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百九十章 先登死士

北邊的三個大國,秦國趙國還有魏國,現在的關係勢同水火,其中以趙國的勢力最大,畢竟他所佔領的冀州,乃自天下最爲富庶的州郡,雖說曹性佔領的司隸,以前纔是天下重地,但是話又說回來,無論是洛陽還是長安,都是遭到了一次性的洗劫。

民生凋敝,百姓遷移,商賈富庶全部都搬走了,因此想要恢復,需要很長的時間,可以參照曹操在後期之時才遷都洛陽,所以說想要恢復洛陽,需要一個很長的時間。

綜合實力算下來,還是趙國最爲強大,所以說袁紹意氣風發之下,他並不介意兩面開戰,不就是一個秦國和魏國嗎?有何可懼,打就是了。

不過一開始,戰爭倒沒有像人們想象的那樣,直接兩邊出兵數十萬,激戰於某一個地方,進行一場驚天動地的大戰,然後就此宣告一方勝利,一方失敗。

只因爲雙方無論是哪一方,或多或少的都有那麼一些顧忌,即便是袁紹有一些狂妄,但他也不是傻子,在進行全面總攻之前,總要進行幾次試探性的進攻吧,如今許攸的情報部隊,已經全部轉移到他們趙國的南方,就是爲了對付曹操等人。

至於說他們西邊的秦國,袁紹也是毫不客氣的就此出兵,他派遣的人是他的大將軍鞠義。

這個鞠義也的的確確是一個人物,陳虎與其交手,最終結果就是鞠義率兵三萬餘人,先是派一萬餘人打前鋒,陳虎看到這裡,提着自己的宣花大斧,親自衝鋒陷陣,帶領兩萬大軍,以雷霆之勢,直接衝擊向一萬大軍的方陣。

陳虎帶頭衝鋒,猶如一頭猛虎一般,扎入了敵軍的軍陣之中,隨後進行了一陣瘋狂的廝殺。秦國的騎兵經過這些年的改良,雖不敢說人人都是那種兵強馬壯的狀態,但是陳虎所帶領的大部分都是騎兵的精銳,因此在陳虎的帶頭衝鋒下,身後的秦軍個個都是奮勇殺敵。

鞠義派來的一萬兵馬,很快就被打得潰退不已,四散而逃。

看着鞠義那些倉皇撤退的兵馬,陳虎知道,所謂的戰爭,並不是你把別人打退一次兩次就算取得勝利,真正想要取得勝利,應該以消滅對方的有生力量爲主,畢竟只要對方手上有兵,你就沒有將別人擊敗,所以說陳虎也是開始下令追擊。

不過陳虎也怕鞠義在後方有埋伏,所以他追擊的速度非常的緩慢,不過到了後面陳虎看着,他若是再不跑快一點,估計那些鞠義的兵馬就要逃回去了,況且跑了這麼遠也不見有伏兵的出現,所以陳虎也是放下了心,直接大膽的指揮自己的士兵前進。

不過也就在陳虎等人深入腹地之時,突然從兩邊的樹叢中,傳來了無數人喊馬失之聲,只見兩邊的樹叢衝出來了,無數趙國軍士,看到這裡,陳虎雖然吃驚,但是他很快也就鎮定了下來,多年的軍旅生涯,陳虎早已懂得運用伏兵這一招,在追擊之前,他早就預料到這樣。

不過看着鞠義衝出來的隊伍,陳虎還是冷笑了一聲,鞠義未免也太大意了一些,此地已經錯過了絕佳的埋伏範圍,因爲在這裡四周都是平原,根本沒有什麼天時地利可以運用,鞠義在這裡設伏兵,完全就是想與陳虎來一場硬碰硬的野戰。

所以說陳虎也沒有任何懼怕,直接下令自己的部隊就在此地,與袁紹大軍展開了激烈的交鋒。

陳虎所帶領的絕大部分是騎兵,而鞠義那些埋伏的軍士,衝出來的大部分都是步兵,以騎兵戰步兵,按道理來說,應該是完勝的那一種,這也是陳虎最大的底氣,只是讓陳虎打死也想不到的是,當他的騎兵,與這些步兵徹底的交鋒在一起之時,才發覺到了這些步兵真的不同尋常啊。

就好比說,一名秦軍騎士瞄見了一個趙國的步兵,直接挺着長矛,朝他仲馬衝鋒而去,馬匹衝鋒的力量和長槍突刺的力量,都不是一般人能夠承受的,基本上在戰場上被這兩樣東西打到,那都是必死的結局。

