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百八十二章:誓師襄陽,劍指南京

左手被長劍貫穿,鮮血直流,地上都被染成血紅色,陳嘉痛的幾乎當場昏厥過去。

聽見他的喊話,鄧黑子面色略微有些好看。

覺着他不似作假,鄧黑子這纔回頭示意,那幾名山東軍戰兵本身就沒有違反軍規的意思,當下也是如蒙大赦,連忙後退。

看見這些軍兵眼中竟然有些歉意,陳水蓮忽然明白了什麼,膽氣逐漸的大了起來,正要張嘴喊話。

這個時候,鄧黑子用力將她拉到後面,擡聲道:

“聽說知州大人和南都兵部尚書史可法史大人是幾十年的老友,這位南直隸的大員,應該對您很是信任啊!”

說到這裡,鄧黑子放下長劍,俯身拎起他的衣襟,幾乎是嘴對臉的說話,陳嘉都感覺到臉上一股熱氣。

“陳知州,本來您不就是要給史尚書寫信嗎,俺家侯爺要求不多,你只要按着咱們的意思再重寫一份交給在下,並且在這份地契按上手印,俺立馬掉頭走人,絕無二話。”

陳嘉面有猶豫,鄧黑子見到了心中一沉,爲了完成安東候交代的任務,不耽誤山東軍的大業,他只能再下狠心。

其實陳嘉心中明白,寫信就是出賣老友,出賣上司,被人知道了,自己和陳家今後在士林中絕對無法立足。

至於那些田地的地契,一是安東候的撫慰之舉,二是想要將陳家徹徹底底綁在山東軍身上。

陳嘉心中不可置信,這些足見王爭這個普通武夫的不同尋常之處,有人說他是販私鹽起家,怎麼想都不太可能。

放下陳嘉,鄧黑子持着長劍朝瑟瑟縮在一角的陳水蓮走過去,心道一聲對不住了姑娘,緊跟着面色一狠,將劍鋒抵住陳水蓮柔弱的脖頸。

這一下子,陳水蓮都有些不確定自己方纔的想法,還以爲鄧黑子真的要殺她,嚇得花容失色,楚楚可憐。

這次,鄧黑子再次大聲喝問道:

“陳知州!你應該聽過咱們山東軍的威名,今後若你陳家這位大家閨秀進青樓做了妓女,在天下到處爲妓爲娼,賣身求活,不爲別的,正你親手造成!”

這個時候,陳嘉手上的痛苦彷彿都感受不到,不論他如何喊着不要,鄧黑子的劍依舊抵在自己女兒脖頸上。

打了一巴掌徹底摧毀陳家的神經,鄧黑子語氣轉和,說道:

“陳知州,你今日只需要修書一封,並且在這地契按上手印,就算大功告成!”

“從此以後,山東軍絕不會虧待與你,還有你的愛女,末將可以保證,在這普天之下,絕對沒有人可以動她絲毫!”

陳嘉看着自己女兒眼中的哀求,顫顫巍巍地跪了下來,泣不成聲。

得到鄧黑子的承諾,陳嘉心中自然知道從這位山東大將嘴裡說出來的,一定不會是假話,應該也是安東候的意思。

有了安東候的保證,自己只需要按他們的意思修書一封送往南都,便是保住了身家性命,從此在這睢州無人驚擾。

只是這麼一來,陳家就會再無回頭之路。

一邊是女兒的哀哭聲,一邊是幾十年的老友和上司情分,陳嘉一時間左右爲難,他恨不得立刻死去換得往日安寧。

然而他明白,他死了,陳家也就完了,愛女水蓮,還有髮妻張氏,一切的一切都完了。

陳嘉可以爲了名節粉身碎骨,根本不會眨一下眼睛,但他不是孤家寡人,不能眼睜睜看着女兒墮入**,不能眼睜睜看着糟糠之妻死於非命。

還有這陳家,家道中落於盡付諸自己一人之手,他死後還有何顏面去見列祖列宗。

想到這裡,陳嘉只得微微點頭,右手無力地指了指桌案上的筆墨,算是服軟,給鄧黑子一個交待。

鄧黑子心下大喜,但面色沒有任何變化,只是微微點頭。

得到鄧黑子的授意,早便在外等待的隨軍醫官趕緊拎着小包跑進來,細心的爲陳嘉包紮左手。

不過現在這個時候,左手失血過多應該很難再復原,陳嘉咬着牙拿起毛筆,忽然回頭問道:

“安東候到底要去襄陽,還是南都?”

聽見這話,鄧黑子一驚,心道這位知州還真是想法活絡,不過他並沒有直面回話,只是轉過身看向北面,靜靜說道。

“陳知州還是快寫信吧,寫好了信再印上手印,不該問的話問出去,可就是聰明反被聰明誤了。”

......

