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二十四章:擴招 足額

兵戈不休,生民何罪。

作爲文登營的坐營官,王爭深知,每一場戰鬥光榮勝利的背後,都是無數個家破人亡,無數妻兒生離死別,不計其數的好男兒血灑疆場。

隨着中原各省的大亂不止,山東的難民又開始多了起來,到了六月份便開始成批進入登州府境。

現在文登營的主要操練場所有兩處,一是後方文登的營盤,這個營盤年歲已久,經過重新修繕後已經煥發了生機,二便是州城內的兩處軍營,現在四哨戰兵有兩哨都常年駐紮於此。

州城的軍營旁邊是一大塊空地,遠遠看去,空地上好似有幾百條木樁,走近一看,卻是紋絲不動的幾百名文登營戰兵。

最前方有一排人與衆不同,後面的人手持長槍,他們卻是人手一杆鳥銃,所有人都端着手裡的武器,路過的百姓紛紛側目,見到這個場景都是莫名其妙。

“他們在幹什麼,端着快兩個時辰了,一動都沒動啊。”

“練兵。”旁邊一個路人的回答很簡潔。

“練兵?哪有這麼練的,就這麼一動都不動,能練出啥喲!”方纔問話那百姓更加疑惑,他以前也見過州城官兵操訓,多是來回的跑,陣勢大的很,而且多是沒幾下就完事了。

不過話說回來,王爭這麼個練法雖然讓人看不懂,但到現在文登營無論是對上水賊、土匪還是亂兵,還真沒人聽見敗過。

“或許是王守備獨特的法子?”

剛叨咕幾句,後頭茶館裡的夥計忽然叫了一聲:

“看那邊,動了動了!”

幾乎是所有人都圍過去,站了剛兩個時辰的戰兵們一個轉身,一眨眼就列成緊密的陣型,邁着整齊的步子嘩啦啦跑出軍營。

茶館的夥計成天在這邊幹活,早就習慣了,說道:

“要我說,王守備的兵就是與尋常的官兵不同,自打進了城,這操訓就沒見斷過。”

戰兵的步子十分齊整,跑起來的腳步聲都是聲容劃一,路人聽見夥計的話也是毫不懷疑,點頭道:

“就這麼練下去,大夥都能高枕無憂嘍。”

“哈哈,我還要去給家裡那位買米買面,先行離去了。”

“再會再會!”

王爭看着兵士們緩緩跑出軍營,不斷點頭的同時也細細想起一些事。

南人乘舟,北人騎馬,江南這片自古就沒有強悍的騎兵,比如洪武帝朱元璋,他的部隊中還要以水師最爲精銳,那支鄱陽湖水師便是後世可稱天下第一的大明水師前身。

明軍打八旗兵一直都是敗多勝少,以至傳出了‘女真滿萬不可敵’這一說法,王爭想要對付騎射無雙的韃子兵,現在還差的太遠。

回想起來,八旗兵之所以能橫掃中原,繼而一舉下江南,靠的可不僅僅是他們引以爲傲的騎射立國,更重要的是老奴酋努爾哈赤開創的八旗軍制特色。

“出則爲兵,入則爲民,作戰時絕無糧餉軍備之運轉,軍卒皆可自備而行。”

洪武帝朱元璋開創衛所軍制,所爲的就是——“養雄兵百萬,不耗國家錢糧。”

但是這一點如今的衛所制卻無法滿足,農田都被豪紳地主階級佔據,軍戶名爲軍戶,實則是佃農,成了地主豪紳們的種地戶。

空有軍伍之名,卻無絲毫戰鬥力可言,這也是中原各省官軍屢屢大敗的原因。

壓迫達到極致,沒有絲毫歸屬可言的軍隊,自然是連年逃亡。

這些人一旦逃到流寇中立刻就從綿羊變成好戰的虎狼,究其原因是他們的戰鬥目標變了,以往是得過且過,但是到了流寇那裡,殺掠所得皆是自己所有。

你殺一個人,不僅可以拿到軍功,讓自己日子過得更好,更可以將那個人所有的東西都搶到自己腰包,何樂而不爲。

反觀,文登營的兵士們拿着足額餉銀,爲保衛家園、妻兒家小而戰,戰鬥勝利后王爭對他們的獎賞沒有絲毫吝嗇。

每戶人在入軍前皆會分給田地,家人都過上了難得舒坦的日子,沒有人再想回到以前朝不保夕的生活,這也是文登營的戰鬥精神所在,屢遇強敵卻死戰不退的原因。

嚴格說起來,這種戰鬥精神更容易成爲一種軍魂,而李自成的那種做法雖然在段時間內成效顯著,但後患無窮,是抄近路。

沒有紀律的軍隊,兇惡起來立刻就回了原型,從李自成進京後發生的事情就能看得出來。

真到了那種時候,這些惡狼就連李自成的話都不聽了,那還是軍隊嗎?