然而讓這名秦軍騎士沒有想到的是,當他的馬匹快要接近那名趙國的步兵之時,趙國的步兵顯然也發現了秦國的騎士,然而趙國的步兵,臉上看不見任何驚慌之色,他做出了一個很奇怪的姿勢,若是說的籠統一點,就相當於是半蹲在地上,一隻手負於腰後,當秦國的騎士,距離這名趙國的步兵還有二十步的距離之時,趙國步兵猛然爆喝一聲,從地上高高躍起,手從腰後拿出。一把斧頭直接扔向了秦國的騎士。

秦國的騎士始料未及,就這樣被斧頭扎入了胸口之中,鮮血不斷的向外噴濺,秦國的騎士連一聲慘叫都沒來得及發出,就這樣倒在了地上。

這名趙國步兵所使用的斧頭,其實也不是什麼特製的斧頭,就是用來的劈柴斧。這種斧頭因爲斧刃短小,雖定量極大,但是也特別笨重,因此不適合用於戰場打仗。只能人爲劈柴的工具,一般的戰鬥絕不會出現這種兵器,然而在這羣士兵的身上卻是用了出來,他們直接將這種斧頭當做暗器來打。

二十步的距離,這個距離實在是說不上太遠,對於訓練有素的軍士,那都是百發百中,這些斧頭自身的力量也特別大,又被人扔出去,所以打到身上的傷害可想而知,即便是厚厚的重甲,也一樣給你劈開。

這名趙國的步兵就依靠這種方法,直接斬殺了一名秦國的騎兵,秦國的騎兵雖然倒下了,但是他重馬衝鋒的馬匹,並沒有因此而停下腳步,馬匹失去了控制,繼續向前衝鋒,目標正是那名趙國的步兵。

趙國的步兵時刻想要躲避馬匹的衝擊,顯然已經有一些晚了,不過他還是不慌不忙的就這樣匍匐在地,在他的身後揹着一面厚重的圓形盾牌。馬匹的四踢,竟然就這樣踏上了圓形盾牌,可以看見那名趙國的士兵四踢伏地,臉色有一些脹紅,很顯然,以一個人的身軀,承受一匹馬匹的重量,顯然是不大可能。

不過讓人驚奇的地方也就在這裡,即便如此,那名趙國的士兵依舊是這樣堅挺了下來。

若是一般人看到這裡,肯定會說這名趙國的士兵很堅強,很勇敢,若是趙國的士兵全部和這名士兵一樣,那麼趙國的軍隊豈不是無敵了。

但是戰場的現實告訴所有人,這不是如果而是真真實實的,像這名趙國士兵,他不只是一個人在戰鬥,跟隨他身邊的還有上萬個和他一模一樣的人,皆是配備了飛斧,腰配盾牌彎刀等奇形怪狀的武器。

這些趙國步兵就在混亂的戰場上各找目標,看準秦軍騎士,直接一個飛斧過去,什麼事情都解決了,若是遇到太強大的對手,他們直接可以用他們背上的盾牌來抵禦攻擊。

如此一來,秦軍騎士的優勢,似乎在這個趙國步兵的面前,已經完全失去了優勢,就這樣一場慘烈的屠殺開始,毫無疑問秦國的騎兵,直接被這羣趙國的步兵打得嗷嗷直叫,甚至可以說完全沒有還手之力,陳虎看到這裡親自衝鋒陷陣,然而面對幾個趙國士兵的圍攻,他也是被打得甚爲狼狽,最後負傷而回。

廝殺了整整一天的時間,當這羣趙國士兵,看着秦軍士兵準備退回之時,他們直接取下了腰間的弓弩,他們腰間的弓弩,已經達到了和秦軍同樣的水準,射個一百五十步開外,絕對沒有什麼問題,所以說當一片撤退潮徹底的退下來之時,秦軍又在戰場上留下了數千具屍體,就這樣,陳虎等人的第一次衝鋒,可謂是慘敗而回。

作爲這次戰役的主將,陳虎即便此刻身受重傷,但也難以掩飾他臉上的憤懣之色。回到軍營中陳虎大發雷霆,讓自己的手下去探查,這隻趙國的部隊究竟是什麼來頭,結果探查回來的就只有四個字,先登死士。

當這支部隊的名字,傳到曹性的耳中之時,曹性也是無奈的笑了笑,這三國時期的名將還真不可小覷啊。

車武將一份情報遞到了曹性面前,曹性打開一看,也不得不佩服鞠義。

上面的記載,鞠義從小出生於一個小世家,但是在他們家族中,因爲是旁系弟子,所以說並不得到重用,不過鞠義在很早時期就已入伍從軍,他是從一名小兵一步一步往上爬的。

鞠義打仗,不拘一格,喜歡用奇招制勝,他手下現在有整整上萬餘名先登死士,然而這上萬名先登死士,他們的挑選過程卻是極其複雜,據說都是由鞠義一個一個挨着挑選出來的。

這些萬餘名先登死士,正如他們名字中所說的那樣,已經做好了必死的決心,一個人只要克服了死亡的恐懼,那麼他將會變得很強大,至少一般人無法戰勝,這已經是一個很大的優勢。

