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百七十章:誰的時機來了

其他人沒有袁時中這麼多的想法,都是熱情高漲,歡呼雀躍,這次安東候的命令,讓他們連日的奔逃非常值得。

從前無論做的多大,平日多麼滋潤,但是在自家人面前總是擡不起頭來,因爲你怎麼說都是亂臣賊子,都是禍害鄉里的賊寇。

可打今兒個起,咱們也算成了官家中人,總算能在鄉里鄉親面前昂首挺胸的炫耀一番。

嘿,小娘子,相公我是山東鎮的兵將,怎麼樣,是不是要以身相許了!

這番話說完,不論袁時中是什麼表情,剩下的幾名戰兵紛紛上前,將文書印信和山東軍外系守備的制式衣甲交到袁時中手裡。

握着這些,不知爲什麼,袁時中猛的晃了晃腦袋,居然“啪”的一下拍了自己一巴掌,緊跟着哎呦一聲,卻忽然大笑起來。

“哈哈哈,這是真的,這些都是給老...給俺的?”

袁時中有些失態,差點習慣性的把老子喊出來,不過好在人機靈,立馬就改口了,當下也是在心底直呼幸運。

手中這件衣甲,算是袁時中這輩子見過最好的一副,紅裡透着黑,精光閃閃,更別提還帶着閃亮的佩刀、腳靴還有頭盔。

並且你只需要輕輕一摸,就能知道這副盔甲做工精良,根本不是從前在明軍身上繳獲來那些貨色可比,袁時中簡直是如獲至寶,甚至不捨得去穿。

這副守備的盔甲,比從前袁時中見過朝廷總兵的都要好。

這個時候,一直在旁邊默默看着的刑一刀,鷹臉上露出比哭還難看的笑容,情真意切的說道:

“袁守備,恭喜高升。”

袁時中升任守備,手底下那些親信自然也有幾個做了千總,此時也是愛不釋手的拿着外系千總盔甲,有幾個哈了口氣上去擦了擦,嘿嘿的傻笑。

可能是這輩子頭一回見到,甚至還有說要當傳家寶,傳給後代子孫繼續穿的。

不過這些話帶着濃厚的色彩,沒人當真,山東軍設置內外系之分,其中之一的緣由就是防止他們降而復叛。

物資,給,軍械,也給,但都不是最好的,麾下的營伍也是定員,一旦出事第一時間就可以把你收拾了的那種。

看着他們樂樂呵呵的下去了,站在堂上的刑一刀、任漢等幾人臉色頓時冷了下去,都知道眼下的形勢實在不容樂觀。

這時,那名親兵看向刑一刀,說到:

“卑職此來,除了給袁營封授以外,還是給刑主將與任副將提個醒。”

聞言,刑一刀和任漢對視一眼,面色濃重起來,紛紛行了個軍禮,張口道:

“請說!”

“順軍的騎兵已經是進入開封,並且肆無忌憚的在歸德等地遊竄,前不久竟然逼迫到曹縣來了,咱說句不中聽的話,要不是侯爺英明先知,這次怕是會釀成大禍。”

聽這親兵說到這裡,刑一刀和任胡都十分贊同的點點頭,刑一刀的鷹臉聳了聳,冷聲道:

“這些賊人真是三天不打,上房揭瓦,看來他們已經將自己在歸德的慘敗忘光了。”

那親兵嗯了一聲,繼續說道:

“這次袁營歸降,本是值得高興的一件事,但在下卻看得出來,侯爺這次一點都不高興。”

說到這裡,那親兵笑了笑,繼續道:

“言盡於此,接下來究竟如何去做,咱們只是個小卒,多的不方便再說,剩下就要靠兩位將軍揣測了。”

說完,這名親兵說是有要事回去和安東侯爺彙報,轉身離開大堂。

曹縣這個地方是歸德、開封、翁州三府交界處,已經算是山東軍的下轄,李過帶着騎兵如此肆無忌憚的遊竄,接下來絕對不容許再次發生。

其實王爭的意思刑一刀和任漢都能明白,之所以調集重兵屯駐在曹縣一帶,不是爲了白天曬太陽,晚上看星星的。

如果接連的勝蹟讓順軍有些忘乎所以,那這些兵力再加上歸德府的孔巒還有開封府的劉國能,完全有能力讓順軍喝上一壺。

那日刑一刀調援兵過來其實就已經有意出戰,但李過也是經年作戰,沉穩持重的角色,並不是那麼好騙,竟然帶着騎兵一溜煙的跑了。

說起來,直讓人覺着好笑。

幾天過去,李過所部的七千騎兵已經沒了任何動向,也不知道跑到哪,估摸着是直接回襄陽去了,山東軍這邊也做出了最適當的應對策略——回撤曹縣。

說起來,這次倒是調過來了,想戰的成了山東軍,順軍卻成了穩成持重的那一方,不過被稱作“一隻虎”的李過沒有直接回襄陽,也沒有進入山東。

他去幹什麼了?