不,那隻能算是無惡不作的流寇,發展的再大,終究也只是流寇罷了。

山東既不屬江南,也不屬於北鎮,居中的位置,造成山東既沒有好馬可編練騎兵,也沒有什麼正規的水師。

不過在王爭看來,這正是山東的好處之一,有鹽路作爲財政支撐,同朝鮮隔海相望,又有大量熟悉水性的人,可以在關鍵時刻出一支偏師,向東直搗黃龍。

另一方面,山東作爲鹽路大省,各地的鹽丁們終日刀口舔血,又是極好的輔兵。

只要用好了,就像現在的文登幾地,既可在大軍出征時保後方無逾,又可以在關鍵時刻聚在一起,迅速拉起一支所有人都意想不到的龐大隊伍。

在臺子上緩緩踱步,想到這裡時兵士們正巧剛剛跑步回到軍營,王爭擡起頭朝身後點頭示意。

“咚隆隆......”

軍營周圍突然傳出一陣巨響,兵士們茫然看過去,卻在這裡早就擺起一圈大鼓,激昂的鼓聲振奮着所有人,三通鼓后王爭緩步出列,凝視軍營:

“開始招兵。”

......

文登營擴招了,同步擴招的還有巡檢司下轄的嫡系鹽丁大隊,據說這次文登營將從原來的四哨戰兵擴充至八哨,四大隊嫡系鹽丁也擴充爲六大隊。

這可是個振奮人心的消息,文登營和嫡系鹽丁上次招募還是在一年多以前,很多人都納悶,爲什麼王守備繼任平亂以來一直都沒有消息。

不過現在這些都不重要了,大夥關注的都是文登營公佈的考較地點與要求待遇。

考較地點有兩處,一自然就是州城的軍營與城外的校場,二便是文登營盤。

鹽丁系統比軍兵更爲複雜,其原因是需要招的人太多,不僅是嫡系鹽丁需要擴充,各地的鹽丁也需要補充新鮮血液。

先是要由各地的鹽丁小頭目考較前來報名的人,將合格的推薦到當地大頭目那裡再行考較,再由各地的大頭目帶着前往州城的巡檢司官署。

邵勇與刑一刀等幾個嫡系鹽丁的大隊長一同負責最終考較,全部通過後才能定下來,將名單上報給王爭。

第二更晚上。

第五百九十二章:智破盛京第一百五十五章:夜襲空空島第四十六章:納級第二百八十三章:楊閣部督師襄陽第一百五十二章:阿巴泰的人第八十二章:所向披靡第八十四章:鷹臉刑一刀第五十九章:設厘金第四百五十四章:兵臨徐州第六百一十四章:鳳凰山 驍騎摧鋒第一百四十六章:自給自足第一百三十六章:河南 東大乘聞香教第六百二十一章:親至和曲第二百四十五章:吾兒當殺韃以建功立業第八十八章:血戰赤山第二百七十五章:革左五營第四十五章:三把手第一百三十五章:風潮 啓程第一百零一章:赴任第三百七十七章:寧陵兵變第一百四十五章:天網第五百六十六章:這要怎麼打?第四章:以假亂真險入城第一百六十二章:實打實的韃子腦袋第六十七章:餓殍遍地第四十五章:三把手第五百六十二章:高第的抉擇第五百二十五章:這事鬧的第一百九十章:定心丸第六百二十二章:城管與邪教第一百零二章:段天德的小心思第五百四十三章:大順北上,屠掠寧武第三百三十二章:步步連環第五百零一章:兵臨城下,尤念太平第五百七十一章:三個男人一臺戲第十九章:佳人爲枕夙操勞第五百二十五章:這事鬧的第二百八十五章:威服第一百四十章:恨謁見之晚第一百八十九章:輔兵 正兵 戰兵第十三章:錚錚誓言合衆心第四百二十一章:獨樹一幟的山東明威軍第一百八十章:一十二金牌鐵律第二百三十二章:人心向背第九章:月黑風高殺人夜第三百二十一章:殺雞儆猴第二百三十一章:順勢而爲,驅虎吞狼第一百一十八章:泛泛之輩第一百六十八章:底細成迷第三百七十九章:離心離德第二百七十八章:臨清武卒死不退第七章:地痞豪強盤根節第三百二十四章:欲蓋彌彰第三百九十一章:轉機第六十六章:齊家悍婦第一百六十八章:底細成迷第四百九十七章:爾奔南京,我取西安第五百九十四章:火器之利,天壤之別第三百七十章:忠烈伯 明威軍第一百三十三章:濟寧 碼頭第六百一十七章:誘敵深入第一百四十三章:州城夜談第二百九十二章:突發洪災第七十八章:浮出水面第五百九十五章:小挫無礙,滿漢無情第五百八十五章:軟硬兼施,帝王權道第三百七十二章:樹大招風第四百六十七章:望旗而潰第五百零九章:崇德已去,建元順治第一百三十三章:濟寧 