睢州城外,南直隸京營兵馬大營,總計有兩萬餘名南京城防京營兵馬駐紮於此。

簡易的木寨上有幾名南都京營兵士來往巡視,營內卻並未見什麼緊張,不少兵士都是三三兩兩的聚在一起喝酒吹牛。

說起來也是,現在這個時候,旁邊就是天下聞名的山東軍,戰力不低的鳳陽總兵黃得功部也在,根本沒什麼好擔心。

應付應付上官檢查也就是了,兵士們其實對此並不熱衷,不過站在瞭望臺上面的京營兵士卻猛然間睜大了眼睛,不敢相信在自己眼前的一幕。

原本寂靜的營外,忽然出現不少雜亂的腳步聲,人喊馬嘶,數不清的山東戰兵包圍過來,竟然還把幾門虎墩炮衝着寨門架上,一副如臨大敵的樣子。

這東西可不是鬧着玩的,守門的京營把總都知道自己這寨門到底有幾斤幾兩,能承受住山東軍的改裝虎墩炮幾下還是未知。

自家的主帥,南都京營提督盧久德還在袁府內同安東候喝酒,外頭這些山東的兵馬是要幹什麼,會不會是鬧了什麼誤會。

沒多久,寨門“吱呀”幾聲被人推開,南都京營副將許桂芳亦步亦趨的走出來,小心翼翼的問道。

“外面這些,可是安東候麾下的山東兵馬?”

看見這小臉盤子的京營副將,黃陽並沒急着說事,只是有一搭沒一搭的同他寒暄。

南都京營副將許桂芳根本不敢怠慢,自己眼前這位太歲,可是名揚天下的山東大將,要是一個不小心給激怒了,自己小命難保。

覺察到對方似乎對自己又敬又怕,黃陽這才挑個空隙,有意無意的笑着道:

“南都京營戰力低下,但總歸是比北都強上一些,這些事情安東候都曾聽說,所以特意派末將來整改。”說到這裡,黃陽停頓一下,留意周圍人的表情和說法,纔是繼續說道:

“許副將,咱們山東軍的外系可不是一般人想進就能進的,這你也清楚,不過咱家侯爺說了,只要南都京營接受改編,許副將今後極有可能就是我山東軍駐南京城的主將。”

“這等飛黃騰達,光宗耀祖的機會人人渴求,現下這機會好像褪去衣衫的處子一樣近在咫尺,許副將可一定要把握住了。”

黃陽朝周圍環視一眼,胸有成竹的說道:

“不然其他想要跳上來取你代之的人,一樣不在少數。”

感謝大家的支持!