另外鞠義以前鎮守北方抵抗烏丸,烏丸大多數是一些騎兵,而鞠義則是步兵的序列,步兵總是被騎兵壓着打,這也使得鞠義很苦惱,所以說鞠義開始着手研究,如何才能用步兵打敗騎兵,最終他成功的搜索出了一套練軍方法,這套方法就用在了他的先登死士之上,所以說他的先登死士一出來,纔可以把文明天下的白馬義從打趴下。可以說先登死士就是騎兵的剋星啊。

也難怪陳虎會輸得這麼慘,不過既然出了事情,那總歸是要應對的,曹性着急中將大家一起商議看如何對付這隻先登死士。

先登死士專克騎兵。即便你是重甲奇兵,那也是一樣的效果,因此衆人商議過來商議過去,最終的結果也就是,恐怕只有曹性的神機營能夠與之一戰呢。

於是乎曹性也沒有猶豫,直接以徐庶爲主帥帶領,三千神機營軍士,去迎擊一下鞠義的部隊,一開始在徐庶的帶領下,三千神機營進退有序,的確是把先登死士打了一個措手不及,不過鞠義也算是對得起他大將軍的名號。

即便失敗個一兩次,但他並不因此而感到氣餒,反而潛下心來好好的研究神機營的戰術,最終他也總結出來一個問題,那就是神機營最懼怕的無非就是近站,雖說神機營軍士的火銃上面全部配備了刺刀,但是話又說回來,神機營軍是大部分的訓練時間,全部用來訓練射擊,即便懂得近戰,但是技術怎能和步兵相提並論。

因此鞠義總結出來了規律,每逢打仗之時,他的先登營不在以攻擊爲主,而採用防禦爲主的方式。就這樣慢慢靠近神機營,一旦距離神機營的距離近了,直接扔出背上的飛斧,如此一來,神機營也是大受損失。

神機營可是曹性的直屬王牌部隊,曹性可不忍心見他就這樣打沒了,於是乎還是把他招了回來,不過面對鞠義的進攻曹性,他們最終只能採用一個辦法,那就是以防守爲主,堅壁清野。

陳虎帶者軍士時時刻刻守在城頭上,只要軍力敢靠近就亂箭射去,如此一來,才稍微阻擋住了先登營的步伐。

不過面對陳虎的示弱,鞠義就更是瘋了,一般在他看來他身爲趙國的大將軍,但這還不夠,他要建立更大的功業。若是能攻克秦國相,必是奇功一件,他鞠義也定當青史留名,所以說他不含糊,直接帶領他的兵馬對秦國的邊境,現展開了瘋狂的進攻。

