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百六十九章:開鎮山東

“昨兒個就到了京師。”

“好。”

崇禎皇帝點點頭,先拿起山東監軍劉允中的摺子,細細看完後纔拿起山東巡撫顏繼祖的摺子,看了沒幾眼便將其放下。

現在崇禎對山東發生的事情已經有些瞭解,山東總兵劉澤清包庇聞香教主林易綸在益都被登萊總兵王爭撞上。

崇禎皇帝對劉澤清還算是瞭解一些,知道劉澤清雖然欺軟怕事,但絕對不會讓王爭一個雜號總兵來自己地皮查人,兩方火拼起來也就在所難免。

所幸王爭不負所望,擊敗了劉澤清,並且緝拿林易綸到京師,也算是又立一功,想到這裡,崇禎皇帝看向一旁恭敬侍立的王承恩,張口道:

“承恩吶,你說說,齊成、丘磊、餘元昧這三個人,哪個更適合繼任山東總兵?”

聽到這話中獨獨沒有王爭,王承恩心有疑慮,然聖意不可揣測,他只是笑了笑,彎着身道:

“回皇上,這些都是山東的軍將,還要看皇上最看好哪個,奴婢怎麼知道。”

“承恩,朕沒記錯的話,那劉允中算是你的門生吧?”

崇禎皇帝剛剛說完,王承恩臉上頓時露出一副誠惶誠恐的模樣,“噗通”跪在地上,大氣都不敢出的說道:

“皇上,劉允中雖是奴婢的門生,但已經是多年未有往來,奴婢怎麼敢以私徇公呢。”

“你快起來。”

崇禎皇帝也就是隨口問問,沒想到王承恩會有這麼大的動靜,其實身邊的人若說懷疑誰,他也不會懷疑到王承恩身上。

王承恩起來後依然是一副大氣都不敢出的模樣,崇禎皇帝沉吟着,負手走到門前,看着自己眼前壯麗的皇家宮殿樓宇,重重嘆口氣。

“這三個人,都不可繼任。”

曹州總兵齊成,是山東除了登萊總兵王爭以外的另外一個雜號總兵。

齊成率部四千餘人駐紮在翁州府曹州城,向來不管世事,無論各地民亂還是東虜入寇,幾乎日日夜夜都龜縮在曹州城,說白了就一個混吃等死的角色。

歷史上這個齊成也是誰打來就投降誰,先是投降了大順軍,後來清軍南下,他立刻倒戈投降,最後被多爾袞所殺。

山東上北路參將丘磊,算是隸屬於前山東總兵劉澤清的麾下,但其人野性難馴,統帶三千兵馬駐紮在武城,莫說劉澤清調他不動,就連朝廷也是陽奉陰違。

不過有錦衣衛傳回,說是其人抵抗河南農民軍倒是常有斬,這也是崇禎能容忍他的原因之一。

在沒有王爭的歷史上,劉澤清之後正是這個丘磊繼任山東總兵,但是現在,崇禎已經不考慮這個人。

如此桀驁不馴的一個人,就算是有些戰功,讓他繼任也是變數太多。

至於那個山東右東路參將餘元昧,倒是對朝廷的詔令無不尊行,這個人也是在去年的東虜入寇中唯一毅然率部北上抵禦清軍的山東高級軍將。

據說餘元昧爲了抵抗清軍,甚至散盡家財招兵買馬,打造軍械。

但是餘元昧的兵力太少,五千人也就是清軍的半數,就連質量都是有所不及,根本不用多爾袞的本部鑲白旗出馬,被兩千先鋒騎兵一衝即潰。

最後在文人士子們的筆桿子下,餘元昧成了整個山東文武的笑柄,損兵折將不說,還被朝廷勒令訓斥。

他收攏了兩千敗兵,眼下正駐紮在濟州府武定州城,閉門不出已有多日。

這個人其實是崇禎皇帝最理想的人選,聽從朝廷號令纔是真,但崇禎皇帝之所以遲遲未下決定,就是因爲餘元昧現在的名聲。

這樣一個敗軍之將被提拔成了山東總兵,怕天下的士人都要譏諷自己這個皇帝昏庸,想到這裡,向來是惜面如命的崇禎皇帝身子劇烈抖動起來,面色逐漸泛紅。

良久,他再次重重嘆口氣,擺手說道:

“承恩吶,你覺得登萊總兵王爭其人如何?”

王承恩低眉順眼的瞥了一下皇帝的背影,謙恭的說道:

“回皇上,奴婢覺得,王爭這個人怎樣不好說,但應該是現下朝廷最好的選擇,起碼到現在登州營都沒傳出有什麼不遵朝廷號令的事情,其他三個...”

“嗯”了一聲,崇禎仰起頭。

天邊的夕陽,配合這近三百年的皇家宮殿樓宇羣,顯得是那樣悽美又孤寂。

王承恩趁熱打鐵,又說道:

“皇上,若是此番提拔了王爭,想必那個武夫一定會對會對皇上感恩戴德,朝廷的詔令自然是無有不遵。”

回頭看了一眼御案上厚厚一摞子奏摺、文書、塘報,崇禎皇帝無力的擺擺手,點頭道:

“擬旨吧。”

“遵旨!”