李過帶着七千精騎,幾乎是順軍眼下老營騎兵的一大半,自然不甘心就這麼灰溜溜的跑回去,怎麼說也要悶聲發大財的幹他一炮再說。

相比之下,李自成貴爲順王,自然不再和從前一樣,惜命無比,根本不敢在外多呆,下令給李過所部後直接快馬回襄陽主持大局。

等他穩定局勢後,時間已經是六月份。

眼下這局面對李自成來說並不算是一帆風順,孫傳庭還沒敗呢,在關內躍躍欲試,說不定什麼時候就出來踩上一腳。

鳳陽那邊本以爲也就是一戰而下,但此刻卻已經成了戰爭泥潭,想進進不去,想出出不來,那黃得功別看兵少,但委實不太好對付。

說起黃得功,這個人打起仗來簡直是頭野豬,橫衝直撞的,並且對朝廷極爲忠心,李自成幾次招降的使者都被這廝砍頭送往京師,還說什麼自己的忠誠之心,日月可鑑。

李自成對此嗤之以鼻,現在這天底下,還有對朝廷忠心的軍將?

身爲前鋒的小袁營徹底完了,袁時中都成了山東軍的守備,革左四營在鳳陽獨木難支,被劉良佐、黃得功和盧久德幾路南直隸兵馬圍剿,據說也是損傷慘重,這才退到光州一帶徘徊。

這些事情就連牛金星都始料未及,最近都不怎麼說話了。

不得已,李自成只能增派一條龍、竄天猴等幾個有名望的農民軍首領,帶着三十餘萬順兵進入鳳陽,想要配合革左四營一起將氣勢再打起來。

形勢如此糜爛,家大業大的李自成忽然感覺感覺身邊缺人,這才猛的想起來,李過這小子怎麼還沒回來?

