章 疾(上)第2章 樂山樂水第27章 忠勇復漢室,剛柔並濟第74章 疾(上)第20章 前程自有,只等錦繡第65章 一發動第141章 本道柳暗花明(十六)第139章 益州將士們的新面貌(上)第100章 雖無長阪坡第35章 隱者學士與小子,英雄屑小自現第6章 師兄弟答對第204章 天下安(四)第50章 將無將(三)第167章 運籌帷幄第100章 雍涼風雲(四十三)第26章 天下人心,我自不懼第4章 情與願第146章 借力打力第3章 問與對第49章 將無將(二)第55章 龍擡頭,又是一年春第17章 你是紈絝,我是衙內第149章 龍兄虎弟(上)第98章 雍涼風雲(四十一)第29章 少爺,有事做了第128章 本道柳暗花明(三)第50章 互表第19章 軟柿子吃過了也倒牙第200章 任憑風浪,我自不動(二十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