王承恩欣喜的大喊一聲,小步的挪騰出乾清宮,小心翼翼的關上宮門後他招手示意幾個小太監過來。

“趕緊去吩咐膳房做些好的吃食,爲皇上補補龍體,這麼總熬下去可不行,身子會垮的。”

那小太監終日守在乾清宮外,自然知道崇禎皇帝勤勉有加,很多次他都沒支撐住睡着,但是醒來的時候卻見崇禎皇帝依然埋頭在桌上處理政務。

這可能是大明開國以來最爲勤政的一個皇帝,大內的太監們很多都是想不通,怎麼這樣好的一個皇帝,天下形勢還是不見好。

翌日,緹騎護衛着太監和聖旨,自京師永定門狂奔而出,往山東而去。

......

崇禎十二年六月十二日,崇禎皇帝下旨。

將聞香邪教魁首林易綸斬首於京師西集,登州營斬級堆疊京觀,剝奪原山東總兵劉澤清一切職銜名號,追令北鎮撫司錦衣衛赴山東捉拿劉澤清全家。

山東巡撫顏繼祖,監軍太監劉允中指揮調度、識人察勢,平亂有功,皆免去戴罪之身,仍居原職,俸祿加半,以爲嘉獎勉勵。

山東上北路參將丘磊,屢次擊敗河南來犯農民軍有功,升授山東副總兵官,加山東都司指揮使銜,移駐濟南府城歷城。

登萊雜號總兵王爭,平定五文河、金水河,斬獲赫圖阿拉大捷,平定聞香等,軍功卓著,勇冠三軍,特授山東總兵官,加五軍都督府都督同知銜。

六月十四日,追加山東總兵王爭“護軍”榮勳。

護軍、五軍都督府都督同知王爭,統領山東各處兵馬,勤操演、修墩衛、足兵食,聽從朝廷號令,開鎮山東。

第二百七十七章:革裡眼進逼臨清第二百二十章:仁慈用錯了地方第二百三十二章:人心向背第三百七十八章:衝冠一怒第二十六章:相送西門情誼深第二百八十三章:楊閣部督師襄陽第五百五十七章:共討逆賊,大勢所趨第一百九十七章:爲將有兵焉懼文第二百六十五章:回師 後事 官官相護第四百三十章:溫水煮青蛙第四十一章:螢燭敢爭日月輝(新發布,求推薦票!)第六百章:甲申四皇,乙酉一帝第三百五十六章:兩厥奴酋第二百一十二章:勢如破竹第三十六章:以少勝多立奇功第四百七十章:誰的時機來了第二十九章:神機妙算取空寨第二百二十一章:什麼都不給韃子留下第五百零四章:你們以爲我不敢殺人?第二百四十五章:吾兒當殺韃以建功立業第五百九十四章:火器之利,天壤之別第四百零二章:衍聖公孔胤植第三十五章:甕中捉鱉斬龍王第四百二十九章:剛直敢死的知州第五百五十一章:大明平西候吳三桂第五百四十六章:甲申中荷臺灣條約(上)第四百二十九章:剛直敢死的知州第四百六十三章:夜逃第二百八十三章:會戰歸德第二百七十五章:革左五營第三百七十八章:衝冠一怒第三十八章:黑魚立杆五文河第五百零七章:悔不當初第二百一十章:登陸旅順口第五百六十八章:步騎聯合,道義爲先第一百九十六章:孫知府登門(爲舵主都是不是哥加更!)第二十一章:無計可施紅顏策第五百一十三章:分化瓦解,一舉多得第二百一十四章:合圍 破城第二百五十九章:暗箭難防第四百八十二章:誓師襄陽,劍指南京第三十七章:土蠻妄帝不可驕第一百五十八章:王氏船隊第一百三十五章:風潮 啓程第四百四十章:安東候第八十六章:鹽丁尚比官兵強第三百六十章:陣殲阿濟格第四百九十二章:取滁州第三十九章:三人成虎捍寧海第二百一十八章:修羅戰場第三百二十六章:鑽狗洞的大明遊擊第五百一十五章:趙之龍的卓越貢獻第一百二十三章:寧海鹽第四百二十七章:滄州兵諫(下)第一百零八章:昌尤一怒違軍令第五百九十六章:落難帝后,體制之外第三百二十八章:賊寇走了,官軍卻來了第三百一十九章:絞首三千,克定開封第一百九十五章:知府有子狗洞逃第五十五章:凌晨訓兵第一百章:一個不留第六百一十二章:順齊第二百四十一章:高亮提親第四百一十四章:魯王震怒第一百七十章:移駐蓬萊,執掌登州第五百七十八章:奪鼎燕京第一百六十七章:鄭氏小兒鬧燈會第七十八章:浮出水面第五百七十三章:豬一樣的隊友第一百二十八章:巡撫 知府 