每一次無論是秦國這邊還是趙國這邊,都可謂是損失慘重,陳虎壓力山大,只能向曹性不停的求援,曹性沒辦法也只好派出兵士去不停的支援。

如此一來,前方的情況才稍加穩定,不過若論總體情況,秦國這邊還是要損失更加慘重一點,畢竟他們面前的鞠義就跟一個瘋子一樣,不停的進攻。

趙國兩面開戰,但是絲毫不落下風,局部戰爭打到這裡,趙國可謂是風光無限,這也是大大的加強了袁紹的信心。

第四百零六章 不可思議(一)第三百五十四章 熱兵器第二十一章 規矩第三百六十二章 衝破第八十一章 活力第二百五十九章 西進(五)第十章 立威(二)第三百零八章 綁票風雲(四)第三百二十七章 究其原因第三百二十五章 算賬第二百四十六章 來犯(一)第一百五十一章 漏洞第六十五章 擊退第二百零七章 交易(三)第一百章 倔強第二百零二章 矛盾第三百六十四章 等!第二十七章 靈巧姑娘第一百九十九章 聲討(二)第三百八十五章 鬼才之邀第二百六十七章 兩面危局第九章 立威(一)第二百四十一章 郿塞第四百零六章 不可思議(一)第二百九十九章 萌芽第二百七十二章 再見劉皇叔第三百五十六章 屈辱第三百三十九章 正主第一百三十三章 徹悟第九十二章 攻心爲上第三百五十五章 大亂第一百七十八章 巔峰對決第二十章 痞子第四百零九章 滅楚第一百七十七章 誰的責任第八十六章 軍陣第二百四十一章 郿塞第四百零六章 不可思議(一)第三百四十八章 鐵浮屠出擊第四章 起家(二)第三百三十五章 線路第三百九十四章 烏巢第二百二十四章 走漏風聲第二百四十二章 亂武(一)第一百一十五章 初戰告捷(一)第三百九十六章 陷陣之志第三百章 一統幷州第三百零七章 綁票風雲(三)第二百零七章 交易(三)第一百三十三章 徹悟第四百零四章 蠢蠢欲動(一)第二百零九章 解圍第三十一章 還錢!第三百六十四章 等!第一百七十九章 告狀第一百二十五章 城下之盟第二百五十九章 西進(五)第三百八十八章 司馬家族(三)第三百一十七章 戰場之神第五十章 百兵之首第二百二十七章 牽連第三百九十五章 雙面間諜第二百八十章 投誠第一百二十五章 城下之盟第一百零七章 拔刀相助第二百四十一章 郿塞第三百一十六章 失利第三百八十四章 武聖之刀第二百一十七章 虎牢關第二百一十九章 新三英戰呂布第一百一十六章 初戰告捷(二)第三百零二章 荊州第四百零二章 安寧二十年第二百六十五章 法正第二百六十八章 盟友第二百九十三章 禍不單行(二)第一百五十八章 武道之心第十三章 秦爺第九章 立威(一)第四十六章 怒殺!第一百二十四章 寶庫第二百九十九章 萌芽第一百五十章 人才第四百零七章 不可思議(二)第三百八十一章 雙重突破口(三)第一百三十九章 暗流洶涌第九十六章 談一談第三百九十二章 雙重離間(一)第九十四章 會天大雨第三百三十八章 險之又險第十九章 暴怒第三百三十九章 正主第九十五章 軍令狀第一百五十六章 能文能武第三百九十四章 烏巢第二百零三章 方法第三百一十六章 失利第十三章 秦爺第九十三章 生擒活捉第九十三章 生擒活捉
第四百零六章 不可思議(一)第三百五十四章 熱兵器第二十一章 規矩第三百六十二章 衝破第八十一章 活力第二百五十九章 西進(五)第十章 立威(二)第三百零八章 綁票風雲(四)第三百二十七章 究其原因第三百二十五章 算賬第二百四十六章 來犯(一)第一百五十一章 漏洞第六十五章 擊退第二百零七章 交易(三)第一百章 倔強第二百零二章 矛盾第三百六十四章 等!第二十七章 靈巧姑娘第一百九十九章 聲討(二)第三百八十五章 鬼才之邀第二百六十七章 兩面危局第九章 立威(一)第二百四十一章 郿塞第四百零六章 不可思議(一)第二百九十九章 萌芽第二百七十二章 再見劉皇叔第三百五十六章 屈辱第三百三十九章 正主第一百三十三章 徹悟第九十二章 攻心爲上第三百五十五章 大亂第一百七十八章 巔峰對決第二十章 痞子第四百零九章 滅楚第一百七十七章 誰的責任第八十六章 軍陣第二百四十一章 郿塞第四百零六章 不可思議(一)第三百四十八章 鐵浮屠出擊第四章 起家(二)第三百三十五章 線路第三百九十四章 烏巢第二百二十四章 走漏風聲第二百四十二章 亂武(一)第一百一十五章 初戰告捷(一)第三百九十六章 陷陣之志第三百章 一統幷州第三百零七章 綁票風雲(三)第二百零七章 交易(三)第一百三十三章 徹悟第四百零四章 蠢蠢欲動(一)第二百零九章 解圍第三十一章 還錢!第三百六十四章 等!第一百七十九章 告狀第一百二十五章 城下之盟第二百五十九章 西進(五)第三百八十八章 司馬家族(三)第三百一十七章 戰場之神第五十章 百兵之首第二百二十七章 牽連第三百九十五章 雙面間諜第二百八十章 投誠第一百二十五章 城下之盟第一百零七章 拔刀相助第二百四十一章 郿塞第三百一十六章 失利第三百八十四章 武聖之刀第二百一十七章 虎牢關第二百一十九章 新三英戰呂布第一百一十六章 初戰告捷(二)第三百零二章 荊州第四百零二章 安寧二十年第二百六十五章 法正第二百六十八章 盟友第二百九十三章 禍不單行(二)第一百五十八章 武道之心第十三章 秦爺第九章 立威(一)第四十六章 怒殺!第一百二十四章 寶庫第二百九十九章 萌芽第一百五十章 人才第四百零七章 不可思議(二)第三百八十一章 雙重突破口(三)第一百三十九章 暗流洶涌第九十六章 談一談第三百九十二章 雙重離間(一)第九十四章 會天大雨第三百三十八章 險之又險第十九章 暴怒第三百三十九章 正主第九十五章 軍令狀第一百五十六章 能文能武第三百九十四章 烏巢第二百零三章 方法第三百一十六章 失利第十三章 秦爺第九十三章 生擒活捉第九十三章 生擒活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