第六百零四章:一統歷 漢農籍 火器局第三百五十四章:遠處山頂的大火第二百八十九章:大變革的序幕第一百九十六章:孫知府登門(爲舵主都是不是哥加更!)第二百四十一章:高亮提親第四百七十七章:一道命令平睢州第三百三十六章:生死兩條路第五百四十八章:魯王的感懷第四百五十二章:生財之道第四百一十三章:各有私心第三十五章:甕中捉鱉斬龍王第二百九十三章:兄弟義,同僚情第二百四十六章:化敵爲友第五百二十六章:小事大情,步步成局第二百零八章:謹防小人第二百四十二章:“強搶”第二百四十五章:吾兒當殺韃以建功立業第三百九十五章:劉宗敏之死第四百九十五章:自盡,還是奮力一戰?第三百五十九章:硬碰硬第三百零九章:飛雷立功,巧計破伏第三百九十三章:“德才兼備”第三百九十章:堅城第二百二十四章:登州營第五百六十三章:多爾袞的棋高一招第四百二十五章:晚明兵諫的序幕第四百八十九章:中都 遇刺 滁州第六百零九章:看着就行第一百九十五章:知府有子狗洞逃明神宗平倭詔第三百七十七章:寧陵兵變第二百八十二章:荒唐朝局第一百六十七章:鄭氏小兒鬧燈會第一百七十章:移駐蓬萊,執掌登州第二百四十七章: 兩個人選第五百七十二章:田見秀之死第二百五十九章:暗箭難防第二百二十三章:回城 佳人 告捷第五百七十章:三軍協同,逆轉乾坤第五百章:如夢方醒第二十五章:王爭獻計剿巨匪第二百六十五章:回師 後事 官官相護第八十四章:鷹臉刑一刀第二百零七章:請旨渡海第四百五十章:施邦耀入山東第四百四十章:安東候第二百零一章:讓人高興不起來的勝利第四百二十九章:剛直敢死的知州第五百六十一章:激戰山海關第一百四十七章:韃子需要用命來還!第四百七十九章:會師 立威 大宴第五百六十八章:步騎聯合,道義爲先第三百三十五章:天子近侍第二百六十一章:進襲益都第三百二十二章:處處不平第八十六章:鹽丁尚比官兵強第五百四十七章:甲申中荷臺灣條約(下)第四百七十五章:宿州城外的爭執第三百一十八章:彼之奇兵,我之期兵第二百二十八章:入駐掖縣第五百零三章:多功能磨盤車第一百九十九章:就到這吧第六百零八章:李自成想求和第二百二十八章:入駐掖縣第一百四十八章:有人早就知道空空島有韃子第十九章:佳人爲枕夙操勞第三百零一章:有馬有刀,脣舌無謂第一百四十一章:艱難的決定第三百零三章:功過是非,一念之間第四百二十七章:滄州兵諫(下)第三百八十七章:血戰拓城第三百七十八章:衝冠一怒第一百五十八章:王氏船隊第四百三十三章:左光先第七十九章:舌頭第二百一十九章:以五千悍卒,立不世之功第四百七十章:誰的時機來了第四百三十八章:朱以派之死第六百一十五章:火炮顯威,不敗之地第四百七十八章:替天行道第三百二十九章:爲利趨使第二百一十一章:遼民苦第三百零四章:仁義懦弱,一線之隔第五百四十九章:大順軍拷掠助響第六百一十二章:順齊第六百零一章:三軍雲集,帝國開篇第三百四十九章:松山 錦州 大戰第三百五十九章:硬碰硬第二百零三章:努力跟上時代的腳步第三百五十八章:身先士卒第六百一十二章:順齊第三百二十九章:爲利趨使第十五章:火中送炭崢嶸顯第二百九十九章:四正六隅,內有奸佞第八章:柴房引火將成災第一百八十九章:輔兵 正兵 戰兵第三百二十五章:溫柔鄉第一百零七章:任家兄弟力戰永寧門第二百九十一章:歷城軍校第五百六十一章:激戰山海關
第六百零四章:一統歷 漢農籍 火器局第三百五十四章:遠處山頂的大火第二百八十九章:大變革的序幕第一百九十六章:孫知府登門(爲舵主都是不是哥加更!)第二百四十一章:高亮提親第四百七十七章:一道命令平睢州第三百三十六章:生死兩條路第五百四十八章:魯王的感懷第四百五十二章:生財之道第四百一十三章:各有私心第三十五章:甕中捉鱉斬龍王第二百九十三章:兄弟義,同僚情第二百四十六章:化敵爲友第五百二十六章:小事大情,步步成局第二百零八章:謹防小人第二百四十二章:“強搶”第二百四十五章:吾兒當殺韃以建功立業第三百九十五章:劉宗敏之死第四百九十五章:自盡,還是奮力一戰?第三百五十九章:硬碰硬第三百零九章:飛雷立功,巧計破伏第三百九十三章:“德才兼備”第三百九十章:堅城第二百二十四章:登州營第五百六十三章:多爾袞的棋高一招第四百二十五章:晚明兵諫的序幕第四百八十九章:中都 遇刺 滁州第六百零九章:看着就行第一百九十五章:知府有子狗洞逃明神宗平倭詔第三百七十七章:寧陵兵變第二百八十二章:荒唐朝局第一百六十七章:鄭氏小兒鬧燈會第一百七十章:移駐蓬萊,執掌登州第二百四十七章: 兩個人選第五百七十二章:田見秀之死第二百五十九章:暗箭難防第二百二十三章:回城 佳人 告捷第五百七十章:三軍協同,逆轉乾坤第五百章:如夢方醒第二十五章:王爭獻計剿巨匪第二百六十五章:回師 後事 官官相護第八十四章:鷹臉刑一刀第二百零七章:請旨渡海第四百五十章:施邦耀入山東第四百四十章:安東候第二百零一章:讓人高興不起來的勝利第四百二十九章:剛直敢死的知州第五百六十一章:激戰山海關第一百四十七章:韃子需要用命來還!第四百七十九章:會師 立威 大宴第五百六十八章:步騎聯合,道義爲先第三百三十五章:天子近侍第二百六十一章:進襲益都第三百二十二章:處處不平第八十六章:鹽丁尚比官兵強第五百四十七章:甲申中荷臺灣條約(下)第四百七十五章:宿州城外的爭執第三百一十八章:彼之奇兵,我之期兵第二百二十八章:入駐掖縣第五百零三章:多功能磨盤車第一百九十九章:就到這吧第六百零八章:李自成想求和第二百二十八章:入駐掖縣第一百四十八章:有人早就知道空空島有韃子第十九章:佳人爲枕夙操勞第三百零一章:有馬有刀,脣舌無謂第一百四十一章:艱難的決定第三百零三章:功過是非,一念之間第四百二十七章:滄州兵諫(下)第三百八十七章:血戰拓城第三百七十八章:衝冠一怒第一百五十八章:王氏船隊第四百三十三章:左光先第七十九章:舌頭第二百一十九章:以五千悍卒,立不世之功第四百七十章:誰的時機來了第四百三十八章:朱以派之死第六百一十五章:火炮顯威,不敗之地第四百七十八章:替天行道第三百二十九章:爲利趨使第二百一十一章:遼民苦第三百零四章:仁義懦弱,一線之隔第五百四十九章:大順軍拷掠助響第六百一十二章:順齊第六百零一章:三軍雲集,帝國開篇第三百四十九章:松山 錦州 大戰第三百五十九章:硬碰硬第二百零三章:努力跟上時代的腳步第三百五十八章:身先士卒第六百一十二章:順齊第三百二十九章:爲利趨使第十五章:火中送炭崢嶸顯第二百九十九章:四正六隅,內有奸佞第八章:柴房引火將成災第一百八十九章:輔兵 正兵 戰兵第三百二十五章:溫柔鄉第一百零七章:任家兄弟力戰永寧門第二百九十一章:歷城軍校第五百六十一章:激戰山海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