總兵官第一百零二章:段天德的小心思第四百四十二章:捨不得第四百二十二章:禮服第七章:地痞豪強盤根節第一百一十二章:兩心相悅終定情第三百六十章:陣殲阿濟格第二百一十三章:登州營不放棄能救下的每一個人第一百二十一章:瓷罐與木盒第三百二十五章:溫柔鄉第五百五十五章:裝備了火器的新式騎兵第三百四十二章:朱仙鎮第九十一章:守備坐營官第四百九十二章:取滁州第五百五十五章:裝備了火器的新式騎兵第三百章:總兵知事,討價還價第三百九十六章:戰後諸事第五百八十一章:不要給臉不要臉第三百三十六章:生死兩條路第四百七十四章:真正的圍剿第五百三十二章:一枚銅板第一百二十四章:擴招 足額第五十六章:把控源頭第一章:魂穿明末成軍戶第三百九十五章:劉宗敏之死第四百三十七章:“多爾袞”奇襲嵫陽城第二百三十一章:順勢而爲,驅虎吞狼第一百七十六章:霹靂手段第六百一十二章:順齊第一百一十章:王守備軍令如山第四百七十九章:會師 立威 大宴
第二百七十七章:革裡眼進逼臨清第二百二十章:仁慈用錯了地方第二百三十二章:人心向背第三百七十八章:衝冠一怒第二十六章:相送西門情誼深第二百八十三章:楊閣部督師襄陽第五百五十七章:共討逆賊,大勢所趨第一百九十七章:爲將有兵焉懼文第二百六十五章:回師 後事 官官相護第四百三十章:溫水煮青蛙第四十一章:螢燭敢爭日月輝(新發布,求推薦票!)第六百章:甲申四皇,乙酉一帝第三百五十六章:兩厥奴酋第二百一十二章:勢如破竹第三十六章:以少勝多立奇功第四百七十章:誰的時機來了第二十九章:神機妙算取空寨第二百二十一章:什麼都不給韃子留下第五百零四章:你們以爲我不敢殺人?第二百四十五章:吾兒當殺韃以建功立業第五百九十四章:火器之利,天壤之別第四百零二章:衍聖公孔胤植第三十五章:甕中捉鱉斬龍王第四百二十九章:剛直敢死的知州第五百五十一章:大明平西候吳三桂第五百四十六章:甲申中荷臺灣條約(上)第四百二十九章:剛直敢死的知州第四百六十三章:夜逃第二百八十三章:會戰歸德第二百七十五章:革左五營第三百七十八章:衝冠一怒第三十八章:黑魚立杆五文河第五百零七章:悔不當初第二百一十章:登陸旅順口第五百六十八章:步騎聯合,道義爲先第一百九十六章:孫知府登門(爲舵主都是不是哥加更!)第二十一章:無計可施紅顏策第五百一十三章:分化瓦解,一舉多得第二百一十四章:合圍 破城第二百五十九章:暗箭難防第四百八十二章:誓師襄陽,劍指南京第三十七章:土蠻妄帝不可驕第一百五十八章:王氏船隊第一百三十五章:風潮 啓程第四百四十章:安東候第八十六章:鹽丁尚比官兵強第三百六十章:陣殲阿濟格第四百九十二章:取滁州第三十九章:三人成虎捍寧海第二百一十八章:修羅戰場第三百二十六章:鑽狗洞的大明遊擊第五百一十五章:趙之龍的卓越貢獻第一百二十三章:寧海鹽第四百二十七章:滄州兵諫(下)第一百零八章:昌尤一怒違軍令第五百九十六章:落難帝后,體制之外第三百二十八章:賊寇走了,官軍卻來了第三百一十九章:絞首三千,克定開封第一百九十五章:知府有子狗洞逃第五十五章:凌晨訓兵第一百章:一個不留第六百一十二章:順齊第二百四十一章:高亮提親第四百一十四章:魯王震怒第一百七十章:移駐蓬萊,執掌登州第五百七十八章:奪鼎燕京第一百六十七章:鄭氏小兒鬧燈會第七十八章:浮出水面第五百七十三章:豬一樣的隊友第一百二十八章:巡撫 知府 總兵官第一百零二章:段天德的小心思第四百四十二章:捨不得第四百二十二章:禮服第七章:地痞豪強盤根節第一百一十二章:兩心相悅終定情第三百六十章:陣殲阿濟格第二百一十三章:登州營不放棄能救下的每一個人第一百二十一章:瓷罐與木盒第三百二十五章:溫柔鄉第五百五十五章:裝備了火器的新式騎兵第三百四十二章:朱仙鎮第九十一章:守備坐營官第四百九十二章:取滁州第五百五十五章:裝備了火器的新式騎兵第三百章:總兵知事,討價還價第三百九十六章:戰後諸事第五百八十一章:不要給臉不要臉第三百三十六章:生死兩條路第四百七十四章:真正的圍剿第五百三十二章:一枚銅板第一百二十四章:擴招 足額第五十六章:把控源頭第一章:魂穿明末成軍戶第三百九十五章:劉宗敏之死第四百三十七章:“多爾袞”奇襲嵫陽城第二百三十一章:順勢而爲,驅虎吞狼第一百七十六章:霹靂手段第六百一十二章:順齊第一百一十章:王守備軍令如山第四百七十九章:會師 立威 大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