李過到底去哪了,順軍這邊沒有消息,山東軍那邊更別提了,還以爲這廝是直接跑回回襄陽了,正犯愁沒機會和順軍懟上一懟。

誰成想這傢伙竟然誰都沒告訴,老實巴交的在黃陵崗待了好幾個日夜,每天做的除了派探馬裝成百姓收集情報,就是吃喝拉撒。

這一隻虎,算是徹底成了一頭豬。

直到六月初五,李過聽到哨探的彙報後,這纔在黃陵崗內的大營一躍而起,興奮的大喊着時機來了。

第一百一十二章:兩心相悅終定情第四百二十三章:願爲忠烈伯效死第二百八十六章:六府歸一第一百三十九章:不一樣的官兵第四百四十四章:入不敷出第一百八十一章:李軍議激試顧君恩第十七章:亂世知音莫相問第五百零九章:崇德已去,建元順治第四十七章:成大事者,不拘小節第五百五十七章:共討逆賊,大勢所趨第五百九十八章:三面施壓,分崩離析第一百九十四章:騷動第二百二十四章:登州營明神宗平倭詔第六百二十一章:親至和曲第一百二十七章:衆正盈朝第四百三十二章:後生庶子第九十七章:遇賊,列陣以迎第五百八十二章:曹化淳進京第二十三章:王高不打不相識第四百七十三章:半月內必克襄陽第一百七十七章:火線上任 懾服第二百零七章:請旨渡海第三百四十九章:松山 錦州 大戰第三十三章:火龍出水懾水賊明神宗平倭詔第五百二十九章:鄭氏要碾壓山東軍第二百零七章:請旨渡海第一百三十九章:不一樣的官兵第一百六十六章:不知不覺捅了個簍子第五百三十二章:一枚銅板第九十六章:啼笑皆非第六百零六章:追贈 誥命 西征第五百二十四章:萬事不離榮華富貴第二百三十五章:稱雄山東第六十章:一環扣一環第四百四十九章:本王,必除王爭第一百五十一章:一個也不能放跑了第二章:鹽狗擋路鬥智勇第三百四十八章:非無爲,實乃大勢第三十九章:三人成虎捍寧海第四十九章:知州生辰第二百六十一章:進襲益都第二百七十八章:臨清武卒死不退第三百三十六章:生死兩條路第四百四十八章:英雄的喜與愁第二十四章:節節而制排槍陣第二百三十四章:並克膠州第四百九十四章:南陽 汝寧 滁州第五百七十四章:多爾袞的新計劃第三百三十八章:內外斷絕,朝不逾夕第三百五十二章:馬步爭馳,將帥夜逃第二百四十九章:意外第四百八十九章:中都 遇刺 滁州第一百七十七章:火線上任 懾服第四百八十六章:黨爭又起,聖躬違和第二百五十九章:暗箭難防第四百四十五章:郟縣之戰第四百八十五章:避實擊虛,轉取西安第二十九章:神機妙算取空寨第五十一章:鄭氏嫡子第五百零二章:妙齡十七,何罪之有第三十三章:火龍出水懾水賊第六百零四章:一統歷 漢農籍 火器局第三十九章:三人成虎捍寧海第四百七十三章:半月內必克襄陽第三百零二章:北上南進,一朝失算第五百九十一章:打進盛京城!第一百一十三章:黑手第四百五十四章:兵臨徐州第二百四十章:亂世當用重典第三百七十二章:樹大招風第五百九十五章:小挫無礙,滿漢無情第一百三十四章:這輩子都沒見過第三百七十一章:汝寧之敗第二百三十六章:鄭鴻逵來訪第四百八十二章:誓師襄陽,劍指南京第七十三章:不容樂觀第三百八十九章:軍令如山第四百章:殺千刀的忠烈伯第三百零九章:飛雷立功,巧計破伏第七十章:循序漸進第六百零二章:諸國來朝,萬象更始第一百一十六章:直呈御案第二百九十九章:四正六隅,內有奸佞第四百四十三章:實力與姿態第五百零三章:多功能磨盤車第九十六章:啼笑皆非第三百八十八章:血戰拓城(二)第四百五十章:施邦耀入山東第三百八十九章:軍令如山第一百九十一章:一炮第一百四十三章:州城夜談第一百二十四章:擴招 足額第五百九十八章:三面施壓,分崩離析第四百四十四章:入不敷出第一百一十七章:士子毒瘤第五章:路遇不平拔刀助第六百一十一章:巧言令色第二百八十一章:當世戚家軍
第一百一十二章:兩心相悅終定情第四百二十三章:願爲忠烈伯效死第二百八十六章:六府歸一第一百三十九章:不一樣的官兵第四百四十四章:入不敷出第一百八十一章:李軍議激試顧君恩第十七章:亂世知音莫相問第五百零九章:崇德已去,建元順治第四十七章:成大事者,不拘小節第五百五十七章:共討逆賊,大勢所趨第五百九十八章:三面施壓,分崩離析第一百九十四章:騷動第二百二十四章:登州營明神宗平倭詔第六百二十一章:親至和曲第一百二十七章:衆正盈朝第四百三十二章:後生庶子第九十七章:遇賊,列陣以迎第五百八十二章:曹化淳進京第二十三章:王高不打不相識第四百七十三章:半月內必克襄陽第一百七十七章:火線上任 懾服第二百零七章:請旨渡海第三百四十九章:松山 錦州 大戰第三十三章:火龍出水懾水賊明神宗平倭詔第五百二十九章:鄭氏要碾壓山東軍第二百零七章:請旨渡海第一百三十九章:不一樣的官兵第一百六十六章:不知不覺捅了個簍子第五百三十二章:一枚銅板第九十六章:啼笑皆非第六百零六章:追贈 誥命 西征第五百二十四章:萬事不離榮華富貴第二百三十五章:稱雄山東第六十章:一環扣一環第四百四十九章:本王,必除王爭第一百五十一章:一個也不能放跑了第二章:鹽狗擋路鬥智勇第三百四十八章:非無爲,實乃大勢第三十九章:三人成虎捍寧海第四十九章:知州生辰第二百六十一章:進襲益都第二百七十八章:臨清武卒死不退第三百三十六章:生死兩條路第四百四十八章:英雄的喜與愁第二十四章:節節而制排槍陣第二百三十四章:並克膠州第四百九十四章:南陽 汝寧 滁州第五百七十四章:多爾袞的新計劃第三百三十八章:內外斷絕,朝不逾夕第三百五十二章:馬步爭馳,將帥夜逃第二百四十九章:意外第四百八十九章:中都 遇刺 滁州第一百七十七章:火線上任 懾服第四百八十六章:黨爭又起,聖躬違和第二百五十九章:暗箭難防第四百四十五章:郟縣之戰第四百八十五章:避實擊虛,轉取西安第二十九章:神機妙算取空寨第五十一章:鄭氏嫡子第五百零二章:妙齡十七,何罪之有第三十三章:火龍出水懾水賊第六百零四章:一統歷 漢農籍 火器局第三十九章:三人成虎捍寧海第四百七十三章:半月內必克襄陽第三百零二章:北上南進,一朝失算第五百九十一章:打進盛京城!第一百一十三章:黑手第四百五十四章:兵臨徐州第二百四十章:亂世當用重典第三百七十二章:樹大招風第五百九十五章:小挫無礙,滿漢無情第一百三十四章:這輩子都沒見過第三百七十一章:汝寧之敗第二百三十六章:鄭鴻逵來訪第四百八十二章:誓師襄陽,劍指南京第七十三章:不容樂觀第三百八十九章:軍令如山第四百章:殺千刀的忠烈伯第三百零九章:飛雷立功,巧計破伏第七十章:循序漸進第六百零二章:諸國來朝,萬象更始第一百一十六章:直呈御案第二百九十九章:四正六隅,內有奸佞第四百四十三章:實力與姿態第五百零三章:多功能磨盤車第九十六章:啼笑皆非第三百八十八章:血戰拓城(二)第四百五十章:施邦耀入山東第三百八十九章:軍令如山第一百九十一章:一炮第一百四十三章:州城夜談第一百二十四章:擴招 足額第五百九十八章:三面施壓,分崩離析第四百四十四章:入不敷出第一百一十七章:士子毒瘤第五章:路遇不平拔刀助第六百一十一章:巧言令色第二百八十一章:當世戚家軍