碼頭第四百一十四章:魯王震怒第五百五十章:重要的棋子第四百一十三章:各有私心第二百八十八章:人才濟濟第二百五十九章:暗箭難防第二百一十九章:以五千悍卒,立不世之功第一百二十章:賺錢手段第三百六十五章:錦州解圍戰(下)第二百九十二章:突發洪災第五百四十六章:甲申中荷臺灣條約(上)第三百零九章:飛雷立功,巧計破伏第二百九十一章:歷城軍校第四十三章:血海深仇終可報第四十五章:三把手第一百一十七章:士子毒瘤第五百三十三章:軍魂 鐵律 肅心第四百六十五章:追與逃第六百章:甲申四皇,乙酉一帝第四百二十三章:願爲忠烈伯效死第五百四十九章:大順軍拷掠助響第二百七十八章:臨清武卒死不退第四百一十三章:各有私心第一百一十一章:陳子龍一見如故第二百七十六章:歷城軍議第二百三十七章:問茶 品茶 小民第四百三十三章:左光先第六百零六章:追贈 誥命 西征第四百一十九章:擴招第二十五章:王爭獻計剿巨匪第三百七十五章:順坡下驢
第五百九十二章:智破盛京第一百五十五章:夜襲空空島第四十六章:納級第二百八十三章:楊閣部督師襄陽第一百五十二章:阿巴泰的人第八十二章:所向披靡第八十四章:鷹臉刑一刀第五十九章:設厘金第四百五十四章:兵臨徐州第六百一十四章:鳳凰山 驍騎摧鋒第一百四十六章:自給自足第一百三十六章:河南 東大乘聞香教第六百二十一章:親至和曲第二百四十五章:吾兒當殺韃以建功立業第八十八章:血戰赤山第二百七十五章:革左五營第四十五章:三把手第一百三十五章:風潮 啓程第一百零一章:赴任第三百七十七章:寧陵兵變第一百四十五章:天網第五百六十六章:這要怎麼打?第四章:以假亂真險入城第一百六十二章:實打實的韃子腦袋第六十七章:餓殍遍地第四十五章:三把手第五百六十二章:高第的抉擇第五百二十五章:這事鬧的第一百九十章:定心丸第六百二十二章:城管與邪教第一百零二章:段天德的小心思第五百四十三章:大順北上,屠掠寧武第三百三十二章:步步連環第五百零一章:兵臨城下,尤念太平第五百七十一章:三個男人一臺戲第十九章:佳人爲枕夙操勞第五百二十五章:這事鬧的第二百八十五章:威服第一百四十章:恨謁見之晚第一百八十九章:輔兵 正兵 戰兵第十三章:錚錚誓言合衆心第四百二十一章:獨樹一幟的山東明威軍第一百八十章:一十二金牌鐵律第二百三十二章:人心向背第九章:月黑風高殺人夜第三百二十一章:殺雞儆猴第二百三十一章:順勢而爲,驅虎吞狼第一百一十八章:泛泛之輩第一百六十八章:底細成迷第三百七十九章:離心離德第二百七十八章:臨清武卒死不退第七章:地痞豪強盤根節第三百二十四章:欲蓋彌彰第三百九十一章:轉機第六十六章:齊家悍婦第一百六十八章:底細成迷第四百九十七章:爾奔南京,我取西安第五百九十四章:火器之利,天壤之別第三百七十章:忠烈伯 明威軍第一百三十三章:濟寧 碼頭第六百一十七章:誘敵深入第一百四十三章:州城夜談第二百九十二章:突發洪災第七十八章:浮出水面第五百九十五章:小挫無礙,滿漢無情第五百八十五章:軟硬兼施,帝王權道第三百七十二章:樹大招風第四百六十七章:望旗而潰第五百零九章:崇德已去,建元順治第一百三十三章:濟寧 碼頭第四百一十四章:魯王震怒第五百五十章:重要的棋子第四百一十三章:各有私心第二百八十八章:人才濟濟第二百五十九章:暗箭難防第二百一十九章:以五千悍卒,立不世之功第一百二十章:賺錢手段第三百六十五章:錦州解圍戰(下)第二百九十二章:突發洪災第五百四十六章:甲申中荷臺灣條約(上)第三百零九章:飛雷立功,巧計破伏第二百九十一章:歷城軍校第四十三章:血海深仇終可報第四十五章:三把手第一百一十七章:士子毒瘤第五百三十三章:軍魂 鐵律 肅心第四百六十五章:追與逃第六百章:甲申四皇,乙酉一帝第四百二十三章:願爲忠烈伯效死第五百四十九章:大順軍拷掠助響第二百七十八章:臨清武卒死不退第四百一十三章:各有私心第一百一十一章:陳子龍一見如故第二百七十六章:歷城軍議第二百三十七章:問茶 品茶 小民第四百三十三章:左光先第六百零六章:追贈 誥命 西征第四百一十九章:擴招第二十五章:王爭獻計剿巨匪第三百七十五章:順坡下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